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雩文艺】作者:张荣才《追寻法显大和尚的足迹》总第699期③2020年第269期③

请点击上方赣雩文艺关注我们哟!让阅读得到升华!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本公众号欢迎广告投放和热心赞助!(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追寻法显大和尚的足迹作者:张荣才2011年五月和翌年春暖花开之季,我曾两次就《佛教是如何从海上传入中国的》这一课题,陪同时任国务院参事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原香港《大公报》社董事长、社长王国华先生进行了专题调研。国华先生对佛学研究颇深,他与著名国学大师,中央文史馆馆员饶宗颐先生是忘年之交。饶宗颐与季羡林被文化界并称为“南饶北季”,具有很高的学术成就和国学造诣。国华先生介绍说:饶先生治学严谨,几十年研究佛学,笔耕不辍,无耐年龄大了,出不了远门了,于是常给我吹风,说国家现在搞文化建设,義义重大,儒、释、道、墨、诸子百家,都是中华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国人对儒、道和其它文化的专题研究颇多,相对佛教一路,除了我们知道的汉明帝建白马寺,由陆路迎接佛教传入中国外,而对佛教是如何从海上传入中国的探讨偏弱了些。据我所知,最早从海上取经回国的,应该是东晋的法显大和尚,从时间上说,他要比唐僧取经还要早二三百年的样子,而且是在你们山东古青州的栲栳岛登陆,你不妨顺着这条线路走走看看,把佛教海路东进一事了解清楚,这对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是大有裨益的。国华先生祖籍山东,同时也是佛门的热心研究者,做为重要课题,在国务院参事室报请领导批准后,他连续两年率助手来山东专题调研。受省领导委托,我全程陪同了国华先生的考察活动。
宝相寺遇“佛光”佛教在山东源缘颇深,同时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以此推论,东晋海上佛教的传入,对北魏的中都有什么影响?按照设计线路,调研的第一站就到了济宁汶上的宝相寺。汶上古称中都,宝相寺又叫太子玲珑塔,处汶上西北隅,始建于北魏(一说为唐代),1994年3月15日在修茸塔体时发现了佛骨、佛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全部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佛骨、佛舍利被珍藏在金棺内,金棺外为银椁,银椁外为石匣,层层相套,石匣前有银菩萨,呈跪拜式,后有水晶瓶和七宝净水瓶,内有弥足珍贵的佛教圣物一一佛牙。佛牙之上,有北宋宰相王安石收藏时刻上的"东府"两字,与史载完全吻和。匣上有铭文,记载了整个入宫过程。从入宫到出土,时隔882年。1994年新华社用六种文字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世界。到宝相寺时上午十点半左右,当日春光和煦,万里无云,宝相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按地宫出土的样式放大的观世音菩萨立像,这是不同于世界任何地方的圣像,庄严妙善。在听了济宁市政府和汶上县有关方面的介绍后,随后进了简短的座谈。国华先生对汶上宝相寺的修茸和保护给予了肯定,同时对太子玲珑塔的修复谈了非常中肯的意见,他认为,总体修复应当贯彻修旧如旧的方针,千万不要以新压古,画蛇添足,搞出一些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萎缩矮化了这一享誊世界的人类魂宝,影响千年古塔的高大形象。
来山东前些年,国华先生曾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用小楷手抄了一部佛教经典——《六祖壇经》,在日本影共印了500本。参观后,王参事深深为宝相寺地宫文物和悠久历史所震撼,随即向宝相寺搞了个简单的赠书仪式。
