《飞越疯人院》影评(《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飞越疯人院》影评
自由与反抗向来都是一个时代最沉重,最尖锐的话题。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往往要比对活的欲望更加强烈,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我们都有同样一个追求——自由。真正的自由,不会被束缚。
《飞越疯人院》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名叫麦克墨菲的牢犯,他为了摆脱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而被送往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在此期间,他受到了严格的管制与束缚,最后以死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去追寻自由的故事。
影片中有两大鲜明的主题——第一是自由,第二是反抗。
影片中的第一个主题是自由。麦克墨菲是一个牢犯,他本该和其他牢犯一样在监狱里劳役,可他热爱天性,他热爱自由,他可能从来都是自由的。他装作精神病患者被送去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而在精神病院中,他又不服从拉奇德护士长的规章制度与管理,闯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祸端。但他屡次质疑,他也屡次挑出事端,他更屡教不改。
他想活出自己的样子,他想追逐自由的权利,他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获得自由。而最另人可贵的是,他也在试图唤醒身边的人,他说“你们以为你们是疯子么?不,你们不是!你们跟街上的混蛋没两样!” 他清楚这些人并不是疯子,他们只是被绑上世俗的枷锁,他想通过各种方式帮他们找回自信,找回自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麦克墨菲,我们有太多和他相似的地方,我们也向往着自由,追逐着自由的脚步。尼采说过“什么人是自由的?——从不让自己后悔的人便是!”如今的时代,使我们成为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的大机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的生存而绞尽脑汁,为自己的前途卑躬屈膝。
自由,仿佛是这个时代的禁词,没人为它发声,没人为它辩证。我们也想像麦克一样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由”的存在。而真正的自由,它是不会被世俗所束缚的。
影片中的第二个主题是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真理,而真理它又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监狱里的劳役,疯人院里陈旧死板的规章制度,不动声色、刻板行事的护士长…一切在麦克看来都是虚无缥缈的事物,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有自己的灵魂,他敢于起身反抗,追求属于自己的真理,无论最后等待他的是死亡还是自由,其实都已无所谓。
其实他不止一次的机会可以逃出这个世俗的地方,开车偷溜出去钓鱼,离别派对等等,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想告诉大家要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他说“你们一直在抱怨这个地方,但是你们却没有勇气走出这里?”
而在这其中,最让人意想不 到的就是“酋长”的逃离,他其实一直在所疯人院中挣扎,他一直在和世俗抵抗,他一直渴望着自由,充满着希望,这也是影片最后所给予人的启示——你可以在行动上不动声色,但不要在思想上无动于衷。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都是一个独自存在的个体。我们向往着光明,向往着美好,向往着那属于我们的自由。但现实束缚了我们,它把我们困在这样一个牢笼里,看不见光明,触不到空气。
一些人选择放弃,选择堕落,他们始终抱怨着这个世界,抨击着这个世界所带给他们的伤害与折磨,埋怨又埋怨,循环又循环,永无尽头,而他们也在这样一个世界中慢慢磨灭,留给过去在,这些人是这个时代所遗留的垃圾。
还有一些人则想方设法的去摆脱困境,逃离这世俗的牢笼,他们对这个世界满怀希望,他们对自由无比热爱,他们想以自己的方式活着,而不是去做一个循规蹈矩的死古董,生命固然重要,但自由更为可贵,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由,那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无异于死去。
束缚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自己,选择什么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颗冲破阴霾的心,无论结果如何,那又怎样?至少我们试过了,不是吗?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
二月份在家看了几部电影,值得一提的是《飞越疯人院》。这部影片挺出名的,根据原著拍摄的电影,只是我一直没有看过。
这次是因为看到影片的解说,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就令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此可见,好电影的魅力就是那么强。
这部影片的结局非常令人震撼,也让我联想到了《肖申克的救赎》。但很显然,这部影片比《肖》更具有悲壮色彩。
仔细研究这部电影的环境和演进,我认为这并不是一部完全歌颂革命和自由的电影,虽然它包含着反抗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因素——不自由,毋宁死。
疯人院是精神病人的聚集地,男主角麦克默菲进入疯人院之前,这里秩序井然。医生和看护们与病人互道早安,按时娱乐,服药,开会和自由活动,偶尔还组织出门游玩。病房里经常播放着悠扬的轻音乐,护士长瑞秋虽然并不友善,但足够专业。
从表面上看,这里是精神病人的庇护所,但它外表的温情脉脉有一个严酷的基础:所有病人都必须严格遵照既定的规则生活,不得反抗或怀疑医护人员的意志,否则就会受到电击甚至切除额叶的“治疗”。
麦克默菲的到来打乱了这一切,他是启蒙者的化身。他开朗热情,天性无拘无束,对生活和人群有一种本能的热爱。
最重要的是,他并不把周围的人当作真正的疯子,而把他们当成和自己一样的正常人,对他们有种兄弟般的感情,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当和他一样享受人生。(挺自来熟的)“你们和那些街上的混蛋没什么不同”——这就是麦克默菲对同伴的态度。
因此,他和缄默“耳聋”的酋长Chief说话,教他打篮球,教大家玩牌赌钱,甚至略施小计,带他们进行了一次海上钓鱼。
于是我们看到,“疯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苏醒了,疯人院逐渐出现了生机。最明显的表征是,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开始“提问”了。
例如,最初一次会议的讨论环节,几乎是护士长的独角戏,病人一律沉默,麻木不仁。但后来,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并提出各种问题,一次比一次热烈。
“比利不想谈论的问题,为什么要逼他回答?、”“为什么宿舍在白天和周末要锁起来?”、“为什么我不能得到我的香烟”。
以及为了看棒球大赛而进行的两次投票已经体现了这种苏醒:第一次,麦克只得到了犹犹豫豫的三票,第二次却是全票——民众的民主素质是在民主实践中提高的。
当然,护士长瑞秋压制了这种病人们妄想主宰自己部分生活的行为,虽然两次投票都是她这个实际上的独裁者首先提议的。
但显然——独裁是不可能改变的,民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所以即使是麦克默菲胜利了,还是没有得到护士长兑换承诺。
引起香烟争端的第三次会议达到了一个高潮:“你们有什么权利把我们的香烟扣留在你们桌上,只当你们心情好的时候才发一包?”
