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将军衔相当于什么官(国民党中将军衔是什么级别)

网友提问:

民国时期的“中将加上将”是个什么样的军衔?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知识点,为了防止将星泛滥和凸显陆军上将之威誉,根据国民政府1935年颁布的铨叙条例,陆军上将的名额是受限制的,规定特级上将1人(名字不用说了)、一级上将9人、二级上将12人,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正式铨叙的三个等级陆军上将的名单上限为22人。

(何应钦是首批九名一级上将)

特级上将其它人就甭想了,因此从二级上将晋升一级上将,或从陆军中将晋升二级上将,都得排队按顺序补缺,前面没有位置空出来就得等着。比如一级上将张学良1937年被审判褫夺军衔,军委会总参谋长湘军元老程潜补缺,同年滇军元老一级上将朱培德病故,军委会副总参谋长桂系白崇禧补缺。

说明:对高级将领军衔的“追授”不受此限制,活人不能跟死者相提并论,比如“四川王”刘湘在1938年病死后立即追晋陆军一级上将。

(此时陈诚是中将加上将衔)

如果二级上将的位置出缺了,现役陆军中将们再按顺序晋升,这个数字在和平时期是基本够的,比如人民军队现在一般就维持在20几个上将的规模,但是在战争时期显然不敷分配了,战功、军职和特任都要求有更多的上将名额,但是规定又不好破坏,于是1936年补充了《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就此出现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这一军阶。

说白了,你老兄的职务、资历、军功、停年都已经够条件晋升上将了,但是前面二级上将包厢的座位满员,你就暂挂着上将军衔先干活,但是铨叙军衔仍然是中将,也拿着中将的工资,但有优先递补权,可以理解为“准上将”军衔。

(铨叙军衔任命书)

什么时候前面空出位置来了,再按顺序顶上,此时军委会铨叙厅才正式行文记档,算你真的上将了,拣几个答友们比较熟悉的说明一下:

1936年第一批获得“中将加上将衔”、开始排队晋上将的有:张发奎、余汉谋、张治中、钱大钧、陈诚、卫立煌、薛岳、孙连仲等。也就是说,早年的“五虎上将”里只有刘峙、蒋鼎文和顾祝同是正牌子陆军二级上将,陈诚和卫立煌是准上将。

张自忠将军1939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0年战死后直接追晋陆军二级上将。大家应该发现张将军后来很少佩带军衔,个人感觉应该是对这个特殊军衔的尴尬。

胡宗南1945年获授此衔,黄埔生第一名。汤恩伯、罗卓英1946年获授此衔,终兵败大陆期间此衔共颁授55名,逃台后停止。

(职务军衔任命书)

需要注意的是,国民党军队的军衔是有两套体系的,即“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前者是军人根据学历、资历、停年等逐步晋升的正式军衔(永久军衔),只要不是退役或被褫夺,就永远存在,有国民政府的正式文书;后者是根据军人担任的职位临时适配的军衔,只需军事委员会的任命书即可,一旦职务被撤销仍然恢复铨叙军衔,这才是临时军衔。

比如廖耀湘担任新六军军长时,职务军衔是中将,但铨叙军衔才到“骑兵上校”,这个之前有专答。

而“中将加上将衔”与职务并不挂勾,属于正式军衔,这就是不能称之为“临时上将”的原因,因为这有悖于正式军衔和临时军衔的区分标准,容易引起混淆。

在1946年换装美式军服前,除特级上将有明显区别外,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加上将衔”没有区别,全部挂三颗星领章。1946年以后,特级五星、一级四星、其它为三星。

(1946年以后的肩章)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回答。

小伙伴们都知道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张将军抗日殉国前就是”中将加上将衔“的,”中将加上将衔“这是一种什么情况?

