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害虫用什么药好(玉米防虫用什么农药)

网友提问:

玉米害虫都有什么?用什么药防治?

优质回答:

玉米害虫都有什么,用什么药防治?

玉米害虫分为地下、地表、地上三部分。地下部分有金针虫、麦根蝽象、耕葵粉蚧、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表害虫主要有二点委叶蛾。

地上害虫有玉米螟、棉铃虫、粘虫、毛毛虫、食心虫、甜菜夜蛾、鞘翅目的褐足角胸叶甲等。刺吸式害虫除了可传播病毒病的灰飞虱、蚜虫外,还有半翅目的赤须盲蝽、绿盲蝽及螨类的红蜘蛛等。还有缨翅目害虫蓟马、瑞典蝇等。

这些害虫咬食玉米叶片、穗缨、轴心、植株心、根部、种芽等,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长结果。刺吸式害虫吸食汁液、传染病毒病害,可致玉米幼苗心叶卷曲,不能正常展开生长。钻入玉米心叶幼苗茎基部,造成被害处粘连腐烂、枯心、畸形。

防治方法:地表地下害虫用药剂灌根处理,用喷雾器缷下喷头逐行逐棵灌根喷施。严重的结合浇水全田灌药。用甲基乙硫磷、丁硫克百威等药剂。地表地上害虫,主要在苗期3-4叶左右时,防治蓟马、瑞典蝇、二点委叶蛾,3-4叶后注意食叶虫害,以喷雾防治为主。

常用药剂:s一氰戊菊酯、杀虫双、乙酰甲胺磷、哒嗪硫磷、除虫脲、辛硫磷、毒死蜱、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滴滴畏、吡虫啉等,按说明配比使用。

其他网友回答

玉米播种前应整地并施足基肥,再根据合理密度进行播种,出苗后加强肥水管理,并做好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一、选地整地

为确保玉米高产,必须具有良好的土壤环境,因此需要提前进行选地以及播前整地。玉米的根系非常发达,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对土壤种类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但因自身植株比较高大、分枝多以及根系多,需要通过土壤中摄取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也就是说贫瘠的土地不能够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因此,必须种植在地势平坦、质地疏松、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的土地,为高产高收奠定基础。整地必须确保精细,保证耕层构造良好,且孔隙比列适宜,一般经过在细碎平整后就能够进行播种。

二、选种与播种

1、选种 选种不仅会对玉米今后的长势具有直接影响,也是决定其能否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精选良种,并注意因地制宜。主要是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如积温和降水条件、热量资源条件、前茬选种种植条件以及生产管理条件等,都必须提前进行仔细研究。要根据这些条件进行综合考虑,最好选择玉米品种纯度高且产量高的新杂交品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实现高产。

2、播种时间 春播适宜在每年的5月中旬到5月下旬;套种适宜在每年的5月底到6月上旬;夏播一般选择在结束麦收后进行,且越早越好,必须在每年的6月25日之前完成。

3、播种方法 春播和夏播建议采取机械化单粒精量播种。播种时,要求播种机的作业速度必须控制在4km/h以内。春播、夏播可选择采取60cm的等行距进行播种,或者采取大小行播种,大行宽度在70~80cm,小行宽度在30~40cm。

4、合理密植 如果选择播种紧凑型品种,则每亩(667m2)种植4000~4500株;如果选择播种半紧凑型品种,则每亩种植3500~4000株;如果选择播种平展型品种,则每亩种植3000—3500株。如果地块地力高则采取上限,如果地力一般则采取下限。

三、施肥技术

施肥量:对于高施肥区,每亩施用1.5~2t农家肥(含有超过8%的有机质)、6~7kg氧化钾、5~7kg五氧化二磷、14~16 kg氮;对于中施肥区,每亩施用1~1.5t农家肥、5~6kg氧化钾、6~8kg五氧化二磷、13~15 kg氮;对于低施肥区,每亩施用0.7~lt农家肥、4~5kg氧化钾、8~lOkg五氧化二磷、12~14kg氮。另外,任何施肥区都需要每间隔2~3年在每亩施用lkg硫酸锌。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对土壤肥力进行测定,并根据结果调整配方后进行施肥。

