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读书笔记(《理想国》读书札记)

《理想国》读书笔记
正义是朝东南还是西南走,苏格拉底说朝南走
第一卷开篇柏拉图以苏格拉底口吻拉开一场谈话,姓玻的小伙子邀请他去他家里做客,盛情难却,苏格拉底只有前去拜访他爸爸,克老爷子,后面还有人物我会陆续介绍。首先,双方来了一场寒暄,克老爷子思想深邃,提及自己晚年的衰老和孤独,认为和财富地位没有什么关系,他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生活的态度,这时候苏格拉底有点没情商,他问老爷子的财产是自己努力挣的,还是继承的?老爷子老油条了,表示自己继承的多,挣的不多,但是这辈子满足了。
苏格拉底于是抛出另外一个话题,他问正义是什么?正义是不是有借有还?执行正义的过程中出现非理智的主体(疯子借武器)怎么办?克老爷子知道苏格拉底很烦人,就借口出去献祭了,留下玻小伙子来和苏格拉底辩论。玻小伙子引用西蒙尼的话——“欠债还钱就是正义”,马上就被苏格拉底挑刺,给我的观感是小伙子太嫩了。
苏格拉底马上提及之前说的——非理智主体的执行正义的困境问题。玻小伙子还是很善良的,明显和苏格拉底杠不起来,于是玻小伙子说,欠债还钱的正义是一种互为正向的反馈(在我阅读第一卷的过程中,质疑正义的反馈功能在苏格拉底的辩论中非常常见),这种正义是朋友相处之间的善意对待。于是老苏又开始操作了,他质疑了正义所作用的主体范围,他问敌人的钱我们要不要还,要扩大正义作为普适的价值观,玻小伙子明显不能拒绝这个观点,于是只有赞同,欠敌人的也必须还。
看到这个地方,我都能猜到老苏的辩论方向,如果承认正义的正向反馈,那么同时扩大作用的主体范围,那么所谓敌人负向反馈的非正义指向将会使这个欠债还钱这种正义本身显得狭隘和矛盾。但是苏格拉底还是很友好的,举出几个例子,他问小伙子,医术是为了什么样的报答?烹饪术是为了什么样的报答?医术是为了人的身体,烹饪是为了美味的事物,好了,苏格拉底顺势提出,正义是为了什么样的报答?此处苏格拉底特别强调了正义的功能,从功能的角度去辩驳“欠债还债就是一种正义”,小伙子无奈得补充说,这种正义当然是给予友人善,给予敌人恶——乍一听毫无毛病。
但是问题已经出现了,小伙子扩大了自己的论点,这样会产生致命的缺陷。老苏明显意识到了这一举击溃对手的良机,为了万无一失,他的辩论比我想的更周到,如果是我可能就会质疑“欠债还钱的正义”实现不了给予敌人恶的功能,但是老苏很妙得顺着他的话,从主体性出发,他问一个拥有正义的人什么情况才能损敌利友?用了很多例子,比如一个琴师弹琴的时候更适合做伙伴,正义的人不行,除非保管钱财这种事情正义的人更有用,这中间双方开始兜圈子,大概意思最后扯到由小伙子的正义概念所衍生的正义观存在着不普适的缺陷,正义在被使用的时候才能发挥功能,不被使用就百无一用。
聊到这里感觉小伙子正义概念已经崩了。然后老苏是真的没完没了,这个地方我觉得存在诡辩。以后我就叫他诡辩苏。首先正义的人和其本身的工作性质并不矛盾,正义应该是一种形而上的状态,苏格拉底继续从主体性说,一个很好管钱的人也善于偷钱,一个善于防守的人也善于进攻,所以正义的人会保管好钱财当然也有可能成为监守自盗的人。
这个逻辑让我一脸黑人问号,不过我静下心来试图反驳,确实很难抽离出这个逻辑的毛病,但是明显存在诡辩,我的回答是——我也不赞成玻小伙子那种“自给自足的正义观”,同时我反对苏格拉底在主体性上的混淆和颠倒,首先执行正义的主体存在获益,包括在法律层面上叫做法益,正义必然会产生利益,但是这种利益的主体绝不是一分为二的逻辑。很好管钱的人因为正义会坚守,不仅仅是利益,更重要的是正义本身的价值,我们不是为了获益而坚持正义,而是为了正义这个概念而坚持,而利益只是奶牛之下的牛奶。
所以针对主体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可以看到主体执行正义所得到的正负反馈(“善待”和“损害”)并不是正义全部的过程。而苏格拉底明显默认负反馈(“损害”)的可能性造成正义概念的崩塌,这样肯定是错误的。不过为什么苏格拉底这么去辩论呢?因为小伙子提出的损敌利友的正义观本身就已经失去了平衡。
这种失衡,诡辩苏马上就一针见血的说出来了,后面双方先是聊到朋友和敌人的定义。(这时候书才看到第10面),在这个定义里面就ko了小伙子。我们来梳理他的意思,首先正义的人最后会得到正向的反馈,然后再把这种正向反馈反证自身的正义性,用书里的话说(找了我半天)苏:……按照你的逻辑,我们可不可以说,人受伤之后,也因人之所以为人而变坏,还是人的道德性情变坏了?(小伙子肯定回答)苏:……人受到伤害后,由于品德变坏了,因此也变得不正义了,是吧?(小伙子肯定回答)苏:在我看来,使物体变冷不是热的功效……苏:潮湿也不是干燥的功效……
苏:伤害别人也不应该是好人该做的事情,而应该是坏人做的事情。(小伙子彻底投降)我来梳理一下意思,顺便也整理一下我的想法,苏的意思是如果正义是以善待友,以恶待敌,正义可以伤害别人,那么正义本身就会使人堕落,但是正义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怎么会给出这样的负反馈呢?借用他的例子,就像是一个骑手不能使别人变成不会骑马的人一样。