(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

为了全面了解,先介绍他们的军街衔制度。国民党军队中的军衔等级为”六等十八级“。六等是: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十八级是:将官分为特级上将(五星),一级上将(四星),二级上将(三星),中将(两星),少将(一星),将官共分五级。

校官分为上校(三星),中校(两星),少校(一星),校官共分三级。

尉官共为上尉,中尉,少尉,尉官也是三级。

准尉一级。

军士分为上,中,下三级。兵分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兵分三级。

(上图:抗战时国民党军衔图)

(上图: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军衔图)

特级上将(五星上将)1人,蒋介石。

一级上将(四星上将)是冯玉祥、闫锡山、何应钦、张学良、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 ,共8人。

二级上将(俗称上将)有白崇禧、傅作义……限制数额为22人,不能超越定额。

(”布衣将军“傅作义将军)

二级上将下面就是中将了。上将没有空缺位置怎么办?

就创造出一个名词”中将加上将衔“。佩戴上将衔标志,拿中将的工资,干着上将的活。等于明确告诉你,你就是未来的上将,好好干,一有名额马上补上,类似于”后补上将“。

张自忠将军牺牲后被追授上将,也就是二级上将。

小伙伴们,照心回答完毕。

(图片来自网上)

其他网友回答

题主说的“中将加上将”军衔,是国军准二级上将(候补二级上将),具有晋任二级上将的优先资格,此衔只适用于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此衔的全称为“陆军中将加二级上将衔”,简称为“陆军上将衔”。一起来了解一下。

为什么会有“中将加上将衔”?

1935年,国民政府将国军上将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当年共授任1名特级上将、8名陆军一级上将、1名海军一级上将、21名陆军二级上将,次年又分别授予程潜、李烈钧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至此国军中授任的上将为124人、中将为418人。

由于1935年国军中符合授任上将的人员很多,而上将军衔的名额又是固定的,要想挪出空档,只能将91名原先已获得上将军衔的陆军将领改任中将,但这显然也行不通,势必要引起一些矛盾。

1936年,为解决高级将领中具备授予上将条件的,但又受上将员额所限而不能授予的问题,特在陆军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军衔之外,又增设“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由于海军始终非常弱小,空军成军时间晚,上将人数都非常少。因此,中将加上将衔的制度只适用于陆军中将。

至此,国军将军衔级分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中将、少将五个衔级。

“中将加上将衔”都有哪些规定?

1936年2月,国民政府最终确立了以特级上将封顶的军衔体系,三军士兵军阶设置与北洋政府时期大致相同。新评定的军官均须报请国民政府授任。

其中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规定,满足晋任上将资格的陆军中将,由于员额所限需先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陆军二级上将如果有空缺名额,则在中将加上将衔中择优特补;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的数量以上将名额为限,其制服与二级上将相同,薪水依照最高额支付。

“中将加上将衔”将领都有哪些人?

1936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共叙任了28人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国军的现役将官总数基本保持在60人左右。据统计,当年特级上将1人,一级上将8人,二级上将23人,中将加上将衔28人,总计60人。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军上将名额增加了5名,刘文辉等7名川军将领被授予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到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包括加授、追晋(追赠)、特赠等形式,共授予53人为中将加上将军衔,如下:

特加(授加)42人:张发奎、余汉谋、张治中、张之江、钱大钧、鹿钟麟、陈诚、卫立煌、马鸿逵、薛岳、刘建绪、庞炳勋、孙连仲、盛世才、吕超、李品仙、邓锡侯、朱绶光、廖磊、夏威、王树常、黄绍竑、黄旭初、陈仪、熊式辉、刘文辉、杨森、杨杰、刘兴、贺耀祖、唐式遵、张自忠、孙震、卢汉、潘文华、王缵绪、王陵基、胡宗南、汤恩伯、李汉魂、刘士毅、马步芳

追晋(追赠)7人:周浑元、贾德耀、井勿幕、方策、鲁英麐、刘戡、严明

晋加3人:黄琪翔、罗卓英、林蔚

特赠1人:伯达马塞尔

53名“中将加上将衔”中哪些人得到晋升?