施肥方法:底肥,必须与整地相结合进行深施,施肥深度要达到大约15~20cm,施用全部农肥、锌肥、钾肥以及2/3的磷肥作为底肥。追肥,要采取侧深施,一般是在玉米拔节期要选择距离植株10~15 cm处进行,在大喇叭口期则要选择距离植株15~20cm出进行,深度必须控制在6cm以上,其中lOcm比较适宜。目前,主要提倡与中耕垄沟相结合进行追肥。追肥一般分成2次,即在拔节期施1/3的追肥总量,在大喇叭口期施2/3的追肥总量。种肥,禁止直接接触到种子,要确保与种子间保持5~7cm的距离,深度适宜控制在3~5cm,每亩最好使用6~8kg玉米专用复合肥。不要将肥料化成肥水再施用,这样会导致磷只能够固定某一处,导致利用率明显下降。叶面肥,一般是根据玉米生育期内的具有长势选择施用适宜的肥料。在苗期如果由于低温而导致缺磷和锌,可选择喷施硫酸锌和磷酸二氢钾;如果苗生长缓慢,可喷施腐植酸、氨基酸类肥料加速其生长。后期如果出现脱肥,可选择喷施磷酸二氢钾及尿素。叶面肥的喷施必须按照使用说明规定操作,不能够使用过高浓度,防止损伤作物,且一般在晴天的8时前和16时之后进行喷施。

四、田间管理

化学除草:玉米播后苗前,如果土壤墒情比较适宜,可使用除草剂对土壤进行封闭除草,一般选择48%玉草灵或者40%乙阿合剂等。对于夏播玉米,为使麦秸覆盖地块也具有较好的封闭除草效果,可适当增加兑水量。

中耕培土 :一般在玉米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实施中耕培土,以促进气生根良好发育,避免发生倒伏。具体时间选择在封垄前进行,且培土高度通常控制在7~8cm。

适期化控:如果地块的玉米植株比较高大,且容易出现倒伏,或者密度过大,可选择在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喷施玉黄金或者玉米矮丰等药剂,能够有效控高壮秆,避免倒伏。

五、病虫害防治

日常注意观察,最好及早发现,并根据症状判断病虫害类型,从而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防治。如果患有黑粉病,一般选择在50kg种子中添加150g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搅拌均匀,还要尤其注意只要在田间发现有植株患有黑粉病,必须立即拔除;如果患有叶斑病,只要发现就要立即将病叶摘除,并选择喷雾经过400~500倍稀释的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者经500~800倍稀释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液或者70%甲基托布津进行防治。

其他网友回答

玉米病虫害会危害到产量与品质,应及时防治,如玉米小斑病应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施;玉米纹枯病可采用菌核净、井冈霉素等药剂喷施,起到除病的作用。

一、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是全世界玉米区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中国夏玉米区病重于春玉米,大流行年份可造成较大损失。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长10-15毫米,宽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华北地区7-8月份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这期间若降雨日多、雨量多、温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方法:推广种植豫玉11号等抗病高产品种,可有效减轻小斑病的发生为害。加强栽培管理,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清洁田园,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二、玉米纹枯病

玉米纹枯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中南部夏玉米产区发生较重,该病可为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如棉花、大豆等双子叶作物。该病浸染叶鞘、叶片、果穗及苞叶,初期出现水渍状灰绿色的近圆形病斑,以后变为白色、淡黄色到红褐色云纹斑块。温度高时病斑上产生白霉,以后产生菌核,初为白色,老熟后呈黑褐色。发病主要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拔节后如长期阴雨,病害严重。土壤肥沃、偏施氮肥、植株生长过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郁蔽、温度高(最适温度为26-32℃)、湿度大(相对湿度85%以上),都有利于发病。若温度低于20℃,又遇干旱(相对湿度75%以下),均不利于病菌菌丝的生长,致病力有限,甚至不能发病。

