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品 | 陪父亲过生日

打算回乡下陪父亲过生日的念头,是看了在珠海生活的表妹的微信朋友圈后萌生的。姑父过生日,她从珠海特地回去。一家人团聚,满满的幸福。我有多久没有陪父亲过生日了?一时竟想不起来。这一刻,我很惭愧,决定今年无论如何一定要回去陪父亲过一次生日。

出生在五十年代初的父亲,屈指算来今年六十有几了。长年在外生活的我,总在时光中恍惚。印象中父亲还是那个头发乌黑,为了讨生活长年累月在海上风里来雨里去的形象;在田间地头,头顶着个大太阳,手里一刻也不停歇地锄地,毫不费力的形象。然而,在岁月的不经意流逝间,父亲竟已年近七十,已完全从中年走到了老年。

白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父亲的两鬓?皱纹是什么时候爬满了父亲黝黑的脸庞?父亲是从哪一年开始变胖的?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我都无从知晓。

不得不说,岁月真是一个高明的神偷。不经意间,它偷走了太多太多,连我有关父亲的一些日常记忆也偷走了。最可怕的是,无论我怎么想,也想不起这么多年里,我陪父亲过生日的情形,哪怕一次,也想不起来,这让我心里隐隐作痛。

我拼命地回想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奈何这些曾经清晰如昨的记忆被时间撕成了碎片,就算再拼命寻找也很难找到可以定格的画面。一时心塞难言。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渔民,从十多岁起就跟着爷爷出海打渔养家,半辈子在海上漂。父亲有点大男子主义,母亲曾私下这样说过。其实不过是有些重男轻女罢了。姐出生的时候,听说父亲一脸的不高兴,以至于初为人父的幸福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弄的母亲也很委屈。直到两年后我出生,父亲脸上始挂上幸福的笑容。可想而知,作为家里的长孙,我所受的待遇。母亲曾提起,小时候我发烧不舒服时,父亲常握着我的小脚在脸上蹭。这般待遇,相信姐不曾有过。

父亲是我童年时的榜样。在我眼里,父亲绝对称得上心灵手巧。他会用竹子编箩、筐、篮子之类,会做渔网和一些农具;会做网床,会犁田,还会穿牛鼻子,给猫和狗看相。乐于助人的父亲,只要有人请他做这些,都会很热心地帮忙,从不收一分报酬。这些“本事”是跟谁学的,还是父亲自学成才,我不得而知。只觉得他好生厉害。现在,每次跟儿子提起,他们都哈哈大笑。也许,在他们这一代人的眼里,这些算不上是什么本事,但那时的我,对父亲很崇拜。

父亲虽然识字不多,但他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家里几代人出海,下地,不曾出过读书人。他希望我们更有出息,不再做这些辛苦活。他一直支持我上学,在学习上给我最大的自由。父亲从不让我去海边帮忙,尽管他有时和母亲会在海边忙到午夜。因此,我每天做完作业后有大量的时间可以看书。他从不干涉我看书和买书。凡是老师要求买的,或者是我自己喜欢看的,他都乐意掏钱给我去买。因此,在小学时,我已经有了一些藏书。并且在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出来工作,我都会有意识地看书和买书,相信这个良好的习惯已自小养成。

在小学时,还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小升初时,我的分数只够县城的电海中学。父亲不知从哪知道,一中可能会更好。于是他想让我去一中读。从不理事的父亲到处打听,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办到。虽然最终我没有上一中,但父亲的执着与支持,还是让我深受感动。

随着求学离家,多年来就像一只离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和父亲相处的时间相应地越来越少。初高中时在县城,一般一个月回家一次。父亲知道我爱学习,倒也没说什么。大学去了省城,离家更远了,一个学期才回家一趟。工作后在异地,有时一年也难回一趟。时间长了,他乡即故乡。我们就这样各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忙活。有时跟父亲说,我回不了,要不你过来吧。父亲总推说家里有事走不开。我知道,一年三百多天,无论阴晴,无论寒暑,父亲总是在忙。如果天气好,父亲就会出海;如果天气不允许出海,那就下地。家,海,地,父亲生活的三点一线。年年如此。

有时我跟他说,要不生日时过来,我们一起过,顺便玩两天。但父亲不曾来过。他虽然喜欢热闹,但不喜欢出远门。于是我每次只能在电话里说,“牛踏脚”记得多加点菜。父亲每次都笑着打哈哈,会的会的。其实过后听姐说,每年生日时,他都要求节俭,姐多买些菜,他都唠叨。

“百善孝为先”,一直觉得作为子女,自己还算孝顺。为此也沾沾自喜过。然而在为人父,特别是在人近中年后,才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多么无心和不孝的人,因为我所谓的孝顺大多只停留在孝的最低层次,也就是物质的层次,而在物质不匮乏的年代,给予爸妈物质,这也许只能是作为自我安慰,以求得心安罢了。

因此,当看到今年父亲的生日恰逢周末时,我甭提有多高兴,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回去陪父亲过一次生日。当我把这个想法跟妻提出时,她很支持我,并提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我憧憬着和父亲一起度过那美好的一天。

万万没想到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正当我们按部就班作准备时,5月下旬广州的新冠疫情卷土重来,省内各个城市又紧张起来。我不得不每天盯着新冠疫情的变化,关注着回乡政策。这期间,龙舟水也来凑热闹,显得格外疯狂,天天阵雨不断,有时甚至是暴雨,特别严重时还造成水浸街。每每想到回家的日子,不禁忧心忡忡,坐卧不安。曾想过要放弃,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回不去的理由啊。然而妻非常理解我,不断宽慰我说,不要紧的,按计划去做就是,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都说来日方长。其实来日并不方长。有些事经不起等待,尤其是对父母尽孝。这些年,看到过听到过不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事。每每听到这些,心都会堵得慌,那份怅然若失的感觉滋生出无限的乡愁来。

父亲生日的前一天,我第一次携妻带儿,驱车400余公里回乡下陪父亲过生日。不图给他多少钱,不图给他做什么美味佳肴,不图给他买什么贵重的礼物,只图用心陪他过一次生日,好好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2021年6月18日于东莞温怡居(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

庄 品,电白博贺人,企业职员,国家注册拍卖师,文学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