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读后感(读《包法利夫人》有感)
- 名著读后感
- 2020-09-15
- 111热度
- 0评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名叫爱玛,嫁给了医生包法利先生,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包法利先生查理品行可靠,勤劳敬业。他对爱玛十分宠爱,但他不解风情,爱玛是个浪漫主义的美少妇兼具一些艺术才华,所以两个人相处毫无激情和乐趣。查理以妻子爱玛为荣,百般迁就她的奇思妙想和奢侈开销,但爱玛还是患上了精神抑郁病。爱玛禁不住嘴炮先生的诱惑出轨了,对情夫热烈而真诚,不断上演倒贴戏码。她与情人不断偷欢,表现得生死相随,前后两个情人都被她没有尺度的热爱吓跑了。爱玛干着兼淫的坏事却表现得像个初坠爱河的少女,每次约会她都精心装扮,香气袭人,态度慎重倾心,以至于情夫都有一丝愧疚的心情不该把他当成荡妇或者妓女。
查理在镇上名声很好,作风严肃正派。教堂里的牧师都说包法利先生和他是镇上最忙的两个人。他每天不辞辛劳地出诊,不讲究个人吃喝,路上吃饭都是随便对付一口。而爱玛整天在家无所事事,跟情人飞鸿传书,衣食讲究,有佣人伺候她的一日三餐和家务,生了小孩也是奶妈带着。奸商勒乐看准了她,诱惑她不断过度消费,法律上撺掇她代理了丈夫的财务权,最后逼得查理破产,爱玛自杀,女儿被送养。
《包法利夫人》这部小说是场悲剧。虽然爱玛咎由自取,但是小说的细节描写还是有很多深思和总结的地方。爱玛是受过贵族教育的女人,但心思单纯,诱惑她的男人对她略施小技她就越陷越深,虚情假意她就信以为真。当她第一任情人厌烦她时,书中描述:他们的伟大爱情,从前仿佛长江大河,她在里面优游自得,现在一天涸似一天,河床少水,她看见了污泥。她不肯相信,加倍温存。罗道耳弗却越来越不掩饰他的冷淡。当她与她第二道情人见面时,赖昂说:他羡慕坟墓的宁静,甚至有一晚,他立遗嘱,要人埋他时用她送他的那条有绒道道的漂亮脚毯裹他。两任情夫都是嘴炮先生,当爱玛要求跟他们私奔时,他们消失了,送给爱玛的信就是一堆不得不这样做的各种理由。
福楼拜花了五年的时间写了这部《包法利夫人》。故事所揭示的矛盾,正是浪漫主义追求和庸俗鄙陋的现实生活的矛盾。包法利夫人自杀是因高利贷导致她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和对爱情的绝望而自杀,小说重点描述的发生这一悲剧的前因后果,而不是一味地引导读者去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抨击爱玛的胡做非为。在我看来,爱玛最大的缺点是一个异想天开、头脑简单的女人。她追求幸福的勇气可嘉,但因为不谙世事的大脑让她碰得头破血流,最后把命都搭进去了,而诱惑她走入深渊的人还冷眼相看,觉得这种小事不值一提,之前他们对爱玛像火焰一样热情的话语,都变成了泼醒爱玛的冷水和彻骨的冷漠。世上有些人就是满足自己消遣,却要了别人的命。最后肇事者不过耸耸肩:唉,怪她自己。
我觉得这是一本适合已婚女人读的小说,对我们来说有借鉴意义。婚姻和爱情都不是解决生活困境的良药,在哪个岗位上就要履行哪个岗位的义务。爱玛不爱她的老公就不要享受他老公提供的物质生活,她爱情人,就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就是闯祸了自己也要有买单的能力,情人出事都是事故。奸商勒乐赞美她的话,最后在索债时都成了要她命的毒药。每个女人都对男人的“beautiful”的赞美声中都心旌摇曳,但是误判风险。
“生活中怎么称心呢?她但求有某种比爱情更坚实的东西做自己的支柱。” 文章结束还是引用包法利夫人的心声做一个收尾。
读《包法利夫人》有感
对于《包法利夫人》这本书最初的了解是从班主任那里得来的。听着那些生动形象的讲述,主人公曲折的人生历程让我不免想亲自读此书。终于,能有一个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可以独享这份惬意。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所作。一八五一年九月十九日在卢昂近郊的克罗瓦塞别墅,经过将近此五年呕心沥血的创作,直到一八五六年五月才完稿,书的正式面世已是十月一日。此部小说还有一个副标题,叫作《外省风俗》。正如书中所写的是一幅幅形形色色的外省资产者群丑图。用一个乡镇的丑态而推及整个资产阶级,整个社会。这样的一部杰作,在当时面对着各种非议。有人对其大加批评,说其违反了道德和宗教,甚至因此事福楼拜被上诉。可读者的眼睛终是明亮的。一部杰作定不会被世人埋没的,最终依然会被世人所传承和称赞。
