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三国演义的摘抄笔记好词好句)

三国演义的好词好句好段读书笔记?

回答如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以下是一些好词好句好段的读书笔记:

好词:

1. 一鼓作气

2. 真龙天子

3. 前赴后继

4. 以卵击石

5. 投笔从戎

好句:

1.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

2.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3. 没有长远的计划,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好段:

1. 《三国演义》第一回:“桃园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这一段描写了三位好友结义,共同消灭黄巾军的情景。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表现了三位英雄的义气和胆略。

2. 《三国演义》第七回:“龙虎风云会,英雄相聚义不渝”,这一段描写了吕布、貂蝉、董卓等人在洛阳城内的豪华宴会。这段文字表现了各方势力的复杂关系,以及吕布的英雄气概。

3.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设宴慰劳三军,诈败还城蒯越计”,这一段描写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设宴慰劳军心,同时用计策诈败回城的情景。这段文字表现了曹操的谋略和智慧。

4.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蜀汉丞相,一身是胆”,这一段描写了诸葛亮在定军山策划战术的情景。这段文字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华和胆略。

5. 《三国演义》第九十回:“英雄一世,风流半生”,这一段描写了周瑜的生平事迹。这段文字通过周瑜的故事,表现了他的才华和风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共20篇好词好句加赏析?

好词:

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名不虚传、吴下阿蒙、手不释卷、旦夕之危、如鱼得水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

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好句: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几与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5、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

6、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8、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0、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视我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12、强中自有强中手,用诈还逢识诈人。

13、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14、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人生如白驹过隙!

16、良禽择木而牺,贤臣择主而事。

17、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每回一篇,共45篇,每篇约500字,前350字写内容,后150字写感想)急需!!

  •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每回一篇,共45篇,每篇约500字,前350字写内容,后150字写感想)急需!!!!
  • 好的很反感

5篇500字的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40回的)。(400字的内容,100字的启发,感悟,评价)。

  • 问题补充: 1—40回的任意1回
  • 正本三国的很好写,要规定哪一会哪一会的真心写不来啊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5篇(内容+人物形象分析)

  • 跪求
  •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600字

  • 问题补充: 摘抄+赏析+感悟要3篇
  • 对于三国演义的看法见仁见智,如果作为史料来考察的话,很显然需要很多史料的综合分析。就三国演义本身而言,虽然书中强调三足鼎立,实际上透过作者在着笔的轻重,便可看出作者的一些用意,东吴作为三国之一,作者着笔的时候有所保留,而对于曹操的描述,难免有夸大之处,或许是为了与刘备做出对比,而实际上刘备这个人物又似乎太过柔弱,毕竟都是君临天下的人物,像刘备这样从民间起步的人,如果没有些奸猾的地方,如何有机会成为身为奸雄的曹操的对手?所以刘备的善有待进一步的考量。《三国演义》作品在刻画人物上其实主要侧重于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等人上,大概主说刘备就是因为刘备是刘皇叔,从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所谓正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