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奥塞梯共和国(南奥塞梯|大国博弈为何在这儿?)

南奥塞梯共和国
南奥塞梯·游子何时归?
地缘政治
本文图片资源来自:维基百科
地缘政治学实际上是国际政治大国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科恩

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曾为苏联时期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下的一个自治州。南奥塞梯于20世纪90年代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中宣布实质独立,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即Republic of South Ossetia),到目前为止,得到了俄罗斯、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瑙鲁等九个国家的承认并与其中八个建交。南奥塞梯占地3,900平方公里,位于高加索高原的南部,与俄罗斯人口较多的北奥塞梯之间被山岭(高加索山脉)分隔,与格鲁吉亚亚其他地区为Mtkvari河所分隔。南奥塞梯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大部份地区的海拔在1000米以上。经济以农业为主,大部份人口依靠农业维生,但整个共和国只有10%的土地是已开发耕地。

1°南奥塞梯纪年

回顾奥赛梯历史,有很多细节值得回味↓
前身:(历史问题积存,表面稳定时期)

1774年,南奥塞梯和北奥塞梯作为一个完整国家并入沙皇俄国版图,受高山阻隔的南奥塞梯长期处于半独立状态。
1830年沙皇将南奥塞梯委托给格鲁吉亚贵族代管,名义上归属沙皇。此时开始南奥塞梯行政上归格鲁吉亚管辖,政治上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南奥塞梯问题根源)
苏联时期1922年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州,定都茨欣瓦利,归格鲁吉亚管辖。(对格鲁吉亚分而治之)
1936年12月,北奥塞梯成立北奥塞梯自治共和国,但南奥塞梯自治州的法律地位一直没有变动。
1922-1989年,南奥塞梯格局基本稳定。南奥塞梯经济有所发展,社会面貌改善,与格鲁吉亚的冲突有所缓和,局势基本稳定。
表面稳定原因:
在苏联“大家庭”中,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民众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及社会福利水平基本相似,因此南奥塞梯人很少提出特别要求,与格鲁吉亚人之间的关系也大体相安无事。
(格俄关系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基本稳定)
 
1989-1992年(独立问题爆发,冲突、调解与维和时期)
背景:苏东剧变与苏联解体
1990年,格鲁吉亚发表独立宣言
1990年9月20日,南奥塞梯自治州宣布退出格鲁吉亚独立,成立“南奥塞梯苏维埃民主共和国”。12月,格鲁吉亚派兵进入南奥塞梯,双方发生武装冲突。
1991年,南奥塞梯宣布加入俄联邦,遭到格鲁吉亚反对。
1991年格鲁吉亚军队进入茨欣瓦利,导致为期一年的混乱和巷战(屠杀)。[产生了大量难民]
【第一次公投】1992年1月20日,南奥塞梯就南奥塞梯与俄罗斯合并问题举行全民公决,绝大部分人(98%)同意独立,但遭到格鲁吉亚反对。
1992年6月,俄罗斯、南奥塞梯、北奥塞梯与格鲁吉亚签署停火协议,俄罗斯维和部队进驻南奥塞梯,俄格关系全面升温。
战争后果:
南奥塞梯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经济;格鲁吉亚政府只成功实现对南奥塞梯地区的部分控制;产生大量难民。

 1992-2003年(矛盾缓和,局部冲突尚存)
1993年格鲁吉亚同意加入独联体,俄罗斯看到格鲁吉亚国内冲突会对北高加索的民族稳定和地区安全产生消极影响,为此开始积极参与调解格鲁吉亚国内冲突,加强与格鲁吉亚的关系。
1994年叶利钦访问格鲁吉亚,签署友好合作条约;1994年3月1日,格鲁吉亚正式加入独联体。
1996年格鲁吉亚议会通过边界保卫法,要求俄军1997-1998年间撤出格鲁吉亚;
1996年5月16日,俄罗斯、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北奥塞梯领导人在莫斯科会务,签署安全备忘录,南奥塞梯局势稳定
1997年10月,格鲁吉亚与乌克兰、阿塞拜疆和摩尔瓦多组间旨在抗衡俄罗斯的“古阿姆”集团。此时俄格关系僵化但并未完全破裂。
1999年格鲁吉亚提出加入北约,5月北约理事会同意接纳格鲁吉亚为北约新成员国。
2000年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实行签证制度,并以打击车臣非法武装分子为由轰炸格鲁吉亚潘基西峡谷,双方矛盾升级。
2002年起,美国开始对格军队进行培训。
2002年10月6日格总统与普京会务,俄格危机暂时缓解。
2002年11月,格鲁吉亚正式申请加入北约。
 