此书主要讲述了一位小资产阶级女性因不满夫妻生活的平淡无奇而通奸,最后身败名裂,服毒自杀的故事。主人公艾玛出生于外省一个殷实农家。和许许多多乡下女孩子一样,她聪明伶俐,天真纯朴。可是,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无论巴黎还是外省的中上资产阶级,都把女孩子送进修道院接受一段教育,培养贵族式的思想情感和言行举止,为日后进入上流社会打下基础。艾玛的父亲鲁俄老爹爱女心切,把她送进卢昂的修道院。正是在修道院里,生性敏感,感情热烈的艾玛开始窥见了诱人而又变幻莫测的情感世界,唤起了她灵魂深处的柔情世界。修道院教育作为开端腐蚀了艾玛稚弱的心灵,在她心灵深处播下了淫靡的种子,滋生了堕落的温床。怀着对爱情的憧憬结婚后便成了包法利夫人。而丈夫包法利作为乡镇医生应该算上是乡间的体面人物,但与爱玛心中幻想的骑士相差了十万八千里。对于婚姻生活的点点不满积累着让她终于又了婚外情的念头。罗多尔夫,莱昂这样道德沦丧的庸夫让她真正堕落为了不可救药的淫妇。最后面对的巨额欠款,不得已服毒自杀。当我读到这样的结局我不禁黯然神伤,心头一阵同情,也有阵阵厌恶。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不禁让我反思包法利夫人命运的悲剧如何造成。
鲁俄老爹家底算得上殷实,爱玛本可以过着平淡但富足的生活。但修道院教育就已经让包法利夫人开始徘徊在堕落温床的边缘。加之婚姻不满,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终于让她堕落不起。但透过这样的结果现象更深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说的通俗一点,包法利夫人是被资产阶级社会逼死的。作者所描写的包法利夫人这个悲剧人物是一个典型,是被资产阶级社会摧残的千千万万妇女的代表。作者本人说过:就在此刻,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正在法国的十二个村庄里受罪,哭泣。被逼致死的包法利夫人遭受到社会的唾弃,而引诱她堕落的情人罗多尔夫和莱昂却逍遥自在,甚至步步高升。但这又不得不让我想到,包法利夫人自己的愚昧无知。面对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怎么甘心步步堕落,直至消耗掉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何她不能早一点醒悟,或者说中途的醒悟能彻底一些。是啊,或许作为一个读书者此刻会想到很多,但生活在那个社会现实下的主人公大概无法如同想的这般简单。也正是这样悲剧的人生才向读者批判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现实。
虽然书中所写是十九世纪的法国一个妇女的悲剧命运。但她的经历同样在如今社会中可以找到契合点。没有了十九世纪法国那样的黑暗,也没有资产阶级社会的压榨。但作为新时代的人们,同样有典型的包法利夫人的形象缩影。贪婪,拜金,愚昧,无知的女性同样存在。背叛婚姻,欺骗情感的现象并不少见。而最终这类人收获的结局大致可以和包法利夫人所媲美。难道知识时代,科技时代的到来无法唤醒人们的无知吗?我想不是的,世人千千万万,无法唤醒的人不过是内心的腐烂罢了。时代不需要包法利夫人这样的人的存在,时代也不想铸就出一个个包法利夫人这样的女性。这本书中主人公的故事就是对这类人最好的刻画和鞭策。可惜,大致于包法利夫人同类的人无兴趣看此类书吧!
合上书,我的内心是沉重的,也是悲凉的。一股同情与厌恶在内心冲撞。又不免让我想起拜伦曾说过的话,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艾玛的悲剧命运就在于她作为一个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爱情,追求完美,理想而又浪漫的爱情,成了束缚她一生的镣铐。可惜人往往如此。人在追求完美,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往往会陷身欲望与现实的冲突,恰如带上镣铐或落入陷阱无法解脱,最终可能会导致失败或者毁灭。所以这样的命运是在提醒世人,我们即使无法决定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但至少我们可以去平衡理想的欲望和现实,去在大道上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陕西理工大学 | 中文系白千群
喜欢看书,听歌,演讲,乐于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