这53名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中,有9人后来晋任陆军二级上将,其中陈诚还晋任为陆军一级上将。这9人分别为:

卫立煌,1939年5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增补韩复榘枪决后的空缺。1935年授中将;1936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2年被褫夺二级上将军衔,降为中将;1943年恢复为二级上将。

陈诚,1939年5月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增补刘湘病逝后的空缺。1935年授中将;1936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47年晋任陆军一级上将。

薛岳,1944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增补宋哲元病逝后的空缺。1935年授予中将;1936年授中将加上将衔;1950年晋升一级上将。

张发奎,1945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增补陈调元病逝后的空缺。1936年授予中将加上将衔。

张治中,1945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增补杨虎城退役后的空缺。1935年授中将;1936年授中将加上将衔。

余汉谋,1946年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增补白崇禧晋升后的空缺。1965年9月晋升一级上将。

熊式辉、陈仪、邓锡侯,1947年晋任为陆军二级上将。

这53名中将加上将衔均为陆军将领,亡者追赠、追加上将衔7人,其中生前为陆军中将者2人,生前为实授陆军少将官阶而任中将职务者2人,生前无实授军衔者3人。

其他网友回答

作者:民国史学者、专栏作家王凯

写过几篇关于国民党军队军衔的文章,在这里再简单谈一谈。国民党军衔有两套系统,一套是正式军衔,由国民政府正式铨叙在案,格式是军种+军衔,比如陆军中将、海军少将等,只要不退役、不被褫夺,这个军衔是终生的;另外一套是临时军衔,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授予,格式是军衔+职务,譬如少将师长、中将军长等等,如果职务免除,军衔也随之免除。

特级上将只有蒋介石一个人

国民党的将官军衔分为五个级别,分别为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和少将,其中特级上将为蒋介石;1949年前一级上将有冯玉祥、朱培德、李宗仁、何应钦、张学良、陈济棠、唐生智、阎锡山、陈绍宽(海军)、程潜、白崇禧和陈诚等12人;其他二级上将、中将和少将人员太多,在此不赘。

身着新式一级上将军服的阎锡山

每个军衔等级都是有名额限制的,一旦出缺,就由下一等级的军官按顺序递补,但当时的上将特别是二级上将都很年轻,一般不会出缺,这样中将阶层就很难晋升。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出台了一个《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在上将和中将之间增加了一个“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以安抚那些老资格中将。获得中将加上将军衔的军官可以佩戴上将军衔标志,享受上将的待遇,类似于今天某些副部长、副厅长享受正部级或正厅级待遇,或者一些委员会里的候补委员。

中将加上将军衔的张治中佩戴上将军衔标志

曾经被公布过中将加上将军衔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不算少,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张治中、胡宗南、卫立煌、钱大钧等,这些人后来一般都晋升了正式二级上将军衔。

其他网友回答

在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以后,军事委员会决定重整军衔,所有军衔均归国民政府军事委会铨叙部进行建档考评,目的就是严格军官晋衔制度,阻止那种手头仅一、二万人马,就自封中将师长、上将军长的混乱状态。

于是,1935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会将原上将搞出了三个不同的等级,即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

其中,特级上将仅授予一人,即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中正;陆军一级上将也只授予了何应钦、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李宗仁、唐生智、朱培德、陈济棠,海军一级上将陈绍宽,空军无一级上将。

此时,二级上将定编12人,但实际授衔时却有23人,够晋升二级上将资格,但员额毕竟有限,因此部分位高权重的老资格中将,准许佩戴三星二级上将军衔,但这些人的军衔被铨叙部核定为“中将加上将衔”。

胡宗南、汤恩伯、罗卓英等将领,在1949年前都是中将加上将衔,即佩三星上将领章的准上将,也即领中将工资,档案军衔仍然是中将。

张自忠,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也属于“中将加上将衔”,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被追赠为陆军二级上将。

特级、一级、二级上将,其实在军服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在领章上配3颗三角星;到抗战胜利后,国军仿照美军服饰和军衔,特级上将在肩章上辍5颗五角星,一级上将在肩章上辍4颗五角星,二级上将在肩章上辍3颗五角星。

综上,所谓的“中将加上将衔”,事实上就是上将军衔由于没有空缺编制,导致有资格晋升为上将的中将无法晋升,所以设置这么一个“中将+上将”的东西来弥补一下,待二级上将空出缺额,再从中将加上将衔者择优正式晋升上将。

如同某候补委员一样的道理,某委员空缺了,按序位将“候补”两字取掉,成为某委员。但加衔制度仅限于陆军中将,其他军种、其他衔级均不能加衔,这也可以说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