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 晚年(朱可夫晚年为何凄惨)

晚年的朱可夫在干什么?

晚年的朱可夫将精力用在了撰写回忆录上,并花了极大的精力写了著作《回忆与思考》,可是勃列日涅夫却以著作没有自己的名字为由禁止此书出版。

曾指挥百万大军、亲自率军攻克柏林的朱可夫不曾想会遭到如此屈辱,朱可夫一气之下中风入院。

为了让自己耗尽心血的著作得以出版,朱可夫不得不向曾经的下属低下头,为此朱可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加上了这样一句话:

“当时我们大家都担心一个问题,苏联军人在小地能否经受住考验。关于这一点,我们想向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勃列日涅夫征求意见,但他偏偏远在小地,那里正在进行激战。”

就这样,勃列日涅夫的名字出现在了朱可夫的回忆录中,该著作得以出版问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官至苏军总参谋长、副最高统帅的朱可夫,根本不认识时任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勃列日涅夫,两人之间隔着好几级呢,朱可夫也不可能在制定战略时去征求一个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的意见,所以朱可夫加的这句话,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完全是为了加个名字,不得不低头妥协而已。

1974年6月18日,朱可夫在莫斯科离世,享年78岁,朱可夫的葬礼也极为凄凉,没有苏联领导人出席,一直到离世,朱可夫的名誉都没有被恢复,直到1995年。

朱可夫是姓吗?

是的。

朱可夫是苏联的元帅。朱可夫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穷苦的小村子里,其村子里大部分人都是姓氏朱可夫的,小时候,朱可夫家里是非常穷苦的,其父亲是一名鞋匠,在其五十岁的时候娶了一位三十五岁的寡妇,随后生于了朱可夫他们姐弟三个,后来他们的母亲便离开人世。年迈的老朱可夫养育子女真的是有心无力了

朱可夫全名: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1896年12月1日-1974年6月18日)是苏联著名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

1915年8月,朱可夫应征入伍,进入骑兵部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传奇元帅”。

朱可夫军事能力?

朱可夫(1896~1974年),前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

朱可夫实事求是,多谋善断,指挥若定,堪称军事“奇才”。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德军以闪击战法侵占了苏联大片领土,朱可夫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主张收缩兵力,于7月29日正式提出放弃基辅的建议,结果不仅被斯大林指责为“胡说八道”,而且半小时后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调任新组建的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次日,朱可夫即到任,了解情况,着手准备在斯摩棱斯克东南的耶利尼亚地区发动一次进攻战役。这是朱可夫在苏德战争中第一次独立指挥的战略性战役。1941年8月30日至9月8日,他成功地实施了这次进攻战役,彻底铲除了德军在耶利尼亚的突击部,迫使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为苏军统帅部在莫斯科方向上改善防御态势,赢得了时间。

1941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德军从西部迂回,直奔莫斯科。10月10日,朱可夫奉命任西方面军司令员,担负保卫莫斯科的重任。朱可夫知己知彼,料定墨守陈规的德军还将采用强攻两翼、分进合击的战法,因此,他格外重视两翼的防守,同时掌握部分兵力在紧急时从正面支援翼侧。11月15日,德军以51个师180万人向莫斯科发起总攻。朱可夫指挥若定,沉着应战,只以一线部队抗击敌军而不动用预备队。守旧的德军果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两翼部队苦战之时,正面的部队却按兵不动,从而使朱可夫得以把正面兵力机动到两翼抗击德军。12月13日,红军击溃德军两翼,使希特勒损兵折将50万人,打破了法西斯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战争进程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朱可夫也从此名扬天下,连和朱可夫打过仗的德国人都承认他是苏俄将领中最大的天才。

1943年3月中旬,朱可夫来到库尔斯克,迅速查明了德军意欲夺占库尔斯克的企图。朱可夫向苏军最高统帅部建议:苏军先不要转入进攻,而以优势兵力进行防御,在阵地上疲惫和消耗敌人,然后投入精锐预备队,转入反攻,最后歼灭德军主力。

1943年7月5日凌晨,朱可夫当机立断,命令苏军炮兵提前对敌实施炮火反准备,迫使德军将发起冲击的时间推迟3小时。德军进攻进展缓慢,不久便转入防御。7月12日,苏军转入反攻,并于8月23日解放哈尔科夫,胜利结束了这次会战,这次会战堪称苏德战争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点。

1945年春,苏军对德的最后一战开始了。而奉命直捣柏林的正是朱可夫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

1945年4月16日4时,朱可夫下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向德军发起全面进攻。4月18日晨攻克泽劳弗高地,打开了这把“柏林之锁”。4月20日,突破柏林近郊的德军防线。次日,朱可夫的3个集团军突入了市区。4月30日15时50分,朱可夫下属的两名军士将红旗插到了国会大厦。

朱可夫还以治军严格闻名,特别是对干部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在他戎马生涯的早期就开始表现出来。在他担任团长时,他禁止任何坦克兵穿工作服离开车间、车库和坦克停车场,外出必须穿规定的制服,穿着制服时,必须把铜扣、皮鞋擦得锃亮。野外训练归来,必须立即洗刷战斗车辆。

多谋善断、指挥若定的朱可夫堪称军事奇才,他领导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柏林一系列战役,直接打败了希特勒纳粹集团,是一位战功显赫的二战将领。

朱可夫是朱元璋的后代吗?

两个人没啥关系

朱元璋是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人,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他会展现出不同的面孔。面对功臣,他既重用又防备,既可以重赏他们又可以对他们痛下杀手。面对百姓,他会将仁慈与怜悯之心慷慨的赠予他们,而面对官员,又会表现出他的冷酷无情,官员稍微犯一点错轻则受些皮肉之苦牢狱之灾,重则丢了身家性命。

面对自己的至亲骨肉,他又展现出了身为一个父亲应该有的慈爱。我想,朱元璋布衣出身,最后成为皇帝,这一段历程走来,必是充满无数的心酸无奈,生离死别,也必然遇到过太多生死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这才养成了他这种多面的性格

朱可夫是原苏联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军事活动家、卓越的战略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贡献,使他名垂青史,成为前苏联人民心中的英雄。

朱可夫是一位伟大的战士,他一生击败了纳粹德国,日本。牵制了美国,一生忠于党,保护了人民,是一代伟人。个人方面对于政治似乎不是特别内行,就是个纯粹的军人。总的来说功劳大于缺点,是历史选择了他,也是历史无情的抛弃了他。

朱可夫活了多少岁?

享年77岁。

朱可失全名是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是苏联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苏联元帅。朱可夫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贫苦。于1945年攻克柏林,代表最高统帅部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战后暂管驻德苏军与德国苏占区。1957年协助赫鲁晓夫击败对手,随即被免职退休。1974年,朱可夫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7岁。葬于红场克里姆林宫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