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际市场营销,它与国内市场营销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国际市场营销学)

什么是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是指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换而言之,国际市场营销是一种跨国界的社会和管理过程,是企业通过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以满足多国消费者的需要和获取利润的活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企业经营活动日益同国际市场发生紧密的联系,许多企业由过去考虑“应该在国内什么地方建立新厂或开辟市场”发展到考虑“应该在世界什么地方制造或销售新产品”。也就是说,企业跨国经营,不仅把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售到国际市场,而且在海外投资建厂生产及在国外销售产品。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可口可乐、麦当劳等是典型的跨国公司。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和分析?

利用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因素:

(1)经济环境。

研究外销市场,首先必须对国际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因此,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应对各国的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特征(人口、收入)、自然资源、经济基础结构、外汇汇率等进行认真的研究。

①经济制度。

世界上大体有两种经济制度,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

各国的国民经济情况,按其发展水平,大致分为原始农业型、原料输出型、工业发展中类型和工业发达型四大类。这四类国家各自的出口项目与货物很不相同。所以,以什么样商品进入哪一个国家的市场,就需要了解它们的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③经济特征。包括人口因素和收入因素。

人口因素。

一般来说,市场大小取决于人口的多少。

分析人口因素要有针对性地考虑下述一些指标:总人口、人口增长率、人口的区域分布、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及家庭数目,等等。

收入因素。

收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概念。国家的收入,标志着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个人的收入,则构成了消费的基础。一些重要的收入概念有:国民收入、人均收入、个人收入、家庭收入、可任意支配收入、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实际收入、名义收入和预期收入,等等。从不同的角度所取得的收入指标,对于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评估需求与销售潜力都有重要意义。上述收入指标,其中消费者个人收入的变化,是影响消费变化的直接因素。社会上的消费数量、质量、结构以及消费方式的变化,往往与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④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分布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资源分布不均对消费结构和对外贸易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都有重大影响。所以,企业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去发展生产并占领相对应的市场是非常明智的。

⑤经济基础结构。

经济基础结构指的是一国的设施、机构、资源供应、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商店、银行、金融机构、经销组织等等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结构状况。其数量越多,业务量越大,业务水平越高,整个经济的运行就越是顺利有效。

⑥外汇汇率。

货币兑换率或者说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货币的价格,是由政府根据供求关系和当时的经济状况决定的。一个国家货币对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定得很低,那么该国必须为进口支付更多的本国货币,对于一些依赖进口原料和生产零件的国家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反过来,如果货币升值,通常也会给出口国带来困难,因为这使它的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上升,从而直接影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货币兑换率也是一种国际经济因素,企业必须掌握汇率波动特点,全面衡量货币对出口销售所产生的影响,努力做好出口销售工作。

(2)政治法律环境。

①政治的稳定性。政局的稳定与政策的连续性是增强投资者信心与信任感的重要因素。

②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态度。

有些国家对国际贸易极感兴趣,愿意提供鼓励经济往来的宽松环境;有些国家则相反,对外贸领域的事情处处小心谨慎,许多规定极为严格,没有任何伸缩性。

③贸易壁垒。

为了保持国家的贸易平衡,各国往往对其进出口货物采取各种直接或间接限制的措施,一般称为贸易壁垒或非关税壁垒。其中最常用的手段是进口许可证制和进口配额制。

④专利与商标保护。

专利是按法律规定,发明者在一定时间内对其革新、创造发明成果所拥有的权益。专利权是由国家依法给予的一种排他性权利,旨在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利益。

商标是企业用来标明其商品,与其他人制造销售的商品有所不同的文字、名称、记号、图案,或把上述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标志。商标是一种工业产权,在国际上和国内享有各有关国家的专门法律保护。

⑤价格控制。

价格控制是指某些国家对进口商品实行最低限价的规定。目的是降低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减少进口商品的利益,以限制商品进口。

⑥反垄断法和防止不公平竞争法。

禁止企业之间或者强制他人签订限制竞争的垄断协议;反对大企业公开形成垄断地位;反对企业在市场上占据控制地位;设置反垄断执行机构。

⑦行政效率。

当地政府是否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外事制度来协助外商投资建厂,包括是否简化海关手续、提供市场咨询以及其他有助于发展的措施。

