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抓住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网友提问:

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哪些?

优质回答:

谁动了我的奶酪

人生犹如迷宫,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奶酪”<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入.和谐的人际关系.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婚姻……>

初读此书是在2003年,那时侯的我上初二,青春活跃对人生充满了好奇。

俗话说一本好书一世值得

时间是个有趣的过程,你永远不会知道它会带给你什么?高兴的,伤心的,幸福的,绝望的……我们都要经历的。

曾经解不开的奥秘,曾经想不通的事情,曾经不懂的问题,后来有一天,竟然也明白了。

后来前前后后也读了一些书,要说读书能带给我什么?带给我不一样的眼光,不一样的看事方式,它用前人的经验告诉我,没有哪一种命运不堪到我要放弃生活。

然后有一天,幡然醒悟,最珍贵的也能够舍弃,只有能够为此舍弃的人才最珍贵!读书不一定带给我什么,可它却让我会更好的自我独处,更好的明白很多道理。

人生没有偶然,没有早一步,没有迟一步,于茫茫的天地间,于无涯的时光里,

所以好好爱自己,才是余生最浪漫的开始。

其他网友回答

我最喜欢的是《剪灯余话》这本书。尤其书中的《贾云华还魂记》这篇小说。理由如下:

明代早期李昌祺所著的《剪灯余话》,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部文言小说集,其中有一篇《贾云华还魂记》,仅一万多字。笔者近日研究发现,曹雪芹《红楼梦》中一些诗文、人名、用语、情节等,实际来自于《贾云华还魂记》。甚至可以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大有“抄袭”《贾云华还魂记》之嫌。

《贾云华还魂记》这篇小说主要叙述了元朝至正年间一书生魏鹏和贾娉娉之间的爱情故事。《贾云华还魂记》在李昌祺的《剪灯余话》一书中排为卷三(台湾天一出版社)。《剪灯余话》曾被明统治者列为禁书。王世贞《艳异编》卷二十一冥感部二,收入了这篇《贾云华还魂记》。明万历年间《绿窗女史》一书也予收入(作者却标为元朝的陈仁玉)。明末清初周清原《西湖二集》第二十七回也予以收入,篇名改为“洒雪堂巧结良缘”。其他还曾被改编成传奇戏曲等文学形式传播,数百年来一直很受读者热捧,可惜只是一直未能引起红学家们的重视,没人认真分析过两者之间的前后渊源关系。

《剪灯余话》作者李昌祺(1376——1451),名祯,江西庐陵(今吉安)人,他比曹雪芹早了300多年,是明朝永乐年间进士,曾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因修《永乐大典》擢礼部郎中,迁广西左布政使。永乐十七年因过失被撤职,罚役房山。一年后,赦免回京。洪熙元年(1425)重新起用为河南左布政使,正统四年告病致仕,家居二十余年,于景泰二年(1451)病逝,终年七十六岁。

这篇小说对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有哪些影响?笔者简单归纳列举如下:

1、《贾云华还魂记》中有“好向嫦娥借问,冰轮怎不教圆”。《红楼梦》中是“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红楼梦》香菱学诗一事颇为感人,其中《咏月》诗第三首,是她最高水平的一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其中的最后一句正是借鉴了《贾云华还魂记》的这段词:

生(魏鹏)取视之,乃(娉娉)和生所赋壁间《风入松》,词云:

玉人家在汉江边,才貌及春妍。

天教分付风流态,好才调,会管能弦。

文采胸中星斗,词华笔底云烟。

蓝田新锯壁娟娟,日暖绚晴天。

广寒宫阙应须到,霓裳曲,一笑亲传。

好向嫦娥借问,冰轮怎不教圆。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与“好向嫦娥借问,冰轮怎不教圆”何其相似!不难看出,曹雪芹《红楼梦》咏月诗,正是借用了《贾云华还魂记》的《风入松》,让香菱作诗水平大为提高。还有“娟娟”一词,都是曹雪芹一股脑儿从这首词中“借来”的。

2、《贾云华还魂记》有“雪为容貌玉为神”、“ 冰肌玉骨出风尘”。《红楼梦》是“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红楼梦》探春咏白海棠诗:“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贾云华还魂记》魏鹏有诗“雪为容貌玉为神,不遣风尘浣此身。顾影自怜还自叹,新妆虽好为何人?”,还有“冰肌玉骨出风尘,隔水盈盈不可亲。留下数联珠与玉,凭将分付有情人。”

仔细分析,《红楼梦》中“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一句,正是从《贾云华还魂记》魏鹏有诗“雪为容貌玉为神”、“冰肌玉骨出风尘”吸收转化而来。

3、木石前盟与木石人

《红楼梦》有“木石前盟”,《贾云华还魂记》有:娉闻之,抚髀叹曰:“余岂木石人哉,兄之此言,岂知我者。妾自遇兄来,忘食废事,心动神疲,夜寐夙兴,惟君子是念。愿以葑菲,得侍闺房,偕老百年,乃深幸也。第恐天不与人行方便,不能善始令终。张珙、申纯可为明鉴。兄如不弃管蒯,妾可永执箕帚,毋轻一举,当计万全。”