很有趣,实际上这个逻辑我们可以这么去解解,苏格拉底所想说的是正义去完成的过程是要坚持正义作为道德品质本身的一种状态,也就是无害无伤,而实际上小伙子的意思是,惩罚和抵制非正义也是正义的一部分。这里给我观感是两个人没说到一块去。
小伙子表达的可以说是一种现实的观念,通过惩罚和奖励来区分正义观之下普世的是非观,但是老苏站的更高,他表达的是正义概念本身的方向。简单比喻一下这两个观点,苏格拉底其实是说朝南走,而玻小伙子是在纠结朝东南,还是西南。理解我的意思吗?苏格拉底说,你别说了朝南走就对了,你管他东南还是西南。
这篇读书笔记只是《理想国》的第一节,关于正义概念的讨论还没完,待续~□4.18晚

 

《理想国》读书札记
自古以来,人类就一直坚持对理想社会和正义的探索。柏拉图在他的代表著作《理想国》中就关注并讨论了这个问题,他借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谈论了“最好的政治制度”的问题。
图为苏格拉底之死
在开始阅读《理想国》之前,我首先粗略地了解了《理想国》叙事的时代背景与发生的地点。《理想国》的故事大致发生于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11年之间的某个夏天。这对雅典与整个希腊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特殊的时期,当时正值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雅典已经被卷入了与斯巴达的旷日持久的战争。古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创作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本史书来记录了这次战争,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以及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的战争席卷整个古希腊。这次战争不仅仅是两个城邦之间的国运之争,也是两种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交锋。这场战争最终以雅典和民主政治的失败告终,雅典至此由盛转衰。柏拉图将关于“最好的政治制度”的讨论放在了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在自然时间上,当时是让人烦躁的炎炎夏日,在政治背景上,当时正是风云变化、波谲云诡之时。这一切都暗示着雅典与希腊世界的巨变。
图为伯罗奔尼撒战争
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格拉底和格劳孔来到了比雷埃夫斯港参与了对本狄斯女神的祭祀,并在玻勒马霍斯的要求之下来到了主人克法洛斯的家中并与其展开了《理想国》中所记叙的谈话。非常有趣的一点是玻勒马霍斯以“我们的人更多,你要么留在这里,要么和我们打一架,证明你是强者(stronger)”。这句听上去好像是玩笑的言语实际上并非玩笑,因为苏格拉底一行人与玻勒马霍斯并不是那种可以无话不谈的密友。苏格拉底在面对玻勒马霍斯的刁难之后,先是表示了“如果我说服了你们,你们能不能让我们回去?”玻勒马霍斯则针锋相对地表示“我们是绝对不会被说服的”。双方因此陷入了僵持,玻勒马霍斯的随行者阿狄曼图斯则用“晚上会有骑马接力传递火炬的比赛”打破了僵持,苏格拉底对此表示了兴趣顺理成章地留在了比雷埃夫斯港。
图为苏格拉底塑像
这里有两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其一是玻勒马霍斯对苏格拉底说“我们这里有这么多人”,从而要求苏格拉底留下来,上面我们已经说了,玻勒马霍斯并不是苏格拉底的挚友,也并不是在和苏格拉底开玩笑,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呢?这其实是雅典的一种“民主观念”的体现,即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这里其实要谈到对话发生的地点——比雷埃夫斯港,比雷埃夫斯港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风气最盛的地方,比雷埃夫斯港在政治诉求上是追求平等的,在文化上显得开放、多元的,玻勒马霍斯的要求看上去是无理的,但实际上是践行了他们所奉行的民主原则。
其二是苏格拉底选择留下来的原因,上面我们已经说到,玻勒马霍斯希望以“民主”的方式留下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则希望通过说服玻勒马霍斯一行人离开,但由于玻勒马霍斯一行表示“我们是绝对不会被你说服的”,他们的对话陷入了僵局。最后是玻勒马霍斯的随行者阿狄曼图斯表示“晚上会有骑马接力传递火炬的比赛”打破了双方之间的僵持,苏格拉底因此选择留了下来。这个巧妙的情节设置一方面展现了苏格拉底的德性——他留下来绝对不是因为玻勒马霍斯一行人的胁迫,而是出于自己对骑马接力传递火炬的比赛的兴趣;另一方面,这是展示了《理想国》中所提到的三个城邦中的那个现实的城邦——雅典的一个缩影,是向读者们展示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面。
