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效应(影响第一印象的5个心理效应(708期))

第一印象效应
哈喽,大家好,我是Cherry,今天的心理学小课堂又开始啦~相信大家都知道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别人看你第一眼时留下的印象,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会以同样的眼光去看待你。如果第一次见面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在以后的交往中别人就会更加愿意接近你,彼此能够快速建立良好的关系。但如果初次见面就引人反感,那么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很难扭转自己在他人心里的形象了。
在心理学中这一现象被称为首因效应,我们说的也就是第一印象效应了。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相关实验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志愿者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同样都是做对15题,但做对的题目靠前的学生会让人觉得更加聪明,这其实就是受第一印象效应的影响。
第一印象效应的强弱与人的学习经历、社会背景、社交经验等有关,为了弱化第一印象效应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第一印象效应,明确第一印象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作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
Cherry说??
当我们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凭借别人给自己的第一印象而做出判断,这是因为第一印象对于后面获得的信息的解释有着明显的定向作用。也就是说,人们总是以他们对某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为背景框架,去理解他们后来获得的有关此人的信息。
第一印象效应具有先入性、不稳定性、误导性,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往往失之偏颇,也许会被某些表面现象蒙蔽。
今天的心理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果有什么心理困惑可以在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哦,我们的专家团队会不定期挑选留言进行答疑回复。再见啦!
 

影响第一印象的5个心理效应
年初和几个大学同学聚会,我和临班女同学随口开了个玩笑,她一边乐一边很奇怪地问我,怎么一直没发现你还有这一面?
认识二十多年了、在一起状态很放松的同学,其中包括同窗五年、毕业后举家同游过、时不时还聚一聚,但在她的印象里,还留着刚认识我时那股紧绷着的劲儿。
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这个印象会一直延续很多年,如果不幸的话,还可能让你不再有机会留下任何别的印象。
今天分享几个心理效应,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别人对你的印象和实际上并不一样,偏见是怎么产生的。
为了方便,我们用职场面试来说明,实际上这些效应也适用于其它人际交往的场景。
01
“首因效应”
“你只有一个机会给别人留下第一印象”,所以这个印象很重要。
它可能决定了你是否能获得一份好工作,一段好姻缘。也许你觉得不太公平,但这就是现实。
“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说的是人们的第一印象会在大脑里形成主导地位。
研究表明,面试官通常会在面试开始的前几分钟甚至是前几秒钟内,就对求职者形成第一印象,而这个印象会对接下来的面试过程和是否录用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面试官一般会在接下来的面试过程中验证这个第一印象,对不同的面试者差别对待。
如果第一印象不错,面试官可能之后就会给很多送分题,比如提简单的问题,花更多时间介绍公司情况而不是询问面试者;最后给出的评价也很可能是积极的。
02
“相似效应”
如果面试官本身是四十出头的欧美女性,面试者一个是五十岁的亚洲女性,而另一个是三、四十岁的欧美女性,她更可能会选择谁呢?
答案是后者,这个大家都能猜对,但原因并不是我们通常以为的“种族歧视”,而是人们普遍都会对和自己有相似人口学特征的人印象更好。
比起理性地选择符合公司要求的动机、价值观、文化等一致的求职者,更多的面试官会凭感觉选择和自己相似的人。
如果一个公司长期只用同一个面试官面试,搞不好这公司进来的员工都像克隆人一样。
03
“光环效应”和“尖角效应”
面试的时间一般都很短,不太可能收集全信息,这时面试官会通过自己的推断来补齐空白信息。
明明只知道A特征,却想当然地脑补出了B特征。
比如说一个人长得很好看,面试官就可能认为ta比长得不好看的人更外向、更随和,甚至更有能力和更聪明(果然是颜值即正义啊~)比如一个人很擅长谈判,面试官就很自然地推断出ta也很会倾听,而实际上这完全是两种能力。
这就是“光环效应”,一个人因为一个突出优势导致ta拥有了本来不具备的其它优势。
反之就是“尖角效应”,因为一个负面特征推导出其它莫须有的罪名。
比如面试者刚走进来的时候有点紧张,这也是正常的,但面试官据此就推断出这个人不具有应对压力的素质。
04
“对比效应”和“独特效应”
如果求职者很多,你是否能得到机会取决于你的对手是谁。
如果面试官今天连着面试了几个不怎么样的求职者,那你的机会就来了;反之就只能自认倒霉了。这就是“对比效应”。
如果求职者的水平没有太大差别,那么面试效果可能会受到“独特效应”的影响。
比如面试官提出了一个常见的问题:“你的缺点是什么?”几位面试者都提前查过网络,说了类似的标准答案,“我是个完美主义者,做不好工作就会有点焦虑。”
听几个面试官就烦了,谁也没记住。这时突然跳出一个人,他说“我有时可能会冲动”,面试官一下就来精神了,觉得这个人真独特。
但是这种答案也要小心不要玩过了,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05
“刻板印象”和“歧视性决定”
所有人都有偏见,但是人们通常不是在掩饰偏见,就是误以为自己没有。
女性是常见的被歧视对象,人们的刻板印象是“男性更适合工作,女性更适合家庭”,除非是特别适合女性的岗位,比如说幼儿园老师,否则录取标准男性总是首选。
我记得有一次去面试的时候,前面等候的是个帅哥,当时随便聊了几句,他说自己还是单身。
后来我和面试我的职能部门女经理聊得挺嗨,比一般的面试者明显时间长了很多,而且她还很细致地给我讲了第一次面试通常不会谈到的待遇细节问题。
但是后来本部还是录取了那个男生,我被分到了分公司。
隔了一年多的年会上,我遇到那个面试我的经理,她竟然还认识我,说当时很可惜啊,我特别想要你,但我的领导非要那个男生,说你都结婚了,应该会马上生小孩。
最可气的是那位“领导”后来也亲口对我证实了此事,而且还是笑着说的,一点都没有愧疚之感,给我气得够呛。
事实上我到公司五年之后才生小孩,足够公司回本了,但我又能说啥呢?
