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过中秋?

今年的中秋跟国庆碰巧在同一天。天文专家说,中秋和国庆重合,21世纪一共就只出现四次。上一次是2001年,另外两次是2031和2077年。还有网友酸酸地表示:中秋和国庆都在一起了,可我还是单身。一张口就是老单身汉了......要我说,咱也想开点儿。你看,它俩在一起得到啥好处了吗?还不是被全国人民吐槽嘛。再说了,今年在一起,明年就得分开,没啥好羡慕的。其实对于过节这件事儿,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麻木了。印象里,小时候过节就是能吃到很多好吃的。可是现在,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换不回童年的快乐时光了。但中秋节对于中国人的意义,是历经多少岁月都无法消减的。因为在这一天,“团圆”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翘首以盼的欢喜。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中秋的小故事,也许你都没听过。今天哒sir就跟你讲讲。明明每个十五的月亮都圆,为什么我们偏偏要在八月十五一起赏月呢?难道八月十五的月亮要比其他月份的更大更亮吗?从气象学观点来看,是因为每年这个时候,来自北方的干冷气流会使空气中的水汽减少。月亮就显得更加皎洁明亮。但从天文学的角度看,月亮也不一定只有在中秋才分外明亮。因为月亮是反射太阳光才亮的。月光的强弱既与月亮距地球远近有关,也与月亮离太阳的远近有关。那八月十五赏月的习俗到底是从何而来呢?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毕竟这天上一共就两个闪闪发光的“大件”,所以古人对他们非常崇敬。在神话故事里也都有日神、月神之说。八月十五恰好是秋季三个月中,最中间的一天,这样的日子来祭祀再合适不过了。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月亮,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活动。一直到了唐代,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现代人的饮食更注重健康,我们也知道月饼是高糖高热量的食品,不宜多吃。但月饼作为中华传统美食,历史悠久。过中秋,这个仪式感可是不能少的。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有一年中秋,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抬头望着圆月觉得和胡饼的形状很像,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元朝时,中原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传递消息困难。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差人分头传送,通知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到了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随着人们制作月饼经验的日益丰富,市场上月饼的种类也层出不穷,工艺越来越讲究。一年有十二次月圆,阖家团圆才叫中秋。在外拼搏的人们,打心底里都有种孤独的感觉。平时被忙碌的工作占得满满当当,而到了过节,与亲朋好友团聚,把酒言欢,无处宣泄的情感便有了一个出口。《武林外传》第四十回,大家聚在一起过中秋的场景,不少人都记忆犹新。佟掌柜说:“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如果一不开心就寄希望于如果当初,那你永远都不会开心。”能认识一帮朝夕相处、打打闹闹的朋友,是佟湘玉的荣幸。是啊,在这团圆之夜,和最亲近的朋友共同举杯,就算有再多烦恼和忧愁,也都随着酒下肚,烟消云散了。而我们,也可以卸下所有坚强,大大方方地发个朋友圈告诉所有人:我想家了。没人会笑你矫情。在中秋节,一切柔软的情感都在这个时候被释放了。那些平日里不得相见的人,放在普通的日子,见了也是高兴。可要是在中秋节相聚,却有格外的感觉。难得团圆,走亲访友带上劲酒,就是最好的节日问候。月下欢聚,共饮一杯劲酒,喜悦尽在不言中。“当年我们并不觉得这天有什么,只是觉得,这是一个有月亮的节日。直到多年以后,才意识到团圆是一件多么令人幸福的事情。家人团聚、亲朋欢聚、走亲访友,团圆的日子里,每一刻都充满幸福的滋味。”这个中秋,劲酒携手网易哒哒,为回家的人们打造了专属中秋H5。你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今年的“中秋关键词”,生成自己的寄情祝福卡。无论走得有多快,都不要忘记回家的路。无论走的有多远,都不要忘记拉紧家人的手。家好月圆,有情有劲。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中秋团圆时刻,欢聚时刻,中国劲酒始终与你相伴,有情有劲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