图为《理想国》书影
《理想国》在第一卷中,苏格拉底就与克法洛斯、波勒马霍斯、赛拉马克西等人关于何为真正的正义进行了探讨。首先与苏格拉底进行对话的是克法洛斯,克法洛斯的形象是一位富有、年老、健谈的老人。他在见到苏格拉底之后,首先是向苏格拉底表示了自己的欢迎,紧接着又说自己已经“不再沉迷于肉体享受”、“开始迷恋上机智的清谈”,按理来说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应该是一位比较明智的人,但实际上,他所说的一切都只是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哲学的思考。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说到底,克法洛斯也好,玻勒马霍斯也罢,他们都是那些庸庸碌碌的众人中的一员,这与后来出场的赛拉马克西有着明显的不同,赛拉马克西是《理想国》第一卷中苏格拉底最主要的对手,苏格拉底正是通过说服塞拉马克西从而在第一卷的末尾,主导了整个谈话,也使这个场景中的11个人实现了“正义”。
我们重新回到克法洛斯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苏格拉底首先抛出了“年老”这个话题,克法洛斯的“不再沉迷于肉体的享受”实际上在此与他的年老联系了起来。克法洛斯也接续了苏格拉底关于年老的话题,他说自己“上了年纪就要清心寡欲”,因此即便年老他也不会感到痛苦,他说自己之所以不会向亲友们抱怨生活的艰辛是因为自己的“品行”。这一席话看上去似乎的确非常高尚,但苏格拉底紧接着提出了一个克法洛斯不想提及的问题——金钱。
图为柏拉图塑像
苏格拉底向克法洛斯说:“有的人说你之所以能忍受年老的痛苦,是因为你富有。”克法洛斯在这里仍然坚持“是自己的理智,让自己能忍受老年的痛苦。”苏格拉底则继续发问“偌大的家业都是你自己挣来的吗?”克法洛斯则回应道“自己的赚钱能力介于自己的父亲与祖父之间。”苏格拉底则指出克法洛斯不像是一个“守财奴”,他不像那些“靠自己的双手赚来钱财的人一样,他们对钱就像是对自己的儿女一样。”因此,钱财对克法洛斯来说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克法洛斯表达认可后,苏格拉底继续深入,向克法洛斯提出,“你从万贯家财中获得的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
克法洛斯回应了苏格拉底的提问,他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将活不久时,他就会听到关于地狱的各种传闻,以及在阳间作恶,死了就会在阴间遭到报应的故事。开始怀疑这些传闻是否是真的,并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曾经做过恶”。他又指出如果一个人在晚年发现自己这辈子造孽很多,那他就会经常“做噩梦”;一个人如果问心无愧,他就能安然入睡。紧接着他就说:“我断定财富是有价值的,但并不都是如此,而是只针对好人,不要欺骗他人、不要存心造假、不要欠债不还。”因此,对于那些明智的人来说,这也就是财富的主要好处了。
图为《理想国》书影
克法洛斯在此其实已经将自己视作了他所说的“好人”,财富在他这里也发挥了“好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克法洛斯如此虔敬,大力强调“不要欺骗他人、不要存心造假、不要欠债不还。”正好反映了他年轻时实际上是“多行不义”的。他在前文提出的“不再沉迷于肉体享受”、“开始迷恋上机智的清谈”也正是说明他年轻时是沉溺于肉欲,而年老的他就像是“从一群僭主手中逃出来的奴隶”一样。
在克法洛斯回答之后,苏格拉底终于引出了《理想国》的核心问题——正义。苏格拉底追问,“如果不加限制,我们可以断言实话实说、欠债还钱就是正义吗?”为此他举了一个例子——“假如你的朋友在你神智清醒时将武器借给你,可是后来他疯了,在这个时候不将武器还给他才是正义。”克法洛斯对此表示了赞成,随后他以祭祀为名抽身离开,将与苏格拉底辩论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玻勒马霍斯。
图为雅典城邦遗迹
碍于篇幅问题,笔者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本文主要是讨论了《理想国》对话发生的背景、地点、故事的开端以及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的谈话。本文的理解不一定都是正确的,如有谬误还请各位读者指正。
文:Wu亮
编辑:zz欣
审:建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