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的用法文言文及例句(初中文言文虚词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和实词的归纳?

1.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

2.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 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①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犹得备晨炊)

4.被:①影响(被于来世) ②同“披”,穿(皆被绮绣)

5.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 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

6.毕:①尽(毕力平险) ②全部(群响毕绝)

7.薄:①迫近,接近。(薄暮冥冥) ②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③厚度小。(薄如钱唇)

8.策:①马鞭。(执策而临之) 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 ⑤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9.长:cháng ①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②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 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

11.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2.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 ②惩罚

13.驰:①骑(愿驰千里足) 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

14.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 ②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④产生(计将安出)

15.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文言文中假字的用法

  • jiǎ  ①动借;贷。《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动凭借;借助。《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于物也。”  ③动用;须。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之所知,不~仆一二谈也。”  ④动给予。《谭嗣同》:“汉人未可~大兵权。”  ⑤形非正式的;代理的。《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项羽为~上将军。”  ⑥形虚假的;假的。《朝天子?咏喇叭》:“那里去辨甚么真共~?”  ⑦动假装;装作。《狼》:“乃悟前狼~寐,盖以诱敌。” ( 请采纳!)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怎么区别表承接和表修饰

  • 承接是先后关系

高考文言文中“与”字有哪些用法

  •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时,“与”字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虚词,也是高频考点。大家一定要集中一个时间段把18个高考虚词的用法仔细咀嚼,真正弄懂各词性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在各个义项之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这样系统复习既不容易忘记,又能把书读薄,效率也高。1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袱护递咎郛侥店鞋锭猫2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3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 — 虚词“也”的用法   1.同现代汉语“也”。例:①那老儿也都相见了。②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④曹公,豺虎也。⑤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3.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以为且噬己也,甚恐。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雷霆乍惊,宫车过也。⑤“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这谓也。   4.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①余闻之也久。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④是说也,人常疑之。   5.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者曷为者也?   6.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④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7.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8.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⑴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⑵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⑶岂独伶人也哉!   (2)“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例: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唯求则非邦也与?   (4)“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5)“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文言文中“也”的用法有哪些

  • — 虚词“也”的用法   1.同现代汉语“也”。例:①那老儿也都相见了。②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2.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羊子这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③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④曹公,豺虎也。⑤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3.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①以为且噬己也,甚恐。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③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④雷霆乍惊,宫车过也。⑤“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这谓也。   4.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①余闻之也久。②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③其闻道也亦先乎吾。④是说也,人常疑之。   5.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者曷为者也?   6.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例: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②苟政猛于虎也!③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④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7.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8.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⑴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⑵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⑶岂独伶人也哉!   (2)“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例:是鞭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例:唯求则非邦也与?   (4)“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例: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5)“也已矣”:罢了。例: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初三语文 文言文加点字 (用法)求高人!!!

  • 反光的,看不清,要正面拍。

文言文以字的用法

  • 就是【商於子驾豕】中的练习:下列语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无犊以耕‘A.今子以之代耕 B以残年余力C 以待饥者而食之 D不以牛答得越详细就越有可能被选中。
  • 用来没有牛用来耕地.A.用 B.用C.用来 (用来给饥饿的人吃) D.用故选C

文言文中“之”的取独用法

  • 老师说“之”字有一种用法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个独立性怎么理解,为什么用在主谓间可以消除?
  •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请教几个高考文言文实虚词的词义及用法(始得西山宴游记)

  • 其隙也 (其)日与其徒上高山 (其)醉则更相枕以卧 (更)
  • 15165626258656252326=【了;

文言文,次的用法

  • 下列加点词与斗折蛇行中蛇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一狼径去,其一犬(犬加点)坐于前 B然则北(北加点)通巫峡南极潇湘 C而不知太守知乐(乐加点)其乐也 D群臣吏民能面(面加点)刺寡人之过者 要有解析,把四个词的用法都说出来(山东青岛2013中考题)
  • 1,犬:像狗一样;2.向北;3.以 ….. 为乐 4.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