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台湾感想(朋友从台湾旅游回来感慨中华文化在台湾,大家怎么看?)

网友提问:

朋友从台湾旅游回来感慨中华文化在台湾,大家怎么看?

优质回答:

算了吧!我是台胞,咋没这感觉?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文化在中国台湾,很正常啊,而且也在日本、韩国,再细端详也在全世界,更不要说中国大陆,它只是说你的着眼点在哪里。台湾和大陆的文化表现差异是历史的原因,各有不同的重视方面,但是本质上,同一种文化,底色相同,就像同一源头的河流,无论各自怎样曲折,都会回头上溯至共同的部分。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觉得中华文化还是要从古代文学中讲。三皇五帝讲的是孝。百家争鸣到了辉煌时期,并延续到现在,而有了世袭制的皇家,就有了忠孝仁义礼等等。而说文化在台湾,主要是国民党逃去台湾是带走了很多,还有很多文人,包括孔子嫡系,而大陆因为破四旧 建设等少了很多文物建筑或古迹。但今天的台湾已经不足以说是能发扬中华文明了,特别最近的政治因素,而且大陆对古文学也在很好的恢复,很多台湾人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学古代文学,这就是很遗憾的事了。以后发展中华文化还是要看大陆的

其他网友回答

就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下个人观点。

自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台湾被国军接管,这段时期台湾的本土居民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国军及国民政府发生了一些列冲突。那么问题来了,日本作为战败国投降,国民政府接管台湾,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应该皆大欢喜才对,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激烈的冲突?

追溯之前的历史,自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是作为殖民地割让给日本的,自1895-1945年,这五十年时间,台湾是被日本所殖民的,要想看清台湾这一区域的文化本质,这五十年的历史是难以抹去的。那么日本殖民台湾究竟制定了哪些与统治相关的政策?

在1895年到1945年半个世纪当中,日本共派任了19个总督,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代:“前期武官总督”、“文官总督时代”以及“后期武官总督”。19位总督中,第2至5任的桂太郎、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佐久间左马太与第11任的上山满之进皆出身原为长州藩的山口县(出身该县的日本首相数亦位居各都道府县之冠),共殖民统治台湾将近21年。台湾于1945年10月25日在中山堂举行受降典礼,但台湾总督府的官制至1946年5月31日方正式废止。(摘自搜狐网)

实际上,无论是前期以萨摩藩为主的武官总督,或是大正及昭和年代初期来台的文官总督,还是后期,日本军国内阁所派任的总督,一般来说,当时在台湾,台湾总督就是拥有行政权、军事力量、和立法权的绝对权力者。透过台湾总督府官署系统,日据时期的台湾总督几乎掌控所有行政资源。此外,总督尚可随意认命和左右法官、检察官并镇压岛内反对力量。

在殖民初期,台湾人民发动了多次反抗起义,由于资源的匮乏及其人数较少,均被日军残酷镇压,镇压后日军更变本加厉的对台湾人民进行剥削和统治,并进行惨无人道的刑罚。由于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开始酝酿东亚地区的“大东亚共荣圈”战略,台湾拥有深厚的天然林业和农副产品资源,台湾顺理成章成为了重要的资源生产地。

从殖民者的角度讲,20世纪10年代至30年代,这近二十年的殖民统治无疑是成功的,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后藤新平,这位罪行累累的日本行政人员对台湾原有的制度进行一系列分析,他提出“生物学原则的殖民地经营法则”思想。对这种所谓的“生物学原则”后藤新平作了如下比喻和阐述:“比目鱼的眼睛不能改变成赤鬃鱼的眼睛,赤鬃鱼的眼睛对称地长在头的两边;而比目鱼的眼睛则双双长在头的一侧,不能因其形状的古怪,就要把他的眼睛像赤鬃鱼那样改装在头的两边。比目鱼的两只眼睛长在一边,这在生物学上是因为有其必要,才会这样。……政治上这一点也很重要,……所以本人在统治台湾时,首先把该岛的旧贯制度好好地做了一番科学调查,然后顺应民情施政……。不了解这个道理,而想把日本国内的法制输入到台湾实施的那些家伙,也就等于要把比目鱼的眼睛突然改变成赤鬃鱼的眼睛根本是不懂真正政治的家伙。

他首先废除了前任总督乃木希典的“三段警备”的统治模式,排除军队对地方治安的管理,加强警察的势力,以强化地方治安。台湾的“警察政治”是由后藤新平所创立的一种渗透于民间,而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统治形式。以至当时当地的民众对警察的恐惧达到谈虎色变的程度。更有哭嚎的孩子一听到“警察”二字,便会立即止声而泣。1898年8月,后藤新平颁布了“保甲条例”,从而把始于明朝末年郑氏政权时代,清朝初年奠定基础的保甲制度,进一步给予了强化。在这个条例中,加强了警察的管理作用,突出了当地居民之间的连带责任。使之能够相互监视,相互告密等。后藤新平的这个保甲制度的实行,对维持台湾的地方社会治安发挥了强大的威力。在同年11月,后藤新平又颁发了“匪徒刑法令”。有人在评论这部法令时说,其“有如秋霜烈日”。自后藤新平就任总督府民政长官始至1902年短短的5年间,在这部法令下被处死的台湾民众就有33000多人,该数字超过当时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一。这为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由武官变为文官统治台湾奠定了基础。