⑧关税政策。

国家为保护本国贸易,通过各种关税来鼓励出口和限制出口。有时为了外交政策的需要,按国别实行税率,称为“关税壁垒”。

⑨国有化政策。

所谓国有化政策,是指各国对外国投资的政策。如外国人的投资是否归国有,什么情况下收归国有,等等。

(3)社会文化环境。

①教育水平。

一个国家的社会教育水平是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社会的教育水平决定人们的文化程度。

②语言。

各国、各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必然要给商品销售带来困难。销售者对销售对象的语言不精通,就无法进行销售宣传,也就不会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草率行事还可能引起相反的结果。

③宗教。

一般来说,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影响最大的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或天主教等。

④民族。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人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居住地、共同的经济生活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⑤风俗习惯。

从民俗的角度来说,有的民族对饮食有严格的要求。

⑥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能明确或含蓄地影响个人和集团对于行为方法和行为目的选择的基本观念。价值观念是一种信仰,它阐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或者说一种总的偏爱。

国际市场营销的五个阶段?

从企业贯彻不同市场观念的角度,国际市场营销可以分为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5个阶段。其中前三个观念都是属于旧的市场观念,后面两种属于新的营销观念。

其中社会营销观念强调企业要力求做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当地社会长远利益的统一。

国际市场营销可控因素有哪些?

一般说来,影响国际企业营销控制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

1.国内营销控制方法大多数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都是首先在本国市场上取得成功后开始开拓国际市场的,在国际营销控制中,这些企业便继续沿用那些在国内市场营销中已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

2.交通和通讯系统,影响国际营销控制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发展水平。一个世纪以前,由于交通和通讯设施很不发达,企业不得不采取高度分权化的管理 。

3.产品的性质,产品的性质直接影响国际营销控制的方法

4.环境的稳定性,子公司所在国环境(尤其是政治和经济环境)越不稳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营销控制就越小。

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3要素?

1,市场营销环境构成要素为:微观环境要素和宏观环境要素。
(1)微观环境要素:即,直接营销环境,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
(2)微观市场环境包括:
1)企业:即企业内部状态。任何一个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都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的孤立行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部门也不例外。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特别强调企业对环境的能动性的反作用,认为企业对周围环境的关系,不仅有反应、适应的必要,而且还有积极创造和控制的可能。
2)市场营销中介:营销中介是指协助企业促销、分销其产品给最终购买者的公司和个人,包括中间商、实体分销公司(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营销服务机构(广告公司、咨询公司等)、财务中介机构(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
3)供应商:供应商是泛指组织活动所需各类资源和服务的供应者。企业要搞好市场营销就必须要慎重选择供应商,并尽可能多地做到多渠道供应,以确保企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3)宏观环境要素:即,间接营销环境,指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社会性力量和因素。
(4)宏观市场环境,包括:
1)人口环境:市场是由那些想买东西并且具有购买力的人(即潜在购买者)构成的,而且这种人越多,市场的规模就越大。
2)经济环境:重点为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情况的变化等因素。
3)技术环境:新技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力量”。每一种新技术都会给某些企业造成新的市场机会,因而会产生新的行业,同时,还会给某个行业的企业造成环境威胁,使这个旧行业受到冲击甚至被淘汰。
4)政治法律环境:主要在于消费者协会,其任务是:宣传国家的经济(特别是有关消费方面)的方针政策;协助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和制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调查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意见与要求;接受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卫生、安全、规格、计量、说明、包装、商标、广告等方面的投诉。
5)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主要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特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水平、语言文字等的总和。
2,市场营销环境:是泛指一切影响制约企业营销活动最普遍的因素,是指造成环境威胁和市场机会的主要力量和因素。

国际市场营销的六大特点?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基础市场营销学并无多大差异。许多指导国内企业营销的原理和方法,诸如市场营销调研、消费者行为分析、选择目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营销战略计划、营销管理等,均可用以指导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环境不同

国内营销是在企业熟悉的营销环境(包括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及竞争环境)中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则要在一国以上的不熟悉的营销环境中开展,同时还有受国内宏观营销环境影响,可见,国际市场营销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组合策略有区别

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受到双重环境,尤其是各国环境的影响,使营销组合策略复杂得多,难度也比较大。

(1)在产品策略方面,国际市场营销面临产品标准化与差异化策略的选择;

