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宜┃从安崾崄看中国乡贤文化

安崾崄祖根文化园
陕西省原省长、国家林业总局原局长、全国政协人口与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和李宜阳在一起
李宜阳与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广在一起
安崾崄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普通得同中国北方大多村子无异;安崾崄却又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地方,因为这里曾是大漠边上长城脚下一个文化的圣地,至今引得无数人去追寻、探访,甚至膜拜。我就是其中之一。
乡愁乡情隔不断 尊祖继统祖根园
初识安崾崄,是缘于安崾崄祖根文化园。
安崾崄祖根文化园坐落在安崾崄庄东南三叉路口,吴起县周湾与长城镇际公路边,占地约3000平方米。园分为两大部分,总由22块碑石组成。
迎面而来的是一横卧于红色景观池的园名石,上刻着著名画家赵振川先生所题写的“祖根园”三个红字,字如石,石如字,浑然一体,显得十分亲切敦朴,仿佛热情地迎着四方客人。
再往里走,则是祖训石和祖训碑,祖训石上镌刻着陕西省原省长、国家林业局原局长、全国政协人口与环境资源委员会主任贾治邦亲笔题写的“安崾崄”三个红色大字,显得格外醒目,清晰地向路人告诉此系何处所在。祖训石之后就是安崾崄祖训碑,碑文是由陕西省文史馆员、著名画家范炳南先生所作,昭示着这个地方优秀乡风之传承与弘扬。
继续往里走,穿过一道红色景观墙,就是园的第二大部分,即碑林。一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真笔墨迹“当代书法碑廊”红字赫然刻于一块青白石之上,瞬时,令人喜不自胜,叹为观止。当代书法碑廊由19块碑石组成,收集了白云腾、钟明善、刘文西、陈忠实、赵季平、肖云儒、雷珍民、周一波、范炳南、王改民、宋海源、吴克敬、张红春、贾德宇、刘满虎15位陕西文化艺术界名家书法作品,以及安崾崄李氏后人宜雨、宜人、宜阳三兄弟的书法作品。书法作品内容多以古典诗词、怀乡锦句为主,读来使人不觉心生乡愁乡情,驻足忘返。
伫立于安崾崄路口望去,园整体呈“U”形分布,外围无墙,左右以路为界,完全向游人开放。园内碑石林立,绿树掩映,红墙相隔,设计精妙,匠心独具,彰显中国风,把祖根文化、乡土文化、古典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巧妙融为一体,仿佛时空穿越,使人心生震撼,堪称塞上奇观,为过往的路人们奉献上一道文化盛宴。
进一步了解安崾崄,则是有幸认识祖根园创建者李宜阳院长之后了。
李宜阳系原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大校军衔,是土生土长的安崾崄人。前两年,出于《吴起人》杂志编辑工作需要,以及对安崾崄祖根文化园的探究,我拜访了李宜阳院长。李院长是军人性格,言谈简洁,行事干练,待人处事热情真诚,素来说到做到,深得所在单位和家乡人的信赖与好评。
从多次对他的访谈中,我渐渐了解到了安崾崄深厚的人文历史,了解到了以李维翰为代表的几代乡儒乡贤为当地启蒙教育、医疗卫生、风习教化、文娱生活,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真正了解到了安崾崄祖根文化园创建的深远意义.