文官统治台湾时代的来临,日本实行"内台融合"的殖民统治,从教育、法制、经济等多方面入手,从文化方面软化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同时对部分爱国主义台湾知识分子进行严酷镇压。近十五年的文官统治极大的削弱了台湾知识及文化界的爱国主义思想,1936年“皇民化运动“开始,文官统治时期结束。

同年在海军的积极运作下,小林跻造于9月2日调任任命为第17任台湾总督他上任就以皇民化、工业化、南进基地化”三原则统治台湾 。1936年11月设官民合营的台湾拓殖株式会社,主要在开发未垦土地,移民日本人至台湾,协助日人在南支、南洋的拓殖事业,发展工业,并对厦门、海南岛等日本占领地于行政方面积极配合;强力推动皇民化运动,强制废止台湾报纸的汉文栏;奖励台湾人改日本姓名;禁止歌仔戏、布袋戏;废止台湾阴历年习俗,但台湾人照过,日本人乃订阴历初一起五日内为劳动服务周,积极去台湾文化;强制参拜神社;实施管制米谷输出;关闭中央研究所;设热带医学研究所;建农业试验场;新高港筑港开工;建基隆港船坞;设立国家公园(大屯、次高太鲁阁、新高阿里山)。

从以上历史事实分析,日本在台的殖民统治分为:初期武力镇压---中期文化削弱---后期皇民化深入三步走的策略。

1945年国军光荣接收台湾,与此同时国军(部分军人)与当地台湾人民的矛盾很快上升到白热化的程度,大陆八年抗震的艰苦与惨烈记忆与台湾人民带有浓厚的日式风俗的生活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二二八惨案的发生,1949年之后,蒋介石政府进驻台湾,由于前期的日本皇民化教育深化严重,加之台湾当地的精英人士均已受到彻底的日本化教育,国民政府不得不实行强力的文化管制,而国民政府在政治上又是极度亲美的。以军人为中心的眷村聚集地与台湾当地受日化极深的人民一直有着大大小小的摩擦,客观地说,本省人与外省的区分是在那段时间形成的,本省人的概念又受到日本殖民教育的影响,从而畸形化,本省人有着浓厚的亲日色彩,而外省人作为流亡无法回家的游子,作为民国政府的一份子,受当时政治大环境影响,在意识形态上有夹杂着不同程度的亲美思想。

时至今日,如果说真正的中华文化在台湾,我认为十分偏颇,台湾仅有的中华文化是部分国民党精英带过去的,这部分精英的子女(外省人)继承了这部分文化,而台湾大部分民众的思想也或多或少继承了本省人的特点(畸形的殖民化教育思想),我认为李登辉和李敖是最典型的两个代表。李登辉的殖民化教育一直扎根于心,而李敖作为跟随父辈辗转到大陆的外省人,仅剩的一点中华文化精髓也在做着拼命的斗争和反抗。但是,文化是需要土壤的,没有土壤就不会有文化的昌盛,身在大陆的我们并没有觉察到土壤的重要性,不可单从表面的温良恭俭的感觉让就觉得真正的中华文化在台湾,从经济、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台湾地区的原创性屈指可数,台湾的城市规划、设计制造、艺术审美、文化娱乐时至今日仍能感觉到深受日本文化的影响。而中华文化之正气、之精髓被扎根于内心深处的日本文化所包装。假道学、受日本影响极深的审美、小确幸等心态的流行风靡。

以此用一首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台湾作为本文的结束,台湾同胞与我们同为炎黄子孙,盼望台湾回来。

其他网友回答

那是因为他看得太少。

这就好比有一个老外来了中国,到了重庆,然后他说:中国人吃得太辣了!然后他飞回国了,从此以后每当提起中国美食,他大概就会说:中国人吃得太辣了!

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但又不完全是真的。

先说一下重庆人的辣。我初到重庆时还是个不辣者,人生前二十多年,最多也就只能吃两三口外省辣。所以每次去餐馆,都要对老板说不要放辣不要放辣,老板都怀疑人生的看着我:不辣能好吃吗?! 有的还非得给我加上点,如果你说微辣,不好意思,跑福建广东起码也是中辣程度了。现在在福建跑重庆餐馆都会问一句是重庆辣还是本地辣。

那么就可以说,辣椒在重庆吗?

你叫湖南人怎么受得了!更别说中国广袤大地上对辣椒爱得深沉的人们。

台湾的底蕴来自于何处?

我想起《韦小宝》。韦小宝有个中心剧情,就是寻找宝藏。哪里来的宝藏?当年明朝败走时带走的妄图东山再起的宝藏。回望中国王朝史,这种宝藏传说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当年老蒋确实是带走了大量的宝藏,那个小岛上的故宫就是证明。

除了物他还带走了不同省的人。

中国人有很强的归根情节——其实世界上的人都有但不是每个国家都有中国这样悠远的历史,当年能跟着老蒋上船的,除了当前锋的众多无名之辈,还有不少出身良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这些人远离故土归期无望,在物质满足后,精神上对于家乡的渴望更为强烈,他们有各自的出身和教养,却聚居在同一座岛上,根出同源。

而大陆,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个时期是这样完整的推翻重建,尤其经过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从大众来看,大陆的文化精神基础确实薄落了一点。大部分的大陆人先是忙着仓禀实,才有机会开始更多的精神追求。

但是,大陆毕竟是传承中心,是根源之地,即使曾经满目苍夷,当风雨过后,再一一探寻,你所想了解的,想知道的,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寻得结果。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朋友从台湾旅游回来感慨中华文化在台湾大家怎么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