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与朱元璋杀功臣 赵匡胤为什么会杯酒释兵权
- 知识
- 2022-10-29
- 23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历代开国皇帝对功臣都是大开杀戒,为何赵匡胤能够杯酒释兵权?
优质回答:
眼界和胸怀,是决定行为的指南。眼界宽广,胸怀博大,自然待人诚恳,以己度人,换位思考,便不会做出禽兽之举、畜生之为。赵匡胤出生于兵荒马乱、城头变幻大王旗的五代时期,武将出身,参战无数,却能在了却天下君王事的过程中,突显出人性的悲悯,内心的慈悲,殊为难得。
其实,在改朝换代的过程中,赵匡胤不但是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皇权的稳固,而非大肆杀戮功臣,而且在夺取天下时,也没有过分杀戮,他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夺取了政权。
公元960年,时任后周殿前司都点检、掌管后周禁军的赵匡胤,将部队拉到黄河边上的陈桥驿,在部众的拥戴之下,发动了陈桥兵变,实现了黄袍加身。在手握军队的情况下,赵匡胤没有用鲜血铺就登上皇帝宝座的道路,而是以不杀人为底线,迂回曲折地推进。
比如,对于如何上位,他特意征求了后周原宰相范质的意见。范质是后周世宗柴荣临终的托孤之臣,他自然竭力维护后周幼帝柴宗训和皇太后的利益,在生米煮成熟饭的情况下,他向赵匡胤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求赵匡胤接受柴宗训的禅让,行禅让之礼;二、像尊敬自己的母亲一样,尊敬柴荣的妻子(太后);三、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照顾好逊位的少帝柴宗训。赵匡胤一一答应,所以,他的上位,宫闱中没有流下一滴血。
对待后周的将领和大臣,他也是尽量拉拢,以不杀人为底线。对于领有重兵的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韩令坤和副都点检慕容延钊,赵匡胤安排人分头劝降,当他们表示归顺,赵匡胤立即授予他们高官。
对于后周旧臣,如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个后周宰相,让他们继续任宰相,又给他们加官进爵。因此,赵匡胤的新朝,政府班子几乎全部是后周时期的原班人马。
为了解决五代以来武将夺皇位的历史惯性问题,赵匡胤决定收兵权。961年7月,他在宫中设宴,请大将石守信、王审琦等喝酒。酒酣之际,赵匡胤闷闷不乐起来说:“若非你等出力相助,我哪有今日?你们的功德,我铭记于心。只是如今做了皇帝,却反而睡不着。”大将们忙问为何。赵匡胤说:“做皇帝如此风光,谁人不想?”大将们均表示不会有异心。赵匡胤说:“纵使你们无异心,但你们的部下将黄袍披在你们身上,那也由不得你们了。”大将们吓出一身冷汗,赶紧请教办法。赵匡胤说说:“人生所谓富贵者,不过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你们何不释去兵权,购买良田,为子孙立永久之业,我们君臣上下相安,岂不好?”
