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有感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文化散文”的代表作,是他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是一个文化的祭奠,也是一次心灵的叩问,其饱含一种让人叹息的沧桑感也有一种细腻的温情,这源于作者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眷念。作者对中国悠久文化的感慨和叹息,将人、历史、自然交融在一起,有种吞吐千年的历史的厚重感。这种文学的历史情怀,是作家自身生命与历史的对晤,他要寻找自己与浩瀚历史长河的关系,因此不得不在历史中寻找合乎自身生命结构的底蕴,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缘的灵魂。余秋雨创作的历史并不是抽象的历史,他试图与历史对话,与历史共鸣,在自身与历史的对话中形成他独特的历史语境与历史情怀。 《文化苦旅》分别从风土人情、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等多个角度真实记录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并以独特的审美角度,试图探究历史的本源,挖掘文人的人格,分析了诸多社会现象,充分展示了他的文化感悟力,它为中国散文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的散文将情、景、理熔于一炉。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善于将诗一般的语言和理性的思考相结合,使文章富有情趣和灵动感。如“莫高窟确实有着层次丰富的景深,让不同的游客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都未尝不可。一切伟大的艺术,都不只是呈现自己单方面的生命。”这段文字作者是想告诉读者莫高窟的多种文化内涵,他采用理性的议论,表达出他对莫高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如“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这段文字中,作者先是对这次游历中的奇境作形象的概括,表达对沙原隐泉的赞美之情,然后写由这奇境引发感慨,进而联想到人生、世界、历史,曲折变化,起伏跌宕,相辅相成。作者不是独立地写景,而是融情、景、理于一炉,力求形成一种深邃高远的艺术境界。他不断地启发我们,要以独持的眼光来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去思考人生、历史、世界。
作者用抒情散文的形式来向人们普及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乐于被人们接受,通过抒情散文来唤醒人们的生命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情中有景,景中有理,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画面感和丰富的情感,读起来总能给人一种视觉美和精神美。
在他的散文里,我读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审美观。《文化苦旅》的可读性不仅仅在于它的厚重的历史感,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余秋雨独特的审美情趣,使整个散文集具有美学参考价值。作者反复强调的审美观包括“宁静”和“闲适”。现代人沉沦于繁杂的日常生活中,奔走忙碌于衣食住行、名位利禄,早已把心灵的那份宁静之美给破坏了,已经失去了那敏锐的感受大自然美的能力,而作者在旅行的过程中却能获得了一份自然宁静的审美心情与妙悟境界。他认为宁静是一切心灵的归属,只有宁静才是诗意的栖息地,他喜爱这种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
如“就这样,江南小镇款款地接待这一个个早年离它远去的游子,安慰他们,劝他好生休息,又尽力鼓励他们把休息地搞好。这几乎已成为人生范式,在无形之中悄悄控制着遍及九州的志士仁人,使他们常常登高回眸、月夜苦思、梦中轻笑。江南小镇的美色远不仅仅在于它们自身,而更在于无数行旅者心中的毕生描绘。”作者笔下的江南小镇其实是知识分子对人性光辉的渴望,离开淡泊宁静的江南小镇,我们还会回到喧嚣的城市,但只要我们的心是宁静的,我们就能抵挡住外界的各种干扰,余秋雨的这种“宁静”的审美观,是值得我们推崇的。
“而在这里,几乎每一滴水都是清澈甜凉的了,给整个山谷带来一种不见风的凉爽,有了水声,便引来虫鸟鸣,各种声腔调门细细地搭配着,有一声,没一声,搭配出一种比寂然无声更静的静。你就被这种静控制着,脚步、心情、脸色都变静。想起了高明的诗人、画家老是要表现的一种对象:静女。这种是妥帖成一种难于言传的宁静。”
《文化苦旅》中的“苦”字虽然是作者在追寻文化灵魂的心路过程中所饱受的艰辛和磨难,却也是作者这种宁静致远的审美观才能修炼达到的境界。
余秋雨的散文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重点指向的是中国文化人的文化灵魂。其关注的并不是各处的风景名胜,而是风景之中蕴藏的人文精神。
作者多处提到过贬官文化和隐逸文化,文中写道,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错。中国古代文人大多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隐逸生活,在他看来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表现,这种孤傲自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方式是他所批判的。他希望看到今天的为官者身上有更多的责任感,而不是意志消沉和一味的逃避与推卸责任。《柳侯祠》中主角柳宗元,作为一位贬官,而且是已在永州待了十年的贬官,日子孤寂而荒凉,正是在这些荒凉的日子里,他作为官员的一面隐退了,露出他最朴质的文人这一面,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在再次贬到柳州后,为当地挖井、办学、种树、修庙、放奴婢,按照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实践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算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贬官文化。
再如《白发苏州》中提到的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再如《西湖梦》中的林和靖,素有梅妻鹤子之称,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咏梅,几乎成了千古绝唱,隐居于孤山20余年,达到了道家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类文人身上显示了中国道家文化的清新自然,超脱了沉重的文化负累,也留给了后人才高八斗、风流倜傥的形象。中国传统文人的隐士情结,在现代文人身上仍有鲜明的体现,这类学者沉潜于书斋,不闻窗外之事,从事纯学问研究,为学问而学问,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以求忘乎外物,独善其身,所幸这类学者数量并不多,而余秋雨更是以一个学者的身分,整理好行囊,推开书斋的门走向寻找中国文化精髓之路,给这类隐士学者们闯开了通往世间的大门。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刻画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以及对中华大地文化内涵的挖掘,使得他的散文带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文化苦旅》不是一般的游记散文,作者特别关注对人文山水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的探寻,处处体现了他浪漫的人文主义情怀。余秋雨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也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废墟是文化的使节,是连接古代和现代的桥梁,废墟中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不是一种炫耀和摆设,它需要我们去破解,找到一把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废墟让民族充满自信,让文明更加厚重,让我们把废墟变成寓言,让我们挟带废墟走向现代。作者的视角独特,令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其表达出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人文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余秋雨的散文对文化人格进行了重新塑造。在新世纪的教育背景下,重塑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余秋雨在散文中提到了诸多的有关文化人格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思考。他在《上海人》中提到的现代人具备的一种心性品质即“上海文明的最大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对上海人来说,宽容已不是一种政策和许诺,而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正是由于这种宽容的生命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中国人文化人格的建设。透过他睿智的文字,我在许多故事的人物身上看到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有写出先忧后乐哲言的范仲淹,有自信豪迈的李白,也有不屈不挠的白娘子……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文化人格的光芒,像一块警世碑矗立在中华民族的大地上。余秋雨旨在希望中国文化人重拾这种文化灵魂,重拾民族精神,将中华传统的文明美德代代相传。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跨越了纯文学的界限,走进文化领域,为读者打开一扇体察文学世界的新窗。阅读《文化苦旅》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华历史的理解,内心被厚重的人文情怀和民族忧患意识所感染,他独特的语言艺术和独到的见解令我折服。那些优美文字的背后所折射出的人生真谛让我深受启发,可以提升思想境界和文化精神的层次。因此,可以说《文化苦旅》是我国文化散文的优秀代表,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