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的意思,经典永传(高山仰止的“止”不是停止)

高山仰止的意思,经典永传  

高山仰止,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出自《诗经·小雅·车辖》。

——在《伯东班钦全集》出版发行会上的发言
万果
我国少数民族古籍有原生载体、金石载体、口碑载体和书面载体四大类型,其中,书面载体是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书写传统的民族,在古籍文献的存储中,藏文文献不仅四大类型全备,而且还以数量众多,内容庞大,涉猎知识学科门类最全的特征,名列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之冠。国家“十二五”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藏族古籍经典系列丛书——伯东班钦全集》就是一部内容丰富,涵盖深广,集藏传佛教教义之精华,摄藏族文化知识之体系,融作者智慧生命体验于一体的经典巨著。《伯东班钦全集》的整理与出版,不仅展示了藏族典籍文献存量巨大、文化传承绵延相续的历史事实,而且凸显了藏文古籍文献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宏大与壮阔。
伯东班钦是十五世纪著名的学者,他学富五明,兼通显密,7岁出家,拜师求学,少年时已掌握因明名著《释量论》等知识,16岁时就开始立宗辩论,撰写著作,系统学习藏传佛教经论典籍。23岁云游并巡回辩论,不拘泥于教派之宗见,拜访藏地各大教派著名大德,听闻佛法,辨析义理,得到萨迦派著名学者仁达瓦等诸多先贤高僧的赞誉,声名鹊起。伯东在30岁时撰写《摄真实论》,开始系统阐释佛法。现已整理的这部《伯东班钦全集》以143册的恢弘巨著,不仅在藏族学者中堪称之最,而且因内容丰富,被称为个人著述中的百科全书。《全集》主要特点概括如下一、汇集藏传佛教教义之精华,凸显了藏传佛教显密并重、闻思修并举、佛法与知识并行、修身与修法和合不二的特点藏传佛教作为藏族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在后弘期时,已形成了以佛寺学院为培育精英机构,依止善知识,进行学术对话与辩论为主的学术共同体。在以五明为学科知识的框架之下,以因明学的逻辑推论为框范,在对辩论证的互砺互淬中建构了一个由智能聚会而产生的多向思考与个人智慧的表达空间。正是有了这一大空间的学术思想自由与激辩,才造就了藏族文化史上许多学者高质量的学术话语权和表达权。伯东班钦的生长经历就是通过依止高僧,研习经论来确立自己的学术观点,经历了多次的巡游辨难后,发愤著书,阐述佛理精要。从他撰著的《摄真实论》中的“四入门”来看,就能表现这位学者广博深渊的知识存量和精心铺垫的学修次第。从“凡夫入门”至“密教入门”,兼顾到了修学者的身体条件和精神层面的多重准备,可以说是“灵与肉”的全方位兼顾,和一种进行全程关照的一次立志修学佛法者的“始终关怀”。与其它一些纯粹的佛教教法汇编的典籍不同,伯东班钦划分的这“四部入门”,还将世俗知识与大乘佛教 饶 益众生的普度精神高度结合在一起,把世间学科知识——“大五明”以及“小五明”融汇并举,既凸显了藏传佛教重视以“智悲”利济众生的方便,又时刻警示“慈悲”才是佛法之根本命脉的深刻意义,使慈悲与智慧双运、神圣与世俗不悖的善巧方便充满其中。可见,庞大知识架构背后智者的深远思虑。
二、讲辨著无碍,著作等身,博采广纳,不拘泥于宗派之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成长史,她通过积累发展和引导展示民族的集体人格。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去培育对世界,对生命和对人自身的看法,培养自己的价值观的。因此,文化包摄了一个民族丰富多采的物质和精神层面,通过文化,可以窥探出一个时代的概貌也可以探究个体生命成长的经历或以此返馈出时代的文化特征。从伯东大师的经历来看,他几乎修学或涉猎过当时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显密传承。他依止的上师,多为藏传佛教各大教派公认的高僧大德,他虚心求教,系统学习,认真钻研,对于一些在当时还不甚流行的教派及宗见,不但不排斥,而且还认真学习,辨伪求真。他先后学研噶举派大手印法、那若六成就法和萨迦派金刚撅法以及希解派的部分教法。