于是,大将们第二天就提出辞去军职。赵匡胤十分高兴,立即赏给他们大量金银财宝,又与他们结为儿女亲家,于是,这些大将便高高兴兴地安享富贵去了,得以高位善终。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吸取五代藩镇之乱的教训,削夺了武将兵权,巩固了帝位,但他没有因此杀戮功臣,充分显示出他在政治上杰出的政治才能。
其他网友回答
在赵匡胤之前的五代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加据了君臣之间猜忌,皇帝杀大臣,大臣弑皇帝的故事不断上演。赵匡胤上台后,如何消除皇帝与功臣之前的互相提防心理呢?他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这便是“杯酒释兵权”。
我来分析一下,宋太祖为什么会“杯酒释兵权”。
第一,五代以来弑君故事不断上演
皇帝为什么喜欢杀功臣呢?这也不是无原因的。在历史上,弑君的故事并不罕见,到了五代时期,更是司空见惯。我举几个例子。
比如说赵匡胤曾效力过的后周政权吧。后周开国皇帝郭威,本是后汉政权的天雄节度使。公元950年,后汉皇帝刘承佑突下重手,连杀大臣,并想除掉手握重兵的郭威。在政权频繁更迭的年代里,君与臣之间的信任降至冰点。郭威不得不反,率军反攻开封,刘承佑败亡,郭威取而代之。
不仅臣弑君,子弑父、弟弑兄的故事也时有发生。公元907年,朱温篡唐,改国号为大梁。五年后,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所杀,朱友珪还没坐暖皇帝宝座,便被弟弟朱友贞干掉了。
可以说,五代的历史,就是一连串的政变史。什么仁义道德法律人权,在这个时候统统失去价值了,剩下来的只是原始的本能,只有征服与被征服,杀人与被杀。
第二,赵匡胤很有江湖义气
史书上说,宋太祖“器度豁如”。他从军队低层干起,一直到成为皇帝,若没有宽广的胸襟,就不可让那么多人团结在他周围。甚至可以说,赵匡胤身上有着某种江湖义气。
赵匡胤曾采用拜把兄弟的方式,与九人结为生死弟兄,这九人分别是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杨光义、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这十个拜把兄弟又称为“义社十兄弟”,其中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等人都参与了陈桥兵变,成为大宋帝国的开国功臣。除了义社十兄弟之外,赵匡胤在禁军中的亲信还包括慕容延钊、韩令坤、高怀德、赵彦徽、张令铎等人。
江湖义气最讲究兄弟之情,他对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是信得过的。
陈桥兵变夺权后,赵匡胤把自己的一帮弟兄,安插在最关键的禁军系统里。此时殿前、侍卫两支禁卫军的重要头目如下: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殿前都虞侯赵匡义、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马步军都虞侯张令铎、马军都指挥使张光翰、步军都指挥使赵彦徽。
在这些重要头目里,石守信与王审琦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赵匡义是亲兄弟,其他将领虽无结义,却也都是故交,情同兄弟。把禁军交给这帮兄弟,赵匡胤心里放心,只要禁军内部不动摇,其他人就难以窥视皇帝宝座。
第三,赵普对宋太祖的警告
宋太祖把最重要的禁卫军交给兄弟、亲信,有一个人大不以为然,这个人就是赵普。
开国之后,宋太祖日思夜想一个问题:自唐末以来几十年时间里,帝王之家换了八个姓,混战不停,原因出在哪呢?怎么平息混乱,使国家能长治久安呢?于是他向赵普询问,以求答案。
赵普的回答简明扼要:国家混乱的根源,是因为武将权力太大,致使君弱臣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夺藩镇之权,控制其钱粮,收其精兵,把财政、军权控制在朝廷手里,天下从此安定矣。
赵普的矛头直对准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自从石守信、王审琦分领侍卫、殿前禁军后,他们不仅是皇帝的结拜兄弟,也是开国元勋,在禁军中的地位稳若泰山。在此之前,赵普就多次进言,劝宋太祖把石守信、王审琦等人调离禁军,另授他职,可是赵匡胤并没有听进去。
赵匡胤认为:“石守信、王审琦等人,我最了解,他们必定不会背叛我的。”
赵普答道:“臣也不担心他们造反。只是以我的观察,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没有统御之才,恐怕难以制服他们的部下。万一部下想造反,他们也会身不由己的。”
这个回答太巧妙了。赵普果然老谋深算,甚至可以说老奸巨猾。
赵普这句话说,令皇帝赵匡胤如梦初醒。
当年陈桥兵变时,赵匡胤不是以受部下挟持为幌子,“不得不”当皇帝吗?这是他篡权的遮羞布,赵普当然不能去揭这块遮羞布,他很聪明,顺着皇帝的意思说话:当年您是被禁军挟迫当了皇帝,倘若现今禁军将领用同样的手段挟迫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当皇帝呢?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他们的忠诚呢?
赵匡胤听罢不禁毛骨耸然,下定决心削夺诸将之权。
第四,释酒释兵权
怎么削诸将之权呢?
