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多热?古人夏天的怎么过? 古代人夏天热吗

网友提问:

古代人怎么过燥热的夏天?

优质回答:

古代的天气应该没有想在这么热吧,不过夏天纳凉的话,他们也自有一套办法。

一、垂钓。明代李时珍就曾说过,垂钓能解决心脾燥热、最适合那些因为天气炎热而烦躁上火的人。放在现在看来,这么热的天都不想出门,那里还会去河边晒太阳钓鱼了?不过,古代又没有空调。有水的地方就有细风,有树的地方就有阴凉,这里的垂钓指的就是河边树下钓鱼了。

二、喝莲子汤。明清以来,老百姓在盛夏时节最常喝的就是莲子汤了。莲子性味甘平,能养神益脾,再加上地窖中储藏的冰块做成的“冰碗”,味道更是一流。其实,和现在我们喜欢喝的各种糖水、奶茶一样的。

三、凉屋。凉屋,是一种供人消暑的房子,一般是依水而建,采用水循环的方式推动扇轮摇转,然后将水中的凉气传入屋内。反正原理就是,将水中的凉气汇总到屋子里来,和我们现在的空调不同,空调是把屋子里的热气排到外边去。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没有现在发达,没有电风扇,没有空调等制冷设备。但古代那时候没有现在的高搂大厦、黑色的路面,也没有先进的汽车、飞机等而产生的环境问题而导致的气温逐年上升。古代是纯淬的大自然,应该不会比现在热。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竹编的扇子、竹蓆来纳凉。还有些达官贵人用仆人人工手摇带有扇叶的“人工电风扇”来消暑。中国的瓷器很发达,古人就发明了瓷枕,在瓷枕上加上釉,脑袋枕在上面凉快极了。女诗人李清照在《醉花阴》里有一句“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来形容瓷枕的清凉。唐朝宫庭还建造了凉殿,利用机械将冷水送自屋顶,然后冷水沿着屋檐下来而形成水帘,激起凉气,从而起到了降温消暑的目的。还有各种凉茶、凉汤及凉粉等清热降暑的食物。唐朝后来还发明了冰砄,到了清朝贵族还有冰镇西瓜吃。古人用他们的智慧文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想象一下,在树荫郁郁的深林里,躺在竹椅子上,嘴里喝着各种凉汤,手里摇着竹扇,吟诵着几首小诗,也别有一番滋味。古人的夏天过得也很潇洒惬意。

其他网友回答

天气渐热,

动不动就惹来湿身之祸。

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空调,没有wifi,

古人又是怎么度过炎炎夏日的呢?

这你就不晓得了吧,

为了消暑纳凉,

老祖宗们的脑洞可大着呢~

快跟着小乖去瞧瞧吧!

- 坦胸露乳才是真装扮-

那是九百多年前的某个夏天,天气格外的热。隔壁大叔在槐树荫下放了张床,亮出肚皮,开始“葛优躺”。

《槐阴消夏图》

女词人李清照扇着扇子,在家纳凉。心想:这么热的天,还是在家的好,不会晒黑,可作为女孩子一定不能像大叔那样袒胸露乳,但真得少穿点降降温。

她换上了当季爆款时装:薄罗轻纱,搭配贴身抹胸,可一旦天气较热,或者荡个秋千啥的,还是会薄汗轻衣透。

这已经是很凉快的衣服了,之前的人也是这么穿。北齐的学士在炎热的夏天工作时,穿的是透明纱衣。

《北齐较书图》局部

花蕊夫人也在《宫词》中写过“薄罗衫子透肌肤”。唐时期周昉画的《簪花仕女图》中,仕女们同样都穿着纱衣和抹胸装,清凉又不失端庄。

《簪花仕女图》局部

当然也有其他“夏装”。相传百越人地处南方,没有接受中原的礼教,穿的也比较豪放,在夏天往往身着短衣短裤。

中原人可看不下去,最多就穿开裆裤,风吹来时,下身凉得嗖嗖的。

遇上酷热难耐的时候,就在外衣里先贴身穿一件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让外衣跟身体隔开,方便排汗,俗称“隔汗衣”。

清代隔汗衣

啊~好想有一件穿着轻薄透气又排汗的衣服啊!

- 夏天就是要吃冰冰才过瘾 -

南宋诗人杨万里也遇到了同样的烦恼,不过他选择喝点“冷饮”来消消暑。

此时的临安街不乏“冷饮专卖店”,主打产品是各色“雪泡水”,如绿豆水、卤梅水、漉梨浆、梅花酒等,还有用水果、牛奶、冰块等混合调制的“刨冰”......

