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的缺点(迫击炮杀伤力大吗)

网友提问:

迫击炮为何对步兵有极强的杀伤力?

优质回答: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为何?您别看这家伙就是一铁疙瘩,其实哇,薄皮大馅的肚子里头装的炸药可不少,相同重量的炮弹可没他装药量多。

举个例子,您自己体会一下,105榴弹炮,哪大粗管子,塞进的榴弹战斗部的炸药就两公斤左右。

回头您瞅瞅苏联造的120毫米迫击炮,这哥们一颗迫击炮的炮弹,装药量就有三公斤多,这都快超过105榴弹炮一半的重量。

炮弹的威力体现在哪里?有小伙伴说破片和破片飞出去的范围大小,你可拉倒吧!炸药越多破片才会越多,破片的飞行距离才会越远,这您得承认不是?

迫击炮最为丧心病狂的地方,就在于这哥们是一门曲射炮,打出去的弹道轨迹是一条抛物线,他就不是直溜的。

这意味着对方就算是藏在隐蔽物后边,战壕里边,只要脑袋上没顶着一个盖子,他就能打到你。

这还意味着,你藏在一个隐蔽物后边,也能开炮,敌人看不见你,什么榴弹炮啥的他还打不中你,你还能拿着迫击炮打他。

所以这玩意威力确实大,是步兵在进攻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一件武器。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不乐意了:“这玩意也太low了,要技术没技术的,这压根就是过去为了节约成本,整出来的一个物件!”

这话小编特别不爱听,迫击炮咋就low了?

这玩意结构就是简单,甚至你抱着一根炮筒子,加一迫击炮的炮弹,这就能发射了。

但想要取代迫击炮的地位,别想了,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战争中还使用火药武器,别整什么电磁炮,电磁枪的,迫击炮的地位你撼动不了。

这么说有点空落落的感觉,咱重新给大家伙捋捋。

首先迫击炮他是一种战壕战发展出来的东西,最早是在日俄战争中,战场上发明出来的。

当时日本人他人也多,俄军本身就没几个人,这不就被打到眼跟前了。

前边的阵地一丢,这日本人算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蹲在俄军之前挖好的战壕里打俄军的阵地。

当时俄军拿这些个日本人也没辙,枪打不着,炮呢太近不好打。

于是当时一个海军中尉,想了一个法子,把他们军舰上的海军炮给拆下来了,在炮口上套了一个超过口径的榴弹炮,把那炮口仰着脖子。

好家伙一炮打出去,那炮弹一个抛物线过去,从天上直接就砸到了日本人占领的战壕里头。

咣一声响起,窝在战壕里头的日本,直接坐上了土飞机。俄军一瞅,这挺好使的,一连串的爆炸就把藏起来的日本人,从战壕里头给翻了出来。

后来日本人虽然赢了这场战争,但对迫击炮的威力那是相当深刻,回头就催促日本军工制作。

这后来不仅造出了迫击炮,他们还造出了超轻型迫击炮——掷弹筒。

日本人的部队,作战方式几乎就是围绕着掷弹筒进行的。那会咱的机枪阵地,很多都是日本人的掷弹筒拿下的。

这掷弹筒太鬼鬼祟祟的了,他的发射阵地,咱看不见,你就算是知道他在哪里,咱的子弹是直的,他只要躲在隐蔽物后边,咱打不着。

后来咱也造这东西,国民党造,咱共产党也造。共产党造出来的比国民党的都好使。

接着咱说说迫击炮威力的道理。

前头咱也说了,迫击炮最大的价值就是他的弹道。在战场上,只要在迫击炮的射击范围,他基本上就是无死角的射击。

您要是来一门榴弹炮,隐蔽物背后很大一块区域是打不着的。

这一点大家伙都知道,咱说点大家伙不知道的。

首先榴弹炮打出去之后,他的炮弹落地的时候,弹头是插入地面的,而且是斜着插的。

这个时候,您就得考虑一个问题,这榴弹炮的弹体会产生破片,而这个破片扩张的范围在哪里?

弹头的破片,您就别想了,毕竟他是插进地面的,引爆的时候破片被地面给吸收了。

所以榴弹炮破片的杀伤性,最为主要的来源,其实是弹体的侧面。

那么榴弹炮引爆之后,您要是有幸去瞅瞅现场,就会发现榴弹炮的破片形成的覆盖范围是一个长方形。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不对啊!他炸出来的不是一个圆形的坑吗?”