2016年初,《吴起人》杂志以“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为题,对安崾崄祖根文化园进行了全面的报道,安崾崄和安崾崄祖根文化园由此进入了公众视野,引起众多人纷纷前去拜谒。一位名为“怡雪”的网友游园后在微博中感慨地写到,“我静静伫立于艺海的百花园,仰视着业界巨匠们的瑰宝,呼吸着字句行间里散发出的阵阵芬芳,吮吸着里面的精神营养,此情此景,和着白玉山的微风,无处不叫人沉迷、叫绝。”他进一步写到,“安崾崄、海子潭、祖根园,是三边人文化、医学、艺术的故乡,是我们追忆的瑶池、阆苑、天堂,是子孙后代精神寄托的力量。”
今天,安崾崄已成为乡贤文化的一面旗帜,令无数人神往。安崾崄祖根文化园成了吴起乃至陕北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每天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参观游览,络绎不绝。
老省长贾治邦对安崾崄祖根文化园评价道,把名家书法通过有名的雕刻家雕刻成石碑,形成书法碑廊,供当地老百姓(家乡人)观赏。这种观赏既是精神享受,又是美的享受,得到家乡人的拥护和赞扬。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善事。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赵季平评价道,此园集中华民族优秀的祖根文化、碑石文化、书法文化为一体,创意好、立意多、寓意深,是一项不朽的文化建设工程。祖根文化反映的是华夏儿女念祖怀乡的优良传统。碑石文化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书法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更是一枝独秀。祖根园将三者融为一体,对促进当地的文化建设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评价道,用古典的形式书写古典内容,写家是现代名家,把古代的和现代的文化都镌刻在石头上,留在家乡,促使了乡土文化向典籍文化转变,意义非凡。
陕西省书协原副主席周一波评价道,李宜阳院长作为一个在外工作的陕北人,把反映祖根文化的诗词文赋通过当代书法名家的艺术作品,镶嵌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这就需要他有一种家乡的情感和文化的情怀。
陕西省人大原秘书长、省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宋海源评价道,此园碑林景观很好,很有文化特色和教育意义。它的建成,将为家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基地,也将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个景点。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长赵力光评价道,“祖根园”是一个文化善举,可喜、可贺、可赞。陕北文化相对关中、西安地区比较弱,祖根园文化书法碑林对陕北地区文化有一个非常好的助进,随着日积月累将成为陕北地区一颗灿烂的文化明珠。
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著名画家崔振宽评价道,乡愁乡情乡土,挥之不去的记忆,故乡的一草一木,无不牵着游子的心。李宜阳先生用古老的碑石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以表达对故土的眷恋。
陕西文史馆员、著名画家范炳南先生则评价道,根文化、祖文化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不只是李家的文化现象,它告诫我们要永远记住中华民族这个根。
我想,此园不仅起到了凝聚族群、尊祖继统的作用,更为我们开启了安崾崄文化之旅的一扇大门,也必将为当地涵育出新时代更淳更美的文明乡风。
深入探访安崾崄,是2017年的事情。
为了真正了解安崾崄人文历史,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利用工作之余,先后十余次到安崾崄实地考究探访。采访先从李氏族人开始,继而周围百姓,再是一些曾经直接受益于安崾崄文化的人。采访中有长者,也有年轻人,有公职人员,也有普通群众,共计采访了19人,获得了较为翔实的一手资料。通过众多人的讲述与实地查访,虽只是片片段段,但在我脑海里安崾崄的人文大幕已徐徐展开。
看着安崾崄祖先们曾经生活过的一处处一排排一座座窑洞院落,今虽已四处塌落,残损不整,但仿佛时光倒流,安崾崄往日傲人的辉煌景象渐渐清晰起来。
安崾崄位于白于山区北麓,毛乌素沙漠的南缘,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山区向内蒙草原的过渡地带。明朝成化年间修建的用于抵御匈奴的长城,从安崾崄庄前东北面的庆阳山上蜿蜒通过,自西北朝东南方向而去,安崾崄庄就位于庆阳山对面西南方向群山向东北的延伸处,地势较低。
