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为什么分为24节气

网友提问:

24节气怎么划分的?为什么这样划分?

优质回答:

我国使用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独有的历法。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如何划分,说来话长了。据说,古人先以土圭测日景法,先定出了“二分”“二至”,再定出“四立”后,又一步步完善,才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说夏朝就有了夏历,到秦汉时完全确定,划定下来了,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使用的二十四节气,称为节气历,是阳历之一种,是以太阳运行规律特点而制定划分出来,如果以圆表示,一个圆分36O度,那二十四节气就平分这圆,各得15度,每个节气的距离就是15度。节气时刻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在地球上看,太阳在黄经上运动,一回归年运行一周。太阳在黄道上的位回去用黄经度量,是从春分点(黄道与赤道的交点)算起,从0度到36O度。从0度开始,太阳在黄道上向东移动,每15度为一节或一气。其中十二个叫节,十二个叫中气,每一月一节一气,一年十二个月组成二十四个节气,节前气后。春分是中气,太阳黄经是0度,到清明是节,太阳黄经在15度。其他依此类推,至惊蛰是345度。反映寒冷暑热的节气,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规律来确定而划定的。我国古人先是土圭测日影来划分。从节气时间上看每个节气时间长短并不是完全相同一样的,这是因为地球不是按正圆而是按照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运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冬至前后的节月节气时间相对短一些,不足十五天,夏至前后的节月节气时间相对长一些,超于十五天。

从二十四节气丰富内涵看,表示四季变化的有四立,二分二至;表示天气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大暑、小大寒、小大雪、及处暑、白露、寒露、霜降;表示农事物候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最初人们是从观察物候入手的,然后再观察天象等。

其他网友回答

(冬至一阳生,必刮东南风!

我孔明借风,助赤壁之战!

二十四节气,早在老諸心!)诸葛亮一个典范战例!赤壁之战借东风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功劳!

已经有友人详细的,用科学的数据说明白了,我就不重复了。

二十四节气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大道至简:

今天我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说说二十四节气。

古代人把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一个圆周,一周角360度)平均分成三百六十等份,每一等份一度角。把一周分成二十四份,为十五度角对应一份。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节或一气。一个节气大于十五天。它对应的不是天数,而是角度。所以它能准确地反应太阳直射或斜射地球南北半球的位置。

把太阳光向北移动,直射赤道时的角度定为春分。此时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称为昼夜相停,昼夜平分。

把太阳光向南半球移动,且直射赤道时的角度定为秋分,此时白天晚上时间相等,也称为昼夜相停,昼夜平分。

把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的角度,定为冬至。为什么说冬至一阳升呢?是因为从这时开始,太阳光直射就向北移动了。

把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的角度定为夏至。致此以后直射太阳光就要向南移动了。

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含六个节气。细分如下:

春季含: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四个节气(三节,三气。立春,惊蛰,清明为节,另外三个为气。)

夏季含: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夏,芒种,小暑为三节,另三个为三气)

秋季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秋,白露,寒露为三节,其余为三气)

冬季含: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小雪,冬至,小寒为三节,另三个为三气)

周而复始,运转不息。

由于阳光的直射来去,影响了南北半球的温度变化。从而引起了季节变化。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反应了阳光的直射情况,又是决定气候的原因,所以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温带,四季分明的地区。很依重二十四节气。

有好多农业谚语都来源于此啊。

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要植树,谷雨种大田;谷雨开犁,小满开产;处暑不出头,割了喂老牛;秋分无生田……

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能这样准确的测知太阳的直射规律。太了不起了。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瑰宝!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不妥可以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用很长时间的覌察和实践,再通过数字校对定下来的。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是一个很值得科普的问题。

上古三代以来,中国的核心区域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以河洛地区为中心,这一地区一年的气候变化是重点观察的对象。由此,当地人逐渐总结出一套标志性的事物,用于描述气候变化。这些记录经过整理提炼,主要保存在《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训》、《逸周书·时训》和《太戴礼记·夏小正》中。

上述文献的大致时代应该是战国时期。其中《逸周书·时训》正式将一年分解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专名,以此为纲,每五天为时间段,一月内分置六个物候,一年共七十二候,记录时令物候,及其反常所预兆的灾难和祸事。原本这些知识历史性、区域性的气候记录,被儒家理解为“天人感应”的象征,逐渐教条化、神秘化,上升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汉武帝时期颁布的《太初历》,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引入历法,作为指导农时的依据。随着中国疆域的扩大,二十四节气对应的物候变化显然已经不能代表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王莽篡位之前,曾经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诏书月令四时五十条》,敦煌悬泉置遗址发现了写在泥墙上的诏令墨书。诏条的内容基本是照搬与二十四节气存在关联的《礼记·月令》,然而远在西北的敦煌时令怎么可能与中原地区一样?其形式主义可见一斑。

二十四节气自从引入进历法,其意义也逐渐抽象化,毕竟时令的变化是由太阳的活动引起的,甚至设置闰月也要参考二十四节气。

早期确立二十四节气的算法是等分太阳年的“平气法”。不过,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不平衡,太阳在达到黄道德每个角度所经历的时间也是不均匀的。于是公元604年,隋朝的刘焯提出使用“定气法”来校正气节的时间点,不过没有及时推广。“定气法”直到1645年《时宪历》的颁布才得以采用。

其他网友回答

二十四节气是依据什么得来的?

一、黄道

地球一年绕太阳转一周。但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却是,太阳天天都在绕地球转,这样,一年之中,太阳就要绕地球转365或366圈。但每一圈太阳的位置都有变化,比如从冬至到夏至,在我国的位置上看来,太阳就是逐渐从南往北偏移的,直到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这样移动的路线叫做黄道——它是天球上假设的一个大圆圈,即地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二、二十四节气

历法起源于对太阳运行规律的认识,从黄帝“迎日推策”,到夏代“柱缝迎日推策”,到后来的“立竿测影”,后来的“晷”“尺”等观测和计算手段,古人发现太阳的运行规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最先发现的当是“二分二至”。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春分点,为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从此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个回归年,为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三、二分二至

春分点,为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

秋分点,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

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二分二至,特征性突出一些,容易通过观测发现其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天气、物侯变化、农事生产等划分出了二十四节气。

四、其余20个节气的划分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情况。

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小满、芒种反映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惊蛰,雷动惊蛰,春天到来。清明则表示天气清明。

五、二十四节气主要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充分反映了我国祖先的高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