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核心是什么(书法的核心内容)
- 知识
- 2022-10-04
- 76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书法的核心是什么?
优质回答:
书法最美的核心是形、意美。
形是一种外在形象美,包括线条.结构、章法、墨法。
有的线条苍劲如万岁枯藤,有的线条如钢钩,有的线条流畅,有的线条温润。
墨法美体现在枯湿浓淡变化上。
章法美体现在叁差错落变化上。
书法的结构美和建筑艺术结构美有一些相同之处和区别。
书法艺术是在平面塑造空间,建筑艺术是用实物塑造立体空间,组织空间的艺术。
它们都讲究平衡、重心.和谐、对称、变化。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就像一座建筑,布局合理,整体感要强,有疏有密。具有审美价值,人文精神。如北京天安门城楼是中国的象征,给人以宏伟、庄严、壮观的感觉。
意是指意蕴。是一种内在美。
是书者情感的抒发,表达气质风度,表达精神追求,表达书者心中的真、善、美。
下面插图为郑板桥书法作品,他的书法结构和章法变化多端,应用夸张手法,让字形宽的更宽,高的更高,斜的更斜,章法整体布局上,穿插避让,合理分割空间布白,给人一种新奇感觉。笔致飘逸。(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书为心画,书法之美的核心在于人书归一,也就是性格情怀与文化风度的释放与坦露。书法美以线条的形式示人,而大美则是透过线条的表象,深入通达书写者的气质风度,这是一种不可方物的精妙,勾人共鸣,引人入胜,予人美的享受。
书法之美在于和而不同。点画线条的形态是书法美学的基础,也就是点画结构与结体,离开了这个,书法美将无处藏身。初学者练书法,就是“形而上学”,抓笔法结构,悟法度技巧,知“法”方能出于“法”。所有的书法人,在习学书法之路上,都要遵循这样一个进程:先入共性的江海,再寻个性的舟楫。
没有独特风格的书法就不能称其为优秀的书法作品,这个世界上只需要一个王羲之,剩下的就都是赝品。从书为心画的角度来看,千人一面的田楷明显悖离了书法的深谛,更多的只是一种书写的技能技巧。
我们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一个东晋贵族醉意阑珊的乘兴而书,我们看颜鲁公的晋侄文稿,可以觉察悲痛铿锵的情感张力,我们看苏东坡的寒食帖,就能读出一个落魄且清高的文人在书写心中的不平……文字背后的东西,才是最饶有兴味的。
书法的个性是最灵动丰富的元素,而这个个性须要依循法度的基石。个性很可贵,但要符合法度的逻辑,让广大的读者可以接受。武中奇的霸道张力,启功的恬淡闲适,文徵明的方中带圆,唐伯虎的妍中写锐,这就是成功的个性风格,会让人感悟到不同类型的美。而王镛、王松龄、沃兴华、邵岩等人的书法,也极具个性,但因为尺度过大,就与传统的法度有跳脱,所以很多人无法领略和接受。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的核心就是笔法。结体、章法、神韵、风格皆由法而生。无笔法则无书法,只是汉字书写,或是笔墨涂鸦。
汉蔡邕早就说明了: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晋王羲之早就说明了:点画之中皆有意。
唐人早就说明了:印印泥、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孤篷自振、惊沙坐飞。
清翁方纲早就说明了:世间无物非草书。
这些古人说明了什么?笔法效果!什么笔法效果?人与自然的生命与运动精彩效果!
这就是中国的艺术核心效果,也就是东方的美学核心效果。
没有了笔法的书法,还剩下什么?徒有汉字的躯壳:状如算子的抄写、呆头木脑的馆阁、依样仿写的奴书、点画狼藉的涂抹……
历代书法传承最重要的是什么?笔法!
现在的书法最缺失的是什么?笔法!
