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典诗词绝对不会消亡的原因(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

网友提问:

古体诗为何消亡?

优质回答:

古体诗消亡了吗?

看了题主的描述我释然了。因为描述表明,题主离传统诗词的认知还有点远。远了,自然难免看不清。

描述中所说的律诗,习惯上称为近体诗或格律诗,而非题目所说的古体诗。再说律诗兴于唐朝,而唐始建于公元618年,至今满打满算也只有1402年,又何来数千年的熠熠生辉?

无可否认的是,自清末起,传统诗词的创作质量一直在下滑,这主要和对民族文化的不自信有关。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将中华民族的百年积弱归究于传统文化,出现了诸如废旧诗、兴新诗,甚至废除汉字的主张,至使传统诗词的创作出现了断层。

但是,在当下,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进展,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在不断增强,人们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自然也大受欢迎,君不见《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位居综艺节目前列。

如果觉得,《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我给你一个截图,这是我在这里做的一篇答文:《怎样记住格律诗的格律表?》,阅读量是43万。而《全唐诗》收录的作者也不过二千五百余人。

民族的复兴,必然呼唤民族文化的复兴。如果你真的是一个诗词爱好者,理应知道在头条,有多少和传统诗词相关的专栏(频道),包括文化、古诗、国学、诗歌、古风等等。在这些专栏中,活跃着一大批诗词原创作者,我也经常能读到觉得眼前一亮的诗作,即使在诗歌频道中,出现的原创诗词也远比新诗的数量多,更不用说不太喜欢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作品的专业作者了。

只要汉字不消亡,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消亡,传统诗词就不会消亡。尽管复兴之路还长,但我们正在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我的观点是:古体诗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它不会消亡。

你这里说的是古代诗歌,还是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风,唐以前的诗,往往都称为古体诗,唐以后称近体诗;古体诗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古代诗歌还是古体诗,它们都不会消亡。因为:

1.古代诗歌、古体诗是世界文学宝库里不可多得的经典,其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品,代代相传,人们耳熟能详,在时间长河里,它们一直熠熠闪光,不会褪色;

2.古代诗歌或古体诗,其蕴含的思想厚度和高度、情感的力量、智慧的思考,其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精神,是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源,也是后人诗歌创作的范本,永不过时;

3.古代诗歌或古体诗,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段,被后人不断地学习、吸纳和运用,也一直被后人继承和借鉴;

4. 古代诗歌或古体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将会被不断的被传承、弘扬,会永载文学史册。

其次,以古代诗歌或古体诗的体式创作,有所式微,但是不消亡

因为古代诗歌或古体诗已经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高度和境界,后人以这种方式创作的作品无法超越,难以企及,所以,此类作品不多,不像现代诗这样,不受格律、韵律平仄关系、字数等等的限制,表达比较自由,因而其作品数量远远超过古代诗歌体式的作品。

最后,以古代诗歌或古体诗的体式创作的作品,在当下也有精品

喜欢以古代诗歌或古体诗的体式创作的人们,也写作了许多精品,这也是对古代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进一步推动古代诗歌的传播并发扬光大。

谢谢,一己之见,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教。

其他网友回答

唐朝之前的诗称为古体诗(?),大唐盛世,诗词振兴,为了规范成统,即在自由体式的古体诗基础上,创立了格律诗标准,也称近体诗。的确是一种传承之进步,也诞生了一批如李白之辈的大诗人,才有《唐诗三百首》千古流传,中华文化之精粹。

纵观网上众多发表的五言七言诗,称得上格律诗的很少,大多都是不讲究平仄规范的作品,难道不是属于古体诗类型?何提"古体诗为何消亡?"之问!复古方兴未艾,比比皆是,所谓“古韵新妍竞芳菲"之雅趣风行!

倒是唐诗韵律少人问津!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古体诗为何消亡?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极光摧残。可为何到了近几十年却变得老态龙钟,极近消亡?前言

题主说的古体诗应该是指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有别于“现代诗“。如果说几近消亡,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不过也有几分道理。

毕竟,喜欢写旧体诗词的人,似乎没有写其他文体的人多。

旧体诗词没有了以前的光芒,我觉得就这样几个原因。

一、人才选拔时被淘汰

简单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廷利用旧体诗选拔人才,但是今天已经不考了。

好比今天高考、国考要考英语,但是很多人一辈子也就在前说个baibai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人一定要去学英语呢?不要说什么掌握知识技能、扩展视野这些原因,只不过不学英语就上不了高中,读不了大学。

