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按理说人一旦步入中年,对于情爱之类的小说很难于心尖泛起很大的涟漪,可是在我或听、或读、或赏完这本《穆斯林的葬礼》,我觉得这个概论是完全不成立的。
也许是母亲的葬礼让我衍生了殇痛;也许是主人公的爱情让我嗟叹、惋惜;亦或许是被朗诵者那声情并茂的演绎给深深的感染了,使得我一次又一次的流下了悲情的泪水。
早在十多年前就曾翻阅过这本好书,但不知何故只看了个序,即与它失之交臂,直到去年听毕飞宇老师谈小说的创作等话题,才勾起一定要好好读一读对这部冰心眼中的奇书。
今天终于掩卷,亦陷入了久久的沉思。
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天地之间,久久地回荡着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小说最后一段的文字似乎亦随着梁祝那凄美的乐调于脑海间久久的盘旋,氤氲不散......静静的聆听,静静的感受,静静的回味着回回人民的穆斯林文化。
穆斯林文化是我从未曾涉及过的,在读这本小说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回族人民还有个别称叫做“回回”。
小说围绕着月、玉两条主线以交错的形式慢慢推进,单数章节写玉,双数章节写月。“玉”写的是主人公韩子奇从一个流浪儿逐渐成长为一代“玉王”的艰难历程,也道出了他憋屈而又深感无力的内心世界。“月”写的是新月和楚雁潮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描述了一个少女在专制形家长的阴影下万念俱灰的悲切。两条主线不时的穿插,犹如在时光的隧道里穿梭,直到隧道的节点完全的吻合。这种巧妙的构思,这类别致的描述让人很是惊奇,也让人很有一种新鲜感,大概这也是毕飞宇老师特别提到它的另类视觉吧!作者就是以这类方式将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徐徐的拉开大幕,不同时代背景下两代人的爱情悲剧也慢慢的跃然于眼帘。
玉匠梁玉清是个本分的手艺人,他宽厚、善良。在韩子奇打破了玉碗的同时不责骂,不计较,反而还收留他当了儿子,成为了毕生衣钵的继承人。但就是这样一个靠手艺持家吃饭的本分人最终也毁在了他毕生的心血“郑和航海”的玉雕前。作为梁师傅的徒弟兼儿子,韩子奇义无反顾的挑起了师傅未了的事业。也许是为了报答师傅的养育之恩,也许是作为继承人本所应当的想法,韩子奇与梁君璧他们结合了,其间的恩怨也因此而纠纠缠缠的展开了韩子奇无疑是个经商奇才:凭着细微的观察,刻苦的学习,积极向上的那份精神于汇远斋卧薪尝胆了三年,终于在十年后名冠京城,成为一代“玉王”,又有了托梦而生的天星。多舛的命运似乎被洋溢的幸福所替代了,然而这类美满的日子并未维系多久,侵华战争的爆发迫使韩子奇带着他的“玉”逃到了英国。与之随行的还有的还有他的妻妹:梁冰玉。
侵华战争,沦陷的并不是只有中国,伴随着二战的爆发,伦敦也是满目苍夷。在冰玉的爱慕者奥利佛被炸死的那会儿,冰玉的情感似乎也跌倒了冰点。也许人在脆弱的时候感情也特别的脆弱,又或者她骨子里一直深爱的就是她的奇哥哥,又或者是战争的不确定性致使两个沦落国外的人成了彼此间相互的依托,总之他们是有意无意的结合了,并深深的体会到什么才是“爱情”。而且也有了爱情的结晶,也是故事的另一主人公:韩新月。
战后,奇、玉带着他们的那弯新月回到了久违的博雅斋。因为道德的不允许,也因为韩子奇对妻儿的愧疚,致使冰月只留下了一张照片而远走他乡,新月也在这看似和睦实则各怀心思的家庭中,在毫无母爱的环境下逐渐的成长,进而衍生了逃离的意愿。她发奋学习,终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远离了那个让她深感压抑的家。可是她羽翼未丰,病魔又向她伸来了魔爪,幸而爱情的火焰促使她一次次的挺过了一道道坎,然而最终因母亲的那句“他不是回回”给深深的扼杀了。红颜薄命,一个年轻的生命也因此而凋零。
我不知道人的情感何以如此的脆弱。当看到在楚老师对新月说“我扶着你,背着你,拖着你也要朝前走,走出“阿拉斯加”,我们有会有美好的明天”。我落泪了,颤抖了,是他燃起了新月那生命的火苗,她勇敢的与他一起与病魔抗争着,因为他,她才对未来依然充满了憧憬。看到这几句话的同时让我想到了我与妈妈一起抗争病魔的情景:“妈妈,一直以来您都说您想做的事没人可以阻拦,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完成,小小的病魔怎能阻拦您?”您一直以来的信念,您一直以来的坚强不就像楚老师拉着新月的那份憧憬吗?有了憧憬人也就有了希望,可病魔还是无情的抹灭了那一簇燃烧的火苗。我没有留住妈妈的生命,作者也残忍的将新月因妈妈的阻拦而推向死亡的深渊。
