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作者苏洵简介(六国论高频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

入选高中课本的古文《六国论》作者到底是谁?

苏洵

朝代:宋代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六国论理解性默写重点句?

苏洵《六国论》理解性默写检测

(1)在《六国论》中,苏洵就“弊在赂秦”的观点可能引发的疑问而设问:“ , ?”(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

(2)《六国论》中,苏洵在指出六国赂秦导致灭亡的原因之前,先从反面指出六国的灭亡“ , ”。(非兵不利 战不善)

(3)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中没有赂秦的国家是因为赂秦者而灭亡的,他的理由“ ,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4)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紧接着从赂秦者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的句子是: ,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5)苏洵在《六国论》中比较了秦获得土地和诸侯失去土地的方式后,得出了“ , ”,本来就不在于战的结论。(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

(6)苏洵《六国论》中表示,哪怕是尺寸之地,也是先祖们经过“ , ”获得的,极其不易。(暴霜露 斩荆棘)

(7)苏洵在《六国论》指出“ , ”,所以诸侯奉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对诸侯的侵犯就越厉害。(诸侯之地有限 而暴秦之欲无厌)

(8)在《六国论》中,苏洵引用古人之语指出,以地事秦的行为就像抱着柴草来救火,“ , ”。(薪不尽 火不灭)

(9)在《六国论》中,苏洵指出诸侯的子孙对先辈辛苦开辟的土地毫不珍惜,将之“ , ”。(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10)苏洵《六国论》中具体表现秦对诸侯之地贪婪无厌的句子是: ,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11)苏洵认为战国时燕国的灭亡与其采用的刺秦策略有很大关系,他在《六国论》中说“ ,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12)苏洵《六国论》认为,齐国采用“ ”的错误策略,五国灭亡后,“ ”。(与赢而不助五国 齐亦不免矣)

(13)苏洵《六国论》中论证赂秦之弊时引用古人之语说“ , ”,如果柴草烧不完,火就不会熄灭。(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14)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燕国不以地赂秦,因此“ ”,后因太子丹采用了刺秦的错误策略,“ ”。(虽小国而后我 始速祸焉)

(15)苏洵《六国论》认为,燕赵处在其它诸侯国几乎全部被消灭的时候,智谋和国力孤危,因此两国“ , ”。(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

(16)苏洵《六国论》中假设,六国若都能采取正确的策略,那么“ , ”,与秦相较或许还不可轻易估量。(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

(17)在《六国论》中,苏洵感慨道,六国若能用赂秦之地“ ”,用事秦之心“ ”,合力抗秦,则秦国也会担心地吃饭也难以下咽。(封天下之谋臣 礼天下之奇才)

(18)苏洵在《六国论》中假设,六国若能采用正确策略合力抗秦,那么“ ”;他为六国有这样好的形势,却“ ”,导致国力日渐削弱乃至灭亡而悲叹。(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为秦人及威之所劫)

(19)在《六国论》的结尾,苏洵用假设的方式警告宋朝统治者“ , ”,那就连六国都不如了。(苟以天下之大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选自作者是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

苏洵,北宋著名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相传二十七岁时才发愤为学,应进士和茂才异等考试皆未中。于是愤而自焚平日所著文章,再度闭门潜心读书,终于博通六艺及诸子百家著作,撰写文章下笔顷时数千言。

为文擅长策论,语言明畅,笔力雄健,奔腾驰骋,纵横捭阖,老辣犀利,有战国纵横家笔意。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嘉祐集》行世。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

六国论的作者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苏洵论文,见解亦精辟。苏洵提倡学习古文,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不同写法和共同要求。他特别善于从作品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与艺术特色。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六国论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

作者是苏洵,北宋文人。苏洵生于1009年5月22日死于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人。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洵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

六国论的作者

  • 六国论的作者
  • 想、猜、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