所以,当旧体诗失去了人才选拔的功效以后,就被功利的读书人渐渐地抛弃了。

实际工作中,因为评职称、涨工资、评先进也都不考旧体诗了,所以当然就被打入了冷宫。

二、教育的断代

在晚清结束后不久的民国时期,还有很多古韵遗风存在于知识分子的血液里。比如王国维、闻一多、朱自清、鲁迅、胡适、主席、等等晚清至民国、新中国的文人,很多人都收到过旧式教育的熏陶。对于旧体诗词,个个都能信手拈来。

叶嘉莹教授回忆她在辅仁大学读书时,念念不忘她的老师顾随先生,师生两代都是优秀的诗人。很可惜,这种传承在今天不多了,像叶嘉莹这种即是优秀诗人、又是优秀讲诗人的老师越来越少。

如今的学校里,很多教语文甚至讲诗词的老师教授,都不善于写旧体诗了。

老师不明白, 学校里也不教,于是课本中就只剩下诗词赏析,学生们自然也不懂得诗词创作了。

三、实用性降低

诗赋进入科举的时候,有一个主要的功效就是区分考生的能力。

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唯诵旧策,皆亡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试策。《新唐书·选举志上》

科举之所以选择诗赋,因为原来的背诵经书并不能考察出考生的创作力,因此加了诗赋这两个内容。

除此以外,从先秦时,孔子就说过:不读诗无以言。

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第十三章

那个时代,诗经几乎是各国政要相互交流的重要语言工具。

冬,季武子如宋,报向戌之聘也。褚师段逆之以受享,赋《常棣》之七章以卒。宋人重贿之。归,覆命,公享之。赋《鱼丽》之卒章。公赋《南山有台》。武子去所,曰:「臣不堪也。」《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年》

季武子去到宋国时,褚师段迎接他并让他接受的享礼,季武子赋诗经中的《常棣》 。回国复命时,鲁襄公招待他,他又赋了《鱼丽》这首诗 。鲁襄公又赋了《南山有台》这首诗。季武子离开坐席,说到:“下臣不敢当。”

刘邦有吟大风歌的故事,汉武帝有与群臣柏梁台赋诗的故事,到了唐朝,很多皇帝喜欢作诗论诗,连科举考试都加入了格律诗的项目。即是在满清时,科举还是用唐朝规则考律诗。

当科举取消以后,白话文又代替了文言文,以文言文为基础的旧体诗也和我们日常的生活渐行渐远了。

现代人写议论文、写剧本、写小说、写文案,写报告、写总结、写ppt........这些都是工作中生活中实用的文体。

实用性的降低,使得旧体诗结束了它的时代。

四、理解的隔阂

语言,很重要的一点是沟通方便。

我说英语,您说日语,互相听不懂无法沟通。我说生活用语,您说文言文,我也听不懂,即是您把文言文写下来,我也未必能看懂。

理解的困难,也是旧体诗让位与现代诗的原因。

诗,最早是唱的歌词,文人加工以后变得深奥难解。于是出现了歌唱的唐宋词,词经过文人的加工后,又编成了老百姓听不懂文体,于是又出现了元曲。

今天我们听昆曲、京剧都挺费解,不仅是唱腔音调听不懂,其遣词造句我们也未必能听懂。

王国维论词的时候,还用过”隔与不隔“的说法。有人做词,老妪能解,有人作词,老学究都要查书才知道用的什么典故。

一种文体,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脱离太远,就会渐渐式微。为什么小苹果这样的个脍炙人口呢?因为接地气,因为一听就懂过耳不忘。

结束语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旧体诗在今天遇到了几个问题:

不考了,不教了,不实用了,不太容易搞懂了。

但是旧体诗不会消亡, 有那么多的历史文献随时可以查阅学习,有那么多的优秀作品还存在于课本中。所以永远会有人喜欢学习创作旧体诗。

旧体诗人在读书人的比例中,可能是历史上最低的,但是从绝对数量来说,应该是历史上最多的。毕竟我们有14亿人口,而且这14亿人基本消灭了文盲,几乎个个都是读书人。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唐代是古代诗歌创作灿烂辉煌的时刻,把古典诗歌的音律和谐、文字精炼等艺术特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君不见网络中的古诗词教学如火如荼,我通过网校接触诗词几年了,深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越来越喜欢古典诗词。古典诗歌五言七言,句式讲究对仗,音律讲究平仄和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和谐动听极具美感。

唐诗一直被很多人喜欢着,它并没有消亡,只是没有了曾经的辉煌罢了。曾经的辉煌和当时的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如果现在公务员考试考五言七言律诗,古体诗肯定会再一次迎来巅峰时刻。

虽然现在学习唐诗可以说没什么实际用途了,但是我觉得有助于体会作品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修身养性。

大家觉得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