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文物的前世今生)
- 知识
- 2021-07-14
- 106热度
- 0评论
天龙山石窟
唐 天龙山石雕佛头
2021年春晚,一尊佛首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并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这尊佛首脸庞圆润,耳垂至肩,闭目含笑,神态慈和,既有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古拙端庄的风格,轮廓刻画间也隐含唐代造像以丰腴为美的迹象。这个2020年度回归祖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天龙山石窟,在它背后隐藏着一段千年石窟的曲折历史。
四朝建成
天龙山石窟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方向的天龙山上。此地位于古代佛教东传路线上的重要节点,地质又为适于雕刻的砂岩质,加之古代统治者的偏爱,因此石窟林立。天龙山石窟东西绵延500多米,除山麓河涧悬崖上五代至元明时期开凿的5个石窟外,东西两峰石窟从东向西逐次编号,共计25窟;石窟多为方形,面宽与进深相等,泰半为三壁三龛;时间跨度从东魏延续到有唐一代,历4朝约400年,是山西省内继云冈石窟之后的第二大石窟。
太原前身为晋阳,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宋灭北汉,晋阳不但是东魏和北齐的实际政治中心,同时也是多个割据政权的国都或并州治所。1400多年前,东魏一号人物高欢坐镇晋阳(今山西太原),遥控朝廷。因其本人对佛教的崇拜,他在晋阳西南郊的天龙山修建避暑宫殿之余,还下令在东峰开凿石窟,即第2、第3窟,以便四时祝祷。这2窟呈现出鲜明的元魏晚期风格,造像秀骨清癯,衣饰凝重洒脱。窟内以浮雕为点缀,有合掌天人、供养比丘、飞天等形象,其中第3窟左壁上还刻有维摩诘和文殊菩萨对谈的场景。自此以后,随着佛教信仰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兴盛,天龙山上的石窟与日俱增。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正式称帝,建立北齐,在天龙山上续凿3窟,即第1、第10、第16窟。这3窟风格与前2窟有别,佛像体态由清癯变为丰满,骨肉圆润,且注重表现肌肉的纹理,体现出雕刻手法的逐渐成熟。此后不久,隋朝统一天下,文帝复兴佛教崇拜,而天龙山上又增第8窟。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延续了北齐“张得其肉”的风格,同时又有向唐代以丰腴为美过渡的倾向。三十多年后,李氏父子自太原起兵,建立李唐王朝,此后,地处龙兴之地的天龙山石窟开凿达到巅峰。在有唐一代开凿的19个石窟规模宏大,气势恢宏,造像丰满细腻,线条圆润有致,富有曲线美感,呈现出大唐王朝鲜明的风格。由此可见,天龙山石窟不但跨越四朝,历史悠久,而且不同时期造像均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对我们了解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中国北方雕刻工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次回归的天龙山石窟佛首,属于上述隋代开凿的第8窟。这一窟是天龙山石窟中开凿年代、缘由、功德主等记载最清晰的一个石窟。根据洞外左壁上所刻碑文可知,该窟始建于公元584年。当时仍是晋王的杨广总管并州,真定县开国公刘瑞等为隋文帝、皇后和太子祈福,并特别祝愿晋王“磐石之安”,在天龙山上开凿此窟。时逢“开皇之治”,南北朝长达一百六十余年的战乱逐渐平定,社会秩序日趋稳定,经济文化逐步复苏,因此,诞生于开皇年间的这一洞窟成为天龙山25窟中规模最大的石窟。此窟分为前廊和主室两个部分,其中前廊宽达4.3米、高达3米、进深1.7米,雕有4根圆形立柱,左右立有两位力士;主室呈方形,系中央有方形塔柱的“支提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均开龛凿像,其中,东、西、北三壁各有一佛龛,龛内各有坐佛一尊,龛外各侍立二弟子与二菩萨;在中心柱东、西、南、北四壁亦各有一佛龛,龛内各有一佛二弟子。回归佛首正是被人从北壁佛龛中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的主尊佛身上盗凿的。
流失百年
此次回归的佛首所在的第8窟共计有雕像29尊,但没有一尊造型完整。第8窟内的文物残破并非特例,因为几乎整个天龙山石窟都是“无头”石窟。自唐代以后,中国北方战乱频仍,统治者屡屡兴起破佛措施,造成北方佛教衰落;到宋元时,天龙山石窟已经盛况不再,饱受岁月侵蚀;此后经历几个世纪的沉寂,天龙山石窟在20世纪初才又被重新发现。然而,由于当时国内文物保护意识和措施的匮乏,重见天日对于沉寂已久的天龙山石窟来说反而是一场浩劫。因为国外学者的关注和搜藏热潮,到1924年前后,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破坏,超240尊雕像被盗凿,所有造像头部皆被盗卖海外。
在近代最早对天龙山进行调查的是外国学者E·博尔斯曼和弗里尔。二人分别在1908年和1910年来到天龙山,对石窟进行了初步调查。几年之后,日本学者关野贞根据地方志的记载,两次(1918年、1921年)寻至此地,对石窟内的文物进行了拍摄、记录和编号,并在日本《国华》杂志上刊登相关的照片和报告。关野贞报告中呈现的风格独特、造型优美的中国佛像立刻引起艺术家和古董商的目光。此后,日本学者常盘大定、田中俊逸、山中定次郎和法国学者喜龙仁多次前往天龙山,开展所谓的“调查”。早在“调查”过程中,已有人以研究为名,擅取窟内浮雕(如喜龙仁便在1923年擅取了第16窟中的伎乐天浮雕,此浮雕几经倒卖,现现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而大规模盗卖天龙山石窟文物的始作俑者,则是日本山中商会的山中定次郎。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中定次郎的山中商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国和日本古董文物经销商,其总部位于纽约第五大道,在芝加哥和波士顿设有分理处,同时还在世界各地遍开商铺。1924年,巴黎古董商巴罗·马隆将3尊天龙山石窟佛头造像高价出售给美国费城巴恩斯基金会后,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也开始搜集天龙山造像。他在这一年的6月和1926年10月两次携带重金赶赴天龙山。勘探过地形后,山中商会花费二十根金条、一千块大洋收买了天龙山圣寿寺方丈净亮和尚,接着在净亮的协助下,从开凿时间最久远的2号石窟开始,对造像展开大规模“割头”行动。45尊雕刻精湛的造像被装在箱子或棺材里运往北京的山中商会,然后再转运至日本。根据1928年山中商会出版的《天龙山石佛》一书的记载,该会此次一共盗凿了佛像16尊、佛手与佛足3尊、菩萨像22尊、罗汉像1尊及天王力士像3尊。此后,经历山中商会和其他欧美文物贩子几轮盗凿的天龙山石窟文物,除第9窟体型庞大的弥勒佛造像外,几乎无一幸免。
