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南唐后主 南唐后主是唐朝吗

网友提问:

历史上南唐后主真的是昏君吗?

优质回答:

首先声明一点,所谓昏君是指君主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而南唐后主显然不属于这一范畴。

可为什么大家会认为他是一个昏君呢?跟小编一起分析吧。

醉心文学,不擅朝政,可为当代名士,却不适合当世雄主

南唐后主即是李煜,没错,正是那个留下许多传世名篇的诗人李煜。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可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文采为当世一流,在诗文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是少有的花间派风格,诗词形象生动,抒情真挚。

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词明净、清新,意境深远,寓情于景,将亡国悲痛,无奈之情完美的表达出来,这也是李煜诗词中小编最喜欢的一首。

当然还有很多佳作流传于世,如《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等等意境用词都很有感觉,这大概也是婉约派诗词的魅力所在吧。

言归正传,正是因为李煜的文学水平高,喜欢醉心诗词,寄情山水,而不是每天处理大大小小繁杂的国事,他不擅长处理这些国事,他也没有所谓的政治手腕。所以,对于李煜来说,作为一个吟诗作赋的文学名士,他是非常优秀的;但作为一个日理万机的君主,他显然是不合格的。

一个文学天赋极高的诗人,你却偏偏要人家做管理臣民的政治家(这让小编想起了曹植,曹植也是极具才名,如果最后是由他继承曹操的事业,那么和李煜会不会有一样的结局呢),这本身就是不合适的, 以至于后来大家都认为李煜是一个昏君,一个只知吟诗作赋而不理国家大事的昏君。

亡国之君不代表昏君,只是不适合

要说李煜还有什么让人觉得是昏君,那大概就是这亡国之君的名头了吧。作为南唐最后一位皇帝,李煜毫无疑问的背下了所有的锅,导致很多人都单纯的觉得亡国之君就是昏君,如果政治清明,皇帝不昏聩怎么可能亡国呢?

那么事实真的就像大众认知的那样吗?当然不是,李煜在政期间并不昏聩也不暴行,而是爱民如子,虚心纳谏,甚至还根据国情制定了一些举措:

一、为重振人心,启用老臣,重视人才选拔的公正公平,确实为南唐选拔了许多人才。

二、为了缓解百姓税收,创立“率分”制度;为缓解土地兼并恢复井田制;为使货币良性循环,平稳市场,推行“铁钱”。

三、军事上,因为前期的战争,南唐的综合实力偏弱,李煜则采用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同时展开外交,与其他国家建立邦交关系。

陆游曾评价李煜:

后主天资纯孝......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事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

所以,李煜不但不是一个昏君,反而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仁义之君。当然,仁义之君始终抵不过那些充满雄心大略的侵略霸主。李煜不是因为昏聩而亡的国,而是无意争霸只求一方平安的心,让那些有争霸之心的人抓住了机会。

至此,我可以义正言辞的回答这个问题,南唐后主不是昏君!

或许,李煜一生最好的诠释是郭麐的评价:

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我是风情,“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学会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

抛开李煜文学上的成就不说,李煜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但说到底李煜还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虽然能力不行,但李煜这个人贞节也没有,在风情眼里守住南唐,保住帝位,纵情享受,服从赵匡胤的领导,听从他的安排,这才是他唯一的目标。

南唐后主李煜

本身,李煜是无论如何也当不上皇帝的,因为李煜并不是南唐中主李璟的长子,连次子也不是,事实上,他是李璟的第六子,但架不住李煜他运气好啊,李璟三子、四子、五子刚出生就夭折,在史书上连名字都没留下来,长子又染病去世,次子谋反失败被诛,这么一折腾,李煜反倒成了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了!

南唐

南唐鼎盛时期幅员辽阔,拥有35个州,其最辉煌时期,人口足足500万,比同时期的后周强大数倍!如果不是南唐烈祖李昪英年早逝,我想也许根本没有郭威和赵匡胤什么事情。

软弱

李煜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证明了,什么叫做“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优美、辉煌的诗句自然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灵世界,但归根结底是无法改变这个丑陋的现实世界,特别是这个你不一统天下,别人就把你捅了的世界!

