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三学生:“压力,你好!”

写在前面
我是一名中学心理老师,工作对象是初一到高三的孩子。作为心理老师,我曾获湖南省首届心理教师专业能力比赛(教学、咨询、写作)第一名,但从赛场回到课堂,面对一个个独特的孩子,我依然是那个充满疑惑和焦虑的普通老师。
为了缓解焦虑,为了记录成长,为了更好地服务每一个与我有缘遇见的孩子,我萌生了写下心理老师工作日常的念头,坚持为盼!
今天的故事稍微有点长,
但值得看哦!
成长故事
NO. 1 2019年11月22日
小A,高三男生,年级70多名,在学校10点半下晚自习后会继续回家学习到至少12点。小A妈妈,40多岁中年女性,优雅中透着沧桑,在儿子学校附近工作以便照顾儿子。这是一个经历过挫折的家庭,母子俩都坚强而积极地生活着。
来访者是母亲,她描述完家庭状况和自己的情绪之后,说了一件事——昨天早上起来看到地上满是碎纸,有些诧异地问儿子情况,答:“心里不爽就撕本子,撕了一本好像还不够,撕了两本就好多了”。妈妈说她建议儿子找心理老师聊聊,他说“我没有问题,不用去”。
这次交流我更多是在倾听母亲的情绪,传达家长的情绪稳定对孩子的重要性,鼓励她放下焦虑等待儿子的成长。
NO.2 2019年12月9日
一位细心负责的高三任课老师给我打电话,说要帮一个学生预约咨询,第二天学生如约而至。
男生小B,看起来憨厚而结实,来咨询室坐下以后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困惑“老师,我很着急,写作业的时候总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和情境冒出来,让我没法专心学习。”后来得知让他分心的情境背后有一个发生在高二时的具体故事,我们的交流从那个故事出发,最后落脚于自我接纳。
NO.3 2019年11月22日
小C,同样是一名高三男生,学习成绩从年级10多名掉到了40多名。他的来访预约牵涉到了医务室医生和孩子的母亲,从预约者的语气中我感受到了她们的无助和焦虑。孩子母亲说“我想让他去看心理医生,他不愿意,所以想先找学校心理老师试试”,听着这样的描述我很忐忑。
第二天,小C如约而至。这是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子男孩,长相清秀,喜欢打篮球,思维流畅表达清晰,但愁容满面。“我曾摸过一个石头,当时很多狗在旁边,狗可能舔过石头,我又刚好摸到,我会不会因此得狂犬病呢?”这是他最近痛苦和担忧的事情。为此,他查阅了很多关于狂犬病的资料,接受了来自父母和老师的劝慰,去专业医院看了医生,又多次咨询了学校校医,虽然理智上知道患病的可能性很小,但依然会不受控制地想到这个问题并且影响学习。“我是一个不相信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的人,我要把所有可能性都扼杀在摇篮里”,这是他对自己担心的解释。
听到这,“疑病、强迫、焦虑”这些专业词汇跳到了我的眼前,但诊断不是那么容易和匆忙的事,我继续询问他对学习的感受,问他是否有压力,他非常果断的回应“没什么压力”。
这次沟通以“缓解对狂犬病的担心”为主线,我用心理学上经典的“粉色小象”故事带他理解试图控制思维的困难,和他讨论了一些转移注意的具体时间和做法。
2019年12月16日
小C妈妈再次给我打电话,说小C最近不再担心狂犬病问题,学习状态也好了很多,但又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胸闷。妈妈做了很多工作,答应下次陪他去做心电图,他的担忧有所缓解,但依然希望能再次接受咨询。我们约了第二天见面。
第二天,小C准时到来,这次提到了三个问题:①最近考试不理想,虽有小进步但离目标差距很远②胸闷问题③旁系长辈去世,未能前往悼念感到遗憾。从“疑病”角度看,这次困扰明显没有上次严重,我决定把重心放在对学习的探讨。再次问到对学习的感受,他的回答是“还好,没多少压力”。
我帮他梳理了一下最近的状态:高三学生、成绩下降、身体的困扰、睡眠不足、长辈去世…请他感受如果这是一个班上的其他同学,他的感受会如何?假设这位同学正在爬山,画下他的状态,画完思考怎样可以让他爬得更轻松。(具体过程略)
最后,小C在咨询记录本上写下了“很满意,即将去尝试和调整”后离开了咨询室。
心理老师说
这三个故事有很多不一样的点,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值得挖掘的不同内容,但我今天想聊的是他们的共性——高三男生,成绩好,自我要求高,有困扰,但自己并不觉得有压力。他们真的没有压力吗?
1.压力是什么?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压力是一种由外部事件引起的内在体验。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你去应付,应对过程中当你感觉到“真麻烦”时,压力就产生了。这种压力往往包含了内心的冲突和强烈的情绪体验。
引发压力的原因包括:生物性原因,如受伤、疾病、饥饿;心理性原因,如错误的认知、不良经验、个性特点;社会性原因,如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社会交往不良、社会变革。一般来说,造成心理问题的压力往往是综合性的。
2.高三的我们有压力吗?
有,这是毋庸置疑的回答。作为一名高三学生,面对高考都没压力的话你就不配被称为高三党。目标、考试、家长、同学、老师、自己,每一个都可能带来挑战和任务,学着学着,当你觉得“真麻烦”的时候压力就来了。写作业时总是冒出的那些曾经的回忆,身体上的紧张、胸闷、心跳加速,对身体和学业的担忧……都可能是“压力”这个捣蛋鬼找到了你,上面故事中ABC三位同学身上都有明显的压力源和压力表现。
看到压力在自己身上的体现,接纳它。故事中小C多次不假思索地回应“我没有压力”其实就是缺少对压力的觉察和接纳。给压力存在的空间,它或许就不会以稀奇古怪的方式来骚扰你了。
3.有压力怎么办?
(1)正确认识压力。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随着压力的增大效率会逐渐上升,达到最佳水平之后又会下降。因此,一定的压力是高效率的基础。不是所有的压力都需要调整,只有当你的压力让效率下降,感到痛苦迷茫时才需要调节。
(2)压力调节的方法。压力过大的调节方法个人认为可以分为“治标”和“治本”两类。“治标”系列包括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学会放松等,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和效果因人而异,可以根据需要去尝试。唯一的建议是可实现,无伤害性,如小A所做的撕本子的做法也是可以接受的。“治本”系列的原则是让个人与环境变得和谐,尽量减少内在冲突。具体来说,可以把学习目标具体化、细化,让学习变得可掌控、有收获,压力自然不会太大。
当然,大脑作为一切心智活动的器官,它需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才能保持高效运转。劳逸结合、善待大脑也是压力调节的基础。
(3)相信成长的力量。高三孩子心智趋于成熟,与压力携手同行是一种能力,面对压力适当承受和挣扎其实是成长的过程。面对压力坚持下来,高三必定会成为成长中的里程碑。当然,确实感到无助时请大方向老师和家长求助,心理老师一直都在哦!
最后想说
对高三学生而言,高考是目前人生中需要攀爬的最高峰,它注定是一段不平凡的旅程。为目标奋斗,为进步欢呼,也别忘了对压力说声——“你好”!
注:文中故事以真实个案为基础,已作部分修改。因个别家长和同学不便联络未提前征得同意,如当事人觉得不妥请通过微信后台与我联系修改。不当之处,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