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发表(主编儿子在核心期刊发表了92篇作品?我怎么没有这么强的爸爸!)
- 知识
- 2021-06-06
- 131热度
- 0评论
核心期刊发表
最近刚被期刊《冰川冻土》上“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这种马屁paper刷屏,前天又有人扒出,金融界核心期刊《银行家》在2006年刊登了10岁小学生王青石的散文。而这位小学生正是《银行家》主编王松奇的儿子!
这位主编爸爸父爱如山,不仅登儿子文章,还索性在期刊上开了个父子集专栏,发了儿子文章、放自己书法、推儿子新书……也不知道是儿子给爸爸交版面费还是爸爸给儿子发稿费。
有记者采访王松奇主编,他的回应是:没啥解释的,谁文章好就发谁的。
一时间网友愤怒不已,你10岁小学生好能好到天上去吗?再好也不能把儿子的散文发表在金融领域核心期刊上吧?你这不是以权谋私吗?让那些辛苦发paper的学生怎么想?
拿散文发paper在学术界就实在太嚣张了,出于好奇我去扒了这个期刊。
我发现《银行家》里其实专门设置有一个叫“文化休闲”的栏目,平时就是发发散文诗歌书法之类的。老王小王那些娱乐文章都是发在“文化休闲”中的,并不像网友喷的那样“主编的儿子拿散文发核心期刊”。照这么看,如果儿子确实写得好,发一两篇好像也没啥毛病吼。而且2006年的事情今天突然被扒出来,感觉这记者也是有点刻意。
但是!我仔细研读后,发现这个事情的比我想象中要大很多!!这个小朋友在爸爸主编的期刊不是发了一两篇!而是将近100篇啊!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来品品!
1、王青石(主编儿子)究竟发了点啥?
一开始我准备去知网上下载王青石的文章,没想到这一下就是一下午...
王青石在《银行家》首次发文是2006年的11月刊,那年他才10岁。从那以后我一直扒到了2018年!整整十二年,横跨了他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啊!奥运会都办三轮了他还在《银行家》上写文章…
整个途中我扒崩了5个知网账号、输了23次验证码、N次愤慨小王特么咋就这么能写!
我挨个下载下来看了,先给大家展示一下冰山一角。别的不说,王青石的这个知网收录量简直吊打当代99%的大学生!
据我统计,王青石同学在《银行家》上一共发文92篇,其中有几篇诗歌汇总计为一篇,如果分开算的话加起来估计要过百。
但《银行家》这个期刊只是月刊,“文化休闲”栏目每期也就发几篇文章。光在月刊上王青石就发表了百余篇,合着你们父子是这个栏目的包年用户啊!
王青石在2013年出了本书叫《2013写在波特兰》,王爸爸在《银行家》上提到了2013年去波特兰参加儿子高中毕业典礼的事。总之青石是在美国上的高中和本科。
再结合青石在《银行家》的创作轨迹,可以画出下面这张图。
每个作家都有创作的巅峰和低谷。青石的初中为了准备出国,耽误了创作。但去美国读高中后,创作能力迅猛上升!整个中学时代几乎保持每月一篇的更新速度。
在美国读本科期间是他的创作巅峰!大三往后可能学习忙,就没空写了。当然,也可能人家只是长大后不想在《银行家》混了。
无论怎样,如果这本期刊有劳模,王青石一定能在勤勉榜排名前三!
他的写作不仅量大,题材也很丰富。起先是文笔还比较稚嫩,歌颂春夏秋冬,描述自然风光
也有一些观后感文章。同样是学生,你写的观后感只能交给老师批改,人家的观后感已经多次发刊了!!
里面还记录了他的留学生活,通过文化休闲栏目,我都快摸清他的留学路线了!
甚至连他妈啥时候带他去的颐和园、他什么时候开始减肥、啥时候去塞班岛钓的鱼我都一清二楚
总之发表范围涵盖热门电影的影评、日常生活的随笔,以及对政治时事的评论等等。从涉猎范围来讲,堪称《银行家》最强签约者!
这么说吧,如果你看《银行家》的文化休闲栏目,你就可以看透主编之子的一生...感觉这就像一个纸质版vlog,看完后我对王青石为人都了解的很透彻了。
他不仅在期刊上硕果累累,还出过几本书。
虽然销量很不可观,但这证明了他确实热爱写作,以及他爸确实热爱公开他的写作。
2、他写的水平究竟咋样?
