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九一八 | 走进沈阳历史博物馆)
- 知识
- 2021-06-06
- 357热度
- 0评论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松花江上 戴玉强;殷秀梅 - 远去的飞鹰 -->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4周年纪念日,就让我们随着辽宁检验检疫局干部职工的脚步,一起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一下……
远远看到一本巨大而残缺的台历造型纪念碑矗立在那里,就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残历碑。在残历碑广场的西南角还悬挂着一座铜铸警世钟,钟的正面铸有“勿忘国耻”四个大字。每年这里都要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共同撞钟14响,寓意着东北人民浴血抗战的14年。钟声过后,刺耳的防空警报忽然响彻天际,所有在市区主要街路行驶的机动车辆也都同时停车鸣笛,长达3分钟之久,这一切都在警示着人们要勿忘“九·一八”。
进入陈列馆里,最先到的是序厅。四周的墙壁全部装饰花岗岩石板,并镶嵌有高低起伏、连绵不断的白色山脉浮雕。在灯光的作用下,白色山脉倒映在黑色大理石地面上,墙面、地面浑然一体,营造出白山黑水的壮美景象,象征着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好河山。地面的中央有一座金字塔形的铜铸卧碑。碑的顶部是一块红色的宝石,在寓意14年抗战的14盏灯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象征东北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民族英烈浩气永存。
序厅的一侧有楼梯通向地下展厅。拾级而下,屋顶的采光窗由大变小,光线也渐渐由明变暗。这是国难即将降临的一种暗示。楼梯旁的地坪上铺满了石砾,石砾中又分布着14盏紫灯,象征14年的苦难与抗争。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柳条湖事件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军人以巡视铁路为名,来到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按照事先的计划,于10时20分用炸药将铁路一侧的路轨炸毁。之后,日本人又制造假现场,把这次爆炸事件嫁祸于我北大营东北军的官兵。
突袭北大营
柳条湖铁路的爆炸声刚过,日军便开始炮轰北大营。中国官兵得到的上级命令是: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于是,在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日军很快就攻入北大营。
侵占沈阳城
在日本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突袭北大营的同时,在19日零时40分左右,日军也按计划发动了对沈阳城的进攻。日军侵占沈阳,残杀无辜百姓,给沈阳人民带来了深重空难和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仅官方财产损失就达18亿以上。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相继从国内增调部队,进一步扩大侵略态势,在18个月内,东北四省一区全部沦陷。日军所到之处,极尽烧杀抢掠之能事,东北民众妻离了散,流离失所。
日本在东北的血腥统治
拼凑傀儡政权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长期霸占中国东北,网罗了以溥仪等为代表的汉奸及其他亲日分子,于1932年3月1日建立起肢解中国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并强迫伪满与其签订了《日满议定书》,为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实行法西斯殖民统治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白色恐怖下的东北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东北人民的反抗,维护法西斯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军警宪特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反动法令,任意抓捕、监禁、残害、屠杀东北人民,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大血案,东北大地处于极度的白色恐怖之中。
“滚地笼”是日伪刽子手对其所谓的“犯人”用刑时使用的一种刑具,笼内侧布满了锋利的铁刺。当时是把“犯人”的衣服剥光,塞进宠内,封好盖子,然后就在地上滚动笼子,笼内的人马上就会被折磨得皮开肉绽,血肉模糊,被折磨致死致残者不计其数。
1932年9月16日,为了报复义勇军袭击抚顺煤矿,抚顺日军闯进抚顺平顶山村,制造了“平顶山惨案”。近千座民房被焚毁,全村400多户、300多人被屠杀。
活人细菌试验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根据日本天皇指令在东北建立了两个秘密细菌战部队,一个名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一个名为关东军兽疫预防部。1941年,这两支部队分别秘称为731和100部队。其中,位于哈尔滨平房地区的第731部队占地30多平方公里,设有用活人做细菌实验的专门设施及培养繁殖细菌和昆虫的密封设备、制造细菌武器的车间及实验场地、处理尸体的焚尸炉、关押“犯人”的秘密监狱以及专用飞机和飞机场。731部队用活人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试验,其残忍程度举世罕见。主要有菌液注射实验、染菌饮食实验、毒气实验、“冻伤治疗”实验、真空环境实验、空气静脉注射实验以及人、马、猴之间血液交换实验等等,种类繁多,手段极其残忍。另外,731部队不仅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还要在实验对象已经发病尚未死亡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活体解剖,更有甚者是把健康的人解剖后用来作标本。
掠夺压榨劳动力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掠夺中国东北的丰富资源,以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在伪满强制推行劳动编制,大量掠夺劳动力,诱骗和抓捕中国人当劳工,送到工厂、矿山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广大劳工遭受了人间地狱般的苦难。
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
中国共产党创建抗日游击队
日军侵占东北后,中共满洲省委从1932年起先后在东北地区创建了十几支游击队,并逐步成为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核心力量。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各军相继成立,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日伪军队的“讨伐”,并在战斗中发展壮大,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斗争
1936年2月至1936年11月,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其他抗日武装,相继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东北抗日联军同日军展开了长期、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消灭了日伪大量有生力量,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中国抗战史上最悲壮的一页。
东北光复与侵略者的下场
东北光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东京电台宣读“终战诏书”。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至此,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侵略者终于低下了罪恶的头颅。
日本侵略者最终下场
1946年5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审判日本战犯,被审判的有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梅津美治郎等28名甲级战犯。1948年12月23日,东条英机等7名罪大恶极的战犯被处决。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同时,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也于1945年冬成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并在南京、北平、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
(供稿:辽宁检验检疫局)
主编:曲实强 主编助理:陈伟
本期小编:郭恒作
投稿邮箱:gmsbweixin@126.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当日
《中国国门时报》电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