出地宫展室的时候,不经意间我向空中扫了一眼。这一看吃了一惊,明明刚到广场时万里无云,参观也只是一个多小时的光景,太阳周围突然出现了两道圆环彩虹,大彩虹套小彩虹,太阳居中,非常鲜亮,耀眼。赤、橙、黄、绿、青、蓝、紫呈七色光芒,时间持续大约四十分钟左右,于是赶紧让陪同人员拍下了这一宝贵瞬间。当地人说地宫圣物打开的那天,天上曾出过彩虹,后来也见到过,但日套双环的奇观,在这里还是第一次看到。
明哲说法研究佛学,寻找东晋大和尚法显西天取经之路,知道一些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说出个子丑寅卯来的不是很多。离开汶上后,当日便来到了青岛湛山寺。选择这里,一是国华先生和湛山寺明哲法师是老朋友,再是明哲法师夲身就是山东省佛教协会主席,造诣深,资格老,是国内现存不多的佛教界资深高僧大德之一,时年已86岁高龄,但仍然从事着佛学事业,令人感佩。
青岛湛山寺依山而建,负山带海,景色殊异。“湛山清梵”是青岛十景之一。湛山寺属佛教天台宗,首任住持为近代名僧倓虚法师,后有弘一大师。现任住持明哲除担任省佛协主席外,还曾任过中国佛学院副教务长,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多处佛院方丈一职。明哲法师生于1925年,山东济宁人,7岁诵读四书五经,至今还能背诵大段文章,并为之做详细解釋。他从三岁跟母亲吃素学佛,皈依佛门,先后在厦门南普陀、五台山清凉吉祥寺学习戒律和密宗教法,造诣殊深。寒喧过后,我随即切入了正题,沒想到刚说到法显大和尚,明哲法师突然兴奋起来,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如江河行地,一发而不可收:我平生最为佩服的就是法显大和尚,他本姓龚,东晋成帝咸康年间出生在山西临汾,三岁就出了家,因上头有两哥哥没有立住,也就是死的早,所以父母把他送到寺里当了和尚。法显天资聪颖,稍长,他熟谙各种佛经。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他发现经书之间,相互抵牾的地方较多,特别是在当时竞没有一部完整的、经典的佛教圣卷,信徒对佛教源流,佛教宗法更是只言片语,有些以误传误。西天取经回来后,他写下了著名的《佛国记》,开头就说:“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所以决意到西天取经。
东晋隆安三年,法显同慧景,道整等四人从长安出发,以65岁高龄赴天竺(古印度)求取真经。至张掖时,他遇到了智严、慧简等名僧,由于志同道合,于是结伴而行,共同西行取经,一路穿河西走廊,夜住晓行,不日到达敦煌。明哲法师记性好,神情专注,呷口茶后继续动情地说:取真经必须有舍身忘我的宏愿,没发下舍身的大愿,是一辈子也取不到真经的。可是,这一行人到了敦煌后,在取经路线上发生了分歧。多数取经的僧人意愿取道楼兰、高昌一地,因为这里距内地近,西域僧人多,最主要的是吃苦少,即便不去天竺国,一样从外国僧人处取得真经。而同意去西天取经的,只有法显、慧景和道整三人。稍做停留后,队伍一分为二各自上路了,那一路咱就不说了。
单说法显一路,由敦煌出发,过沙漠到了新疆,然后,折向西南穿行,一路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直抵于阗,在这里,他们稍做休整。尔后南跨葱岭,渡小雪山。这里的气侯太恶劣了,加上食不果腹,慧景因不耐山阴风雪,被活活冻饿而死。历尽千辛万苦,法显和道整才到达印度的中天竺。来到后,就一头扎进各大寺院开始学习整理佛卷。三年的取经,他们发现,既便是到了西天,也没有现成的佛学经卷,僧侣之间传教,也都是你传我,我传你,口口相传。没办法,法显只能听一句,记一句。历时三年,他终于完成了《摩珂僧祗律》、《萨婆多部钞律》等六部经典。此时,法显已经71岁了。
为彻底了解佛教,法显从此开始学习梵语。当时,印度的中天竺是信奉大乘佛教,狮子国即现在的斯里兰卡,信奉小乘佛学,大乘渡他人,小乘渡自已,二教同属佛学南北二宗。所以,要想完整地了解佛教,还必须去斯里兰卡学习小乘,以补其缺,然后回国。