平心而论,作为小学生作文,我周围学中文的同学都说王青石的文章确实是优秀的。他能熟练地运用排比、对比,用词都不重样的!放语文课上,那就是面向全班大声朗读的范文。
挺好的作文,放在小学生作文精选里多好!不知道为啥要来《银行家》里凑热闹,显得期刊怪活泼的。
在深度上,青石也有一些颇具启发意义的思考。比如说这篇《痛苦的周末——一个小学生的呐喊》,非常精彩!诗中抨击了当代儿童周末补习的现象
最后发出了这样的呐喊:
是啊!在哪里!!小小学生,竟然能有如此振聋发聩的怒吼,和当年北岛的我—不—相—信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知道他爸当年看到作何感想,反正是先发在《银行家》了。
另外,他改写的《千里之外》也不错,中心思想也是对现实小学生课堂的抨击。
后边小学生长大了,写的东西逐渐文化,我一个工科生真的越来越看不懂了……这篇《在天赋异禀的人生中得到满足感,是当务之急》,光题目我就懵圈了,啥叫天赋异禀的人生??
大家能看懂的自行品鉴一下……
但后期也有很浅显易懂的,比如说这个:
总的来说,王青石的写作没他爸夸得那么文采斐然,但也没网上说的那么差,确实是小学生优秀范围的水平。至于那些还不错的文章,除了不适合《银行家》,别的都没毛病。
3、王青石咋能在期刊上发这么多篇?
其实早在2006年11期,《银行家》第一次连续刊登王青石的两篇文学作品之后,就有读者对此提出了质疑,表示“这么稚气十足的文字不应出现在专业性较强的刊物中。”
但王主编身正不怕影子斜,于2007年1期的刊物中做出回应,表示犬子王青石的作品“文笔清纯生动,风格华丽隽永,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文化休闲》栏目。王青石是谁?你们可能不知道,他是我儿子。”
但谁又能想到,这股清新的风,一吹就吹了12年呢...
他认为儿子虽然才十岁,但才气远在自己之上,那些文章和诗歌自己都写不出来
那你还干个屁的主编啊!写东西写不过一个小学生!还说“你下班了打开《银行家》先看看头,是我写的刊首语,再看看尾,是我儿子的诗,其它内容以后再说。”合着里面的paper都没啥好看呗,干脆让你儿子来当副主编算了!
总之王松奇表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不能因为自己的主编身份,埋没了儿子的才华。最后更是用论语中的典故“贤哉松奇也!”收尾,表达了将父子二人自比孔夫子、颜回的自信。不愧是你!
父亲大公无私,其实非常好。儿子的文笔,也的确有才。但你在自己主编的期刊上,连续12年刊登儿子的近百篇作品,好好的金融期刊整成了儿子的日记本,这不是梗着脖子找骂吗?
仔细查阅一番后,我认为事情或许并没有那么简单。我在期刊的《文化休闲》栏目中看见了很多重复的作者名,像刘平、刘天铎、周文彰,都是发文的常客。刘天铎钟爱四季,而刘平偏好念诗。
我大胆推测,事情的真相是这样的!这个文化休闲栏目人气不咋地,平时没啥人想着往金融期刊上写诗,只能靠他们几个人苦苦支撑。为了保留这一栏目,维持《银行家》内容的多样性,持续为大家带来“清新的风”,王主编不得不从儿子抓起,让他疯狂输出。
面对父亲的委以重任,王青石付出了很多努力。他无论再忙都会坚持写作,笔耕不辍,高效产出了很多内容。“无论忙到何种程度,石头始终信守承诺,每周向王芳交一篇稿。”《银行家》2014年05期 王松奇《爸爸的话》节选
也就是说,王青石能在期刊上发那么多篇文章,完全是形势所迫外加他爸逼的啊!
人家爷俩是在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从2006年到2018年,燃烧自己12年的时间与才华,满足读者嗷嗷待哺的求知心!才不是为了一己私欲啊!
说得我自己都差点信了...
4、这个核心期刊,它究竟有多核心?
