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如何读书与抄文章

公务员如何读书与抄文章
文 | 和颜悦色刘老师
我在无锡新区做过政策研究室主任,有些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从而帮助大家减少工作中的压力与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读书与抄文章
当领导部署文稿任务时,大家最关心的是从哪里去抄、抄什么,怎么把别人的东西转换成自己的东西。其实,抄文章也是一个创作的过程,光有百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多买书、多读书、会读书。所有的文秘工作者都要和领导沟通,申请一个自主买书的权利。
前两天,我粗略浏览了下台湾星云大师的书,他是佛光山开山宗长,江苏扬州江都人,他的书是佛教领域的书。
他是站在宗教与哲学的层面上探讨问题,启人心智。比如,星云大师会说“给人以希望,就是给人以欢喜,给人以意义,给人以未来。”这些话很正能量,让人心情happy。有的时候,我们政府机关文案中正需要这样的话。
但是,这样的话应该用在什么文案中?肯定不是适合任何场合,这就涉及到一个会抄不会抄的问题。当领导谈对如何做人进行勉励时;当领导和年轻同志分享人生感悟时;当领导对从事教育或者人事的工作者进行讲话时,我们或许可以用到这样的句子,直接拿过来,很简单。比如,当领导在教师节前夕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或慰问学校老师时,可以说“教育要给人以意义,给人以未来,给人以充实”。这样用的很得体,比我们空洞地去琢磨要省劲多了。
读书要有发散思维,这样才能用起来触类旁通。多吸收好的观点、多吸收文稿的框架、多吸收对自己有感触的精彩字句,并把它转用到自己文稿创作中去。请多关注真正写作大师的作品文章。那种苦哈哈的写最形式主义的八股文的,不值得我们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
第二、读什么和怎么读
读书不是说一定要读本专业的,假若你是搞经济的,你也可以买漫画的书。不拘泥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业务范围,读各类自己感兴趣的书。读历史书对我启迪很大,如清朝大员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的书,这些书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有些启发还是蛮大的。
比如读曾国藩的书,主要是家书与奏折两类,他已经给我们指出一条如何写文章的路。我们要认真揣摩曾国藩奏折,理解他的文章风格。曾国藩自谦资质一般,但通过后天努力掌握了读书作文的规律。我们读任何书,包括畅销书,都可以在有趣的阅读中找到对我们工作创新有用的启发,这才是真正的把书读活了,而不是死读书。
你看,辅佐朱元璋的大臣刘伯温看书时,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洞察其要。所以,看文章首先要先鉴定,值不值得看,值得看的原因就是我要借鉴它,我们首先得看架构,再看立意,第三看精要词句。这样我们读书的效果就会非常好。和颜悦色老师读书并不是唯美主义者,我是读书实用主义者。
我一直提倡,要掌握读书技巧,我们从事政策研究、文稿创作人员工作,读书速度必须要快,一目十行,提高阅读速度,提升读书效率。看书,一扫而过,明白就明白了,不明白也不要勉为其难。
第三、我们每天读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八股文”
有些人畏惧八股、痛恨八股,无情地嘲讽八股。其实,我们每天读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八股文,包括那些网红的文章,他每天都是在用同一种范式、语言风格、思维在写,这其实也是八股。
比如,经济学家的文章也可以看做八股,比如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观点大都围绕产权经济学展开,有的经济学家的经济学都是围绕市场化展开。或者,有些人的文章说来说去,就是我们的房价要涨价,另外有一些人所有的观点就是一句话:房地产存在大泡沫。
但八股并不等于说教和形式主义。文稿创作,大标题是观点,下面应该是信息性的内容。向信息类文稿转型,这对初学文稿创作的同志来说是切实可行的方法。一篇文稿,标题即观点,加上相关信息收集与比较研究,注意逻辑条理,上下通顺即可。
