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吃什么(清明节这几种美食别忘记吃,寓意一整年都健康又顺利)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古时又称踏青节、三元节、祭祖节。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人们往往都会选择这一天给家里去世的先人扫墓、祭拜,来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情怀。所以清明扫墓、祭拜也就成了一种习俗。这不仅是为了祭祀先祖,更是为了后人祈福。
清明节除了踏青、扫墓之外,每年的清明节人们还会吃一些传统的美食,希望一整年家人都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健康快乐。清明节祭祖日,无论穷富,8种传统食物别忘了吃,寓意一年幸福安康好运连连。
1、 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做好后,把它们放入蒸笼蒸熟,出锅后再用刷子把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样我们的青团就做好了。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是浙江温州的特产之一。
青团的特点油绿如玉、软糯香甜、清香扑鼻,真是一款难得的天然绿色的健康小吃。
2、鸡蛋
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鸡蛋起源于先秦时代有些地区有禁火习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鸡蛋是度过这一时期的最好的食品储备。所以古人认为在清明节的时候吃鸡蛋,意味着接下来一整年都有好身体。清明节的鸡蛋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用来画或者是雕刻。只不过画过的鸡蛋还可以吃,雕刻过的鸡蛋只能用来欣赏了。
3、大葱和蛋饼
清明节青岛很多人家都要吃大葱和蛋饼,寓意聪明伶俐,古时青岛地区有很多人家也会捏面花,俗称“蒸小燕”清明节这天一定会吃白面小鸡和鸡蛋,寓意小燕子来了,真正的春天也到来了。
4、艾粄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艾的主要原料就是艾草和糯米,它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因为艾草做成的食物都会有一种独特的口感,所以很多人喜欢吃艾粄。首先把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出来把水分沥干一下,煮过艾草的水要保留好备用。然后把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和成面团。然后把准备好的所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等各种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5、馓子
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我们在超市或者一些小摊的地方会经常看到有卖馓子。南方和北方的馓子也会有些不同,南方的馓子偏细一些,多以米面为主料。北方的馓子比较粗糙一些,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
6、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所有包的各种蔬菜,都预示着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7、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来蒸成美食。北方人还习惯把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糕就是谷物类,谷物类加上枣,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可以增加脾的功能来限制一下肝气过分地往外张扬。
8、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叛。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白公翁)、荠菜、枸杞叶等。把需要用的草药洗净、去梗、煮熟,拌在预先浸透滤干的糯米(加适量大米)中,用碓皿翻成饭团,添进红糖搓匀,制成饭块蒸熟。
清明节这天主要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各个地方的风俗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吃这些传统美食,都寓意着弘扬文化,子孙不忘祖先的思想,这样的民风民俗是需要人们不断去弘扬去传承的。所以老传统千万不能丢一定要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