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有哪些(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你觉得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 名著读后感
- 2022-06-25
- 48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你觉得家庭教育有多重要?
优质回答:
家庭教育首要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长要为孩子做好表率,讲诚信,尽孝道,有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尊崇中国的传统文化,敬业奉献,博爱友善。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接班人。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是:父母亲的一言一行,都会有意无意的影响到孩子。人们常讲:父母是孩子的最好老师!现实,的确这样,父母亲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做示范,孩子会潜移默化的学习,人们还常讲:谁家的孩子象谁家人,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成年人在孩子面前,要刻制一些不良习惯,用正确的理念行动,去影响教育他们,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培养正确的行为举止,这是每位成人、家长应做的,值得注意。
其他网友回答
四个字简单概括“至关重要”
其他网友回答
我的答案是:重要到,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两天看了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心情很不好。不好的原因是电影通过松子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女人可能得到的最坏的人生结果。松子从小缺爱,她的父亲只怜爱她病弱的妹妹久美,她只能通过小心翼翼的讨好,通过做父亲喜欢的事情,读父亲喜欢的大学,做父亲喜欢的工作,来博得一点父亲的关注。但是父亲并不在意她,她第一次初恋与妹妹分享,在饭桌上被父亲大骂:“久美永远都没法谈恋爱,这这样告诉她让她心里有多难受!”松子终于受不了哭着跑出去了。
之后她在人生的路上,屡战屡败,再败再战,被男人殴打、家暴她不在意,被男人毁了事业她也不在意,她只是希望有人会给她一点爱,不要抛弃她。她用全部的自尊、前途,用她的一切去祈求爱,却最终求而不得。
这部电影在网上有很多解读:从松子的人格方面、松子的社会意识方面……从看这部电影时我在想: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松子这样的性格?是什么样的环境或条件影响了她的心理,最终使她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我想了很久,想不明白。直到我看了这本名叫《天生非此》的书,我想的一切问题,通通都有了答案。
《天生非此》的作者奥利弗·詹姆斯,是英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关系精神分析学家,他被《泰晤士报》誉为“国民心理学家”。《天生非此》有一个副标题,叫做“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奥利弗·詹姆斯认为人的一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童年时期的影响,童年时父母所采用的照料方式,是人在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原因。这是奥利弗·詹姆斯在研究、治疗数千个病患之后,总结得出的结论。
詹姆斯·奥利弗认为,人在婴幼儿时期,因为需要他人照料,所以在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使得儿童从心理上想要讨好并迎合父母。他们从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三方面学习父母的行为。而作为父母则通常会将自己的压力和问题宣泄在自己孩子身上,对孩子实行精神忽视或身体忽视,精神虐待、身体虐待、体罚或性虐待等。詹姆斯·奥利弗认为,孩子遭受虐待是造成孩子成人后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他指出,如果孩子遭受虐待,就会产生严重的悲观情绪,从而影响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感受。
《天生非此》作为詹姆斯·奥利弗的代表作,主要写了虐待是造成孩子性格问题的主因;伤害造成的性格特征会在家族中代际相传;爱是最好的疗愈方法三方面问题。
A、虐待是造成孩子性格问题的主因
说起虐待,很多人都觉得,只有被毒打,才是虐待。其实不然,詹姆斯·奥利弗在书中明确指出,受到不当处罚,被粗暴对待,明显得对其他子女更为偏爱,对子女反复挑剔,言语暴力,都是虐待的一种。
比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父亲不打她也不骂她,只是对她视若无睹,把她当小透明一样对待,这其实是一种更为严重的虐待——情感虐待。这种情感虐待是最具毁灭性的虐待。
与其他动物比,人的生长时间很长,在成人之前的十几年里,大部分孩子都跟父母在一起,由父母照料,读书、学习、玩耍……因为是被父母照料着的,孩子内心会有一种不安感,这种不安感在3岁之前表现特别明显。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认同,所以会努力获得父母的关注,并对自己的这种行为无限维护,詹姆斯·奥利弗将这种现象称为“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在中国,经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要听话”,“你看xx家的孩子,多么听话懂事……”中国父母把听话懂事作为考察孩子是否优秀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孩子,也会努力迎合父母的需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曾经见过一位长相漂亮可爱的胖女孩,熟悉之后告诉她,如果她再瘦上10斤,一定是绝代佳人。她连连摇头:不可能,不可能!
