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

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
一、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主动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能适应未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人,我校从2000年秋季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主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多元、主动和创造性的思维,在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团体协作精神,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这种主要是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加以实施的新课程,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一种现代学习方式,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且有助于教师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抓手,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更自觉地推进素质教育。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发现、创新的积极欲望。
    3.学会分享与合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
    5.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通过社会实践,懂得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设研究性学习课的原则
四.研究性学习课的过程
五.课题活动计划
    1.2000年9月,对教师进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培训,使教师理解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的意义、目的、方法以及教师在研究课实施过程所起的作用。
    3.2000年11月,课题选定,学生个人申报课题(不提供参考题目,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自己探讨确定课题)对相同或接近的课题进行合并。
    5.从12月以后,开展具体活动,做到活动有监控、有指导,并强调学生自主性,重过程。到2001年9月进行第一期活动总结,学生个人写研究报告和研究感受,小组再写总结报告,成果展示并进行评价。
    7.2002年9月,学校总结前期开课经验,继续在起始年段开班。高二年(2000级)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报单课性选修课。2003年1月,高三年(1999级)进行论文答辩,完成课题研究。
    9.2003年9月起,全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课,旧生得出更高一级研究报告。高三年(2000级)学生论文答辩,研究成果展示。学校对2000级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终结性评价,总结研究课题开设经验,研究新的开设方案。
六、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管理
    学校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管理。
    2.学校结合"研究性学习"确立"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教研课题,各教研组向学校申报相应子课题。
    4.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的年段课任教师、班主任均负有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的责任。
    6. 学年成绩报告单 增辟有"研究性学习"的成绩专栏,由指导老师提供成绩, 班主任填写。

七.开发利用多种教育资源
    学校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包括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和职工;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校园网等设施、设备和场地;反映学校文化的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源,如学校花园、雕塑、树木、科普园地等。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和学生家长中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校将特别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指导的人才资源库。
八.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是研究性学习有效实施的关键性工作,学校将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把它放到实施研究性学习、落实课程计划,不断提高质量的关键位置上来。
    2.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设置研究性学习内容,本身就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学校将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与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研究探索结合起来,并通过鼓励、支持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实施问题的探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九.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的时间
活动课、课余时间、假期和双休日。

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