站在安崾崄庄脑畔上山四下望去,近看,西侧是海子潭,北前方与东侧是平展的涧地,身后则是一条穿安崾崄而过的周湾长城镇际公路;远眺,安崾崄庄四周被群山环抱,呈盆地地形状,安崾崄庄子仿佛一座岛山,左、右、前方均被涧潭相拥,宛若仙境一般。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海子潭水还深达两三米,一片碧波荡漾,那时潭涧相连,水草丰美,良田沃野,风景甚美。当然,海子潭现今早已干枯,取而代之的是一滩的太阳能发电板,不能不为之遗憾叹息。
采访中,已是七十五岁高龄的退休老干部李宜雨回忆说,他儿时的安崾崄是“海子潭上碧水清,芦苇从中鸭鹅欢,遍野沃良田;李家庄前牛羊群,骡马嘶鸣鞍不卸,桃李杏满园;人声鼎沸如穿梭,求医患者来不绝,更喜朗朗读书声,琴声瑟韵似梨园”。
一代乡贤李维翰
普济苍生美名传 一代乡贤李维翰
安崾崄几代乡贤,当从李维翰说起。
按安崾崄李氏宗谱记载,李维翰,原名李鹏飞,系李氏宗谱中的十一世辈。其父李冠金,是清朝同治年间回乱大屠杀中安崾崄李氏族人的唯一幸存者。
1867年(同治六年),甘肃蒙城回民头领马三元率领回民起义军攻打靖边县宁塞堡,安崾崄村民与李氏家族数百人丁几近全被屠杀,仅有九世祖母和李冠金夫妇幸免于难,为安崾崄李氏保住了族脉,香火得以延续。尤为可贵的是,在大难面前,李冠金之母情急之下怀揣李氏家谱跳于枯井,舍命保家谱,所幸逃过此劫,这一家传宗谱得以保留下来。
今修订的李氏宗谱所载十七世族人,约有四百余年历史,大体可追溯至明朝中后期,李氏祖先自陕西白水迁徙安定(今子长县),再到安崾崄,据推算,1738年(乾隆三年)宁夏、陕北大地震后,李氏一脉到安崾崄定居距今约二百余年。祖上文人儒士多出,可谓书香传世。
李冠金逃难神木七年后携妻带母返回老家,自此在安崾崄废墟上重建家园。
李冠金一生共育三子,1877年(光绪三年)李冠金长子李鹏程出生,1880年次子李鹏飞出生,后来改名为李维翰,三子李鹏鸣出生于1884年。
李鹏程十五岁时,因父腿疾渐重,便替父掌家,担起一家之主重任。之后李鹏程治家有方,友睦四邻,逐渐在当地树起威望,成为人们心中的能人。他亲掌农事,买田置地,畜农并举,发展家业,并安排二弟李鹏飞考取功名,给三弟李鹏鸣组建马帮,搞起运输业,三兄弟共创家业。在李鹏程的精心治理下,安崾崄李氏家族日渐崛起,一个塞上名门旺族由此发端。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李氏家族已由六口之家发展到三十多人,三兄弟才分家而治,各自立户。李氏之家的创业精神、孝悌家风和处世之德被当地百姓颂扬,成为人们心中学习的榜样,同时也成为治理当地社会,推动当地发展的重要力量。
李维翰受其兄李鹏程支持,从十五岁起先后拜合阳县雷继昌先生、山西临县饱学之士薛在瀛、当地李渠学训李凤舞为师,闭门于家设之学房院,夤夜和衣而眠,口不绝吟,焚膏继晷,青灯黄卷,苦读六载,遂学懂悟透四书五经。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李维翰在延安府考中陕北两府十县文魁案首,后补廪膳秀才。主考学政大人叶尔凯因器其文采之长,寄予厚望,遂改其名李鹏飞为“李维翰”。
李维翰考取功名归来后,可谓荣宗耀祖,荣归故里,十里八乡来人庆祝,至此安崾崄声名鹊起。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大清王朝覆灭,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宣告终结,科举制度也废除,中国进入民国时代。
1912年(民国元年),在外学习教书的李维翰回到家乡安崾崄,创办起了私塾,为当时当地唯一启蒙学堂,教授本家子女和当地乡邻子弟,自此安崾崄成了教书育人、启蒙教化的中心。
据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当地的识字人,几乎都是安崾崄的学生,计约三百余人。这在那个很多人家过春节写对联靠碗底拓圈圈、近乎荒蛮之地的当时当地来说,培养出如此多识字之人,已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李维翰积极响应陕甘宁边区政府号召,在安崾崄及邻近的黄米渠、党崾崄等地办起了冬学夜校,并由他的儿子们执教,帮助当地群众扫盲识字,为当地启蒙教育立下赫赫功劳。
李维翰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看到多有乡民深受病痛折磨,得不到救治,遂立志学医,治病救人。
1914年(民国五年)拜当时在靖边县开办中医药堂的合阳人雷继昌先生为师,由于他国学好,悟性高,潜心学习,深得医理,几年下来便可坐堂看病,独当一面,并能自制膏丹龙散等一些中成药。