(2)在定价策略方面,国际市场定价不仅要考虑成本,还要考虑不同国家市场需求及竞争状况,而且成本还包含运输费、关税、外汇汇率、保险费等。此外还要考虑各国政府对价格调控的法规;

(3)在分销渠道方面,由于各国营销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分销系统与分销渠道,各国的分销机构的形式、规模不同,从而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4)在促销策略方面,由于各国文化、政治法律、语言、媒体、生产成本等不同,使企业在选择促销策略的时候更复杂;

管理过程

由于各国营销环境差异大,各国消费者需求又存在巨大差别,如制订国际营销战略计划及进行营销管理,既要考虑国际市场需求,又要考虑企业决策中心对计划和控制承担的责任应当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问题。

国际时尚营销和市场营销的区别?

市场营销是指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主要是指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的过程。

2.

国际营销是指企业超越本国国境进行的市场经营活动。

3.

联系性:国际市场营销和市场营销相比,从营销原理和营销方法上看大体相同,企业在国内营销中所开展的那些工作,如营销调研、环境分析、营销战略的制定、目标市场选择,以及产品、定价、销售渠道、促销等方面的营销决策和实施,也适用于国际市场营销。

4.

区别:国际营销环境的差异性。由于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政治经济制度、法律法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环境与国内市场营销相比也就有了较大的差异,甚至有时大相径庭。这种差异至少带来了双重困难:一方面,由于母国与目标市场国家的环境不同,在市场营销中的一些可控因素到了国际市场营销中就可能成为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目标国家的环境有差异,所以,适应某国环境的市场营销不一定能适应其他国家的环境。 国际市场营销系统的复杂性。营销系统是指融入有组织交换活动的各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参加者、市场、流程或力量的总和。与营销系统相比,国际营销系统更加复杂。

为什么学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

经济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正以不可阻挡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在已过去的10年里,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政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香港、澳门回归中国,亚洲人第一次控制了整个亚洲地区,欧洲货币联盟中各自国家的货币到欧洲单一货币的转化,互联网从一种玩具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商务工具,等等,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经营格局,新市场不断出现,国际范围内充满了机会和挑战。随着国际经济的增长,了解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营销显得越来越重要。国际市场营销就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的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

一、企业从事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

国际市场营销是开放经济和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国际市场营销观念是指企业营销活动的范围是整个世界,其关键是认同世界市场趋向,在世界范围内把具有相同需求的潜在购买者归入一个国际细分市场,在国际范围内实行营销标准化,之后可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独特市场特征做一些形式上的调整,著名的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等公司就是这种国际市场营销的典范。企业为什么要在国际市场进行营销活动呢?其必要性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企业开发国外市场的目的,总的来说是为了开拓新市场,扩大企业的销售量,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当企业遇到由于国内市场容量限制而竞争激烈的情况,其出路就是转向国际市场,尤其是那些还没有饱和的国外市场。国际市场有更大的回旋余地,更多的营销机会,企业向境外扩展,可增加销量、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因此,不断开拓国外市场有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本国政府的优惠政策

大多数国家鼓励出口,以维持其国际收支平衡。在国际市场上,从事国际市场营销的企业往往能享受在国内销售所没有的税收减让等各种优惠政策。

(三)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利润通常会大幅度下降,企业总是试图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从而使销售和利润得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某些产品在本国市场已处于或接近衰退期,在某些国家市场有可能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因此,向国外市场转移乃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有效途径。通常是一些跨国公司往往先在本国投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随着市场和生产技术在本国日趋成熟,便转向其他国家,从而使该产品的销售又进入一个高峰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将其生产线移到我国广州,与万宝冰箱公司合资生产,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四)为多余的生产能力寻找出路

许多行业都有一个上升和下降的周期,在下降时会出现生产力过剩;而企业向国外市场发展则能消化多余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自己资源、技术优势,扩大产品销量,获取更多的利润,有些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为了利用闲置的或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资源。

(五)寻找更高的经营效率

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便到国外选择成本低或资源质量高的国家和地区投资。例如,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国外相对落后的地区生产和销售,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国际市场营销可换取硬通货,用于企业置办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促使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例如,从事国际市场营销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声誉;可使企业更富有竞争活力等。尽管进入国际市场对企业有许多好处,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必须从事国际市场营销,对许多不具备条件的企业来说,盲目地进入国外市场,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只有当资源条件适合利用这些机会时,才能做出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