除了女性和少数族裔外,年纪大的人也是职场歧视对象,他们被认为是缺乏能力、效率低下的人;体重也是被录用的障碍之一。
这就是个不公平的世界,及早了解潜规则、不打无准备之账才是硬道理。
06
应对策略
以上这些效应,都是自动引发的潜意识反应,除非预先采取应对策略,否则很难避免。
作为面试官,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测试了解所有求职者的信息;确保向每位求职者提出标准化的问题,给他们同等机会展示自己,尽可能收集全面客观的信息;也可以采取小组面试避免个人偏见;
不要急于在短时间内得出结论。
作为求职者要清楚的是,即便是最专业、最中立的面试官,也难以彻底避免偏见,所以求职者应该学会“印象管理”,引导面试官了解自己。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用“泡”术吸引女孩的渣男,第一个标准动作都是在朋友圈把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他们会晒豪宅、豪车、高端会所、和名人的合影。
这一招非常有效,可以帮助他们筛选出潜在对象。
这就是“第一印象管理”,所有骗子都很擅长,而普通人却知之甚少,导致被骗或者被埋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种虚假的“印象管理”是骗术,当然是要被唾弃的,但是用一种“养在深闺待人识”的姿态,完全不进行任何印象管理,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会让你错失本该属于你的机会。
毕竟除了你爹妈会拿着放大镜看你,其他人谁有耐心去发掘你呢?
每个人都应该进行“诚实的印象管理”,在第一次见面之前要做充足的准备,一方面要分析自己的优势,一方面要充分了解目标岗位的要求。
面试的时候要把自己的优势和特别之处大大方方地亮出来,强调和面试官相似的价值观、喜好和个性,这并不是谄媚。
不装,但也不能太含蓄。
写在最后
有一个短片《我们一生会遇见多少人》,看了很有感触。
短片刚开始,在一个8万人的场馆里,站满了与男主角有过交集的人。他站在舞台中央说:“如果你不记得我的名字,请坐下。”
大部分人都坐了下来。
他又说:“如果你不知道我在学校的外号,也请坐下。”于是又有很多人坐了下来。
……
这样几轮筛选下来,他说:“如果你没见过我哭,请坐下”。说完这句话,已经没剩几个人了。
最后他说:“如果我们已经失去了联系,请坐下。”这一句话说完,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舞台上。
我们一生中有一面之缘的人可能有八万人之多,但是有多少人可以见第二面、有多少人知道你的外号、又有多少人到现在还在你的身边、可以陪着你哭呢?
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演员,不管是“本色出演”,还是拼了老命想演一个响当当的角色,在别人眼里,可能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别人没有义务去了解你,想一想如何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你,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让你在乎的人记得你的名字,让他们能看到你的笑容,也允许至少会有人可以看到你的眼泪。
没有人发现你,可能并不是因为人们都很短视而冷漠,而是因为你从来都没告诉过他们:
你希望能被记住,
你想要更多的联系,
你,真的很不错。
广告
面试心理学
作者:[加],尼古拉斯·鲁林(Nicolas,Roulin)京东
免费获得这本书的方法:
今天给大家准备了五本《面试心理学》,关注“心理八八”,在后台回复“赠书”查看参与方式,中奖结果在下周六(3月2日)更新时公布~上一期赠书《少有人走的路6》获奖名单:
张海燕
钱嵘
高高
奥特蔓
绿茵
请把快递信息发送到心理八八后台
你会怎么介绍自己?欢迎留言,给八八一个好看,亮出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