以皇帝的权威,当然有很多方法。比如兔死狗烹,把功臣一一剪除,一黑到底。这种手段太黑了,而且搞不好落得反被弑的下场。若能和平解决,不伤兄弟情面,那才是最好的办法。赵匡胤不愧是权谋大师,他搜肠刮肚,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在皇宫设宴,宴请石守信、王审琦等禁军高级将领。喝到一半时,他突然叹起气来说:“我若不是依靠在座诸位,今天岂能坐在天子的宝座上。可说实话,天子也不好当啊,还不如当个节度使快乐呢?我从早到晚,没有一刻能高枕无忧啊。”
石守信等人面面相觑,赵匡胤又道:“你们问这是为何,其实并不难知,谁不想坐我这个位置啊。”诸将大惊,个个赶忙下跪叩首道:“陛下何出何言?如今天下已定,谁敢复有异心?”
宋太祖道:“我知道在座各位不会有异心,可是假若你们部下有人贪图富贵,若有一天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就算想不干,又怎么做得到!”
这已经不是暗示了,而是明示。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斌等将领纷纷递交辞呈,称身体有疾,要求自行解除兵权。赵匡当即批准辞呈,并下令重赏这几名将领。
这些开国大将基本上被扫出禁卫军,只有石守信由于与宋太祖关系密切且屡建战功,皇帝特别照顾他的面子,保留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但也不过挂名罢了,不再过问禁军事宜了。一年后,这虚职也被解除,石守信的名字也彻底从禁军名单中删除了。
紧接着,赵匡胤对禁军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宋朝开国时,禁军有两大系统:殿前司与侍卫司。杯酒释兵权前,殿前都点检一职已不设,酒杯释兵权后,殿前副点检一职也被取消,重要职位只剩下殿前都批挥使、殿前都虞侯。在石守信之后,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一职也被撤销。侍卫司被一分为二,分别是侍卫马军司与侍卫步军司。
经过这一番调整后,禁军变为三大系统,但兵权更分散了,新上任的将领在禁军的威望及影响力,是完全不能与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这些开国功勋相提并论。因此,禁军对皇位的威胁不复存在。
在中国历史开国皇帝里,屠戮功臣之事时有发生,宋太祖以巧妙的手段杯酒释兵权,避免君臣出现大的冲突,这个方法应该说比较高明。但另一个方面看,宋太祖开启压制武将的传统,内重外轻,强干弱枝成为大宋基本国策,导致宋代三百年在军事上比较弱,是诸王朝中武力最差的。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题主的提问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历代开国皇帝对功臣都打大开杀戒这个明显的有诱导性,对功臣展开屠杀的除了刘邦和朱元璋之外,其余的并没有大规模的如此,比如光武帝刘秀对功臣就比较厚道,采取退功臣,进文臣的方式,让文臣治理国家,对待功臣又不完全冷落,没事儿了和功臣们聚聚会,喝喝酒,君臣一派和谐景象。
等到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他的面前,怎么对待功臣成为他建国后的首要问题,是杀还是贬,赵匡胤也在权衡,最终赵匡胤选择了贬。
这是因为赵匡胤能建国,功臣们出力不小,也是因为功臣们的拥立,他这才能皇袍加身,若是贸然动起屠刀,一来寒了将士们的心,二来也许宋朝会成为下一个后周。
怎么使功臣们交出权力呢?赵匡胤选择了杯酒释兵权,即先礼后兵,一次他在和功臣们喝酒时,诉说了自己当皇帝后的不安,也透露了害怕皇袍加身再次上演在这些将领身上,功臣们听完赵匡胤的诉说知道若不交出兵权也许会立刻丧命当场,众人很识趣的交出兵权,此即为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的结果是皇帝权力更大,兵权全部被皇帝掌控,中央集权进一步加深,功臣没权对皇帝而言自然不用担心造反。
不过虽然解决了功臣们掌权的问题,但后续赵匡胤重文轻武、军事体制改革的做法却是间接的为宋朝灭亡埋下伏笔。
其他网友回答
赵匡胤上台的第二年七月,就“杯酒释兵权”,而不是大杀功臣,原因很多,但无非从内,从外找原因。
1,内因一:赵匡胤本人算是一个比较仁慈的皇帝
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后,首先就要求不要加害后周柴氏家族,保留后周的百官。这一点他基本上说到做到了。赵匡胤还在太庙立了一个誓碑,要求子孙后代:不滥杀士大夫和言官。宋朝重文轻武的基调也是赵匡胤建立起来的。