第四、文稿的结构
文稿的结构应简洁明了,一定要最简单,用一句话就可以清晰概括出你的文稿框架。比如,一个咨询公司向某机关推荐业务项目的文稿,通观全篇结构可以归为“请咨询公司做的四大好处,不请咨询公司做将有三大坏处”,然后把具体信息植入其中,这就是一个不错的文稿。
越是有内容的文章,往往结构越简单。我很关注去结构化文稿创作趋势,最重要的领导文稿往往是没有结构的。比如,领导自己亲自写的文稿往往没结构。领导有的是观点、有的是信息,也就不用装腔作势去搞结构了。许多文秘人员因为对实际工作不了解,也没领导的思维高度,往往在结构上做手脚,但明眼人一看即破。
比如,毛泽东等伟大人物的重要文稿,往往是没有刻意的结构的,有时候甚至一句话就是一段。若使文章真正做到水无定势、文无定法,写作就不能受限制于结构,关键是做好有话可说,说的话都是有针对性的话,有新意的话,别人可能感兴趣的话,绝不是弄个很宏伟的框架,然后往里边添加无病呻吟、老掉牙的、令人不知所云的东西,那都是垃圾。
我看文章和写文章的套路稍有不同,就是我写文章都是从信息开始的,我从来不在头脑中预设结构和框架,我觉得那样是“憋”文章,很难受。如果文稿能从实际问题着手,先丢弃结构,会是最有价值的文章,最后的结构反倒是最漂亮的。否则的话,文稿丢弃了实际问题,没有实质内容。例如袁世凯在看八股做文章时很痛苦,经常装病,但当面对实际问题写奏折时他头脑非常清晰。
探索文稿创作的创新,要在概念推敲、信息加工上,结合时代特征,寻求突破创新点。跳出自己设定的结构创作文稿,拘泥于结构不可能创新。
第五、PPT式文稿创作法
我介绍下PPT式文稿创作法,也就是提纲式文稿,完全按照知识点行文,一目了然,内容之间不追求起承转合。文稿进行松散式创作,不是递进式而是平行式的。文稿不能对事物进行简单地回放重复,必须根据需要取舍信息,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一篇好稿子,往往下个月就不能用了,别人也无法直接抄袭,因为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时间性特点。
但是,真正会读文章、会抄文章的人,看到它又如获至宝。
第六、研究领导
文稿直接反映领导本人思想理论水平。所以要研究领导的总体思路,熟悉领导行文风格。要善于结合领导的所学专业、工作经历等背景资料,以专业化视角用领导熟悉的相关专业术语进行文稿创作,这有利于加强双方的信息沟通,进而提升文稿效度。如果领导是从村干部直接干起来的,千万不要认为领导水平就低,他有他的套路,也要多加观察。
一篇文稿要体现领导能力,主要表现为综合能力与结合能力。综合能力,就是宏观把控能力,整理、归类、提炼,具有全局视角、高度概括。结合能力,就是把当前工作与中央决策、时代主题结合起来。所以,文稿创作者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结合能力,站在高处俯视、整合文稿内容,寻求与时代主题结合的关联点,提升文稿的时效性和时代性。那种把所有信息都照搬到稿子上的做法是最低级的操作。
政策研究是为执政者建言献策。我们必须加强政策研究,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
第七、分享与收获
今天就“读书与抄文章”这个话题与各位交流心得、分享体会,这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过程。大家不必封闭自己的内心,与别人分享经验。有些人总是担心自己说来的东西,别人也就会了,其实没那么容易。即便你和盘托出,别人要达到你的程度,也要付出努力。若别人付出了努力,即使你不与他分享,他也能达到你的程度。
这好比一个人修行读佛经,故事道理很容易懂,但如何转换为自己的修行很难。不是说,你买本佛书,就立地成佛了。听懂了,跟你能够做,这个转换过程非常难,相当部分的人永远无法达到。
读书和写文章都是没有止境的。对于我们从事政策研究的工作者来说,两者都必不可少。读别人的书,最终要落实到会写自己的文章。我们能写出的文章,简而概之,要做到文稿框架不能错,语句逻辑清晰,内容上精而少,针对性强,实际功用好。
通过此次政策研究沙龙活动,我希望大家有三个收获:第一,解决了读书和文稿创作基本方法问题,同时达到了思想解放的目的;第二,给我们心灵减压,让我自己活跃起来;第三认识到文稿创作过程关键是增加自己的理性思维,增强我们干工作的层次性和条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