这样疯狂的盗凿活动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稍有收敛。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此后数年,一批盗运的天龙山文物在娘子关被查获。1930年秋,冯玉祥因在倒蒋的中原大战中失利而隐居天龙山,在他的干预下,净亮和尚被逮捕并判死刑。天龙山石窟的盗凿告一段落,但流失海外的天龙山石窟文物则继续被外国收藏家和古董商辗转倒卖,几易其手。目前,日本、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博物馆都藏有天龙山石窟佛造像,其中以日本根津美术馆和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所藏最丰。两地集藏之天龙山浮雕、造像分别来自原天龙山文物第一和第二大私人收藏者日本铁路事业家根津嘉一郎和美国收藏家格伦威尔·温索浦的捐赠。
曲折回归
纵观中国近代史,我国被盗卖于海外的文物不只天龙山石窟一家。自鸦片战争以后,因列强的掠夺和国内外不法分子的偷盗走私,中国数千年历史积藏的宝贵文物大量流失于海外。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文物局与外交部、公安部等相关部门携手合作,开始监测并追回这些流落异国他乡的文化瑰宝。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已有300余批次计15万余件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的怀抱,而本次回归天龙山石窟佛首正是其中之一。
天龙山佛首的回家之路始于2020年9月14日。这一天,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将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列入拍卖目录后,便立即联合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市文物局等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密切关注。经过专家组鉴定研究,判断这尊佛首就是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后,国家文物局启动追索机制,在10月15日向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函,叫停拍卖,并终止与该佛首相关的宣传展示活动。该佛首被撤拍之后,经过文物局与该拍卖行董事长、旅日华侨张荣的沟通联系,张荣从日籍文物持有人手中购回这一佛首,并捐赠回国。11月17日,在中国驻日使馆的主持下,张荣将这尊佛首移交使馆保管。随后,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北京鲁迅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在驻日使馆和北京海关的支持下,取得日本文化厅文物出境许可。2020年12月12日12时,这尊流失海外近百年的天龙山佛首终于安全运抵北京重回祖国怀抱。
此次回归的佛首长33.7厘米,宽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公斤,是研究天龙山石窟乃至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珍贵实物标本。不过,它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不仅是因为它本身是近百年来第1件从日本回到祖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也是因为它背后的天龙山石窟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尽管天龙山石窟是我国受破坏最惨烈的佛教造像石窟,但它一直在中国十大石窟中占据重要地位。天龙山上的25窟反映了中原地区从东魏至晚唐的石窟艺术历史演进过程,是外来雕刻艺术本土化转变的典型代表;并且,由于天龙山石窟造像造型高雅、比例适中、线条柔和,形成了独特的“天龙山样式”,所以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受到国内外考古界和艺术界的普遍重视;此外,天龙山石窟内部的建筑结构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如第1、10、16窟内部的仿木结构前廊,是现存的北齐唯一建筑实例,对于研究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建筑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除去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天龙山石窟文物还具备独特的情感价值。目前,尚有约150件天龙山石窟造像散佚于海外,而流落异国的中国文物总计超过1000万件。这些流失文物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化身,同时也是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者,被寄托了丰富的民族情感。
随着第一件天龙山流失文物的追回,我国流失文物回归的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那些流落在海外的中国文物,终究都会重返故土。了解天龙山石窟文物的前世今生,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领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显明特色,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
作者:许详
编辑:王富聪 孙靖琪
团结报文史e家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络我们获取版权。
除了带给您优质黔货
更希望我们能带您
去了解贵州深山里的故事
敬请关注
博爱扶贫云商城
那家网/苏宁易购
黔货出山,我们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