她说她有个漂亮的妈妈,从她小时候记事起,她漂亮的妈妈就经常居高临下看着她,口气严厉地说:“你看看你长得,眼睛小嘴巴大,从头到脚就没一点像我的地方!”“带你出门,我都觉得丢人!”她觉得自己丑爆了。
长大后有男孩子追求她,她开心地告诉妈妈,她妈妈说:“别人那是看上咱们家有钱了,要不就你那长相,别人怎么会看中你呢?”她默默无语,拒绝了男孩的追求。
心里不舒服,她开始暴饮暴食,越来越胖,又成了她妈妈攻击她的借口。这位女孩三十岁了,单身,一事无成,抑郁症。
这种行为,奥利弗·詹姆斯成为“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
他说,很多父母会把工作中积累的负性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所使用的方法大部分就是“我很好,而你不是”机制。据研究,80%的抑郁症病人都至少有过一种负面童年经历。
除此之外,情感虐待还包括“亲密恐怖主义”。就是通过狂怒或身体暴力的恐吓向受害者灌输恐惧感,这种行为还会出现在配偶之间。
B、 伤害造成的性格特征会在家族中代际相传
“对子女来说,想要获取父母的赞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完全复制他们的所作所为。”
孩子会通过言传、身教、身份认同三方面来获取父母的认同。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会鼓励孩子的某些行为,对其他的自己不满意的行为加以抵制,孩子们知道了怎样的行为能讨好父母,怎样的行为会惹得父母不高兴。他们学会对父母听话照办以博得好孩子的名头。孩子性格的养成,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受到父母教育的直接影响。
孩子从很小时候起不仅会受到父母的教育,孩子自己也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孩子会观察父母的言谈举止,性格及行为模式。
所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除了言传、身教之外,还会把父母的言行代入自身,将其当做自身本身的一面。身份认同的根源是爱意或恐惧。
詹姆斯·奥利弗指出,因情感虐待给孩子造成的伤害会在家族中代际相传,父母会复制自己父母的行为,而同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他举了英国名媛皮驰斯来作为例子。
皮驰斯的母亲葆拉是英国知名主播。葆拉在自己小时候,被父母亲虐待,在青少年早期就开始吸食烈性毒品,性放纵、滥交。曾多次婚内出轨。在2000年她41岁时,被发现因吸食海洛因过量死于家中。
她的二女儿皮驰斯,同样在十四五岁起开始吸食毒品,性滥交。在2014年,她被发现因吸食过量海洛因死于家中。
为什么与葆拉相似的是她的二女儿皮驰斯呢?
据调研发现,二女儿皮驰斯的姐姐菲菲比她大6岁,妹妹比她小一岁半。皮驰斯一出生,葆拉为了不影响大女儿和自己的生活,就把皮驰斯交给保姆照料。皮驰斯两岁时葆拉开始尝试自己照料皮驰斯,由于照料人的突然改换,小皮驰斯很不适应,整夜啼哭。这让葆拉很不耐烦,她觉得皮驰斯对自己抱有抗拒态度,所以与其相处时脾气更为暴躁易怒。她对待皮驰斯跟另外两个女儿的态度截然不同。在皮驰斯小时候就经常被忽视,同时被精神虐待。在她8-11岁时,遭受更为严重的精神折磨。
她没有安全感。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使得她把精神虐待作为对母亲的身份认同,在不知不觉当中,她身上已打上了母亲葆拉的烙印。她期望通过模仿并复制母亲的行为来获得安全感与社会认同。
但最终,这种影响太过巨大,皮驰斯最终走上了和母亲一模一样的道路。
C、 爱是最好的疗愈方法
上世纪哈利·哈洛著名的恒河猴实验,把刚出生的小恒河猴跟母亲分开抚养,在一个铁丝做的玩偶身上绑了奶瓶,另一只绒布做的玩偶身上什么也没有。小恒河猴在饿的时候会到铁丝玩偶那里吃奶,剩余的时间都呆在绒布做的玩偶身边。遇到惊吓是,小恒河猴会紧紧抱住绒布玩偶,发出尖叫。
令人回味的是,这些恒河猴长大后,表现出孤僻、不合群、无法适应族群生活、甚至无法交配的特点。他们回到族群内,便沦为了整个族群的最下层。
哈利·哈洛这一系列残忍的实验是想证明:爱,是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东西。
奥利弗·詹姆斯指出:找出自己家族中的代际模式
这种方法在于问问你的父母他们10岁时发生的事情,找出他们这样做的原因。
这种方法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毅力,等于把伤口血淋淋的撕开。但伤口一旦暴露,离痊愈也就不远了。
父母-成年人-孩子,改变代际最后的方式:成年人模式
很多家长自己的心智似乎并未长大,宛如时光凝滞,他们的心理也永久地停留在某个时间段,从此再无成长。他们要么摆出家长的姿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资产随意对待;要么如同孩子般大发雷霆逼着自己孩子认错。于是,孩子被迫快速成长,变成跟他们一模一样的人,家族的悲剧模式代代相传。
而最好的,就是使用成年人模式,去感知孩子的真正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怀。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有一句话:
“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不要为了别人而活着——为了成为自己而活!”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爱,足够的关怀,在这世间行走时,磕磕碰碰,遍体鳞伤。只是外伤容易好,内伤难治愈。药膏涂抹在伤口可以治疗外伤,而内伤的疗愈,只能靠自己。打开心结,找到创伤的原因所在,掬一把爱的药花撒上,告诉自己,世界依然很美,我爱我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都重要,但最最关键的在学生:会不会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愿不愿按要求努力上进。
打了比方:家庭教育相当于“育苗”阶段,那些“小苗”一要品种好,二要从小就健壮,否则给我一棵有问题的、连成活都有点悬的秧苗……不管学校老师如何尽力,怎么施肥,能顺利收获又大又好的果实吗?
学校教育的影响固然也重要,但其实与家庭教育大不一样。
在培养习惯兴趣和思想品德上,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讲道理式说教,而有些言传身教在孩子3岁以前(1000天前)影响极大,几乎可定终身。
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其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也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你家里的书多,孩子从小读的书就会多。
真要分个子丑寅卯,我觉得:初中以下家庭更重要、初中阶段学校教育更明显、初中以上看自己!
但第一阶段实在太重要了:良好的家教、健康向上的家风最能影响孩子的品行。
学校教育,其实说起来只是尽量纠正学生的不当做法,包括社会上的不良诱惑。
高中及以上,自己练本领,展翅高飞,迎接挑战!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你觉得家庭教育有多重要.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