1921年(民国十年),雷继昌回合阳,李维翰在安崾崄办起了中医药铺,取名“普济堂”,至此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治病救人上,成为了一名悬壶济世的民间郎中。1941年(民国三十年),普济堂扩建,学徒增多。1942年吴起建县之后,安崾崄普济堂成为全县知名的四大药铺之一。
李维翰一生行医四十余载,善针灸,尤长妇科,可谓药到病除。据记载,当地罗涧石彦秀妻患“症瘕积聚”,许多阴阳、巫婆非但没有治好,反而延误病情,生命垂危,棺木老衣已备好,后经他施药针灸治愈。他先后治愈了石掌财、高登邦、雷永秀、陈珍、雷七之妻等危重患者百余人,临区临县慕名登门求医者往来不断。
李维翰在行医中,广施仁德,恩泽乡里,患者随叫随到,从不延误。尤为可贵的是他废计报酬,义字当先,付不起药费者,给麸糠均可,甚至不给也可。对于前来家中就诊需留宿者,所供伙食、草料不收分文。当地乡民盛赞其仁德仁术,尊称他为“普济圣先生”。
李维翰闲暇时,最大的爱好便是务圃和戏曲。
他最喜欢种植桃树、杏树等花果树,在安崾崄庄涧地一侧的向阳坡处,经他亲手种植务作的花果树,葳蕤成林,建起了一片果园,并打了围墙,盖了平房,由其二儿子李作模看管。
每到春天,安崾崄桃花、杏花竞相绽放,蜂蝶飞舞,芳香扑鼻,一派世外桃园景象。
到后来,由于前来安崾崄私塾求学者增多,索性就将学房搬到了果园处;再后来,由于李维翰善作诗词歌赋,他的大儿子也喜好文艺,二儿子李作模更是对音律有极高天赋,吹拉弹唱无师自通,父子三人组建起了戏班子,园内再设戏房。
1933年(民国二十一年)安崾崄戏班成立,这样就有了前面所讲的“桃李杏满园,更喜朗朗读书声,琴声瑟韵似梨园”的景象了,安崾崄成了当地方圆百十里名副其实的文化中心了。
为了表彰李维翰一家为当地所做的贡献,1938年,三边地委三边公署赠予其“文化家庭”金扁,上书“医药卫生文化娱乐”八个字。1944年,吴起县委、县政府树立李维翰家庭为“文化模范家庭”。
1958年,一代乡贤李维翰因病仙逝,享年七十九岁,他一生普济苍生、造福乡里的德业功绩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安崾崄老庄子
药钵
针灸包
药称
子承父志大发展 誉满塞上新三贤
李维翰的三个儿子李作桢、李作模、李作枢当是安崾崄文化的发扬光大者。
李作桢是李维翰长子,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出生,1994年去世。其自幼受其父教诲,通天理、精医术、善词文。
李作桢十六岁就当起了一家之主,带领弟兄及众族人大创家业,还同乡邻伙办油坊,甚至将生意做到宁夏等外地,在他的精心治理下,安崾崄李氏家族出现了“家道中兴”之繁荣景象,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出于当时时势,李作桢1926年(民国十五年)先是被国民党征去从军,1929年返乡,之后在1944年参加红军,任驻吴起红军三旅七团文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从部队转任于吴起县中药社、县医院工作。建国后的吴旗县(吴起后改名为吴旗),全县无有公办医院,百姓看病难,因李作桢出身于中医之家,又精通医理,据说时任吴旗县长得腹疾,病情甚危,经李作桢诊治后,转危为安,病痊愈,他奉命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筹办吴旗县中药社。县中药社为当时全县唯一的公办医院,之后中药社并入县医院。从这个意义上说,李作帧是吴旗县公办中医事业的创建者、奠基者,也是延安地区享有盛誉的中医研究员。
李作桢一生行医四十载,秉承其父医德医风,弘扬救死扶伤人道精神,精研医理,尤善针灸,名播远扬,治病救人不计其数,培养出了王哲民、袁汉福、张俊礼、黄永旺等许多中医人才,为吴旗县中医事业发展贡献了毕生心血,受到乡人称赞。
李作模系李维翰次子,1917年(民国六年)出生,2003年逝世。其九岁拜兄为师,经严训教,早起夜贪,刻苦攻读,知文通史,熟诗词赋,一代民间戏曲艺人。
李作模少年时期自制乐器,自学识谱,学习演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生丑净旦无所不精,在其兄支持下购置戏剧服装行头、皮影、道具等,一人多面手,连唱带操,无人可比。之后多年伺奉其父亦医亦演,往来于靖、定、吴、陇东等地区,每逢临冬农闲,边演边医,活跃三边文化娱乐,深得当地群众喜爱。
李作模多才多艺,他不仅能医善演,还擅长书法绘画,工笔仕女、花卉、鸟虫鱼类等国画作品细腻,受众赏识,尤为楷体书法作品可称一绝。
李作模既是安崾崄戏班的主角,也是主要创建者领导者,他从起初的自唱自演,发展到后来几人、几十人,1937年后戏班人数稳定在二十多人以上,吸引来自甘肃庆阳、陕西关中等地的艺人参加,演出剧种也从牛皮影戏,发展到陕北道情、眉户戏、折子戏、碗碗腔等,甚至秦腔大戏。他一生致力于传播民间戏曲文化,开化育人,行善积德,深得当地群众称赞。
文革期间,安崾崄戏班社的锣鼓大镲及戏装道具均被没收。文革结束后,部分戏装道具返还,时值吴旗县成立剧团,安崾崄李家便将这些当时少缺急需之物捐赠给了县剧团,出人出物,有李氏后人后来成为了县剧团的台柱子,因此有人就说,安崾崄戏班是吴旗县文艺剧团的前身。