防治方法:清除病残体,消毁或深翻深埋。种植抗病良种。适时播种,增施有机肥或含腐殖酸的复合肥料,避免偏施氮肥,如遇多雨,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化学防治,用5%井冈霉素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菌核净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施药时要注意将药液喷到雌穗及以下的茎秆上,以取得较高防治效果。

三、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全国春玉米产区重要病害。在东北、华北和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的山区普遍发生,也为害高粱属和类蜀黍属的一些植物。只在果穗和雄穗上表现症状。病株雌穗变小,不吐花丝,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大黑粉苞。后期有些苞叶破裂散出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黑粉一般黏结成块,不易飞散,内部夹杂丝状寄生维管束组织。

在玉米3叶期以前,土壤温度21-28℃,湿度在中度偏旱时最有利于病菌侵入。4-5叶期以后的玉米浸染少,该病也无再侵染。当种子发芽,病菌也萌发,侵染幼苗,随植株的生长,最后破坏穗部,成为黑粉,连作地、耕作粗放、覆土过厚、土壤干燥都有利于浸染发病,该菌在高粱发芽长15毫米前侵染高粱,则引起高粱丝黑穗病。

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以中单2号等杂交种较抗病。及时摘除病瘤或拔除病株,收获后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重病区避免连作,实行轮作。粗耕细作,适期播种,促使种子芽早,出土快,减少发病。药剂防治,用种子量0.5%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8%的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0.2%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量0.3%的12.5%的烯唑醇(速保利)可湿性粉剂进行药剂拌种。

四、玉米瘤黑粉病

玉米瘤黑粉病是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常为害玉米茎、叶、穗等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等的病瘤。病瘤初期呈银白色,有光泽,并迅速膨大,后期外膜破裂,在失水后散发出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入土越冬成为翌年的侵染源。病瘤长在雌穗上影响结实或造成不结实。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减少侵染源。在抽穗前后适时灌水,避免受旱,及时防治玉米螟,尽量减少虫伤或机械损伤,杜绝病菌从伤口侵入。

其他网友回答

一、玉米地上害虫的种类 玉米地上害虫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它可以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螟一年一般发生 2-4 代,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成虫夜间活动,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寿命 5-10 天,喜欢在离地 50 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初时聚集在一起,后在植株幼嫩部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落到邻株,形成转株危害。

2、黏虫:黏虫俗称五彩虫、麦蚕,是粮食作物和牧草作物的主要害虫,危害玉米严重。黏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暴发性的害虫。黏虫的发生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 19-25 ℃,30 ℃以上产卵受影响。另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阴晴交错、多雨高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但有利于成虫产卵,而且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发育。

3、棉铃虫别名钻心虫、青虫、棉铃实夜蛾。

4、玉米蚜虫:可危害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杂草。苗期以成蚜、若蚜群集在心叶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妨碍生长,还能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其分泌物将花粉粘住,影响散粉。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5、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作物,以成螨和若螨刺吸寄主叶背组织汁液,被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枯死,影响玉米灌浆进程,致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

二、防治方法

1、用 2.5% 的天达高效氯氟氰菊酯 2000-2500 倍,或用 20%天达虫酰肼悬浮剂 1000-2000 倍液,或用 25% 天达灭幼脲 1500-2000 倍液细致叶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

2、用 2% 天达阿维菌素 3000 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叶螨(红蜘蛛)。

3、用 3% 天达啶虫脒 1500 倍液,或 2%天达阿维菌素 3000 倍液细致喷洒植株,可防治玉米蚜虫、灰飞虱。

4、玉米大喇叭口期,用 30% 辛硫磷颗粒剂每亩 0.25 千克加细沙 2 千克拌匀后,每株的大口中撒 2-3 克,可防治玉米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