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讲了什么内容?(《山海经》讲了什么?)

网友提问:

《山海经》讲了什么?

优质回答:

1.《山海经》是上古史,记载了华夏民族的起源,梳理了华夏始祖—华胥氏世系谱。殷商以前无文字记录,三皇五帝作为华夏民族创世的祖先,《山海经》做了详细的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海内东经];“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郭璞引.河图]。2.通过大事件,记述了华夏民族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原生、融合、发展的历程。“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大荒西经]‘’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胡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淮南子.天文训]。“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与卒布土,以定九州”[海内经]

3.讲了先民的发明创造,例如弓箭、大舟、钟鼓、牛耕、琴瑟、百谷等。在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用工具和技术来赢得生存机会,来获取更多的资源,使得华夏民族掌握了在当时非常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后世的繁衍创造了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

4.地理大发现。这是《山海经》整部书最奇特、最震撼、最不可思议的部分。无论是《山经》五卷,还是《海经》十三卷,描述了包括但不限于今天中国版图的山川方位,河流山脉走向,动植物与矿物的分布及其特性,特别是四方的殊国异人、奇珍怪兽的发现和分布,令人叹为观止。在没有遥感技术,没有卫星探测,没有检测仪器的时代,这是怎样做到的?!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麦哲伦、哥伦布等环球地理大发现直接催生了西方经济的殖民拓展,获得了以全球资源来发展的途径,而《山海经》中的地理大发现对于当时处于部落制的小区域内的民族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空间是何等重要!《山海经》中的地理大发现是对人类当时世界的重要探索,是华夏民族世界观形成的基础与来源。植物特性与中药文化的发源

矿物分布与冶炼技术的起源

动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神话故事与史前文明

5.神话、巫术与文明。《山海经》里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神话人物和故事,我们熟知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西王母、共工、祝融、后羿等,都是具有特异功能的半神半人,希腊神话中最早出现的黄金人类亦是半神半人,与其异曲同工。这些先民们能够呼风唤雨,与日月为伴,穿梭于不同时空;又与地上的人类甚或禽兽交媾,孕育新的物种;同时,教授人类文明智慧和先进技术,包括天文历法、医学冶炼等,引领人类发展。这些神话人物到底是谁?他们来自何处?他们是如何获得这样的能量与智慧?在后世的传承中,有些成为技术,有些成为巫术,这些神话如果去除神秘的面纱,其核心的提示与经验,一直在引发后人的实践。今天已经要发展到量子文明和智能生化文明的前夜,莫不是在还原和重现上一个文明的辉煌。

海内经.钉灵国

大荒西经.氐人国,人面鱼身

大荒南经.三身国

经者,古之奥秘,群书之冠。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能够冠之以‘’经‘’的经典古籍都是博大精深的文化源头。如《道德经》、《黄帝内经》、《诗经》、《六祖坛经》等,其内容影响到世世代代的中华民族以及周边民族。《山海经》所载的内容,无疑是这些经典的源头,是华夏史乃至人类史的基因核心。

中华九州大地历来也称为“神州”,神的土地,神奇的大陆。一个“神”字,表明了文明的来源。正是其文明基因的先进性,保障了其五千年流转不止、生生不息、永葆青春的内驱力,也将继续保持文明的活力。

其他网友回答

《山海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山经》,一部分是《海经》。

《山经》是战国巫者所著,其中又分为《南山》《西山》《北山》《东山》《中山》五经;《山经》讲的大致是中国本土的地理情况,里面关于山名、特产、妖怪的,人见了妖怪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有哪些草木可以治病,等等。《中山》《北山》《西山》写得相对较细,作者可能来自秦、楚、巴蜀,对于《东山》《南山》则写得非常粗疏。

《海经》是西汉巫者所著,其中又分为《海内南》《海内西》《海内北》《海内东》《海外南》《海外西》《海外北》《海外东》;另有一部《大荒经》,分为《大荒东》《大荒南》《大荒西》《大荒北》《海内》。《大荒经》可以视为《海经》的另一个版本,性质比较相似。《海经》讲的大致是中国周边和世界的情况,里面有贯胸国、无肠国、大人国、小人国等。

整体而言,《山海经》真实成分较小,想象空间很大;相对而言,《山经》又比《海经》要真实一些,《海经》也不完全是无稽之谈,其中提到的天毒(天竺)、朝鲜、倭都是真实的,但是方位都比较混乱。大致他们认为大地是方的,东、南、西、北四周都有海,海内经在山经之外,可以视为洲际地理;海外在海内之外,可以视为世界地理。

其实这部书最大的价值反而是保留的神话,比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先民思维,但是因为荒诞不经而不为儒家典籍所采纳,甚至儒家还把神话变为历史。比如《山海经》有个独脚兽“夔”,儒家解释“夔一足”是“有夔这样一个就足够了”。总之《山海经》这本书虚虚实实,不能尽以真实对待。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山海经》是说经历的山川,海洋,河流等,跟四书五经的“经”是有本质区别的。“经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编织排列”我是觉得,有空可以多读古书,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书里描述了很多怪兽,男孩子小时候肯定喜欢看动物世界,喜欢买有恐龙的图画书看。这本书记载了上古社会地理,天文,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确实是一本神书。

随着科技进步,有些动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其他大陆板块上出现,却在《山海经》中找到了原型,比如鹿蜀“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也就是纹理)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这种四不像的动物1901年在非洲大陆被外国人发现,还有很多的例子,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纪录片。

我相信它们是曾经存在过的,不能因为我们自己没见过就去否定他们的存在,人是最凶残的动物,越来越多的动物在灭绝,以后你跟下一代的人讲起来,他们未必相信,因为确实没见过,但是它确实存在过。

专业人员会用行动去证明,其中很多东西是存在的。这虽然无济于事,但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等哪天他们灭绝了,也就成了后代人眼中的怪物了。

其他网友回答

《山海经》:主要讲的是中央王朝附属国的历史!该书中记载数百个国家和部族,千奇百怪的神仰,风俗,民族特色……。

大禹是夏朝开国帝王,史称夏朝。《山海经》记载的大夏国,指现在的阿富汗!