安崾崄李维翰嫡孙、李作模之子李宜果后来成为了吴旗县剧团的台柱子,现今县剧团虽早已解散,李宜果也已退休,但他仍然活跃在文艺一线,所创办的“黄土情艺术团”常年慈善演出,深受吴起人民喜爱。
李作枢是李维翰的小儿子,1925年(民国十四年)出生,1998年去世。其从小受书香文化之家熏陶,读四书五经开蒙,尚仁义礼智信处世,秉承父志,终身从教,奉献乡里。
李作枢少年时期,随父兄为边区政府扫盲识字。1947年后,由于其父年迈,他便承担起了办学之重任,先后在安崾崄、罗涧、河则沟等地办私塾、冬学、轮学,施教乡里,深为政府和乡人称赞。
1952年县政府选调李作枢筹办公学,他积极响应号召,在他的筹办下,1953年2月当地第一所公办学校即罗涧小学成立,并在该校任教。一时当地群众纷纷上学,年龄从七、八岁到二、三十岁的都有,甚至结过婚的也有,可谓兴起了上学热潮。
1954年在他的积极筹办下安崾崄新建的学校落成,海子潭学校正式成立,在之后多年中,该校由起初的四年制发展到后来的六年制完全小学,为当地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1956年出于李作枢对当地教育的贡献,他被县教育局选送到延安师范培训深造两年,学成归来后长期执教于长城西郊小学、榆树坪小学,周湾罗涧侯渠小学等学校。
他一生默默在基层乡村执教四十载,足迹遍布周边村落,为乡育才,为世育人,培养人才无数,不少学子后来学有成就,成为国家社会栋梁之才。陕西省原省长、国家林业局原局长贾治邦每念师恩,句句教诲历历在目,终生难忘。李作枢教学之严格、严谨和敬业,为世人所称颂。他言为人师,行为世范,树起了一代乡儒乡贤为人师表之楷模。
在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家有何事,从来都不耽误上课。据他的学生,后来也是他的同事陈怀俊回忆说,李作枢老师生前常讲一个观点,老师耽误上课,对于老师是一个人,可对于学生就是众多人,所以耽误不得;老师亦不能出错,老师错了,对于学生就是错了一大片。这些看似很朴素的观点,却道出了深刻的教学哲理,也体现了他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陈怀俊讲到一个事例,1960年,他和李作枢老师一同任教于长城公社西郊小学,之后西郊小学并入邻村榆树坪小学,他和李老师也随之到榆树坪小学任教,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月,两学校又要分开办,按管理区(相当于乡教委)的意见要求李作枢留任榆树坪小学,当西郊村民得知这个消息后,几十个村民就自发组织赶上驴车、牛车到榆树坪小学门口请愿,要接回李作枢老师西郊小学任教,最后管理区不得不妥协,顺遂民意,由此可见李作枢老师的教学育人深得民心。
陈怀俊说,在李作枢老师的影响下,不仅他终身从教,他的儿女们也多是教师,他家里先后出了五位教师。如今陈怀俊老师也是八十高龄的老人了,同儿子在外地居住,每次回老家,或逢年过节,他都要前去恩师李作枢坟前祭拜,表达追思和敬意。
安崾崄乡村文艺队
安崾崄陕北大秧歌
安崾崄乡村文艺队表演节目
枝繁叶茂源流长 泽润乡里天地宽
到了李维翰孙辈后,更是人才层出。李维翰嫡孙共计十人,其中九人为国家公职人员,且大多在各自岗位上有所建树,奉献国家,奉献社会,奉献乡里,传承和弘扬了安崾崄李氏祖上乡贤乡风,为世人所学习、称颂,成为了新一代乡贤典范。这里仅举几人事例说明。
李宜雨是李维翰嫡孙,李作模之子,如今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他三岁丧母,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耳濡目染,所以对秀才爷爷了解也比较多。今年我多次去安崾崄采访到他家。
李宜雨十七岁参军,到了西藏部队当兵,平过西藏叛乱,参加过中印战争,打过七年仗,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在部队多次荣立二等三等战功。部队转业后到了西藏自治区文化宫工作,这份工作他很满意,因为这正是他兴趣所在,一直干到了退休。
退休后的他,选择了回到家乡安崾崄生活,就居住在了那曾经的学房、戏房、桃李杏园的原址地方,过起了自种自养、吟诗作词、与琴相伴、自得其乐的生活。李宜雨文化程度不高,却多才多艺,写诗作词谱曲、吹拉弹唱样样在行。采访中,他给我展示了还正在创作中的《维瀚之歌》。他回来这几年,说是安享晚年,其实都很忙,一点也没闲着,他把相当精力投入到了乡村文艺活动上了,在当地组建起了一支乡村文艺演出队,都是当地村民参加。扭秧歌、跳舞蹈、大合唱、划旱船、闹社火、乐器演奏等等,平时隔三差五地排练,自娱自乐,活跃村民文娱生活。一遇重要节日节庆,他们自发组织,编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好政策,不仅展示乡村新风,也为节日节庆增添欢乐祥和的气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吴起县周湾镇举办首届葵花节,李宜雨自掏腰包五千余元,给文艺队每人订做了一套藏式演出服,精心排练舞蹈节目,为葵花节献上了一台具有浓郁异域风情的藏族舞蹈,受到广大游客关注和喜爱。村民说,自从李宜雨回来后,安崾崄热闹多了,大家的精神面貌也变了。
