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2 篇

网上有这么一句被用烂的了话,每次看见有人用,都有一种百爪挠心的感觉。这句话这么写的:「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其中「林深时见鹿」,原型出自李白的一首诗,原文是「树深时见鹿」。改这个诗句的人,通过把「树」改成了「林」,瞬间将诗仙的天才,拉低到了网文水准。古人讲一字之师,指通过改一个字,能化腐朽为神奇。但有些人,反着来,也能通过改一个字,化神奇为垃圾。李白那首诗,叫《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全文是: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其中「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非常天才的一句。树深时见鹿,说的是山野中时而见到野鹿,可见环境清幽。如果改成是「林深时见鹿」,就是非常简单的一句「直陈」。在树林深处的时候,看见了野鹿。这种直陈,任何一个网文写手随手都能写十八句。「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就是这样的复制体。如果愿意,你也可以一直复制下去。比如,云深时见鹤,梨白时见蝶。草深时见兔,柳绿时见莺。叶深时见蝉,天青时见鸢。雨落时见你,灯起时见你,酒醉时见你。总之,只要你想,就没有见不到的动物和人。李白会这么写?如果这么写,那诗仙真是白当了。所以李白写的是「树深时见鹿」。树深,是高级的「委婉」表达。指作者在山上行进,一树一树地穿越,慢慢行到了深处。爬过山的人都能体会到这种情景,这是一个非常有画面感的过程。「树深时见鹿」像一个电影画面,一个人穿过一棵棵树木,行到树影深处,时而见到野鹿。作者的动作,环境的清幽,瞬间都有了。但只要把「树」改成了「林」,一字之差,所有意境就瞬间毁了。李白「树深时见鹿」之妙,还在于有下文。下文是「溪午不闻钟」。这句的意思是,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道院的钟声。这看似是在说钟声,实际上是在透露信息:附近道院的道士,都外出去了。这首诗叫《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要找的人,外出去了,这是一个关键的信息。但李白没有直说,只提一句「溪午不闻钟」,和前一句「树深」相同,也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一连两波委婉,就将“找人找不到”这件寻常事,写得妙趣横生,诗意弥漫。贾岛也写过一首类似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也是写去山里找人,但要找的人不在。但贾岛的写法不一样,用的是典型的「直陈」,松树下问童子,你师父呢?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直接了当的陈述,如同日记,毫不出彩。好在后两句写「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通过云山雾罩的大全景,暗示失落的心情,巧妙的寓情于景,救活了这首诗。李白其实最擅长「直陈」,然后加「夸张」,基本是他的标配。典型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点都不拐弯抹角,磅礴潇逸之气呼之欲出。以李白的豪放性格,是不太喜欢用「委婉」的。但只要他愿意,偶尔用之,仅凭「树深」这种炼字,照样能将整个唐宋的委婉派,写得服服气气。只是可惜,这份天才,在今天被改成网络“金句”后,暴殄天物了。#读书笔记#-------------《唐国史补》里,有这么个故事。有个叫李勉的人,在做官的时候,私放过一名狱中刺客。后来不做官了,去河北旅行,巧遇这名囚犯。这时的囚犯家业兴旺,混得很好。他有感恩之心,请李勉到回家,好好招待。晚上,囚犯跟老婆说,这个人曾经救过我一命,我该好好报答他。