兄弟,小编说的是破片,不是他炸出的坑,这不一样的。

而迫击炮呢?这哥们几乎是从天上一头扎向地面的,角度可以说是九十度。

也就是说,迫击炮的炮弹的破片不管是头部的还是侧面的,都能完美的给发出去,这个时候迫击炮的破片形成的范围是一个圆形。

九年的义务教育告诉咱,圆形的面积可比长方形大呦!而且迫击炮这么炸的话,会产生更多的破片。

来劲不?

在有一个,迫击炮的射速完全可以当一门速射炮来使唤。

只要炮弹管够,单门迫击炮一分钟整个三十发都没多大问题。就这效果,这那是一门炮啊,简直就是一个炮群啊!打过去没人能撑的住。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不相信,咱举几个例子,您体会一下。

赵章成,咱抗战时期出了名的神炮手。抗战那会,咱从日本人的手里缴获了三门迫击炮和一批炮弹。

咱都当宝贝的看待,可惜啊,能操炮的人可没几个。

这不战斗打响了,任务也急,咱就需要这批炮弹给咱撑撑场子,炸那帮子日本人。

赵章成那是红军时期,强渡大渡河用三发炮弹接连击毁对过火力点的炮神啊!为咱强渡大渡河立下大功的人,手上的手艺能差了吗?不能够啊!

赵章成一过去,咱就给他配了六个压根就没有摸过炮的战士,给他装引线,搬运炮弹。

您都不知道,就这三门迫击炮到了战斗结束之后,炮管都打红了。

把个日本人都打哭了,他们认为自己遭遇了咱一个迫击炮排的袭击,那密度,那精度,何止是恐怖可以代替的。

这种战斗不止一次。

百团大战的时候,关家垴战斗,日本人占着一个山头,居高临下的弄了几挺机枪把整个阵地护的严严实实的。

要想冲上去,咱就得把日本人的机枪阵地给端了。

赵章成这就上场了,就一门迫击炮,十来个人,人家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就准备来个高射角射击。

这种射击,一般人来不了,88.5度的射击角度,这几乎就是朝天上直来直去的打,一个不小心就打自己头上了。

四个人装引线,八个人搬炮弹,六分钟打出去二百四十发炮弹,缺一个人都供应不上赵章成的射击速度。

一分钟四十发,您自己瞅瞅。

赵章成太神了,有一部关于赵章成的纪录片,小编推荐您去看看,那里头老爷子发炮的时候,支架都不用,用手扶着自己发炮。

再有一个,当时咱就没有直瞄火炮,赵章成楞是用一根高粱杆把曲射的迫击炮变成了一门直瞄火炮。

太牛了!你不得不佩服!迫击炮能玩出这种境界的太少了。

从这里,咱就能知道,迫击炮不仅是一门曲射炮,他放平了,同样是一门直射炮。

那么迫击炮还有其他特点吗?

有,迫击炮可以跟着步兵一块冲锋的,随时可以为步兵提供重火力支援。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现在呼叫个空中支援,很方便的,就算是呼叫榴弹炮攻击,那也是随叫随到!”

您这么说,咱也不能反驳,确实如此,但您要记住了,不管您呼叫什么炮火支援,他都有一个时间延迟。

而迫击炮呢?就在身边,你说发射,这都不带有犹豫的,直接就可以上。

再有一个面对对手一个机枪阵地,你一门迫击炮就能解决的问题,为嘛要呼叫榴弹炮或者飞机呢?

当然兜里有钱的美国人,咱不考虑,这些家伙就是来发战争财的,打出去的武器价值高了,他们的军火商才赚钱呢?

咱就说一般情况!

其实就算是美国人,他也会遇到特殊情况,万一通讯坏了咋整?万一攻击的时候不顺,其他方向上呼叫的频率太高,而你这块是次要方向,没有那么多的飞机大炮,照顾不到了,你还不得靠自己来吗?

再有一个就是,迫击炮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

估计大家伙都看过中东那块发生的战争,他们能用煤气罐制作迫击炮。

说真格的,小编第一次瞅见,下巴磕都掉地上了,真被惊到了,还有这操作?

煤气罐屁股后边转上一个尾翼,这就能打出去了。

印象中,有一个视频,就这煤气罐迫击炮,一家伙打出去,居然轰塌了半个楼房,小编都怀疑这是煤气罐的威力吗?