“木石人”虽然和“木石前盟”含义相差甚远,但是“木石”结合在一起运用,可以看出,曹雪芹受到了《贾云华还魂记》的影响。不过给我们有所启发的是:木石本无情,缘何定前盟?值得深思。(《剪灯余话》其他篇目有“石子见”和“木如愚”灵怪,即砚台和木鱼,难道是两者之间相处日久,在曹雪芹眼中产生了感情?)。

4、关于“虚话”

《枉凝眉》脍炙人口,人人耳熟能详:“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沈阳出版社程甲本红楼梦206页。标点符号为笔者所加)。

“虚话”在《贾云华还魂记》是这么出现的:(魏鹏与娉娉)是夕谈话稍款,言情颇深。值夫人睡觉,呼娉索人参汤。娉惶恐走去。生茫然自失,魂魄俱丧,面若死灰,大失所望。因枕上赋《如梦令》一词自悼,词云:

明月好风良夜,梦楚王台下,

云散雨收,难成佳会,又为虚话。

误也,误也。青着眼儿干罢。

《枉凝眉》中的“奇缘”和《如梦令》的“佳会”差不多一个含义,都是未能心想事成,最后“心事终虚话”。两人只能无可奈何皱眉苦笑,“枉凝眉”了,林黛玉的“颦颦”意思就是皱眉。

5、李义山惹人讨厌。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林黛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在《贾云华还魂记》中娉娉也不喜欢李义山,因为他是“浪子”。内容如下:

朱樱持烛伴娉出重堂巡逻,见生孤立。惊曰:“兄未寝乎,何此延伫?”生告以渴甚,求浆弗能得。娉即令樱入厨中取茶,因代樱执烛置案上,烛为风烁蜡液泪流,娉以金剪剪之曰:“汝亦风流乎?”生曰:“子不闻李义山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娉曰:“义山浪子耳,何眷恋之深也?”生曰:“人同此心,心同此意,焉可以此病义山乎?”娉曰:“然则兄亦义山之流亚矣。”生曰:“风情幽思,自谓过之。”娉曰:“若是之言,真风流蕴藉之士也。但佳句云,劳心者,果劳何事。不知商隐亦有是乎?”生曰:“室迩人遐故也。”娉不答。

娉娉说李商隐是个浪子,风流缊藉。林黛玉除了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外,不喜欢李商隐的诗,没说什么原因,说不定也是因为讨厌李商隐是风流浪子。

6、《贾云华还魂记》有:贾复,魏家和贾家,贾母,邢国莫夫人

《红楼梦》中有:曹雪芹,曹操(魏王)。贾家,贾复,贾母,贾赦之妻邢夫人。

《贾云华还魂记》有:汉光武、贾复指腹为婚。魏鹏,字寓言。故贾平章妇邢国莫夫人,平章一子名麟,字灵昭,一女名娉娉,字云华。母梦孔雀衔牡丹蕊怀中而生。论颜色则若桃花之映春水,论态度则似流云之迎晓日。十指削纤纤之玉,双羹绾袅袅之丝。填词度曲,李易安难继后尘。窃窥娉娉真国色,虽西施、洛神未可优劣。

这段描写的是娉娉,若用来形容林黛玉,也非常恰当。

7、两篇祭文。《贾云华还魂记》有:“维大元至正十二年月日……遥祭与小娘子之灵……呜呼尚飨”。《红楼梦》有“维太平不易之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前……呜呼哀哉!尚飨! ”。正常来说应该用年,但是后者用元,可能是来自“大元”影响。

8、《贾云华还魂记》和《红楼梦》其他有关联内容:

贾云华还魂报情——林黛玉还泪报恩。娉娉香消玉减,终日不食,达旦不眠——林黛玉失眠。侍妾秋蟾——薛蟠有两个侍妾,秋菱和宝蟾。表兄莫有壬——母舅卜世仁。娉娉——颦颦。宋县丞之女宋月娥为鄯国夫人——石光珠祖父、祖母是缮国公、缮国公夫人。谁知且夫人勤励,治产有方,珠履玳簪,不减昔时之丰盛;钟鸣鼎食,宛如向日之繁华——这样的钟鸣鼎食人家儿。坡公堤上人烟——坡仙曾笑一生忙。(闺房有)小花瓶插海棠一枝——海棠春睡图。莲花并蒂红白两色祥兆——半死海棠冬季花开。金钏做赌资——丫环金钏。若教解语应相妒——情切切良宵花解语。金玉之躯——金玉姻缘。妾命薄春冰、薄命妾——薄命司。世间虽有相思药,应知难疗身如削——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相思”成病,王熙凤也曾设相思局害死贾瑞等等。

9、在《剪灯余话》还有其他篇目影响了《红楼梦》。如薛宝钗服用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等制成的冷香丸,有“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体香,林黛玉袖中发出一股幽香,“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剪灯余话》中“赵鸾鸾,字文鹓,东平赵举女也。幼时,家人以香屑杂饮食中啖之,长而体香,故又名香儿。有才貌,喜文词,尤精于剪制刺绣之事”。

