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24节气和现在的24节气(古人24节气,现在中国那么大是不是有不同的解释?)

网友提问:

古人24节气,现在中国那么大是不是有不同的解释?

优质回答:

24节气产生于黄河中下游,是基于这一比较狭窄的地域指导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时间段划分。现在的中国地域广阔,很多节气在其他地方并不那么实用。比如小雪、大雪,南方很多地区就不下雪,指导意义不大。又比如雨水、清明,新疆在这个时候还是千里冰封。但是不管怎么样,全国各地的人民包括海外华人都很注重二十四节气,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二十四节气已经演变成了年月日之外的时间名词,人们注重24节气,并不是说到了哪一个节气该干什么,我是知道已经到了哪个时间段了。当然部分节气也有节日的味道,比如清明上坟,冬至吃饺子等等,中国人向来注重节日,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深入人心。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回答问题,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温度变化有很大的差异,节气的表征当然是有不同的。

节气是对一年四季物候变化的描述,在古代是有一系列地气、天象变化为依据的。

古代的物候参照系,当然是中原腹地,河洛之间。

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指导。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对农业生产春种秋收意义重大。广泛流传于农民的生产实践中,关系着各种农作物生产时节的准确把握。

从下图可以很明白的看到,二十四节气是用了24个节点描述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关系,描述地球周日运动的进程。

所以考察的是地球整体。在时间节点上各地是共同的。

我国古代历法制定节气的时间节点是整个地日运行体系,而节气的物候参照是河洛气候变化。

物候是指物候生物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称为物候现象,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与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肯定会有地区性差异。

不同的植物对物候要求不同,了解了物候就知道了种植怎样的植物,采取什么样的农业手段可以获得最大利益。 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意义有一下几点:

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

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

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研究物候现象与环境条件(主要是气候)年周期变化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和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物候现象包括:①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实、叶变色、落叶等;②候鸟、昆虫的飞来、初鸣、终鸣、离去、冬眠等;③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3000年前中国已出现物候历《夏小正》。《诗经》中“豳风·七月”篇,即有“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六月莎鸡振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等各月物候描述。其后《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礼记·月令》等书中,都有大量的物候内容。《逸周书·时训解》所载七十二候,是物候历编制的一个进步,至北魏,被载入国家历法。元代王桢制成“授时指掌活法之图”。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象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环境对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是,用仪器只能记录当时的环境条件的某些个别因素,而物候现象却是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因此,物候现象可以作为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环境因素对于动植物影响的总体效果。

中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诗经·幽风·七月》,其后的《夏小正》、《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和《札记·月令》等,则已经按月记载全年的物候历了。而《逸周书·时训解》更把全年分为七十二候,记有每候五天的物候,成为更加完善的物候历,北魏时曾附属于历书。

在西汉,著名的农学著作《汜胜之书》有以物候为指标来确定耕种时期的记载,如“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至南末,浙江金华(婺州)人吕祖谦记载了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1180、1181)金华的物候,有腊梅、桃、李、梅、杏、紫荆、海棠、兰、竹、豆蓼、芙蓉、莲、菊、蜀葵和萱草等24种植物开花结果的日期,春莺初到和秋虫初鸣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际观测的物候记录。

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只与阳历有关系。

有人误认为二十四节气与阴历有关。其实,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阳历划定的。它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也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上的位置及引起地面气候演变的次序,将全年划分为24个段落,每段相隔约半个月(15天),每一段叫做一个节气。每月月首者称“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十二节气;在月中者称“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十二中气。二十四节气就是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的总称。在全年24个节气中,最重要的是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合称二分二至。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因而纯属阳历,只是形式上不同于通常所说的阳历。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时代人们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而制定的气候规律。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我国干支历二十四节气开始的日期,与国际通用的公历基乎一致,最多相差一两天,这也正是因为干支历和公历一样,都是按照地球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作为依据。干支历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干支纪法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它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没有闰月。干支历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但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后者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涉,所以它是有中国特色的阳历。自古迄今,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一年四季由“四立”开始,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如果八节中再选重点,则是夏至和冬至这“二至”。冬至时太阳到达最南方,而夏至刚好相反,太阳到达最北方,即古人所谓“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二十四节气,又把我带回几十年前的岁月,农耕文明的曙光,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并发现,又运用于劳动生产中,是自然规律的探索,又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即使是气象现代化的今天,二十四节气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每当一个节气的终结,也是一个新的节气产生的时刻,你总会不自觉的感到它带给你的变化,同时你也会对古人伟大的智慧产生敬畏。有了二十四节气,农民在耕作时春播秋收就有了依靠,就把握了精准的农时,就有了丰收的保证。其实,二十四节气最早应产生于中原地区,并非北方。那时的北方还是蛮荒之地,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 ,是涵盖整中国版图的,而非仅长江以南所拥有,而且被实践证明它适用于整个中国,并非某个地区。

其他网友回答

24节气,分十二节和十二气,每个阴历月有一节一气。如立春为节雨水为气,如何理解节和气呢?以立春和雨水为例,立春是天道春天的开始,到了这个时节了,但是对大地的影响要有一个时间上的延迟,到了真正影响的时候为气,就是雨水。

其他网友回答

24节气在中国各地有不同解释。

中国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49度15的纬度,东西相距5200公里,两端时差约四小时。同时高山、湖泊、丘陵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各地气候的差异性,因此节气也有不同表现。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古人24节气现在中国那么大是不是有不同的解释.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