读到这儿,我有点恨故事的主人公韩子奇:恨他为什么在有妻子的情况下还要沾染妻妹,恨他在极尽物质的同时为什么不关心一下女儿的内心世界,恨他的寡断,恨他的懦弱,更恨他为什么不让冰玉把她带走。但我也可怜他,可怜这个他视若珍宝的女儿先他而去,体会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那份悲切。我也恨他的妻子韩太太,是她扼杀了新月与楚老师之间的爱情,当然也扼杀了新月的那份憧憬,抹灭了那份延续生命的希望。他不仅冤死了老猴,还横埂了冰玉的爱情,也扼杀了儿子的情缘,最后更是断送的女儿的性命。这样一个刻薄、冷漠、无情的可恨之人想想她也是相当的可怜:他深爱的男人出轨深爱的妹妹,她视若的珍宝在红卫兵的倒腾下劫洗一空,封建的思想更是牢牢的绑缚着这可怜的女人。当然我也恨另一个悲情人物梁冰玉:一个有着高知,高颜的新时代女性何以插足自己的姐夫?不管爱情多么的伟大,在中国伦理也还是需要信守的。这个可怜的女人也因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骨肉分离。那个曾经在燕大,牛津被人追捧的娇女最终沦落成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单的独自漂泊他乡。因为思女心切在多年后踏上故土,然而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博雅宅仍在,可她渴望见到的和不愿见到的却都已被岁月带走。这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啊!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恐怕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方能明了其间的生离死别。
故事中的恨让人叹息,故事的爱却是让人震撼的。楚老师有一句话,“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的目的!不要用‘自我牺牲’这样的词藻来贬低我,我们双方都不是祭坛上的羔羊,我们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爱得深沉,爱得强烈,爱得长久,这就是一切。在与郑晓京的谈话也说到了“我希望你是带着爱去看她,而不是怜悯”那种炽热的感情使我感动,令我震撼。爱不是自我牺牲,爱不是怜悯,因为爱所以爱,不含任何的动机或者其他。多么纯粹啊!犹如公墓旷野中想起的那首《梁祝》,委婉、悠扬,不带丝毫的杂质。
三代人的命运,两代人的爱情在悠扬的琴声中拉下了谢幕的帷幔。这一切的一切让人思索的同时也深为感叹。一场葬礼令人痛心,使人落泪,但那种于病榻还不忘学习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愿我们不断的学习,学习其间的精髓:因为人生本就是个不断进取的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山乡细雨 ,女, 浙江桐庐人, 一个相信梦想万一会实现的人。喜欢用文字感受生活,也喜欢用镜头翻阅春秋,本着对文字的偏爱,一直以来不离不弃,不管是信心满怀亦或者迷惘一刻,都习惯于与他的世界相诉相拥。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穆斯林的葬礼》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流行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同学大都读过一遍。那时,我还年轻,对人生的认识甚是肤浅,通读全书,只有一个“悲”的感觉。
这个周末,当我夹着此书乘车时,妻对其有过评论。那么多年过去了,她已经不记得小说的情节,却还留有悲伤的印象,可见主人公死亡的结局对人的影响有多深刻。
昨夜,我再次读完了此书,奇怪的是悲伤的感觉没有涌上心头,却对引人哀伤的死亡产生了思索,死亡是什么?