大禹统一九州,征伐共工国之时,曾将阿富汗设置为大夏!

大禹封阿富汗为:大夏!即夏王朝的藩属国!

这就是《山海经》记载的历史!记载大禹时代的疆域!

《夸父逐日》的故事,是讲述炎帝后代夸父统治时期,沦落回到狩猎时代!

逐:甲骨文上部是一头猪,下部是一只脚,会意为追赶野兽。

现在逐,仍保留古字创意……从辶,逐走追也。从豕,追野猪也!逐:就是打猎也!

曰:注意,曰,指:日子,光阴。

度日子的意思!别看见:日,就认为是:太阳。

《山海经》记载夸父率部族,在夸父山地区,以打猎为生。

夸父山属河南省西部。由于猎物枯竭,夸父率部转移到渭水流域。渭|水流域仍枯竭,转移到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的猎物仍枯竭,所以,夸父率部:北饮大泽!!!

饮:饮食的统一称谓!这里解读为:饮,喝水,就大错而特错了!

夸父:北饮大泽,就是要迁移到贝加尔湖!!!

夸父是炎帝第八代孙,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夸父回到贝加尔湖,证明那个时代,贝加尔湖早已是中国的内湖!

《山海经》记载大禹统一九州,大夏国列入华夏版图!

《山海经》记载夸父从夸父山连连转场,最后,回到贝加尔湖!

《山海经》记载:大禹之子夏后启,建都於大运山北……(四川境内)。

《山海经》:大运山高三百仞,在灭蒙鸟北。

《山海经》:灭蒙鸟在结匈国北……。:结匈国在其西南,其为人结胸。

注:结匈国,大致在云南以及云南以南的地区!

《山海经》将中国的版图,定位在云南或更远的南方。

《山海经》: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投之钟山之阳……。

峚山:今新彊叶城县米尔岱山!

《山海经》将黄帝的玉石矿山,标定在新疆叶城县!这就是新疆属於中国的历史记载!

《海内北经》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

这是《山海经》记载中国的北方,有一个白种人的国家,属中央王朝的封国。

古代时,中央王朝分封四方四位大公,车仗是:乘两龙。即乘的车辆上,可以雕刻、龙。

根据上面《山海经》记载的……中国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具体的方国地理方位!丶:

如此详细记载中国古代历史,古代疆域的《山海经》,竟被历代腐儒脑残为……神话?!真是历史的悲哀!

满清辫子长,见识短的腐儒,如纪晓岚之流,竞胡扯八道,妄加断言:《山海经》……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家之祖也。入之史部,未为允也。遂改列子部,小说家类……。

纪晓岚简直是民族败类!将中国史书《山海经》侈谈为:侈谈神灵,百无一真,真是脑残!

《山海经》记载了数百个方国和部族!是名副其实的历史百科全书!

其他网友回答

讲了很多神话和荒诞故事,比如里面讲女丑之尸, “女丑之尸”中“尸”字的用法,最大的可能性亦当是确指“女丑”之尸 体。或是女丑死后升格为“尸神”;或是女丑死后,为表示纪念,有关于“女丑” 的“尸祭”活动进行,此“尸”为“神主”之意。另外,文中所谓“女丑”以 右手或衣袖遮面,亦当是“古山海图”所绘之景象。此处当为对图绘内容的文 字描述。

郝懿行注此《海外西经》之“十日并出”言:“十日并出,炙杀女丑,于是 尧乃命羿射杀九日也”。“十日并出”之神话,亦现于《庄子·齐物论》:“十日 并出,万物皆照”;《竹书纪年》:“胤甲居西河,十日并出”;《楚辞·招魂》:“十 日并出,流金砾石”及《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等,由此可 见,“十日并出”的神话似乎早在上古时代就已广为流传。

究其根本,“十日并 出”,应是上古人们对异常的干旱灾年的痛苦记忆,由于上古人民对于自然界的 敬畏及“泛神主义”的思维习惯,很容易把天旱和烈日毒焰联系在一起,故而 会流传有“十日并出”的传说。 也有学者认为,“十日并出”是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即天空中出现多个太 阳的幻像。“幻日”属于大气的一种光学折射现象,由于冬季云层比较高且云 层是由冰晶组成的,经过偶然的排列形成一种特殊形状的反射体,当阳光照射 在这种反射体上产生折射,最终就会形成这种自然现象。而且“十日”之“十”, 也当如同我国古代很多数字一样,并非实指,可理解为多个“太阳”并出。其 实这种“多日并现”的天文景象其实也并不罕见,2011 年 1 月 8 日,长春市上 空就出现了三个“太阳”的天文现象。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山海经》讲了什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