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是谁的观点 人性本善的观点是谁提出来的
- 知识
- 2023-04-10
- 7热度
- 0评论
人性本善是谁的观点?
人性本善是孟子提出的。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扩展资料:
1、性善论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性善论的观点
第一,人是可以为善的,至于有人为不善之事,不是他的心本来就坏,而是心坏掉了。因为在孟子看来,人人天生都有一颗善心,不做善事是因为没有好好体察自己的善心,所以说心的本质不坏,而是在欲望或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坏掉了。
第二,人人心中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等四种“善端”,善端是为善的能力或潜质。这种潜质决定了我们可以向善的方向发展。这四种心对应着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人人都可以做到仁义礼智,所以孟子一直鼓励我们“人皆可以为尧舜”。
第三,“善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人出生的时候就有的,是人的本性和天赋,别人是夺不走的,而自己却可能丢掉。因为这“四端”就藏在人的心里,所以,人往往习以为常没有好好去思索去探求。
第四,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有善有不善的千差万别,原因是有的人并没有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善端发挥出来,白白浪费了我们的天赋。
第五,事物都有自己的法则,而人的法则就是追求美好的品德
延伸阅读
人性本善是世界观吗?
人性本善不是世界观,它是人的先天本质,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人刚生下来时,先天善良,毫无恶念,只是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居住环境,所受教育,自己亲历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影响和积累,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其中,正能量占绝大多数,也有一些负面因素,这就是世界观的形成,所以说,人性善不是世界观。
人性本善谁说的?
人性本善作者:孟子
是孟子明确提出人性本善说的,出自《孟子·告子上》,大致内容是公都子询问孟子关于人性论的观点,孟子予以解答,具体提出人性善的观点.依据是:①性无善无不善也 ②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③有性善,有性不善④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也 。5、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6、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7、或相倍蓰而无算嗜,不能尽其才者也 8、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
为什么要做到人性本善?
人之初始,至善的本性无非就体现在饿了要哭,饱了对父母笑。待慢慢长大后,则能体现在孝顺父母、忠信友人、造福社会。这都是善萌芽和成长的结果。若是不懂得浇灌至善这颗种子,任由私欲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便会滋生出很多恶来。
所以,“人性本善”,是指人性的本体是至善的,不代表后天所作所为都是至善的。对普通人来说,保持至善本性的方法便是克己守礼,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孟子人性本善原文?
1.以本心论本性,以人皆有四端论证人皆有善的本性。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2.论证人性本善是其情可以为善,非谓善是现成的。同时指出恶的原因是后天影响,不能尽其才的缘故。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从人的共性出发进行推论,指出理义是心之所同好。人性本善是因为人有好理义的自然倾向。
“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4.从家庭伦理的角度,指出爱父母兄弟是人的良知良能。人有爱人的本能故人性本善。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人性本善是成语吗?
人性本善不是成语,它是一个字词。正确的是 与人为善,它的拼音是yǔ rén wéi shàn,这也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
该成语在句中常作谓语、定语,大多含褒义。它的本义就是指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后来是指善意助人。
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