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网友提问:

在学习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优质回答:

要学会写“时评”并且时时练笔!

要知道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全部来自于平时和积累,做好每周一练,定期由老师指点,概括能力可以得到大的提升!

其他网友回答

1、教给方法、扎实训练。 概括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概括方法,扎扎实实地进行培养训练。阅读的概括能力一般包括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概括文体特点的能力和概括写作特点和风格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前两项阅读概括能力,那么,教师就该让学生先充分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然后再找到它的要点、中心。在概括要点时,抓住主干,先说明是谁或什么地方,然后再说干什么、有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由此再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就容易概括出主要内容。而概括中心则可以找文中点明中心的词语、句等,再加以组织,便可差不离了。教师的范句示例也非常重要,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2、加强课堂训练的针对性。首先,初读概括必不可少。在初读课文时,每次都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什么内容,其次,坚持训练,习惯成自然,让学生养成每读一篇文章,都要自觉地问自己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并坚持做到,每篇课文、重点段落都要练习概括主要内容。再次,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准确,标准要唯一。因课而异,在每次学生概括回答后,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让学生明白,概括必须做到:内容要完整、叙语言述要清楚精练。 3、重视训练的方法,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首先可以从课题入手。课题是文章之首,是文章的精华所在。课题更是学生阅读文章的开始,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契机,大做文章,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新教学一篇课文,我总是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揭示完课题以后,总让学生好好地读上一两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自己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从课题中想提什么问题,从课题中能推测出文章的重点是什么??读完课题的质疑问难便是学生们学习的一此大高潮。比如教《大瀑布的葬礼》这一课,我在引出课题后并没有急于进入课文,而是鼓励学生向课题质疑,学生就围绕课题提到了许多问题;“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为什么要为瀑布举行葬礼”“这个葬礼是在哪里举行的,过程怎样?”??.几个问题就把课文主旨抓住了,再引导读文概括就是水到渠成了。其次可以中心句入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有些课文里的段落是有中心句的,引导学生找中心句,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进行二次概括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与象共舞》一课里,由好几段都是由中心句或该段的总括句的,我在教学时就先让学生找了其中的一句,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再后来学生学生就可以“照猫画虎”找出、说出、甚至现学现用到自己的片断写作练习中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一个字:练。

两个字:勤练。

三个字:常勤练。

这种能力也是于一种语言与思维的综合技能,是技能就只能练会。

专门的阅读课程练习,课堂上已经讲得很多了。

说说生活中的训练方式。其实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练。比如地铁里听有人在打电话,对方滔滔不绝说了半个小时,你可以默默给他总结一下,说了半天可能要表达的就是:我很牛逼,还乐于助人!比如听新闻,也可以总结:事件是什么,反馈出了什么社会问题。还有跟同,学朋友聊天时,对方边说,你先猜测可能后面要表达什么,让他唠叨完了,你习惯给他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我很穷,要借钱!或是:明天想和我约个会?反正尽量英简洁的语言尽量全面概括一下。

形成这样一个习惯,在结合平时看书,看一部分,停一下,用几秒钟总结一下前面主要讲了什么。逐渐你就会形成一个直奔要点的思维习惯,和熟练的用语习惯。

其他网友回答

想提高概括能力的话,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没有别的捷径可以走。这个本人深有体会,年纪小的时候只会自己看,不会讲,就算讲也是啰哩啰嗦没有概括性。随着读书读的越来越多,看小说一目十行,然后还知道讲了个什么故事。曾经有过一天一夜看完斗破苍穹的经历。虽然细节都忘记了,但是知道讲了个什么故事。这就是概括能力,没有任何学习方法,只能靠自己的积累。

当你看的书越来越多的时候,可能一个故事没看完就知道他要讲的结局是什么。这是一种比概括能力更近一步的境界,而且我认为读书越多越好,当然是指有营养的书,也就是能提高你的见识,丰富你知识的书,就算网络小说只要能提高你的想象力那也可以多看。然后慢慢的你就觉得书越难才越有意思,因为简单的书你翻一遍就给概括出来了,这样情况下才算入门了。

其他网友回答

概括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基础能力。概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概括能力强的人,接收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就高;反之,就会差一些。

概括就是站在更高的层次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及发展规律。它是从分析到综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概括的表述形式是从含蓄到直白,从间接到直接,以简驭繁,化繁为简。

概括可以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初级概括是指对具体事物、事情进行分析、整理、分类、综合并初步归纳。也就是说在感知和表象的水平上概括。例如:归纳段意或归纳主要内容。高级概括是指在初级概括的基础上,对事物、事情做进一步的归纳、综合到本质的概括。也就是根据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概括。

概括时需要做到“舍象”、“转化”、和“保主舍次”这三点。“舍象”就是舍弃现象,保留本质。“转化”就是透过现象找本质,将现象转化为本质。“保主舍次”就是保留主要的舍弃次要的。

概括性的语言与非概括性的语言不同。概括性的语言特点是:综合的、抽象的、直白的、正面的。而非概括性的语言特点是:具体的、形象的、含蓄点、侧面的、反面的。

概括能力需要培养。这就要在学习中注意锻炼。那么,怎样在语文课的学习中锻炼概括能力呢?

1、学会分析课文的题目。

每学习一篇课文,同学们都要分析一下课文的题目。因为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会分析题目,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

有的题目,提示了主要人物,如《小英雄雨来》;有的提示了主要事件,如《飞夺泸定桥》;有的提示了主要对象,如《赵州桥》。不管是哪一种,都从某个角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了分析课文的题目,理解了题目所概括的内容,写文章时审题能力也就提高了。

2、学会抓住关键词语。

课文里常有“总起分述”或“先具体后概括”的写作方法,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这些有利条件,学会抓住总起、概括等有提示作用的关键词,就有助于概括能力的提高。

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

3、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首先,看到题目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个题目?读完每个自然段可以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围绕着题目边读边想,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再概括全文,总结中心思想,就会觉得容易了。

4、养成边写边想的好习惯。

读书要边读边想,边分析边概括;作文也要边写边想,边概括边分析。

例如:我们写《校园里的花》这篇作文,开头简要介绍夏天来了,学校的花坛里开着各样的花,然后想一想,花坛里都有哪些品种的花,进行具体描述。中间,可重点描写自己喜欢的花。想一想为什么最喜欢那种花,进行细致的描写,写出你所喜欢的花的特征。最后写结尾,也要边写边想,写出理想的结尾。

总之,要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在读写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