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有所为有所不为
- 百科
- 2021-02-13
- 251热度
- 0评论
这两句话是最近读季羡林老先人生感悟里两篇小短文的标题,读来很有感触,觉得两句话有很强的联系,就放在一起,说说自己的粗浅理解。知足不容易,知不足更不容易。知足是修为和心态,知不足是心胸和能力。老话说知足常乐,但是生活在一个名利世俗的社会里,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知足真的又很不容易。绝大多人没有的时候以为得到了就知足了,结果真得到了发现好像也就那么回事,既无得到的快感、更没持续的满足。小目标没实现的时候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了就知足了,实现后就一定很快有了大目标。求之不得的焦虑总是比愿望实现的幸福要多的多。按说因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自己的努力,生活跟过去比、跟父辈比、跟原来的期待比,总体上平均水平都进步很大了,尽管人与人有差距,大部分人都应该知足或者比较知足,但是现实似乎相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努力奋斗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被充分激发了,社会氛围更功利和攀比和焦躁了,而不是因为发展进步而淡定平和了,名牌、名校、名头、名……,出人头地的梦想一代一代、星火相传。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没有被激发的欲望,没有全民的奋斗就没有今天我们自己生活的富足和国家的富强,但是没有反思和调整,欲望就永远得不到满足,就永远不知足。于朝争名、于市争利的日子就永远没有尽头,无论得到多少都很难知足,更可况很多时候还求而不得呢。知足还真不是简单个人的事,是整个社会的事,社会风气和价值导向不改,名头百姓哈很难改。知不足跟知足对仗,但还真不是针对知足。知不足是跟自己的心胸和认知有关系。老话经常说有的人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越是一知半解越自我感觉良好,越固执己见,因为认知的有限让他以为真理真知都在他那里。越是学习的深入、越有更多质疑,才不敢妄言,不执着于已知、执拗于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讲的专业高级一点就是人的认知半径大小决定了对自己和世界的态度。认知半径越大,未知领域就越大,越谨言慎行、心有敬畏,反之认知半径越小,未知的领域就越小,越容易自满自足,自我封闭。知不足首先需要学习、思考和实践,走万里路、读万卷书,增长见识和学识。当然所谓的见多识广之后也容易封闭和固执,所以需要开放、需要持续的学习,才能突破认知的边界探索更大的未知。井底之蛙看到的天空也会随着向上攀爬而逐渐变大,但是只有爬出井口,才知道天是无边大的。知识上的不足可以通过学习弥补,内心内在的不足则需要能够反思反省、审视回顾,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缺陷不足,努力去改正或者提升。人贵有自知之明就“贵”在知不足。有所为有所不为,我的理解主要是要有敬畏、有衡量,有自知之明,因时而为、因势而为,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名利冲混头。人都有局限性,开心顺利的时候都会春风得意,但是不能得意忘形,失败挫折的时候都会垂头丧气,但是不能一蹶不振。所谓的修为好、道行高的人绝大部分也不是荣辱不惊的圣人,而是能够在狂热或者冰冷中保持理性理智,能够静下来分析形势、总结得失,能够重新再出发,永远在相对正确的道理上,能够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和把握。人活在世上总要做点事有所为,无论事大事小,不能吃饱混天黑,浑浑噩噩的重复每一天,总要给自己和生活一点新鲜感、成就感,哪怕是扫地刷碗。同时在现实中有法律、道德约束、有形势环境的制约,总有些事不可为。可为时不能不为,不可为时也不能强为。可为不为顶多平庸平淡、碌碌无为,不可为而为则可能会伤痕累累、一败涂地。当然为了远大的理想、高尚的动机、为了良心良知,抛下个人荣辱名利、乃至身家性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挺身而出是值得钦佩敬仰的大英雄、真勇士。无论战争还是和平年代,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都需要这样的人挺身而出,引领社会的进步。而如果因为膨胀自大、因为自保自私,为和不为的后果都不值得同情,但是值得反思和借鉴,作为反面教材让我们警醒。知足常乐又能积极有为可以是个努力方向。诚如丰子恺所言:“不困于心、不乱于情、不惧将来、不念过往,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