李宜人是李维翰嫡孙,李作桢之子,今年也已七十三岁高龄,但精神矍铄,一点儿也不显老,仍然活跃在吴起县城社区文艺一线中。
李宜人自幼受文化家庭影响,能画能唱,多才多艺。工作后,在吴起县中学从事美术、音乐教育工作近四十载,直至退休。他以出众的才艺、严格的教风、高度的敬业精神为吴起培养出了大量的文艺人才,受到吴起人民的称赞和尊敬。与此同时,多年来,吴起每逢春节、正月十五等重大节日节庆活动都有他忙碌的声影,都有他精心排练的节目,都有他倾心创作的作品,受到广大群众喜爱。
退休后,他投身到社区文艺事业中,组建夕阳红老年艺术团,亲自教唱,亲自排练,每天早出晚归,忙的不亦乐乎。采访中,他给我讲,很多老年人不识字,排练难度大,为此他自制教材,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反复教,直至教会为止。李宜人对演出要求非常高,也非常严格,大家都很敬畏他,所排练出来的节目水准也高,在吴起很有影响力,凡比赛常拿奖。有一位社区负责人讲,这些老年人的演出不亚于专业水平。
当我看到他一本本厚厚的自制教材,都是从学校收集来的学生用过的废弃草稿纸、作业本时,那一瞬间,我为他的精神品格惊讶了、敬畏了,他说他们老年艺术团从来不给政府添麻烦、提要求,他们完全是自发的、自愿的。
李艳丽是李维翰之孙女,李作枢的长女,今年刚过七十岁,是位中医专家教授。
1958年吴旗县整县并入志丹县,吴起的学生只有到志丹县就读高中。李艳丽就是去志丹中学就读高中的学生之一。李艳丽志丹中学毕业后顺利考上大学,成为了志丹、吴起两县合并之后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也终于使志丹县中学实现了“零”的突破。实际上,在李艳丽之前,志丹县中学连着几届高考剃了光头,无一人考上大学。因此李艳丽成功考上大学,可想而知其意义非同一般,这在当年引起极大轰动。
受到家里影响,当年李艳丽报考了医学类大学,立志做一名医生,最终上了陕西省中医学院。毕业后,她随丈夫多年在部队医院工作,之后又到广东省中山市医院工作。多年来她初心不改,不断学习提高,投身中医事业,成为一名研究中医方面的专家教授。在六、七十年代全民饿肚子、国家最为困难的时期,她刻苦读书,考取大学的励志故事,激励了多少后来人,这不仅是吴起人的光荣骄傲,也应该是安崾崄文化影响的结果。
李艳丽几十年来秉持祖上医德医风,弘扬中医文化,潜心钻研医理,医术精湛,治病救人无数,所到工作之处,尤其是到了广东中山市医院多年工作中,由于她医德医术好,,深受广大患者赞誉。当地毗邻澳门,工厂企业较多,如今退休后的她,开办起了诊所,为外来务工人员诊治看病。她看利轻,甚至有困难患者免费义诊,其仁德善举、精湛医术在当地有口皆碑,深受好评。
李宜放是李维翰嫡孙,李作枢之长子,今年七十岁。李宜放自幼受其爷爷影响,立志作一名医生,他先后毕业于延安卫校、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后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学习深造,是吴起县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的医学教授。
李宜放从1972年起在吴旗县人民医院工作,历任内科医师、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医师、业务副院长、院长、书记职务,直至在该院退休。数十年来,他秉持爷爷李维翰和叔父李作桢医德医风,潜心钻研医理,弘扬救死扶伤人道精神,治病救人无数,深受吴起百姓尊敬,是吴起人民家喻户晓的好大夫。
1987年至2001年间,李宜放担任吴旗县人民医院院长。上任时,正值县医院外地援吴医务人才纷纷返回,人才严重短缺,青黄不接,加之医院床位紧张,全院仅有30张床位,医疗设备更是落后,致使很多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为此他决定从培养人才入手,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基础建设,一心扑下身子改变医院现状,致力于发展吴旗医疗事业。
他利用母校西安医科大人脉资源,先后与西安医科大、延安医学院、西安医科大二附院等院校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采取请进专家教授到吴旗坐诊代培与县医院医生到外地学习培训的办法,双管齐下,多策并举,为吴旗培养出了大批医务人才。几年下来,实现了县医院各科室双份人才的储备,不仅保证了县医院正常运转,也为吴起医疗事业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他说,那时候培养出来的诸如齐仲谋、刘进、路丕舟等人才,后来直至今天都是全县乃至全市医疗系统的骨干力量。