2003-2008(矛盾激化,独立问题重现,冲突升级)
   导火线:亲美派萨卡什维利上台
2003年“颜色革命”导致亲美的萨卡什维利政府执政,将结束国家分裂状态视为任期内的首要目标,俄格关系逐渐恶化。
[恶化源自:格鲁吉亚拒绝俄罗斯在高加索的战略存在,采取了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并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美国对俄罗斯进行战略遏制和挤压的前沿角色。]
2006年7月格鲁吉亚议会要求俄罗斯从南奥塞梯撤出维和部队。
2006年9月“间谍风波”:格鲁吉亚以“从事间谍活动”为由逮捕5名俄军官。俄罗斯对此表示强烈抗议,认为这纯属“挑衅行为”,采取空前强硬的法制措施。
【第二次公投】2006年11月12日,南奥塞梯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据称99%同意),未获得国际社会承认。
2007年9月19日,南奥塞梯一会致电俄罗斯、联合国秘书长和欧安会要求承认其独立。
 
2008-至今(战争、断交与决裂,问题复杂化国际化)
2008年2月,俄罗斯外长和总统梅德韦杰夫希望缓和与格鲁吉亚关系,俄格关系得到一定缓和。
2008年8月8日——8月12日,俄格战争
2008年8月26日,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独立。
2008年9月2日,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断交,俄格关系降至历史最低点。
战争后果:
南奥塞梯问题复杂化、国际化:
1.南奥塞梯从事实上发展到法理上的分离。
2.格鲁吉亚加入欧盟和北约的期望受阻。
         3.格总统萨克什维利因为八月战争失利而威信大减,在西方失去信誉。

2°剖析
 本部分,你将看到更多深层的问题↓

阻碍南北奥赛梯成为一个自治整体的因素:(国力与自然因素阻碍)
1.南奥塞梯在格鲁吉亚中的地理位置
2.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没有足够的力量越过高松的高加索山脉,将南奥塞梯和北奥塞梯连在一起,囊括于自己版图之内。
3.格鲁吉亚尚未成为苏联的组成部分。
 
格鲁吉亚(南奥塞梯)地理位置重要性及战略意义:
罗基隘道(Roki Pass)
在俄罗斯看来,外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南部地缘安全的重要屏障,是里海能源能够绕过俄罗斯输向欧洲运输途中难以绕过的战略要冲,而格鲁吉亚又是其最重要的节点。
格鲁吉亚位于黑海和高加索山脉之间、欧亚两大洲的结合部,是俄罗斯拒北约于国门外的最后一道屏障和进入外高加索地区的唯一通道。
南奥塞梯横梗于黑海和里海之间,扼守里海石油输出要道。                            
南奥塞梯问题各方出发点及利益考虑:
问题本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俄罗斯与美国之间乃至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格局演变和利益博弈的集中反应。
南奥塞梯方:一致在俄格关系中寻求自己的出路:或是期望与俄罗斯联合,与北奥塞梯合并;或是脱离格鲁吉亚而独立。日益偏向前者,但完全独立意识仍存。
俄罗斯方:[北约东扩问题]不能容忍美国及北约挤压其西部战略空间之后,再在其南部扩大影响。

对于格鲁吉亚政策初衷:(随着格鲁吉亚亲美而破裂,转向对抗)
首先使格鲁吉亚成为独联体成员国,用经济和政治手段使其“尊重”俄罗斯的利益和要求,并尽力将格鲁吉亚纳入俄国防体系中;于此同时,俄罗斯加强同格鲁吉亚的关系就是尽力阻止西方对里海能源开发的介入。
美国方:[地缘政治及战略考虑]主导格鲁吉亚外交安全政策,美国北可以堵住俄罗斯南下高加索的通道,东可以策应美军在中亚和阿富汗的行动,南可以震慑伊朗,西可以加强对黑海的控制。
措施:自2003年以来,美国共向格鲁吉亚提供了15亿美元的各类援助,向格鲁吉亚派出了数百名军事顾问帮助改建格鲁吉亚军队,大力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和要求俄军撤出在格鲁吉亚的基地,并主动表示愿意承担俄撤军费用。
格鲁吉亚方:力争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政策由原先希望借助俄罗斯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演变为希望借助西方援助振兴经济并谋求武力解决领土问题。

3° 展望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伤害,南奥塞梯之所以成为大国斡旋的中心,仍然离不开其地理位置的原因,高加索山的天然阻隔,隔断了南北奥赛梯,也似乎给奥塞梯人的回归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北约、俄罗斯的争夺仍将持续很久,而人口仅仅不到20W的南奥塞梯,是否能获得平静,与北奥塞梯相拥而泣;格鲁吉亚的新政府是否能让自己的人民免于磨难,一切都要交给未来,而这,正是地缘政治的魅力所在

南奥塞梯共和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