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称为什么 古代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网友提问:

书法古谓之“法书”,称为上有何区别?

优质回答:

书法和法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书法是指毛笔字书写的方法,主要讲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等方法。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直,全章贯气等等。主要是讲写汉字的方法,如李慎言的《书法概论》一类的书。进一步说,就是书写汉字的文章诗句使之成为艺术作品的方法。

法书是指有一定书法艺术成就的作品,与名画是对称的。常见的书法艺术作品的字体有五:楷书、行书、草书、隶书和篆书。这五体只要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可供临摹取法的,都可以称之为“法书”。

书法与法书虽说是两字的颠倒,其含意的广狭却有所不同,一个属于理论,一个属于实践,且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一线拍卖行秋拍征集. 壹叁壹捌 叁零壹肆 贰伍陆}

中国画(宣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既有悠久的历史,还有优良的传统。是指用笔、墨、颜色在帛、布、绢、纸、绫等上面画的东西。不是一般人画的,而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们画的。有些画虽不是名家画的,但年代较早,具有文物性的,我们也要保存、整理。

中国的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比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就绘有互相追逐的鱼、奔跑跳跃的鹿,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有一定的艺术意境。这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远在原始社会就已具有相当高的审美意趣和高超的艺术创作才能。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是记事的工具,也具有丰富的形象特征,和书画一样,它是用线条来表现的,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书法家充分发挥毛笔等书写工具的性能和书写技巧,就能创造出各种风格的作品来,给人以艺术享受,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当今书法艺术都是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发展变化的,许多书法家都是继承古人书法的优秀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想要欣赏书法艺术,必须具备一些书体和书法源流的知识。

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书法艺术和人们的生活贴得最紧,从儿童上学的第一天就要学写字,写字漂亮美观不仅便于学习、生活,还能反映一个人的品行修养和素质,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书法源于写字练习,又高于一般实用性的写字。其中的讲究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统之后,在书法研究和学习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力。为了提高世人对书法的重视,日本人称书法为“书道”,将古代中日书法家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纪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书法集《书道全集》,中国不少当代书法家还是从中获益者。近些年来各类书法字帖、大型法帖、书法工具书、速成字帖、各体书法字典,层出不穷,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许多方便。

其他网友回答

今之书法与古之法书不同之处如下:

①今之书法,重于技。是写字的技术方法。

任何人掌握了写字的技法,写出的字,无论什么体,都可笼统地称之为书法。

②古之法书,重于形。强调字的体式,是古时国家关于字体的法度。

比如,一个政权统一国家后,除了度量衡需要统一外,字体也要统一。不能韩地用草书,秦地用小篆。你写的我不认识,我写的你不认识,太不象话。

于是,便有了法书一说。谁不按法定型体写字,即视为违法,你写得再好也是白搭。

人意见,朋友指正。

其他网友回答

书之法,守法度之书。

只是侧重点不同,讲的道理是一致的。书法讲究有古意,法度,讲究笔笔有出处,是法度严谨的一门创作艺术。

其他网友回答

要求规则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书法不是单纯的写字,而是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以毛笔宣纸作为主要工 具,运用点画构成各种章法形态,表现书写者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并从中 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 书法一词较早见于南齐王僧虔论谢综书:“书法有力,恨少媚好。” 书法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笔法、笔势、笔意。笔法是因为毛笔的柔软而富有弹 性的特点,铺毫抽锋,变化无穷,书家在运笔过程中熟练地掌握执笔法、运笔法、 运腕法、用墨法等技巧,达到刚柔并济、收放自如、万毫齐发等自由而多样的点画 线条,展示各种形体、情感与气势。笔势,要求点画粗细有法,书写过程中“势来 不可当,势去不可遏”,使点画之间的搭配合乎审美的规范,给字体赋予生命力,字 与字及行与行之间有一点虚实相生的呼应关系。笔意,清刘熙载《艺概?书概》: “书虽重法,然意乃法之所受命 也。”意思是说,书法作品不仅能 表现客观事物的动态美,更能展露 书家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趣味、学养 气度等,从而构成某种美的理想 境界。 法书指的是可以取法借鉴与楷 模的书法佳作。北齐颜之推在《颜 氏家训?杂艺》中说:“吾幼承门业,加性爱重,所见法书亦多,而玩习功夫颇至, 遂不能佳者,良由无分故也。”意思是说他从小时即得到家族长辈们的教导,从小也 看到很多可以当作楷模的书法真迹,如果工夫下了而书法没有进步,只能说是没有 天分的缘故。 要使书法成为法书,须得下一番苦工夫。《书法三昧》就说:“作字之要,下笔 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米芾《海岳名言》则说: “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因思苏之才《恒公至洛帖》,字明意 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正因法书的难得与珍贵,所以古人对其非常珍惜,南宋 虞龢《论书表》记载:“桓玄爱重书法,每燕集,辄出法书示宾客。客有食寒具者, 仍以手捉书,大点污。后出法书,辄令客洗手,兼除寒具。子敬常笺与简文十许纸, 题最后云:‘民此书甚合,愿存之。 此外,古人对别人的书作亦称之为法书,以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