这个事情一爆出来,大家都非常愤怒。觉得这可是核心期刊啊!莘莘学子熬破头都发不出paper,最后被个10岁的小学生在期刊上一篇接一篇地发?这简直是把我们科研狗的尊严放在脚底下踩啊!
王松奇这种做法当然是错误的、恶劣的。但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冷静一点,别看个标题就开骂。
你发不了核心,往人家孩子头上甩锅干啥?你熬破头挤的是正刊,人家孩子发的是“文化休闲”小栏目。别一口一个“有个主编爹就核心期刊一篇接一篇”。当然如果你本来就是想投诗歌散文,那倒是可以控诉一下。
再科普两句。很多人一听到什么“北大”、“核心”、“期刊”这样的词就觉得很厉害,觉得中国最高水平的学术风气都被搞烂了。但我说实话,这本《银行家》真的没有那么牛逼。
它的确是北大核心期刊,曾经是。《银行家》收录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2011年版和2014年版,却没有收录于最新的2017-2019年第八版
图为清华图书馆查询结果及2017-2019年收录目录
这意味着《银行家》这本期刊,已经被踢出北大核心期刊的行列了。
而且说实话,北大核心本身也不是最牛逼的,南大核心就比它牛逼。而南大核心期刊目录从2010年到2020年都没有收录过《银行家》,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核心期刊它也没有那么核心。
2014-2016南大核心期刊目录节选
当然不是说不核心就能随便上,这毕竟是个学术期刊,不是你家的后花园,别有点啥花花肠子都往里面倒。
哪怕是我这么个小小的公众号,要是我天天发些《随笔·在甘肃天水放牛的那些日子》、《痛苦的寒假·一个科研狗的哀嚎》、《过柱子教会我的那些事儿》、《减肥的重要性——写给亚清的信》、《我在海淀清华揍了一个师弟》啥的,粉丝早就取关八十多回了。
让儿子在自己主编的期刊上发了将近一百篇文章,还搞出了父子集这样的特辑。10岁孩子的作品也许有他独特的光芒,但再高你俩也不至于在国家的期刊上秀父爱吧?
说白了这就是占用公共资源,以权谋私,没得洗。拿着学术期刊的版面给儿子练笔出风头,真的不怕其他作者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
据说期刊已经给出回应了,王主编就等着接受处理吧。
四、风雨飘摇的中文期刊
从《冰川冻土》“导师崇高师娘优美”,到核心期刊主编让10岁儿子刊登散文诗歌,中文期刊的水刊历史真是源远流长。前途堪忧啊。
老有人问,为啥中国人搞科研都要苦练英文,拼命发英文文献呢?咋不往中文期刊投呢?中国就没有厉害的期刊吗?
坦率地说,基本没有。有句话叫“中文的只能叫文章,英文的才叫文献”,很残酷,但很现实。
国内水刊太多,往水刊上发水文的人也多,水来水去,越水越水,最后大家看见中文期刊就觉得水。像我们材化领域,中文期刊都是不看的,里面的数据结论不足为信,看了也是白看,没啥价值。
有人又问了,那为啥这些垃圾水文还让它存在呢?审论文的人也知道它是水文,就别让发表啊!
也不能这么说……水不水是相对的……CNS大牛眼中,IF<5的SCI可能都是辣鸡。带你做毕设的师兄师姐眼中,你的本科毕业论文可能都是闹着玩的水文。咱们喷别人带坏学术风气的时候,也先掂量掂量自己搞科研的心态有多水吧。
正如我以前说过,水刊是水博最后的港湾。水刊要活下去,只能收水博的水文;水博要毕业,只能把水文投到水刊。两者互相温暖,谁也别嫌弃谁。
但再继续这么搞下去,中文期刊永远抬不起头。最后全都停业整顿、关门大吉了,大家全往国外投,我国也甭想有啥话语权了,科研搞成这地步估计也就到头了。
值得庆幸的是,在多次学术重锤的敲打下,大家对于水文风气的容忍度都越来越低,行业内对于打造高质量期刊的渴望也越来越迫切。
希望中文期刊受此压力能慢慢变好吧。也希望科研工作者们在写论文、投论文的时候多想一想,想想中文期刊的未来,也想想自己科研的未来。
毕竟你做科研的最初目的,不是为了水的。
ps:后台回复“王青石”,可以获得我下载整理的王青石全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品鉴品鉴
欢迎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