但此时,同伴道整说什么也不愿去狮子国,更不愿意回国了。他担心在回国路上,恐怕就交待余生了。法显叹口气说:人各有志,不回来我有啥法?可是,当我一想到过小雪山时,慧景被活生生的冻饿而死的惨象,人不回来也情有可原啊。就这样,义熙五年(409年),法显只身一人,从孟加拉湾到达斯里兰卡,开始翻译小乘佛教。在这里,他一住又是三年,孤身海外,其难可知。但是,法显志坚如铁,历尽千辛,终于系统、准确地译完了小乘的四部佛经。连同在中天竺编译的六部大乘,至此,他功德园满,编译勘误了全部的佛学经卷。
义熙八年,法显搭商船回国,孰料在海上突遇飓风,那船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浪巅,一会低谷,一直被刮到了濒临太平洋的美州耶婆提国。据专家考证,此地属印度尼西亚群岛一带,还有一说是墨西哥。仅在海上,法显就随波漂流100多天,还差点被船主以船上有和尚不吉利为由扔到海里,多亏一位同行的少年,反复陈述利害,方得保全性命。法显在这里住了五个月,待来年信风到来时,转乘了另一艘回中国的商船。但是,这次海航仍然不顺当,在水绝粮尽之时,没想到再次遇上海暴。眼看山穷水尽,倾复间突然看见前方一片青山绿树,不仅喜从天降。上岸取水时碰上了两个猎户,一问,才知这里乃是中国的长广郡所辖的牢山(崂山)。长广郡就是古青州,这一年,法显大和尚已经78岁了,历经13年,他首次完成了中国佛教史上真正意义上的“西天取经”壮举。
此时,时任長广郡太守李嶷,闻听后感动不已,太守笃信佛学,于是,专程从青州出发,迎接法显,住了几天后,太守力邀法显到青州说法。
明哲法师一口气说到这里,然后对青岛市宗教局的领导说,法显登陆的栲栳岛就在咱们青岛地界,现在是海军401基地,去的话手续比较麻烦,请你们联系一下,让王参事和张处到法显登陆的地点实地考察看看。另外,王社长你也别急着走,别看青岛立市晚,但佛教的传入时间,不输名都。湛山寺虽然晚,但胶南的石门寺,一说建于唐代,另说建于金大定年间,和建于北魏年间青岛城阳的 法海禅寺,都和法显有着千絲万缕的联系,现存有几棵千年的银杏树,也有不少佛教的遗迹,你们可听听他们的说法。我说的这一些,如果有说不准的地方,你们还可以查一查法显的《佛国记》,大体脉络里都能从中找到,说错的地方,王社长您是大家,您批评,咱们再慢慢探讨。”几句话把大家逗乐了。
初探栲栳岛栲栳岛,一说因树而名,栲为树名,乔木,可做船橹或轮轴,栲栳,是用柳条编制的簸箕,一说是地形,因此处地形像栲栳,故名。辞别明哲法师,经市政府联系,在办理了相关必备的手续后,我陪王参事专程到了栲栳岛。如果不是情况特殊,进出这里还真不方便。接待我们的朱部长和宗教局很熟,奇的是朱部长对法显了解的甚至比专业人士还透彻、详细。说到法显时说,朱部长说,咱们先看看法显事迹介绍吧!为了让后人了解法显,学习法显的大无畏精神,部队依照法显取经先后路径,以石刻形式,绘制了整个西行取经路线图,完整镶嵌在招待所的过道两旁,自然古朴,庄重大气。可见,部队对文物故迹的保护,絲亳不输于地方政府,其严肃的责任担当和保护力度,令人折服。
在谈到法显从海上回国,第一次被刮到了太平洋南美州的耶婆提国时,朱部长自豪地说,据考证,法显当初落难的地方即现在的墨西哥,按此算起来,他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要早1000多年。座谈后,朱部长随即领我们实地做了考察。遗址原名叫“十佛寺”,后来唐武宗灭佛,才改名为“海潮院”,现已辟为海军招待所了。
海潮院现存古银杏树六棵,距今已1600多年了, 高大挺拔,苍绿浓郁,华盖参天,几个人合抱不交,每年做果时,满树层层叠叠的果子压弯枝头,深秋则满树金黄,年年都结出不少果子来。门前,存有东晋时代的放生池,原汁原物。池长30多米长,宽约十七八米左右,具今已近2000年左右。院内有一口古井,有意思的是,佛家水井,井口竟然是道家的八卦图,刻石罩盖。朱部长边走边说,当年太守李嶷亲自迎接法显,看来住了非止几天。因为他还主持重修了潮海院,并在此请法显说法。据考证,法显当年就是被猎户带着从前方南岸登陆的。边说边指了指右前方向。
考察结束时,朱部长怀着依依不舍之情,每人送了我们一小袋千年银杏果,笑着说银杏果向征圆满和长久,吉祥着呐!回到香港后,当国华先生将此“圣果”转赠给97岁的饶宗颐大师时,铙老激动的说:“千年银杏果,一粒可延寿,不可多吃,每天两粒足矣!”