他多次赴省进京,先后到国家、省、市计委,以及上级卫生部门争取医疗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在他的多方协调与争取下,1987年吴旗县医院新建住院大楼开工,历经三年修建,于1990年落成并投入使用,医院床位一下子达到了300张,较他上任之初翻了十番,从而大大缓解了群众就医压力。硬件、软件建设一起抓,医疗设备逐年更新配备,使吴旗县医院年年大变样,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了全市乃至全省明星医院。
在他任职县医院院长的十四年里,吴旗县医院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发展。1996年,吴旗县医院成为延安市首批二级甲等医院。1977年又被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称号。
退休后的李宜放接受县医院返聘,现在仍然坚守在医院接诊的岗位上,为吴起家乡的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李宜阳,李维翰之嫡孙,李作枢三子。1978年12月参军入伍,军旅生涯36年,奉献部队,建功立业。特别是2008年5月临危勇赴汶川抗震救灾,并担任第四军医大学医疗队队长,所带医疗队先后被总后勤部、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医疗队和先进党组织,李宜阳本人荣获总后勤部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李宜阳自幼受良好家风之影响,到部队勤学苦练,苦干实干,靠着决心在部队成才的坚韧毅力,一步一个脚印,从普通战士到转干,再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他每到一处,由于其过硬的作风和实干的精神,深得部队领导和战友信任与好评。特别是他到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口腔医院任职后,多年来情系家乡,尽一切可能为家乡医卫事业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培养医务人才。家乡人民到西安看病找他帮忙,他从来是热心相助,常常令人感动不已,深受家乡人民称赞。
现已退休的李宜阳院长,不仅依然关心家乡医卫事业,还关注起了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民间乡土文化、乡土文明的挖掘、传承与发展。他常常与一些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名人名士,虚心请教,经提拨指点,潜心学习书法,研究地方文化。2013年,在他的一手创建下安崾崄祖根文化园落成,了却了他多年渴望回报家乡的夙愿。安崾崄祖根文化园现已成为吴起,乃至陕北地区响亮的公共文化旅游景点,不仅如此,现今前来探访安崾崄,研究安崾崄的人员亦不断,挖掘乡贤文化、弘扬乡贤精神的新风正在蔚然兴起。
如今,安崾崄李氏家族的后代枝繁叶茂,人才辈出,工作遍及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有政府的领导,有部队的军官,有学校的老师,有医院的大夫,还有驻国外的外交使节等等,可谓行行有精英,代代有良贤,他们都正在投身于祖国建设、家乡发展的伟大历史洪流中。
行文到此,我突然想起多年前我曾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应该是2000年左右吧,那时我在吴起的一个乡政府工作,我注意到当时吴起全县十三个乡镇,竟有十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或乡镇长都是周湾或者长城人,而且县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周湾、长城人。事实上,从周湾、长城走出去到外地或工作或创业的人更多,各行各业有成就有建树的人也比比皆是。当时我不解,也不解了很多年,难道真是周湾、长城人比其他地方人聪明吗?今天我真正明白,出现这样的现象决非偶然,而是必然。安崾崄位处周湾、长城两地之间,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两地深受安崾崄文化影响,开化早,人们重视教育,所以出人才多。
采访中,周围百姓都说:“安崾崄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要向安崾崄学习。”有的人就把安崾崄的这一人文历史称作是“安崾崄文化现象”。我说,“安崾崄文化现象,就是中国乡贤文化的一个缩影”。
今日吴起
安崾崄祖训石和祖训碑
伟大征程新时代 弘扬乡贤正当时
乡贤是什么?从古至今,乡贤的身份虽有所不同,但我认为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回报社会的价值,被社会认可,被人民群众尊崇,有这样特质的人,就应该是乡贤。