10、王熙凤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剪灯余话》中有“生盘桓祖氏,大小悦之,女尤敬慕。尝亲奉茶与生,生取茶,戏曰:“茶已吃矣,不患不成。”家人闻之,亦不问也”。

11、贾元春题大观园诗“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剪灯余话》中有“形环势抱相回萦,信是天造地设成”。

12、《剪灯余话》中还有:“咳处珠凝唾(薛),颦时黛蹙眉(洙)。钗斜金溜髻(薛),钏冷栗生肌(洙)”、“弯弯柳叶愁边蹙,湛湛菱花照处颦。妩媚不烦螺子黛,春山画出自精神”、倾国倾城绝世颜,水苍刻钏赤瑛环”、““窈窕娉婷出一门,一门四妙兼双美”、“谩怜衰朽烟霞骨,莫起摧颓土木躬”、“泉石烟霞水木中,皮毛虽异性灵同。劳师为说无生偈,悟到无生始是空”等,《红楼梦》都进行了借鉴。书中还有一些人名:道士真本无、庵主真公,贾虚中、谢琏等。其他不再一一列举。

《贾云华还魂记》面世在前,《红楼梦》成书在后,两者相差300多年。《红楼梦》和《贾云华还魂记》两者内容上能有这么多的“巧合”元素,足以说明两者不是“巧合”。这些足够证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深受《贾云华还魂记》影响;《贾云华还魂记》给曹雪芹提供了很多创作源泉。清朝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抄袭”、借鉴、参考了明朝早期李昌祺创作的《贾云华还魂记》。可惜的是,百年红学研究对此没有足够重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所以,我推荐大家有空多看看《剪灯余话》这本书,尤其是《贾云华还魂记》,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其他网友回答

读书是个长期的活,每个阶段的喜好都不一样,如果这么多年都只有一本最喜欢的书,那说明书读得少。

学校的时候,喜欢读一些名人传记,比如丘吉尔,拿破仑等。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王阳明,一方面是他个人的发展轨迹,从平民到大儒的成长历程,另外一方面是他创造了著名的“四字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刚毕业的时候,喜欢看四书五经,最喜欢的是论语。孔子及其门徒,在整部书籍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仁义道德。这本书教人向善,我的性格也因此变得比较沉稳,这是最大的收获。

后来,接受了市场竞争的洗礼,看到豆豆写的天道这本书,印象比较深刻,也很喜欢的一本书。主角丁元英设计了一套方案,和古城的几个发烧友,创办格律诗公司,利用王庙村的农户的生产成本优势,对音响领域搅局,在法律的边界“杀富济贫”,破坏性开采市场资源,最终战胜民族品牌乐圣,最终乐圣创始人自杀。这写得太真实,市场都是血腥的,明天会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其他网友回答

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特别是孙少安与润叶,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那种纯真,凄婉,忧伤让多少人为之动容,惋惜,泪流。书中的人物感情丰富,性格鲜明,敢爱敢恨,真诚美丽,不入俗,不媚俗,在那个年代尤其珍贵,爱的刻骨铭心,爱的死心塌地。遗憾之余便是深深的同情与向往。

其他网友回答

我推荐一本小说,姚老先生著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是我最近才拜读完的一部小说,也是我2019年所读的最好的一本书。在此推荐给广大读者朋友,有想了解明朝末年历史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相信我不会让你们失望。

李自成,曾经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了解过李自成的人应该知道,李自成生在陕西米脂,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带领起义军推翻了朱氏王朝276年的统治,且在西安建立了大顺王朝,可以算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皇帝了。

作为一个陕北人,李自成的同乡,受此影响,我在小时候就经常听长辈们提起李闯王,在我们当地有很多的戏曲小调都是唱闯王李自成的,到处打贪官,分吃的喝的给农民,直到现在我们家乡老一辈的人只要提起李闯王,他们就能跟你说的津津乐道,可以说李自成的名声一直流传到现在。

小的时候不懂闯王到底是谁,学历史的时候也仅仅是知道他带领了农民起义,更详细的东西也是我最近读完这本书才真正了解了这一段历史,知道了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

姚老先生的这本〈李自成〉,详细的介绍了明末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当时的生活状况,对李自成带领农民起义的细节更是有极为详细的描写,包括明王朝,大顺覆灭的原因以及到后来的多尔衮入关建立清朝都有详细的介绍。

作为一本历史类小说读起来一点都不会觉得枯燥,文笔流畅,可读性特别强,对于喜爱历史的朋友更是不能错过的经典。

对于这本书,茅盾先生曾经评价道:“作者在《李自成》中,打算为中国的封建社会生活(包括它的各阶层间的相互关系),描绘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已出的两卷中,已经写了一部分:在以后的三卷中,还欲深入一层去描写。中国的封建文人也曾写过丰富多彩的封建社会的上层和下层的生活,然而,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剖这个封建社会,并再现其复杂变幻的矛盾的本相, ‘五四’以后也没有人尝试过,作者是填补空白的第一人。”

《李自成》这本书绝对值得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