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教育启示(《西游记》中有哪些教育启示?)

网友提问:

《西游记》中有哪些教育启示?

优质回答:

唐僧以慈悲为怀,以善其心,刚正不恶,同妖魔作斗争,天不怕,地不怕,我们生活在幸福的今天,是否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斜恶斗争吗?

其他网友回答

《西游记》中有教育启示的点有很多,想要得到什么启示,就要看你用什么心态去看!

一、心猿意马

《西游记》孙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唐僧西天取经也是十万八千里。这只无所不能的“猴子”就是唐僧西天取经的心!路有多远,唐僧的心就能飞多远!暗喻人的心是可以到处飞的,人的心是像孙一样无所不能的。我们的心可以去任何地方,可以十万八千里,我们的心会七十二般变化,我们的心就像孙一样力量巨大,能力巨强,但是破坏力也最强!

二、欲望无邪

《西游记》中猪八戒是欲望的代表!我们知道唐僧是一个特别自律的人,见到好吃的也不动心,见到女人也不动心,唐僧的欲望都体现在了猪八戒身上,所以不论猪八戒多么的好吃,多么的好色,唐僧都不会太生气,因为猪八戒就代表着唐僧贪念的心!克服了自己贪念的心,克服了自己的贪欲才能取得真经!

三、理性逻辑

《西游记》中沙僧是坚定的,是理性的,是永远只说实话,只说对的话。沙僧是唐僧的理性和逻辑。拥有绝对的理性和缜密的逻辑是取得真经的必备条件!但是沙僧也是无趣的,他只会挑着行李,跟在后面。这也说明理性和逻辑的坚持是艰难的,是无趣的。无趣的东西坚持下来了,便是自律!

《西游记》中的教育启示有很多!只要我们本着学习的心态认真研读,就可以发现很多可学之处!

其他网友回答

1、有些困难,是必然要去面对的,少一个,都不是人生。正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面对九九八十一难,少一难,他们都无法到达最后的终点。

2、不害怕困难,才能解决困难。《西游记》中孙是最勇敢的,不害怕妖魔鬼怪,也不惧和他们对抗,所以他斩杀的妖魔鬼怪最多。

3、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西游记》中火焰山是困住唐僧师徒四人的一个坎,但是唐僧师徒四人借来芭蕉扇,过了火焰山。在新疆的火焰山景点旁边,有这样一行字: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火焰山在人生中象征非常难以跨越的困难,但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不仅在《西游记》中如此,人生中的火焰山也是如此。

4、在路上,必然会经历很多想不到的困难或是险阻。《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他们都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或是险阻并没有拦住唐僧师徒四人前行的脚步。人生路上,意想不到的困难或是险阻也会出现,但是只有跨越它们,才能继续前行。

5、火眼金睛或者说是睁大眼睛,不要急于对人或事物下定义。《西游记》中孙有着一双火眼金睛,凭借火眼金睛,孙看清了很多妖魔鬼怪的真面目。人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和事物,如果我们一眼就确定他们的真实面目,可能会存在偏见。日久见人心,很多人和事物,不是我们一眼就能确定的,要等待时间的考验。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五点启示:

1.相信专业领域的人的话,隔行如隔山,比如,孙让唐僧呆在圆圈里,因为他识破了白骨精。

2.合作才能共赢,《西游记》里每个人各有分工,少了谁都不行,孙斩妖除魔,猪八戒负责惹是生非,沙僧负责挑行李。

3.很多时候要让徒弟们相互牵制,不至于一头权利过大。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孙再厉害,上面还有如来佛祖,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低调。

5.做领导要有大格局,就像唐僧一样,做徒弟也要各司其职,办实事的才会受到重用。

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说到《西游记》,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很熟悉。

那么具体到《西游记》对关于子女教育方面的启示,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

首先,反问一个问题,孙喜欢西天取经吗?不喜欢。为什么还能坚持到底?因为有一个他最怕但又解除不了的东西——紧箍咒。对子女的教育,也需要这个紧箍咒。

没有紧箍咒约束的孙,当然更愿意在花果山当他的美猴王。当美猴王舒服自在,但成不了正果。如果没有紧箍咒的约束,孙很可能永远是一只顽性不改的猴子。到西天得正果的时候,他才会深深感谢,但取经路上被师傅念咒念得头痛欲裂满地打滚时,要说心中对唐僧没有怨恨,恐怕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孩子,不也是无法无天的美猴王吗?家庭是他的花果山。天天有吃有喝有玩,大人对他宠爱,百依百顺。让他学习,他一百个不愿意。这时他也需要一个紧箍咒。但谁都不愿意戴,何况一个孩子。

即使唐僧多么慈悲,也感化不了孙。没有紧箍咒,孙早就逃之夭夭了。那么紧箍咒是谁给的呢?如来佛。如来佛了解孙,知道如果不用强制性手段收束他,他就不会老实听话跟唐僧去取经。

如来佛也理解唐僧的困难,因为唐僧的修为虽然可以当师父,但毕竟还没有得道,法力还不够。给孙戴上紧箍咒,体现了如来佛的慈悲和智慧。

父母,其实是孩子的如来佛。真正关心孩子的,毕竟还是父母。孩子不管走多远,也走不出家长的心,就像风筝不管飞多高,线永远牵在家长手中。孩子学习的动力最终来自于家长。

但家长不能自己教孩子,必须把孩子交给老师。就像如来佛虽然要度化孙,还是得把他交给唐僧。如来佛像大老板,把握大方向,他不做具体的事。如来佛的高明,是给孙选一个好师父,还给了师父念紧箍咒的权利。

因为他知道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艰难,知道唐僧光凭慈悲降不住孙,“没有教不好的徒弟,只有不会教的师父”,只是对老师理想中的勉励语,不能简单地作为现实中硬性的要求。

每个家长都盼望老师把他的孩子培养成才,但在今天,大多数家长却不愿意给老师念紧箍咒的权力。不但不让老师念紧箍咒,还总是提防老师对孩子太严格。孩子不好学,他们就怪老师没爱心,没本事。

他们忘了老师并不是神仙。他们只有小情小爱,没有如来佛的大慈悲;只有小心计,没有大智慧。于是老师束手无策,教育难见实效,老师家长互相欺骗敷衍,孩子永远是无法无天的孙猴子。

所以家长老师要摆正位置,尤其是家长,因为你是在背后掌控一切的如来佛。家长一定要尊师重道,信任老师,赋予老师权力。老师以育人为天职,以成就人家子弟为心,念兹在兹,兢兢业业,像慈悲为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唐僧。

家长老师各正其位又默契配合,才能保障孩子走上取经之路,克服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如果是这样,教育其实是简单的。

《西游记》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读懂《西游记》,就读懂了人性,懂得了教育。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西游记》中有哪些教育启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