最后一个说一下,这迫击炮的隐蔽性实在是太强,有时候你都不知道,他是打那里打出来的。

咱别的不说,就说冲绳战役当中,美国有一个中将,他就是被迫击炮给炸没的。

一开始的时候,美国人认为所有的日本火炮都没灭了,没成想还躲着一门迫击炮,结果就是这门被疏漏掉的迫击炮炸死了这位中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其他网友回答

整编第74师刚刚改制时,部队拥有的美制75mm山炮不过24门,另有战防炮34门,而装备的60mm、81mm迫击炮总数却多达302门,甚至超过了重机枪(200余挺)的装备数量,足见迫击炮火力在当时的重要性。孟良崮战役结束后被华野缴获了235门,基本就算“全部上交了”。

这就是迫击炮对步兵极具杀伤力的重要原因之一:装备数量较大,比如二战苏军配备数量多达348000门。一般而言,山炮、野炮以及后来的榴弹炮、加农炮都属于“战场压制火力”,射程远,单发威力大,但问题是作为“重型装备”其必然装备数量有限,那会的标配是一个军配备一个炮团、一个师配备一个炮营,并且直接归属于各级司令部指挥。

而迫击炮和战防炮、火箭筒等武器属于“步兵支援火力”,主要任务就是伴随步兵行动,最低可配备到连级部队(偶尔到排),因此归属前线步兵部队长直接指挥,从整74师的编制来看,总装备数量是山野炮的十倍都不止,齐射起来自然杀伤力十足。比如侵华日军的分队支援火力虽然是掷弹筒,但是编有专门的迫击炮小队、中队和大队,单独隶属于联队、师团和军级单位,火力重要性可见一斑。

顾名思义,“迫击炮”的名称源于两层意思:一是操作简便和弹道弯曲,可迫近目标射击;二是炮弹从炮口装填后,是依靠自身重量下滑而强迫击发,与大口径火炮的后装式有明显区别。相比山野炮等压制性火炮,其结构简单、重量轻巧、造价低廉,一个兵都可以抗着就跑,因此才具备着大规模装备的可能。

正因为能够伴随一线步兵行动,所以发现敌情更快、测距更准、首发射击的时间更短,因此战场反应快成为杀伤力较大的第二个原因,而山野炮和榴弹炮一般部署在二线阵地,需要有专门的炮兵观察员(所)进抵前线,观察测距后再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讯工具呼叫炮兵阵地,炮兵还需进行阵地开辟、诸元标定、单发试射等一整套繁琐的流程,当然没有迫击炮来的快。

也是因为笨重,所以山野炮的战场生存性其实并不太好,目标过大,极易遭到敌空军和炮兵火力的反制。但迫击炮可以轻易进行机动,“打一炮换个地方”都不是难事。红军长征期间,仅有的几门山炮因为携带不便全部埋藏或者推入江中,唯一的炮兵火力只剩迫击炮了,“神炮手”赵成章用它创造了多次奇迹,这里就不赘述了。

抗战期间的八路军装备低劣火力贫弱,少量迫击炮几乎成为唯一的炮火来源,总部炮兵团在初建时仅有捞出来的12门晋造山炮和4门迫击炮,下面的师旅团数量更少。所以李云龙能够有“意大利炮”是假,独立团能够缴获和装备几门迫击炮,那都不得了了。《亮剑》里的炮兵连长王承柱虽然出场一集就领了盒饭,但却是非常出彩的一个角色。

第三个原因,迫击炮完成射击准备后射速相当之快,只需要不停的填弹就可以了,操作非常简单,基本可以维持每分钟20到30发的射速(炮弹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再由多门甚至几十门迫击炮同时发射,对敌方的步兵冲锋会造成极大杀伤。大口径火炮的炮弹来的远,有经验的老兵可以根据撕裂空气的呼啸声大致判断弹道进行躲避,而迫击炮弹说到就到,几乎没有反应时间。

同时,迫击炮属于大仰角曲射炮,在战场上几乎没有火力死角,无论敌人躲在战壕里或者掩体后面,哪怕是反斜面阵地,都难逃被击中的下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迫击炮就是专门为了杀伤步兵和步兵武器而研制的,针对性很强就是第四个原因,对付步兵集团冲锋、轻重机枪阵地、散兵坑或者堑壕是它的拿手好戏,缺点是不能用来攻坚以及打击装甲目标。

所以才应运而生了战防炮(战车防御炮),作为直瞄火炮它既可以用穿甲弹打击装甲目标,也可以用高爆弹直接轰击碉堡工事,在步兵支援武器中与迫击炮形成搭配,但是其制造工艺和成本仍然偏高,并且体积较大,必然限制了装备数量。

比如抗战爆发前,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基本可以在四大兵工厂自产,而Pak35、36式37毫米战防炮只能依靠进口,只有中央军嫡系师才配有战防炮连级单位。