李煜这个人,在我看来,他的所作所为纯粹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至于尊严、道义?滚一边去吧。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李煜上表宋朝,请求赵匡胤将“唐国主”改称为“江南国主”,“唐国印”改成“江南国主印”。这就等于彻底取消了自己大唐王朝正统的身份,从名义上彻底消除南唐的独立性了。过了没多久,李煜又觉得“国主”这个词语太刺眼了,他再次上书赵匡胤,以后只需要对其指名点姓,直接称呼他姓名就行了。

昏庸

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南汉于宋朝交战, 南都守军林仁肇突然秘奏李煜,他上表道:“如今宋朝在淮南的各州的守军,不过一千多人,而且宋朝前几年刚刚灭亡蜀国,现在又去攻打岭南,他们要往返数千里,早已疲惫不堪了。如果陛下给我几万人马,我立刻从寿州城进攻淮南,一定可以夺回咱们的江北故地。”

除此之外,林仁肇还发自肺腑、耿耿忠心地说道:“陛下,希望您不要再犹豫了。如果您还有什么顾虑的话,咱们可以这样,当我起兵后,您立刻宣布我带兵造反了。这样的话,如果我成功了,是国家得利;如果我失败了,您就诛杀了臣的全族,以示对宋朝的忠心,您看这样行不行?” 行,还是不行?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李煜依旧不闻不问,仿佛他什么也没有听到。最后,林仁肇长叹一声,他失望地走了。

后来赵匡胤得知此事,于是他在召见南唐使者时,赵匡胤突然对着一幅人物画像说道:“你们可认识此人?” 南唐使者回答道:“认识,此乃我国大将林仁肇。”赵匡胤又继续说道:“没错,他就是林仁肇。但是这个人马上就要投降了,以此画像为信物。”说完,赵匡胤指着远处的一所豪宅说道,“这是朕赐给林仁肇的居所。”

回国之后,南唐使者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他们立刻密报了金陵李煜;而得到这个消息后,李煜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他之前的优柔寡断可真是形成鲜明的对比啊),他立刻赐给了林仁肇一杯毒酒,一代忠臣林仁肇就此被害。

奢华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

从这首诗来看,我们可以看出李煜日常生活的腐败、奢靡。

无贞节

根据《十国春秋?小长老传》记载,李煜曾经跟八十多个女尼有过约定,一旦城破之时,宫中将举火为号,李煜将会和这些女尼一起殉国而死。结果,就在李煜嫌火太烫、太热的时候,这八十多个女尼却点燃了准备好的柴薪,全都自焚而死,且无一生还。 李煜,我真的不想鄙视你,但是你的所作所为,还不如一群女子。 你,真不是一个男人;更不配,当一国之君!

看完这些,您又作何感想呢?

其他网友回答

自以为是,不图富强。

妄杀大将,不重边防。

不能安民,不能抗敌。

李后主为君十分失败,昏君不冤。

其他网友回答

李煜作为南唐后主,写下了很多的著作,但是却在南唐灭亡之后,逐渐的消失散去,后世人得以保存的他的诗词不过数十篇而已。李煜在文学上还是有一些成就的,他精通书法、绘画,也会写诗文,也懂得一些音乐。他的诗词主要可根据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南唐灭亡之前,这一时期他所写的文章大多是反映宫廷生活,还有男女之间的爱情,在这个时期里,他所写的诗文题材都比较的狭窄,内容比较单一。在第二部分的时候就是南唐灭亡之后,在这一时期里李煜深感到亡国的悲痛,在这一时期,他所写的诗词大多是由自己的感情出发,使他的诗词充满了感情色彩。相比于第一部而言,这一时期他的诗词可以说是无论在情感还是在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只是由于收到亡国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十分的哀伤,表现的也是对故国的留恋。

或许李煜不是一个好的君主,他懦弱,不懂得军事,也不懂得政治,甚至在夸大一点说他就是一个昏君,正是由于他的继位才促使了南唐的灭亡。可是在后人看来他却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昏君,他还是在文学史上拥有着一定地位的文学家,虽然他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但是他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他的足迹。所以对李煜的评价我们不仅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考虑到他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要考虑到它对后世的影响,不能够单一的去评价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要分清楚以下几个概念:

1,昏君分不清是非黑白,比如秦二世

2, 暴君滥杀无辜没有人性,秦始皇算一个

3, 明君分清是非黑白 李世民

4,仁君性格软弱妇人之仁 史上一些没有什么作为的守成皇帝

5,庸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类似于唐后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