在修学过程中,严格遵循藏传佛教闻思修的传承之道,先后在泽当寺,桑普奈托等寺讲经辩难。从现有的一些伯东研究论文来看,这位大德以辩才无碍而名贯全藏,他曾批驳过萨班的《量理宝藏》,其学术勇气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得到了萨迦派著名学者仁达瓦的大加赞扬。伯东也因辩才而获得“噶举巴”的荣誉。这种经过严格选择的智者话语权,代表了藏族传统文化维护和坚守的高等级发言,确保了学术的质量和选择性的创新,它不同于个别良莠不齐的吵闹和所谓“挑战权威”的文字戏谑,由此而产生的藏传佛教高层智者的辩论,也因为经过了这样一层层严密的逻辑推论,以及众多学者对言论等级的承认和遵守后,才形成了遵循规则,遵循理性思维的学风。同时,也造就了藏族传统文化中精英知识分子对这一原则的珍爱和自觉维护的传统。伯东生活的时代,正是藏传佛教经历宗喀巴等一代大师力挽狂澜,进行革新与发展的时代。智者云集,学风浓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大环境,这种大环境,促使了伯东等一代学者对佛法以及藏传佛教各教派传承的全面修学。另一方面,也使他迫切认识到在后弘期时代,佛教尤其是密教传承方面还有许多重复的教义,个别传承体系零碎而缺乏系统化,促使他立志重新阐释,以便正本清源,重新梳理。这也成就了他一百三十五卷的巨著《伯东班钦全集》。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时,发现这些巨著,不仅成为藏区学者个人著述之冠,而且也代表了以伯东为代表的那个时代藏传佛教高僧大德身上的一种文化的尊严。
三、文辞典雅、彰显传统文风
伯东大师不仅是藏传佛教史上的著名学者,也是藏族文化史上的代表人物,他除了精通佛教教义、教理、仪轨修持以外,还精通语言文学、天文历算、工艺美术、以及藏医学等藏族传统“十明”学科。他学识渊博,尤以擅长诗学词章之学著称。我们可以从他的尊称—“伯东班钦”中就能看出世人对其学术的崇敬。藏区号称大班智达者,是谓贯通十明学科,名淹三藏的学者。在藏族历史上,传统的学者追求讲、辩、著无碍,闻丶思丶修并举,慈悲与智慧双运,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宗喀巴大师曾这样定义学者:"辨析精微理义的智慧/化现深奥妙趣的实修/巧立锦绣华章的神韵/堪称世间文质三珍宝/智慧,实践与华章是精英学者的一大标志,为此,众多知识精英,潜心修学,著书立说,追求圆通妙彻的经典著述。《伯东班钦传》中曾记述这位尊者在年轻时近修妙音天女,作《妙音天女赞》时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的故事。他还精通工艺学,在伯东艾等寺亲自绘制唐卡,雕塑佛像,设立坛城,开创伯东派。《伯东班钦全集》辑录的”四入门“中,就有”智者入门“,全面而准确地诠释了大五明,彰显了一代宗师文史哲贯通,才思泉涌,慈悲利济的人格品质。
《伯东班钦全集》的整理与出版,是藏族学者个人著述的一次全面展示,作为藏族传统学者中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德才兼备的一代宗师,《全集》不仅以弘恢之量,表现了藏传佛教自成体系的传承,诠释了以伯东大师为代表的一代学者自觉秉承佛法精要,恪守戒律,摒弃宗教偏见,统摄教法的智者精神,而且也展示了藏文文献"体大思深,学贯五明"的特点。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整理和出版这些古籍文献,对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加强民族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建构和谐社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古籍整理,也是一次文化的巡礼,她自觉表达了后人对前辈学者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切缅怀之情。
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活动,藏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工作,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祝愿出版发行研讨会圆满成功!