老婆问,给他一千匹绢够吗?囚犯说,不够。老婆又问,那两千匹绢够吗?囚犯说,也不够。老婆说,那既然这样,干脆杀了吧。囚犯听了很心动,意欲杀之。这个故事,每次想起来,都会有不同的恐惧。少年时,恐惧很简单,大概就「最毒妇人心」。就觉得故事里的女人,怎么能心肠这么毒辣。大学毕业后,听一个前辈说,不要随便借钱给你的朋友,因为你不但会失去钱,还会失去朋友。那时候,觉得这样的话很势利。后来真的借了一些钱出去,也不多,能承受的起。如长辈所言,真的失去了几个朋友。道理也很简单,借的钱多半是收不回来的。要么,是别人不想还。要么,是别人没的还。无论哪种情况,对方都不会再维持交往。因为断绝联系,是消账的最好方式。以前会有很幼稚的心理,觉得你既然还不了,钱也不多,我大不了不要了,朋友继续做嘛。实际上,是很难的。欠人情这回事,被欠的人没有包袱,但欠的人心里有压力。有些人会正面担这个压力,但总会有人,去暴力推卸掉这个压力。方式就是干脆消掉你这个朋友,压力都永久逃避掉了。推己及人,就容易理解这个故事里的人。李勉不碰到囚犯还好,其实碰到了,未必是好事。因为救命之恩,太大了,压在囚犯心里。囚犯怎么才能释放掉这个压力,他想报恩,通过物质去还这个情。但是情太大了,还不起。他老婆明白,这个情还不掉,压得囚犯难受。干脆出主意,把人杀掉。杀人,也是暴力推卸掉这个压力。干脆世上没有这个恩人,就不存在报恩的难题。这个逻辑听起来很荒诞,其实生活里处处都是。那些因为不想还钱,采取断交,本质上也是一种轻微的“杀人”行为。感情里,这样的事也不少,当一方自觉亏欠另一方太多的时候,往往主动选择相忘于江湖。因为欠的多,又无法弥补。愧疚的心理折磨人,干脆将对方从自己的生活里“杀”掉。现在再读这个故事,恐惧更深。之前觉得那个女人毒辣,现在细想,其实那个囚犯,或许更狠。女人提出杀他恩人的时候,他很快就心动了。按照常理来说,一个人要劝说另一个人去杀人,是不可能轻易三言两语就说动的。除非,那个人,本身也有这个打算。囚犯当年因为当刺客被抓,要么是侠,要么是杀手。或者两者特性都有,只是比例问题。后来这样一个逃犯,能置起那样的兴旺家业,想必有些手段。又能娶那样聪明又毒辣的女人,所谓人以群分,他本身就不太可能是个善茬。这种人,很可能就是岳不群这种伪君子。表面看着,重情重义,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难题,往往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主意,怎么狠怎么来。当囚犯在街上偶遇李勉的时候,他很可能已经起了杀心。后来的盛情款待,也不假,就像杀死刑犯之前,还要给吃顿好的。这个心不假,但盖不住更恶的念头。他跟老婆聊天,两次说不够,却不提任何加码意见,其实是在等着老婆讲他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老婆已经懂了,他不想纠缠,于是提出杀人。当杀人的意见提出来时候,囚犯立马就心动了。其实不是心动,而是他只需要有人顺水推舟一把。他自己不想说杀人,想别人提出,自己附和。这对夫妻的歹毒,半斤八两。这个故事,会越想越恐惧,当李勉遇见曾经救过的囚犯的那一刻,他半只脚就已经踏在了黄泉路口。但一切杀机,被裹在一片盛情之中,细思恐极。故事的最后,因为有人告密,李勉幸免于难,囚犯夫妻受到惩罚。古人讲故事,一定要好人有好人报,这后半截,千古一样。但这前半截,寥寥百字,写透人心,寒彻入骨。故事,即世道。古今人心不变。故事原文:
或说天下未有兵甲时,常多刺客。李汧公勉为开封尉,鞫狱。狱囚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曰:“偿缣千匹可乎?”曰:“未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杀之。”故囚心动。其僮哀勉,密告之。勉衩衣乘马而逸。比夜半,行百余里,至津店,店老父曰:“此多猛兽,何敢夜行?”勉因话言。言未毕,梁上有人瞥下,曰:“我几误杀长者!”乃去。未明,携故囚夫妻二首以示勉。
#来,喝了这杯酒,我和你讲讲这个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