青州觅踪为不来回奔波,出青岛后,我们一行由烟台先入莱州,据明哲法师讲,当年法显离开青州后,在莱州的“资圣寺"讲法三个月。遗憾的是虽经座谈,终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于是我们便直奔青州。潍坊市政府、青州市政府领导对王参事调研非常重视,潍坊市王桂英副市长两次主持了在潍坊的座谈活动。到青州时,市领导还专门请出了已经退休在家、清华大学考古系毕业、原青州市博物馆馆长夏明采老人,为我们做专门的讲解员。夏老博古通今,引据翔实,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和国华先生与夏老进行了详细的座谈,从而校正、考据了不少史料,使调研内容更趋充实。夏明采老人说:崂山当年属青州管辖,原来叫牢山,不好听,所以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据史料记载,法显在牢山登陆后,被青州刺史李嶷挽留,在青州住了一冬一夏,“夏坐讫,是岁甲寅,甲寅为东晋义熙十年,故“一冬一夏”,应在413年和414年之间,413年是义熙九年,夏老认为,法显在青岛牢山(崂山)确切的登陆时间应是413年。李嶷因信奉佛教,坚留法显一冬后,因法显大和尚执意要走,只得依依惜别。临行时法显握着李嶷的手说:“贫僧志在弘法,感念官府如此礼待,没齿不忘,有缘来日再相会吧”!414年,法显从青州到了莱州的资圣寺。三个月后,由资圣寺到达京城建业(南京),翻译各种经律五十多部二百多卷,写出了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历史文献《佛国记》。
尾声2012年春天,我再一次陪国华先生赴青岛、青州等地,当问到夏明采老人时,市领导告知,老人因突发心脏病已经作古。唏嘘之余,不仅对先生的严谨治学精神和厚道低调的人品肃然起敬。
临行,国华先生语重心长地说,儒释道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但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佛教文化在整个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让佛教文化起到教育人、教化人的目的,同时又和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强国服务,是一篇大文章,只有这篇文章做活了,传统文化的内涵才更加丰富,社会才更加和谐。虽然我们是两次调研,但由于头续多,年代久远,诸多问题交扯在一起,需要进一步由专家论证、考据和梳理的地方任务仍然很重,只有这样,才能经的起历史的检验,这个工作量很大,如果你有兴趣,我们会一直把这篇文章写下去……
(2020.4.8日再整理)

作者简介
张荣才,中共党员,全省自学高考大专毕业,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楹联协会理事,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原公务员,现退休。1988年,加入省作协后的第一篇报告文学《来自地层深处的报告》荣获铁道部全国铁路安全报告文学二等奖,受铁道部表彰,文章收录由工人出版社发行。由其执笔撰稿的五部铁路题材电视专题片,巡迴在全国铁路站段和省台播映;1997年香港回归时,由其以山东省人民政府名义执笔创作的金银红木镶钻屏风》解说,至今陈列于香港礼品博物馆;2014年,团结出版社结集出版了其散见全国各地報刊的散文,杂文,诗歌集《筛月集》。
(图文供稿:张荣才)
《赣雩文艺》:传播正能量、文艺欣赏、纵情山水、健康生活!《赣雩文艺》热烈欢迎文朋诗友们原创首发佳作投稿!才艺展现于交流,才情横溢于佳作,风雅陶醉于赏悦……所有美好的文字结缘于心声的共鸣!
人生的精彩就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了“相同兴趣爱好者”的心声共鸣和真情鼓励!……天涯海角,天南地北……四海之内皆文友,走到一起来,聚拢这儿来,《赣雩文艺》每时每刻欢迎着文朋诗友们的参与和欣赏!
天是蓝天;地是绿地;山是青山;水是秀水……佳文美诗是一幅幅秀丽如感人动情的山水画,让人绘、让人赏、让人雅!……在文山艺峰中,其实每一个登山者都可以“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领略高峰之风光山色是因为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所以踏实每一步,其实是提高每一步!《赣雩文艺》在这儿愿与大家携手同行,共攀高峰!……“寒冬酷暑心相伴,风雅乐趣每一天”!……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赣雩文艺》欢迎您!
坚毅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请记得点赞哦!欢迎转发!
更多精彩请用手指长按下图!
《赣雩文艺》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往期精彩回顾:
【赣雩文艺】作者:袁瑱博《金榜题名·父亲致儿子的信》总第665期⑥2020年第235期⑥
【赣雩文艺】作者:方业皋《秋日遣怀·七律五章》总第678期④2020年第248期④
【赣雩文艺】作者:张荣才《明湖感事吟》总第512期⑦2020年第82期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