 

高山仰止的“止”不是停止
成语,是中国汉语中能体现出文化底蕴的标志之一,因此,在我们日常见到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很多记者常喜欢在写新闻时使用一两个成语。我们用好、用对成语确实可以提升文字的文化美感,然而用错、乱用成语却会给新闻报道带来差错。
年11月16日某报一篇文章说:“面对前辈大师的成就,我们决不能高山仰止、望洋兴叹,也不可亦步亦趋、抄袭模仿。”
面对前辈大师的成就,不能望洋兴叹,不可亦步亦趋、抄袭模仿,都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高山仰止呢,实在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笔者找到该报2011年4月19日同一作者的文章,才恍然大悟。该文说:“就像一名旅行者,行走在艺无止境的路上,什么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他前行的步履,面对海洋绝不望洋兴叹!敬仰高山绝不高山仰止!”看来作者是把成语“高山仰止”理解为“敬仰高山,望而却步”,所以才肯定“敬仰高山”,否定“高山仰止”,才说“面对前辈大师的成就不能高山仰止”。
“高山仰止”意思是品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比喻对崇高品德的崇敬、仰慕。语出《诗·小雅·车舝(舝:同“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例如《隋书·高祖纪下》:“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侄,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唐·张说《祭殷仲堪羊叔子文》:“凡百君子,高山仰止,馨香以时,敬恭明祀。”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与朱德同志并不熟,高山仰止而已。”秦牧《中国文学巨星的陨落》:“沈老学识的渊博,使我们这些后学者十分佩服,并且有‘高山仰止’的感受。”姚雪垠《李自成》二卷四十六章:“弟奉闯王差遣……不能在老营恭迎大驾,抱歉良深。今后得能常接辉光,时聆教益,殊慰平生‘高山仰止’之情。”
考察了这条成语之后,再回头看本文开头所引的两个例句,就可以发现作者对“高山仰止”的理解,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不懂得“止”是古汉语虚词,而不是当“停止”讲的实词。在上古汉语中,“止”常用于句末,表示已然、肯定等语气,《诗经》中多次出现。例如《诗·齐风·南山》:“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既然已经出嫁),曷又怀止(为什么又回来)。”又《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老百姓辛勤劳苦),汔可小息。”正因为把“止”误解成“停止”,所以才说出“敬仰高山绝不高山仰止”这种令人莫明其妙的话来。
二是不知道在成语“高山仰止”中,“高山”用的是它的比喻义,比喻崇高的品德,而不是字面义。因为前面有”高山“二字,就把“高山”同“海洋”对举,都当作阻挡前行的艰难险阻。
类似的误解误用,在媒体中并不罕见。例如:
错 例
①雪域高原对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却一直是高山仰止、望而却步。
把“高山仰止”同“望而却步”连用,显然是把“止”等同于“却步”;用“高山仰止”表示对“雪域高原”的态度,显然是把“高山”等同于“雪域高原”。
②这里风景旖旎,文化深厚。一山(武当山)一湖(太极湖)一岛(太极湖·郧阳岛)的独特格局展现了一幅高山仰止、湖水环抱的逍遥画卷。
③与冰山相比,航母就小多了,一般中等的冰山也有十个航母大。可见冰山的巍峨才是高山仰止呢。
④这些建筑大都分布在公园大门至白塔寺的主轴线上……形成上有白塔,下有黄河,高山仰止,大河前横的壮丽景观。
⑤在越来越漂亮的城市里,是一栋栋高大的建筑拔地而起,地标性建筑也令人高山仰止。
在这几例中,“高山仰止”或用来表示对高山(“武当山”“冰山”)的敬仰,或用来表示对高大建筑(“白塔”“地标性建筑”)的敬仰,都与崇高的品德毫无关系,显然用的都是“高山”的字面义而不是比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