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沙龙 | 候鸟:我城的一位作家

放映详情
《候鸟:我城的一位作家》
时间
2020年11月7日(周六)
18:30-21:30
地 点
万象书坊
(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8号)
主办单位
译林出版社
活字文化
万象书坊
参与方式
付费沙龙:80元/人
(限额20人)
付费沙龙包含以下超值内容:
1. 新书《我的乔治亚》或《哨鹿》1本(可指定)
2. 纪录片独家首次完整放映(160分钟)
3. 价值46元的手工立体微型屋一份
4. 一杯观影咖啡或其他饮品
5. 一次抽奖机会
(奖品为西西亲笔签名毛边书一套)
报名方式
扫码进群付款报名
注:报名时,请留下一个你想了解的关于西西、纪录片或其作品的问题,活字文化与译林出版社两位西西的编辑将为大家做映后问答。被抽中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将赠予提问者西西亲笔签名的毛边书一套。
西西简介
西西肖像西西是谁?她是继王安忆、陈映真之后的“世界华文文学奖”得主,同时斩获了美国“纽曼文学奖”、瑞典“蝉文学奖”、香港书展年度作家、红楼梦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为什么要叫“西西”呢?“西”就是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孩两只脚站在地上的一个四方格子里。从一个格子跳到另一个格子,跳跳,跳跳,定格成两帧菲林,于是西西就叫西西了。这样一位以童年游戏命名的小说家,生于上海,1950年随父母移居香港。历经战乱与迁徙的西西,看过许多细微的苦痛与挣扎,却形成自己达观良善的态度——以一种积极的游戏的目光,去认识我们的家园。从1953年在《人人文学》发表第一首诗,直至今日,年逾八十的西西仍旧笔耕不辍。她以显浅的文字、轻盈的絮语、纯挚的寓言,证明非宏大叙事同样能创造具有伟大文学价值的作品。
《候鸟:我城的一位作家》
纪录片简介
《候鸟:我城的一位作家》片头
《候鸟:我城的一位作家》是讲述作家西西的最新纪录片,由西西多年的知己好友何福仁担任编导,由素叶工作坊拍摄制作,记录这位香港文坛重要作家的日常与创作点滴。
影片长约160分钟,按照西西自传作品《候鸟》的故事,拍摄西西的生活经历,展览西西制作的娃娃屋、毛熊等工艺品,并对照她其他作品的内容,进行融合、补缀。工作坊邀请了西西的亲人、朋友、素叶同仁讲述与西西在一起时的故事与回忆。片中还有多段由多位青年艺术家以不同方式演绎从西西作品获得的灵感,也有学者讲述西西作品的特色。试图呈现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真实的西西。
西西作品
《哨鹿》《我的乔治亚》简介
01
《哨鹿》:关于十八世纪清朝的历史想象
“木兰”是满语,意为哨鹿,即猎人以木制的长哨仿效雄鹿求偶的声音,引诱雌鹿出现,然后猎杀之。一派祥和的木兰胜景中,为何隐藏着奇异的眼睛?小说以哨鹿为名,敷衍一场清朝乾隆时期 皇家猎苑中 暗伏的刺杀案件 。全书分两个声部平行展开。一为乾隆秋季自紫禁城经承德避暑山庄去木兰围场打猎;一为哨鹿人阿木泰一步步陷入刺杀乾隆的迷局中 。两条线索犹如交响,独立而交叠。又像蒙太奇,在看似意料之中的地方,制造出乎其外的惊奇大戏。
02
《我的乔治亚》:一幅十八世纪英国的风情画
小说以作家西西亲手搭建一座十八世纪英国乔治亚时代的“娃娃屋”为线索,探索彼时英国的建筑、家具、摆设,展现那时的人物会话、家居日常,并扩及当年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同时,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交织其间。
建筑微型屋,并不是为了消极地打发时间。而是在游戏中发现自我,认识家园,重建“我城”的社群记忆。如同一次历史重构,西西以她创新的艺术布局和叙述,在分享她的丰富知识、灵慧巧思和生活乐趣的过程中,让往昔回魂翻新。
从《哨鹿》到《我的乔治亚》,西西的写作也从右手写到左手。因为乳腺癌,西西右手失灵了,她就用左手歪歪斜斜地练习写字,自语道“反正右手写出来的也好不了多少”。就是这样从容淡定、朝气蓬勃的西西,通过这两本书,向我们展现了她对历史的重新想象,对世界的好奇。两种图书现场有售
周边简介
《西西的小屋:封存一个乔治亚时代》
这款独特的立体手工微型屋由联邦走马精心设计。其创意来源于《我的乔治亚》中西西亲手搭建的一座十八世纪乔治亚风格的娃娃屋。
其包含“毛坯房”“家具建材”与“住宅游览指南”三大部件,每一件物品都可以在《我的乔治亚》一书中找到对应的描写,皆是十八世纪乔治亚风格的原版复刻,让你亲手建造一座十八世纪乔治亚住宅。
单独购买46元,参与沙龙即赠
周六晚上,不见不散?
扫码进群付款报名

活字文化
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