二、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几个阶段

企业从事国际市场营销,往往是经历若干发展阶段而逐步展开的,在每一阶段其经营活动各有特点,反映其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国际市场营销活动。随其介入程度不断加深,企业经营战略和策略也相应地改变,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直接对外营销

这一阶段企业尚未积极主动在境外发展客户,但其产品已经到达国外市场。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专业外贸公司或直接找上门来的外国公司。有时,产品还可能被国内批发商或分销商自发地销到国外,例如,随着企业在互联网上制作网页,许多企业从网上获取订单。在这一阶段,企业产品系列和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完全取决于国内市场需要。

第二阶段:偶尔性对外营销

生产水平和需求的变化所产生的暂时过剩会产生偶尔性的对外营销。通常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上下波动,有时造成部分产品滞销或剩余,促使企业偶尔搞一些对外营销。但因剩余产品不定量、不定期,因而企业在国外市场无法保持稳定的客户和市场地位,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线仍保持原状。

第三阶段;经常性对外营销

企业已具备了永久的生产能力,从事货物生产,可长期供应国外市场所需产品,产品的销售可通过本国或国外的中间商,或依靠自己的销售队伍。有些企业甚至在重要的国外市场设有分销机构,部分产品经过更改,用于适应特定外国市场的需要,但产量的主要部分还是服务于本国市场;企业对国内和国外的价格和营利政策基本一致。有些企业开始着手在国外投资,建立生产或组装基地;有些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收益,已成为它不可或缺的利润来源。

第四阶段:国际营销

企业全面开展国际营销活动,在国际范围不断寻找市场机会,并有计划地生产和提供各国市场所需的产品或服务。它们不仅在世界各地营销,而且在世界各地生产。由于各国市场之间存在许多差异,企业针对各国市场的特点设计和实施不同的营销方案,实施当地化战略。这类企业称为多国或跨国公司。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卷入程度已很深,到这个阶段,一般都对国际市场投入大量的资金或配备大量人员,以加速企业国际化,这时企业成为国际的或跨国的营销公司。

第五阶段:全球营销

企业已完全国际化,推行“全球战略”,跨国经营突破国界的概念。处于全球性营销阶段的企业,将包括本国市场在内的整个世界看做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他们认为,世界各国人们的需求和消费行为具有共性,而且还可以不断挖掘新的共性。依据这种看法,企业开发与实施适合于各国市场的统一的标准化营销战略,这种全球标准化的营销活动可取得最佳规模效益。这类公司被称为全球公司,它们与跨国公司的观点相反。

“全球营销”的概念是西奥多·莱维特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由于企业在国际营销过程中过于重视当地的环境约束,在不同国家的营销要素和手段有很大差别,从而降低了国际营销中的规模效益。他认为,跨国公司应当向全世界提供相对统一的产品,采用统一的沟通手段。当时有充分事例证明“当地营销”的现实意义。这种争论为企业从事国际营销提供了两种并行不悖的思路,丰富了国际营销的方法,扩大了战略选择途径。

一般说来,企业介入国际营销的程度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发展,但不是绝对地固定不变的。也有的企业越过了某些低级阶段,直接进到全球营销的高级阶段。

国际市场营销三大动因?

1.市场动因

对企业而言,国内市场容量与潜力毕竟有限,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企业通过国际营销活动开拓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往往采取一些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国外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对此,企业可以通过技术转让、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绕过贸易壁垒,是产品顺利进入国外市场,可以将原来外部化的市场交易尽可能地内部化,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实现对市场的支配与控制,而达到全球利益最大化。因此,将国际市场内部化并发挥其优势,是国际营销活动的深层次动因。

2、竞争动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企业通过开展国际营销活动,一方面有利于避开竞争锋芒,在国外市场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可将在国内市场接近饱和或衰退的产品输往产品正处于投入或成长期的国家,这样既可以发挥竞争优势,又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与国际市场竞争者的抗衡过程中,企业可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资源动因

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资源优势,企业通过国际营销活动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自然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劳动力资源、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有利于更及时地把握国际市场动态,进行科学有效的营销决策,取得全球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