如若不信,请看看各种热火朝天的书法展出,以及各类书报刊物上的毛笔字,有几件是符合运腕用锋笔法的?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的核心是什么?我觉得书法的核心应该是笔速。书法的核心应该是实质的,不应该是飘渺的,所谓的实质的就是可以影响书法的结果还必须是和写有关联。笔速与墨色的关系
用墨的核心技巧是“纸墨相发”,用墨的关键技巧是施墨。由于水墨落到纸上有渗化的特性,所以,施墨之时必须要把握准分寸,否则失控就会败墨,失去墨韵。
其规律是:“饱笔渗化快,渴笔渗化慢”(其中墨的水分大小和纸质的吸水性大小不能忽略)。为使墨的控制准确而合度,如何把握笔速就是关键环节了。其要领是:“饱笔须快,渴笔宜慢”。 例如在行草书的创作中,当毛笔蘸一次墨之后,要连续书写若干字,笔含之墨就有一个由多而渐少的过程,而行笔的速度也要有一个由快而渐慢的过程。这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如果不按这个规律运笔,饱笔反慢运,渴笔却快行,那纸上之墨一定一塌糊涂。前段漫漶不清,后段苍白乏色,也就无所谓墨韵而言了。行、草书的墨色注重浓淡、枯涩、燥润、虚实的变化,因此,对笔速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具有高速与低速的驭笔能力技巧,才能表现行草书的墨色墨韵 在篆、隶、楷的创作中,笔速要求匀和,一般情况下反差较小,大多采用中低档的速度。原因是,这类字体的墨色反差较小,书写时笔中所含之墨不宜太饱,不宜太渴。
离钧在《书诀》中说:“未能速而速,谓之狂驰………狂驰则形式不全。
这就再一次证明了笔速的重要性,说明了笔速与墨色是互为表现的关系,又是互为制约的关系。
笔速与字体的关系
不同的字体对笔速有不同的要求。篆、隶、楷的笔法是笔笔独立的,又要强笔画的刻画。这样,在点画的书写中,运笔的速度就很难加快。
另外,这几种字体的章法基本是成行成列,一格一字,字字独立,字与字之间没有绵互萦带关系,故而,很难以快档笔速运笔。
行、草书的笔法有很大的自由度,笔画的长短、粗细随机可变,直线、弧线可任意组合,笔势可断可连,单字中可连笔,数个字可缠绵。这些都为笔速的加快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或可以说,提供了既可以加快又可以放慢的条件。张旭草书《李清莲序》
笔速与风格的关系
技巧表现风格,风格制约技巧。笔速是笔法中的技巧,故而,笔速与风格是互为表现,互为制约的关系。风格恬静一路,笔速须稳和;狂狷一路,笔速要急掣;古朴一路,笔速应迟涩,等等。
在行、草书中,这种风格的多样性与笔速的多变性是共存共生的。行草属动态字体,风格差异极大,其笔速的变化差异尤其明显。它要求书写者,必须能对各档的笔速,都要有很强很娴熟的驾驭能力,才能很好地把握风格。同样是王羲之的作品,其笔速不同,风格不同,《兰亭》笔速相对慢,《月仪》笔速快。这类例子不胜枚举。王羲之《兰亭序》王羲之《月仪贴》
篆、隶、楷虽属静态字体,但在风格上是非常多样化的。以唐楷为例,禇遂良笔速快,欧阳询笔速中,颜真卿笔速慢。笔速的快慢对风格的表现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由此可知,风格对笔速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笔速对风格的表现是需要分寸的
笔速与节奏的关系 明倪苏门《书法论》说:“轻重疾徐四法,维徐为要………此法一熟,则诸法方可运用。此为主张学书需先从慢学起。欧阳询《传授决》讲“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主张的也是讲究用笔要慢。也就是要控制节奏。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任何字体在创作上,都必须要有节奏韵律的展示。单从点画线条的角度上看,粗与细、重与轻、长与短以及迟涩与流畅、稳重与奔放等等,都是构成节奏的基本要素。这种对比愈是强烈,节奏就愈加跳荡。迟涩和稳重之笔必然是慢行的,流畅与奔放之笔肯定是快捷的。
行、草书的书写,快慢徐急、重轻粗细、大小收放的变化很大,所以就不是等匀的运笔速度。这是行草书创作非常重要的笔法技巧。《怀素草书》
篆、隶、楷书的书写,虽然不比行草的节奏反差大,其中也有节奏把握的问题。或某字凝重,或某字飘逸,须依行气节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笔速的把握亦当随之而变化。 快速的运笔与细微的刻画是一对矛盾,笔速越快,发力与锋变失控的几率越大。颜真卿《多宝塔碑》
所谓练笔,练的就是要解决这对矛盾,练的就是快且精,练的就是能驾驭各档的笔速来写出精美的点画线条和精彩的汉字造型
【结语】
笔速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快与慢的问题,它与所要书写的墨色、字体,所要表现的风格、节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速本身既能完美地表现这几个方面,又要受到这几个方面的制约,所以笔速才是书写的核心。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我是老乔,一名职业画家,如果你喜欢这篇问答,请抬手点个赞,以资鼓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书法是汉字艺术的至高表达。是书法家臻达的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境界。通过蒃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来表达经诗子的最高内函。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
在古代从识字开始,就得习仿帖,书法也随着诗经,学问的升华而升华。而当今书法家们一提书法多为感叹。多为书法文化传承而担忧。
现在的习笔法者,一是拜师学法,二是无师自通,这些都是传承书法可取之处。三是沽名钓誉,撑握了一点皮毛凭借自己的名气而欺世盗名。这种现象令人不眦。
总之书法是集经、史、子的内函,是书写文字的技法。书法又是祖国文化遗产,更要发扬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