特别说明一下掷弹筒和迫击炮的区别,迫击炮弹的工作原理是从炮管被放入后,以自由落体到达底部,通过炮弹尾部的底火撞击到撞针,从而产生的火药推力将炮弹射出,呈抛物线落地后爆炸,并且迫击炮弹是有尾翼的,这让炮弹在抛物线运动期间飞行非常稳定,所以迫击炮的精度很高,也是对步兵杀伤力较大的第五个原因。

而掷弹筒是依靠手工操作发射装置,手动点燃掷弹筒榴弹的底火,并且榴弹没有尾翼精度较差,更多依赖掷弹筒手的经验和判断,在这方面,日军显然训练有素的多。

其他网友回答

迫击炮是一种大仰角具备曲线弹道的火炮,自从其问世以来就深受各个国家陆军部队的青睐,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迫击炮更是发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迫击炮在结构设计上不同于其他炮弹,迫击炮炮弹将炮弹和火药合并在了一起,由于其炮弹底部有一个撞针,一旦炮弹落至发射管底部,撞针就会移动点燃火药,炮弹随即被发射出去,这样在发射之后不会有弹壳,同样还提高了换弹速率。

很多地面作战情况之下,步兵大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同样也是最先受到攻击的。迫击炮虽然射程较近,弹道较高,但是其威力巨大,杀伤性是范围性的,其爆炸之后可以向四周散布弹片对步兵造成伤害。

当然凭借迫击炮的高射速,轻便便于携带,数门迫击炮就可以对敌方进攻部队形成一道密集的炮弹雨,能够最大程度上的覆盖敌方火力减缓敌方前进速度。

由于迫击炮发射之后炮弹的飞行轨迹是一道弧线,能够对位于壕沟甚至建筑物后面的敌方士兵进行打击。同样的,迫击炮的发射位置也没有太多限制,由于大仰角的设计也可以在己方掩体以及战壕内进行发射,这也间接的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时至今日,迫击炮依旧深受很多国家的欢迎,当然很多国家也对迫击炮进行了大幅度改进,精准度、机动效率以及炮弹射程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他网友回答

朝鲜战场美军审问志愿军俘虏:你们最害怕联合国军什么武器?出乎意料,俘虏回答的并不是坦克飞机大炮,而是迫击炮。老美对志愿军的评价就是迫击炮使用极为灵活,极其有效,是志愿军为数不多的重火力的支持。

二战时日军的掷弹筒,简易的迫击炮,是国军的机枪阵地重大威胁

这玩意儿如果配合上各类无人机甚至卫星定位使用,在战场前线基本上就可以说是称王称霸、所向披靡的主。

迫击炮,狙击枪,火箭筒,是城市巷战的三大法宝

普通火炮是来压制敌方炮兵阵地,装甲车辆集团和装备器材,土木工事,迫击炮经常拿来攻击敌有生力量!而且距离又近还无声无息从天而降……120迫的装药不亚于155榴,迫击炮膛压低,弹壳更轻薄,装药更大,其次弹道近乎垂直落地,增加了杀伤半径。科技一直在进步,反炮兵雷达已经很轻了,时时机动才是生存之道。

迫击炮随地面部队推进,灵活轻便哪里需要锤哪里。

我觉得以后小型无人机会是迫击炮的天敌,小型无人机可以随时跟踪监视,成本不高,如果发现对方迫击炮可以马上进攻

其他网友回答

曲射火力在战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标准说法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大射角,弹道弧线高的曲射滑膛火炮。由于初速低、弹道弯曲、使用起来轻便灵活,能以曲射方式射击隐蔽物后面的目标。也就是说敌人躲在墙角、堑壕等障碍物后方,自认为对方看不到打不着时突然一声炮响,从天而降一枚迫击炮弹全员报销。

迫击炮一直都是伴随步兵作战的强有力压制火力,由于弹道高曲射几乎可以全地形攻击,对于直射火力够不着的障碍物后方敌人,可以轻而易举命中。特别是对于战场上大量步兵突击时可以起到压制作用,大家都知道手榴弹好用甩上一颗可以放倒一片。而迫击炮就是一颗大号手榴弹,只不过射程更远、爆炸威力更大能放倒的步兵更多。

现在迫击炮种类更多,有轻便单兵携带式,也有车载自行式,射程和威力各不相同。但一致的地方都是曲射火力,采用高爆破片杀伤大量有生目标,对于简易的工事桥梁乃至轻型装甲车辆都有攻击效果。常见的60毫米迫击炮杀伤半径在15-20米之间,以往大炮一响就往地上一趴或者找个弹坑躲的招术,在迫击炮从天而降的弹道下是毫无用处的,妥妥的步兵杀手反正就趴地上祈祷别命中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