要注意契奇维克歇斯底里时的一句台词:“我不要他的香烟!我也不要他的、他的、他的、他的、他的、他的……香烟!我甚至不要你(指麦克)的香烟!我要我的香烟!我的、我的、我的!”
这里强调“我的”,其实在强调一种天然的合法性,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也即“天赋人权”的觉醒。
在这一次香烟争端之后,麦克给酋长一片口香糖,一直沉默的酋长开口说话了,他说“谢谢”。麦克既惊讶又高兴,原来酋长能听见也会说话。
作为疯人院里一个真正健康的正常人,酋长代表的是社会中真正的清醒者和理性者,对环境具有理性的洞察,因而选择了装聋卖傻,默默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他不认为自己具有反抗或逃走的能力,但他的沉默并非出于麻木,而是代表拒绝:拒绝与权力或体制发生关系。而麦克也看出了这种洞察,所以他力邀酋长一起逃跑,“只有我们两个”。
然而,麦克的计划失败了。他的计划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一直在独善其身和成为领袖这两者之间徘徊。理性告诉麦克,他不可能成为这样的领袖,但他不由自主地完成了对病人们的“启蒙”之后,潜意识里又无法完全抛弃他的同伴(他们弱于他)。
因此,他一次又一次地错失逃跑的良机,并且被比利——这个享用了麦克的友谊和女人的年轻人出卖。
让麦克致命的行动,并非是他的最后一次“狂欢Party”,也不是他“诱使”比利与女伴发生了性关系——类似的麻烦他已经惹过很多次了,而是他对护士长瑞秋的攻击。这时候,强权者暴露出了其容忍的底线:一切想要威胁其存在的人,必然会受到最不公正的、最严酷无情的报复。
比利受到胁迫自杀的悲剧发生以后,护士长说了一句话:“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回到日常秩序。”这句话彻底激怒了麦克默菲,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要掐死这个冷漠无情的护士长。
此时已经接近尾声,奄奄一息的护士长被同伴救了,而麦克默菲被带走了,同时也错失了和酋长逃跑的最佳时机。
讽刺的是,疯人院里,“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病人们照常打牌、赌钱、吃药,偶尔谈起麦克。
风波过后,英雄对于民众,已经成为过去式和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有酋长,还在苦苦等待麦克的归来。
然而,他等来的却是一个被施加脑部额叶手术的没有灵魂的麦克。
大脑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大约占1/3体积,切除以后人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性格麦克的精神被杀死了,麦克也就随之死亡了。酋长心痛不已,我也是。
这样鲜活的一个人,他的调皮和活力宛然还在眼前,却始终斗不过社会的规范,转眼间变成一具行尸走肉。
他不是植物人,手术后过一些日子以后他能够起床、吃饭、说话,可是他已经不再是麦克默菲了,只是护士长的成功作品而已。
在逃跑之前,为什么要杀死麦克默菲?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如果真正的麦克默菲还活着,一定会觉得宁可死了,也不愿意过行尸走肉的生活。也因为在他的心中,这样的麦克默菲存活在世界上,是一个极大的失败和讽刺。
杀死麦克默菲,只是帮他解脱,然后带着麦克默菲的思想和期望,冲出去寻找他们的自由。
这时,酋长身上的力量复苏了,“我感觉自己像山一样强壮”。他用枕头闷死了被“改造”过的麦克,独自一人,举起了那个麦克不曾举起的水箱,重重地砸向疯人院的玻璃窗。
这段也是和片头麦克默菲的一个对比,麦克默菲虽然没有举起水箱,但他至少试过了,有的人或许连试的勇气都没有他高大修长的身影在晨曦的微光之中,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的荒原上大步向前,渐行渐远。
这一段的配乐也非常绝,营造一种诡异且意味深长的曲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而我久久不能平静。
当强大的极权已然稳固之后,历史就形成一种难以抗拒的惯性,如同疯人院那张“精心研制”的作息表一样,这就是秩序的力量。在疯人院里,秩序给予病人们保护,同时也造成他们被彻底剥夺自由的现实。民众是具有疾患的。
他们热爱英雄,但同时软弱无力、畏惧强权、只重视自己的利益、无原则可言。
而且,正如李普曼说,民众是需要被统治的——“我确实知道,对同居于一国或一地的人群来说,最大的必需品莫过于被统治,如有可能便实行自治;如蒙天赐,就受廉明政府的统治,但无论如何,非被统治不可。”
当自由与秩序(权力)进行博弈的时候,其实是“利益”站在天平的两端。而权力掌握着所有的资源,自由手里则空空如也,高下立判。
因此,疯人院依然存在,而且还将存在漫长的时光。然而酋长毕竟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实现理想的希望,尽管模糊,尽管在寥廓的原野上,他白色的身影只是沧海一粟。
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正是因为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欢乐,痛苦,斗争,失败,而感动于他们最后惨烈的胜利。最后,用四个字总结我的感想: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