2,内因二:赵匡胤本人是高级军官家庭出身,有一定的文明素质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在后汉时期,就担任护圣都指挥使,相当于师长少将级别。到了后周,赵弘殷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后来转右厢都指挥,领岳州防御使,相当于军长级别兼地方军司令。
赵弘殷曾跟随周世宗攻打南唐的两淮。经过寿春时,周世宗发现寿春卖烧饼的饼都比外地小一号,非常生气,要把寿春城里卖烧饼的都杀掉。赵弘殷及时劝阻了周世宗的鲁莽行动。赵弘殷的这些品德应该对赵匡胤有一些影响。
刘邦、朱元璋,都是农民出身,“刘项原来不读书”,他们都是从血淋淋的战场里爬到宝座上的,心狠手辣。手下功臣都是打仗打出来的,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刘邦、朱元璋总在心里想:哪一天,手下的一帮人也可以学自己一样爬上宝座!所以,刘邦、朱元璋大杀功臣。
3,外因一:功臣很多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和关系比较好的人
赵匡胤在郭威手下时,就结拜了很所兄弟。
两宋之际的李攸记载:“太祖义社兄弟,保静军节度使杨光义,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义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勋,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秦王王审琦,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刘庆义,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彰德军节度使韩重斌(赟),解州刺史王政忠。”
随着赵匡胤在后周步步高升,他结交的人原来越多,可以说他私人的势力已经控制了后周的主要禁军部队。
4,外因二:夺取政权并没有太大的流血牺牲,功臣主要是拥立之功。
功臣并没有直接立战功,主要是拥立之功,对李筠、李重进两节度使的叛乱也是很轻松地击败了。
5,外因三:天下未定,滥杀功臣,会导致地方反叛。另外滥杀之后,会导致无将收复十国。
赵匡胤实际是有两次释兵权,第一次是上台的第二年,把好兄弟们的禁军兵权收了,把他们放到外地当节度使。等基本上收复十国后,又通过各种方式把节度使的权都收了。节度使从此只是一个荣誉,没有了任何实权。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
其他网友回答
熟悉北宋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北宋建立以后,赵匡胤为了解决武将权力过大的问题,便亲自导演了一部戏,让昔日跟自己一起夺天下的将领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的权力,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并不像其他朝代的皇帝一样,对于功臣就是疯狂的杀戮,而是采取了比较缓和的手段,这是为啥呢?
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最重要的执政观念就是“以德治国”,想用仁义管理天下,所以赵匡胤不仅不杀功臣,反而立下了不能对文人动武的规定,像苏轼多次被朝廷排挤,可就是没有受到迫害,都是流放。而且赵匡胤想迁都,都因晋王的“在德不在险”而搁浅,可见赵匡胤是个注重德化的人。这样,赵匡胤当然不会杀死自己的功臣,这不符合他的治国理念。
再有就是形势的无奈。赵匡胤当上皇帝时,北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宋并没有恢复到唐朝时期的疆域,而且宋朝的北面就是虎视眈眈的辽国,要是把功臣全部赶尽杀绝,可能宋就没有足够的将领去抵抗辽国的进犯,所以赵匡胤只是一步步夺取将领的权力,他并不会把将领杀了。而且,赵匡胤手底下的这些将领都手握重权,要是赵匡胤对他们可能赶尽杀绝,可能会逼的他们起兵造反,宋本就刚刚建立,要是再发生内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赵匡胤就找了个台阶,让功臣有的下。
赵匡胤虽说没有杀绝功臣,可是他对武将的提防,导致了宋朝军队战斗力的低下,不能有效地抵挡住外来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