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物我感通

(一)
半夜闻鸡叫,脑海浮现远山。复又睡去,梦见在书店买了两本书后,见一书封面残破,拿起一看,《时间与存在》。作者不是海德格尔,而是久仰一古朴学者,具体是谁,却回忆不起来。大喜,刚还在念叨这本书呢,忽然就见到了。于是拆了标签(书如衣),欣然去买单,不想要2000元,于是说,那就不买了。无奈拆了标签,不买不行。正犯愁的时候,醒了。

(二)
龙山三中支教,2020年10月22日白天听了一堂八年级数学试卷讲评课,晚上做题,得之:

一个数量天然地和一个或者几个数量有着联系。人心天然地顺着数量与数量之间构成的势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逻辑和由逻辑推导出来的知识和结论,不过是人心顺势而动的结果。人心能够感到这种势,顺势而有所思考,这不是教出来的。老师顶多只能教给学生“由因揭果”和“执果求因”的思维方式,因与果之间的通道,只有通过“感”才能打通。这个感,是“云从龙,风从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卦》)的感,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辞下》)的感。这种感,从物-我之际的自然感应而来。在这个意义上,0~3岁的教育特别重要,游戏特别重要,情境教学特别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感觉特别重要。

(三)
李旭老师对拙文《如何由知识而明心见性?(外三篇)》(2020年10月15日)的评论,启我深思。正好与我上面的思考相关,整理如下:

杨骐文:在现代语境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所首先面对的乃是对象化的知识。如何由知识上溯到思想方法,由思想方法通达我们的生活方式,由生活方式通达我们的天性?由知识上溯到思想方法好理解,难点在于:如何由思想方法通达我们的生活方式,由生活方式通达我们的天性。要深入知识之所以产生的根由,这根由乃是物之性和我之性一起明亮起来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孕着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唯有化入到物我相互发明的过程中来,才能触类旁通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在根子上乃是我们的天性在物我相互发明中的表达。从而,在科学主义和逻辑主义统治着我们的学科教学的今天,如何回到“子在学爻”的“学”之本义?如何立足现代科学回溯到尚象制器的,我们与物打交道的天然方式?要在化。非至诚不能化。要在涵泳和悠游。
李旭老师:“如何由知识上溯到思想方法,由思想方法通达我们的生活方式,由生活方式通达我们的天性?”鄙人浅见有两点:一,有感。二,能静。有感即有真情,有真情才能见性,故诗教为君子之教的发端。静,才能自省自知,自省自知,才有真情实感。《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通即人-物之性的感通。

(三)
龙山三中支教,10月21日听了一堂历史课,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百家争鸣》。听课前关注到课标,听课后联想到柯小刚老师的文章 ,思考如下:

初中历史课标在阐述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时指出:“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历史的时序”,二是“历史发展的进程”,三是“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理解这三个关键词,要回到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原初含义中来。对现代读者而言,问题的关键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是如何被书写的,它们是怎样意气相通地编织在一起的,我们该如何理解它们。如同《诗经》的草木鸟兽之名构成道化流行的网络节点一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也构成道化流行的节点。这个节点之为节点,乃从天人之际,变化之端而来。对每一个草木鸟兽的名物训诂,关涉到物事在发端处、过程中、结果处留下的情状和痕迹。痕迹流转之际,透出“所以迹”的几微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