我不是圣人,思想深度不足以发出“未知生,焉知死”的慨叹;我也不是医学大师,知识储备不足以写出“不知死,焉知生”的故事。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人生路上走了四十几年,也见过一些死生离别的场景,这些场景刺激我思考,使我对死亡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
姨奶奶去世了,院子里堆满了纸筒杂物,院子西壁平台下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有姨奶奶的遗像。遗像前有一个香炉,里面盛满了细沙,小纸扇子由黄色烧纸折叠而成,扇面展开,竖插在细沙里。
老屋里,妇女哭哭啼啼,只要我愿意回忆,“嘤嘤…….”的声音立即就能回响在耳边,细微而悠远。我还小,不懂得死亡的意义,却害怕桌子上姨奶奶的遗像。照片上姨奶奶的眼睛很是奇怪,无论我走到院子哪个角落,我感觉那双眼睛都在盯着自己。
我内急,不知道什么原因,大人就让我在院子角落里方便,斜向着那张桌子。我褪下裤子,裸露着小屁股蹲在姨奶奶眼前,使着劲,不时扭头张望那张遗像,生怕神秘的东西抓走我。
我不懂死亡的意义,却对死亡充满了恐惧,恐惧说不清的东西抓走我,至于抓去哪里,我也不知道。
岁数尚小,大人不把我当回事,不记得胳膊上是否戴着一个绣有白线“孝”字的黑纱,记忆中由是缺乏与众不同的感觉,以至于很长时间都羡慕戴黑纱胳膊箍的小孩子。
长大一点后,昏了头,居然去问父母,什么时候才能像别的小孩那样戴孝布?
童言无忌,母亲感觉可笑,佩戴小黑纱的人家都是死了人的啊!
至于死人对不同家庭的影响,我是不理解的,我混蛋至极!
……
除夕夜,我喜欢家家香烟缭绕的景象,喜欢为香烟熏得灰黄的家谱高悬大堂的景象,不识几个字,却知道家谱上填的名字是老爷爷、爷爷的。
大人不再如往常那么严厉,笑容盈面,我便得意忘形,说些可笑的话。我说爸爸名字写家谱上面,我的名字也写上面…….母亲一筷子鞭在我手背上,怒容满面,呵斥我说了错话。父亲赶紧出面打圆场,我愕然无语,不知道这么好的话错在哪里。
我真没意识到写在家谱上的名字都是死去的人,否则,我不会当好话说出来。我活得太简单,从来没想过死亡的事,只是感觉父亲和自己的名字都留在家谱上,这是家族的好事。
……
夜幕降临了,家里一直没有开灯,妈妈坐在灶台下烧火,火光映红了她年轻的脸,她动作呆板,一点点递送玉米秸秆,然后如木雕泥塑一般沉默。在院子里疯够了的我终于感觉到不好的气氛,小心询问母亲怎么了。母亲说父亲单位门前今日有车祸,离父亲站的地方很近,倘若再近一点后果不堪设想。父亲毫发未伤,好好地活着,我不能理解母亲情绪低落的原因,“死”这个字居然在脑海里联想都有那么大的杀伤力!
……
这些事,让我渐渐懂得死亡是家庭禁忌的话题,不要轻易去谈,因为所知甚少,所以,死亡总是显得神秘。
(二)
村里又有人家出丧事,我们几个小孩跟着他们一大群人去上坟。
青青麦地,突然凸起了一个土堆,上面插满了颜色鲜艳的小纸旗,一大群人跪在麦地里哭嚎,再一把火烧尽了坟前堆积的纸包竹笼。火焰熄灭,大人从灰烬里捡拾出烧成炭黑色的香蕉和苹果,一一塞给围观的小孩子们。大人说那是圣物,吃了不生病,风雪雨雾里折腾长大的小孩子,健康快乐地活着,本不知道生病的滋味,即使烧得炭黑,剥皮后热气腾腾的香蕉仍是人间美味,吃得狼吞虎咽,管它死人与活人阴阳相隔。
去邻村看电影,抄近路回家,在凄凄荒野里奔跑,再次经过那个土骨朵。风吹雨淋之后,插在坟堆上的纸旗早就烂掉了,只余细细的光杆,坟前散着没烧干净的纸屑,遍地凄凉。
没人陪伴,顿失坟前吞食香蕉的勇气,赶紧加速奔跑,唯恐那个土堆里会伸出毛茸茸的大手拽我进去,为什么总是恐惧那样的土堆?那个时候的我囿于知识贫乏,惑于阅历不足,死亡又是那么神秘,我是给不出答案的。
(三)
奶奶临终之前,我探视回来后恰好遇到多位邻里老人。
她们一生困苦,却有临终之前的关怀精神,面对人人不可避免的那个话题,关心又忌讳,终于免不了要为先走的同龄人掉几滴眼泪。于是,她们急切地询问我奶奶病情怎样。
我脱口而出“还没死!”