吃得开心杨万里又作诗一首: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现在的刨冰

人们对于冷饮的追求其实比这要早得多。

周朝就出现了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的“冰箱空调一体机”——冰鉴。

冰鉴

春秋末期的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

唐代发展出了“冰商”,冬日采冰,夏日叫卖;文人士大夫还自己动手制作冰食,杜甫有诗云: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

北宋有了冷饮店,售卖冰糖冰雪冰元子,还用冷藏的瓜果来消暑;街市上也热闹得很,冷饮店的客人络绎不绝,甚至需要排队至夜里。

元代在冰中加蜜糖、珍珠粉以及牛奶,做出“冰酪”,是今天“冰淇淋”的雏形。

清代冷饮花样繁多,以"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晚清时更用碳酸气及酒石酸或枸橼酸加糖与其他果汁做出汽水。

啊~好想来一份冰镇杨梅,碎冰冰里加果酱的那种!

- 不要以为没有电古人就没有空调-

俗话说“好汉不挣六月钱。”(这里的六月指的是农历)伏天那么热,古人也会减少工作量躲在家里当死宅。

一般人家,都会人手备把扇子扇扇凉,又或者抱个“竹夫人”。

对,没错,这玩意就是用来抱的。双臂环住,双腿夹住,就像抱着老婆睡觉觉一样,所以这也是为啥叫它“夫人”,好用不好用就见仁见智了。

除了扇子,竹夫人这些小玩意,古代的老百姓还有低配的“空调房”。

环顾房子四周好像也没啥特别的,注意!看下方地板的那个洞洞!这就是房间里冷气的来源。

明清时人们爱在家里凿几个井,然后用些中间带有洞洞的板盖起来,井里的气流冬暖夏凉,一屁股坐下去想不爽歪歪都不行~

据说房间里的这些洞洞还是冬暖夏凉呢。

而有钱人家高配空调房就更高级啦。

早在唐代就发明了避暑黑科技,比如御史大夫王鉷家中就装了个中央空调——“自雨亭”。

何谓自雨亭,是自动下雨的意思吗?

是的,自雨亭就是不断将水提升到屋顶制造雨帘,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给建筑整体降温。它的动力来自水车。好高级有木有?

- 哪儿凉快呆哪里 -

如果上面那些做法都做遍了,你还是觉得很难受,要热爆炸了,别怕!

古人还有最后一招,哪里凉快呆哪里!

古代的皇帝就是经常这么办的。比如汉武帝曾避暑甘泉宫,唐太宗也曾避暑九成宫,清帝更筑有规模宏大的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

这些个避暑山庄的选址,都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想不凉快都难。

一到夏日,不单是皇帝,很多有钱又很闲的也会跑到深山中避暑。比如说白居易,就很会挑地方:

“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眼明见青山,耳醒闻碧流。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

最佳的避暑胜地一定要有山有水有树啦,在山庄里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喝杯茶,真的好舒糊~

所以,下次快要热毙的时候,

再有人跟你说,“古人说:心静自然凉~”。

就请默默翻个白眼,

洒脱地把这篇文章转给他,

霸气地撩个头发对他说…

拿走不谢~

对古人的纳凉小妙招你怎么看?

其他网友回答

古人懂得在冬天将冰块储存在地窖中以供夏天使用

使用竹编的扇子称为“摇风”

唐代的含凉殿就是类似现在的空调间

总所周知的避暑山庄也是古代王公贵族的避暑方法

其他网友回答

古代没有电扇,也没有冰箱、空调,难道古人就度“夏”如年吗?其实不然,古人的夏天更亲近自然,更有情调,他们也能把夏天过得有滋有味。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人工风扇”即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仆人手摇轴心上的绳索,扇叶被带动旋转则可生成凉风,当然布衣是享受不起这种电扇的。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很早我们的先人就知道采用瓷枕解暑,瓷枕的枕面上是釉,脑袋枕着这样的枕头上睡觉当然凉快极了。“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久夏天难暮,纱厨正午时。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诸如这样的诗句都说明了瓷枕是夏季纳凉的极佳寝具。 古人在夏天防蚊虫也用蚊帐,但是他们用起蚊帐来可比现代人有情调。少女们在帐内悬挂茉莉、珠兰等香花,夜帐中沁人心脾、香气四溢,巧手的妇女用花枝编成麒麟、鲤鱼等吉祥物挂在纱帐里,定能做个好梦。古人还有配挂香囊的习俗,许多香囊中的药材都有驱蚊虫的功效,比如霍香、薄荷、菖蒲,这相当于把“蚊不叮”带在了身上。 古人没有电冰箱冷镇食品、制造冰块,官府在冬天大量贮藏天然冰雪于冰窖中,一旦夏天到来有钱人家便买来冰块或者白雪,拿出来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这制冷的效果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空调,还不耗电,不污染环境。宋代经济繁荣,冷食花样翻新,民间出现了果汁加冰块的冷饮,到了元代蒙古人喜爱乳品,他们把果汁、乳品和冰雪混合在一起食用,这种冷饮算是冰激凌的雏形,后来马可波罗把这种吃法带到了欧洲,经过改进后才有了今天的冰激凌。 古人不但懂得消暑,还深知“烦夏莫如赏夏”,调整好心态应付炎炎夏日才是最好的选择。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这种超然脱俗的意境,恐怕只有古人做得到,要是现代人,恐怕早躲进了空调房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