古代封建社会,乡贤的身份大多是通过考取功名获得的,有了功名就有了参与或者掌管诸如教育、文化、社会管理等一些公共事务的权力,即所谓的乡绅,一些为民着想造福乡里的开明乡绅,就成了古代社会的乡贤。大江南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乡贤,这些乡贤对上贯彻着儒家正统文化,对下又用他们的自身垂范影响着黎民百姓,是相对封闭的农耕社会里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因此在古代官、绅、民三元结构的社会体系里,乡贤对于稳定阶级统治,维护当地利益,参与社会治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乡贤的身份当然不只是靠考取功名而获得,我认为,只要在各行各业、各个工作岗位上遵纪守法,积极进取,有一定作为和建树,同时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用实际言行回报社会,造福大众,为世人所公认和称赞,有一定社会影响力,能带给人们正能量的,这样的人,都应是乡贤。因此较古代而言,今天的乡贤应是一个广义的、继承与发展的概念。乡贤的言行、理念、事迹以及社会影响力等,就构成乡贤文化。今天的乡贤文化,应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部以李氏家族为代表的安崾崄人文史,清晰的表明了乡贤文化对于涵育文明乡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以李维翰为代表的几代乡贤们,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造福乡里,奉献社会,引领乡风,树立了百姓学习与尊崇的楷模,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启蒙开化与文明进步,出现了由一个文化家庭、文化家族到当地一个文化社会形成的“水波效应”。在这样的效应下,又加速培育出了更多的乡贤,形成更大更远的水波效应,从而不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想,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历经磨难而不衰,在历史的长河中实现一次次崛起,乡贤文化应是起到了基石的作用。乡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着、践行者,传播者。乡贤文化既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份,又饱含着各地百姓的人文精神和智慧创造,是中国最广泛最接地气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正是这种植根于人民大众的乡贤文化,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凝聚力,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所以,我们理应理直气壮地文化自信。
今天,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已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使命,需要千千万万的乡贤,需要大力弘扬乡贤精神。特别是在城镇化、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城乡的协调发展,乡村的全面振兴,文明乡风与社会秩序的重塑,中国乡贤必将成为这一历史伟业的中流砥柱,中国乡贤文化必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源源动力。
弘扬乡贤文化正当时。安崾崄有着丰厚的乡贤文化资源,安崾崄祖根文化园已为我们开启了挖掘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大门,树立起了寻根问祖、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造福乡里的新丰碑。我想,我们何不在此基础之上,将安崾崄的学房,安崾崄的药房,安崾崄的戏房恢复起来,将安崾崄的乡土文化历史文化挖掘出来,还有安崾崄的海子潭,那一片湿地的美景恢复起来,再建上一座乡贤文化展览馆,一来开发成为乡村旅游的胜地,二来建成弘扬乡贤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地,既发展经济,又培育文明乡风,岂不美哉!
刘治宜,吴起人,文学爱好者,现供职于中共吴起县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