几位老人立即叱责我不会说话。
我在那样的年龄不懂说话的艺术,人太直率,只会实话实说。父母都是很孝顺的人,跟奶奶绝对没有仇恨,而我说的话为千夫所指。
人到中年,每每想到那个场景,我都会愧疚无比,恨不得时光倒流,收回我说过的话。我怎么连畜生都不如,说话那样混蛋!
书写这段场景时,我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愧疚、自责、成长、懂事的情感掺杂在一起,对于死亡的见解,是众人的呵斥推动我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出殡是大事,众多人围观,乡亲们要看丧事办得是否漂亮,要瞧孝子孝孙哭得是否凄惨,以此检验其对长辈的孝心是否真诚。
我跪在灵车前,大脑里始终有声音在提醒自己,要哭得悲切,不要让别人看了热闹。那么理智和清醒,我居然看得清楚父辈们满脸的泪水和鼻涕,少年时代昏聩如此,真是令人气愤。
这根本就是一场表演,这样的一幕日后几次重现。当我作为嘉宾凭吊之际,行走在众目睽睽之下,我感觉滑稽,顿悟圣人“不知生,焉知死”的深刻思想;当我哭送姥姥之时,老人对我的好一幕幕浮现在眼里,顿时涕泗横流,哭得一塌糊涂。
不懂事时,只晓得死是一个人消失的事实,情感的体验不够真切,情绪的体验不够饱满;懂事了,就知道死是离别,是再也不能见到那个爱自己的人,情绪中悲的一面不可遏止,当即涌现。
人生的深刻就受到这些体验的影响,从快乐到悲伤,一点点经历,一点点体验,一点点深刻起来。
(四)
自己慢慢长大了,村里长辈也慢慢变老了,我也参加了一个个老人的葬礼。爸爸终于对我说起关于死亡的话题,谁家不死人?死是人生大事,死者为大,所以,要去出丧事的人家帮忙。
乡亲们都是这么想的。
由是,黑魆魆的夜里,前去丧事人家帮忙的乡亲们摩肩接踵,这样的场景不为城里人理解。周公设计的礼出于秩序的需要,却也潜移默化地改善了邻里关系,让一方水土的人们具有凝聚力,更有力量扎根土地,更好适应艰辛的生活。
我心灵的震撼受一次抬棺冲击,影响极大。
那夜,我抬着棺盖慢慢盖到棺材之上,透过透明的棺盖,我多瞧了几眼那位逝去的乡亲。他是那么安详,面孔与活着时无异,只是眼睛不能眨动,他是永久地睡着了。
哦,这就是死亡,一个人永远休息了的代名词!
死亡,好像并不是多么可怕,尤其在经历了漫长的人生苦楚之后,在风烛残年安详地睡去不啻良好的归宿。我没有豁达到庄子在妻子葬礼上击缶而歌的程度,却很是接受老人活着尽孝足矣的观点,在我多次体验了伤病的苦楚之后,我由衷认为没有健康混沌活着的老人离世是场解脱,既释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家人。
(五)
我曾经在失业之际陪父亲去殡仪馆看望一个亲戚,本就烦心,兼之寒冬冷晨,白霜覆地,情绪低落到极点。父亲开导我,那个高炉是所有人的归宿,想开点,天地无涯别小心眼地以为无路可走。
他指着路边一个瘦弱的小孩子,说爷爷去世时他就那么小,奶奶中风谁人照管?一个七十岁的男人触景生情,说话时立即感伤满面。
我心灵为之一振,父辈当年的艰难超乎我的想象,但勤奋和毅力逐渐改变了他的命运。时运乖蹇非个人可控,但行己事莫问前程,努力修行自己做个善良、正直、有学问的人即可。
现在,每个周末,我基本上都要回老家一趟,看看父母,说说话,陪老人的感觉真是惬意。古稀之年,父母越发豁达开朗,居然学会自嘲开玩笑,也对死亡话题不再忌讳。父亲常常乐呵呵地说,他们这辈子就这样了,按照正常情况,再过十几个年头就要墙上挂照片了。奇怪的是,居然没人制止,更多的是相互激励,一定要开心地活好晚年。我欣慰,人生全程脱离不了的字眼,唯有直面才能活好当下。
阅读《穆斯林的葬礼》,没有引发我的悲伤,却引我对死亡课题的联想,涌动在心头的题材,写出来才能剖析自我。
文字告诉我,死亡是必然的,哪怕康熙大帝不舍锦绣山河期盼上天再给五百年也无法拒绝它;死亡又是相对的,只要好好珍惜时间,聆听内心的声音,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帮助别人,去过充实的日子,到了命运结束的那一天,人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