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读后感(《罗生门》赏析)

罗生门读后感
作者:王立娜
年买的书,2020年才开始看。
宅家的日子,看了一些影视剧和综艺八卦,依然感觉到空虚,而且似乎更空虚,于是想到是否只有看书才能让自己感受到真实的存在。这本书是当年在书店的名著柜里随便买的,尘封多年,想看时是从书架上顺手抽的。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共25篇,有几篇看了颇为不解,所幸前面有译者写的序,方便了理解。文风古雅,也许和译者有很大关系吧。
这本书不同于读过的其他小说。第一,其他小说的矛盾主要在于不同人物,而这本书的矛盾在于人性的矛盾,是主人公自我的冲突。第二,基本上每篇小说都有个中心句或者关键词之类,像寓言的最后一句话。
《罗生门》
罗生门是事件发生的地点,位于京城中央大道。灾荒令人难以存活。罗生门也已破败荒凉,聚集了乌鸦与狐狸,还有被丢弃的尸体。一个老妇拔死人头发卖假发,说女人生前做生意不诚信,自己不干这事儿,不觉得多坏,不干就得饿死,想那女人也能谅解。一个失业家丁于是扒了老妇的衣服去换钱,说既如此,老妇也不会怪自己,不然就得饿死。
这两个人的逻辑有点像狼要吃小羊,却说小羊弄脏了自己的水,做坏事还要找个理由。
中心句为:“饿死还是做强盗”。
《鼻子》
高僧禅智有个夸张的大鼻子,甚为不便,人们挺体谅他。他想尽办法让鼻子变短,反倒被人们嘲笑。后来鼻子恢复原样,禅智舒畅了。
中心句为:“人的心中,自具两种矛盾的感情。见人不幸,无人不会不同情。然而,此不幸者,一旦摆脱困境,不知怎的,反让人觉得怅然若失。说得过分点儿,心里巴不得他重陷不幸中去。虽非有意,不知不觉中竟生一种敌意来。”中心词为“旁观者的利己主义”。
《山药粥》
一位五品官,不受重视,连山药粥也是一年一度贵客临门时才能吃到。于是,“将山药粥饱餐一顿,便成了他唯一的愿望。”后来,真正有机会吃时,他反倒吃不下了。
有些叶公好龙的意思吧,愿望就是愿望,不必实现。实现了也许反倒是失望。
中心句为:“为一个不知能否实现的愿望,人有时会豁出一辈子的。笑别人愚蠢的人并不高明,谁不是人生中的过客?”
《黄粱梦》
是中国成语故事《黄粱一梦》的续写,反其意而用之。
中心句为:“唯因虚梦,尤需真活。”
《英雄之器》
通过刘邦和吕马通的对话对项羽进行评价。最后方点出刘邦的身份,设置了悬念。
对话中省略提示语,而且中间说话者的动作并未和语言归入一段,以致反复联系上下文才猜出说话者。
中心句为:“知天命,犹与天斗,方为英雄。”
《戏作三昧》
最后写的这篇读后感。对这篇颇有共鸣,也许是爱好写作的原因吧。
注释中说,戏作是日本江户中期流行的一种俗文学,特指小说一类作品,多反映市井小民的喜怒哀乐,世态人情。主人公曲亭马琴是戏作代表作家。
马琴的心理活动都很有趣,让人物变得更丰富,不列举了。
书铺老板和泉屋市兵卫来向马琴催稿,这段很能体现马琴的文人风骨。他做的生意,似乎和现在的书店不同,估计类似于现在的出版商。他和马琴的对话很有层次,首先是素材引诱,抛出一个热门素材,想让马琴写。马琴不肯应承。市兵卫又想引起马琴的同行竞争意识,提及另一位作家种彦要出新书,还说种彦有独特之处,别人写不来。看到马琴脸色难看,市兵卫加强火力,说考虑要不要出春水的小说,说春水投合俗人趣味,还赞春水笔头出名的快手。马琴怒而送客。
身为道德家和艺术家,马琴常常在思索之中。有一段,他在思考创作目的和原则。“他的小说,就是‘先王之道’的在艺术上的表现。这倒没什么矛盾。可是,‘先王之道’赋予艺术的价值,同他在感情上赋予艺术的价值,想不到相去甚远。”
关于作文的意义,我也彷徨过,现在的想法,就是诗以言志,文以载道。
马琴和画家华山的对话,体现了艺术家的紧迫感与焦虑。
华山:“我们给挟在古人和后生之间,身不由己,任人推着赶着只有往前走的份儿。恐怕不光我们如此。古人大概也同样,后生想必也同出一途。”
马琴:“不错,不往前走,立即就会给推倒了。这样看来,最要紧的是,得先想法子,如何往前走,哪怕走一步也好。”
马琴和孙子的对话,体现了孩子于成人的安慰与救赎。“是观音菩萨这么说的?用功吧!别发脾气!而且要好好忍耐!”
马琴的创作状态,令人感动。还有一些印象深的原文,抄在这里当读书笔记吧。最后一段,应该有中心句在内。
“他又时时把笔头的快慢,当做衡量艺术良心的尺度,而且深以为贵。”
“人之所以不幸,就缘于置身这卑劣的人世间,为卑劣所恼,连自己的言行也不得不变得卑劣起来。”
“他紧捏笔杆,一再对自己说:‘只要有口气,就一直写下去。想写的东西,此刻不写,怕就永远也写不出了。’”
“他那如帝王般威严的眼睛里,既不是利害得失,也非爱恨情仇,更看不到一丝一毫为毁誉所苦的心怀,而是充满不可思议的喜悦。或者说,那是一种感激之情,悲壮得让人神往。不懂得这种感激之情,怎么能咂摸到戏作三昧的甘美呢?又怎么有理解戏作家庄严的灵魂呢?这不正是‘人生’吗?洗尽了一切残渣污秽之后,仿佛一块崭新的矿石,光辉夺目地呈现在作者面前……”
《袈裟与盛远》
分别从盛远和袈裟两个人的角度叙述,二人发生婚外情,彼此却并不相爱。两人被痛苦折磨,于是想杀了袈裟的丈夫。
也许,在他们的心中,唯有毁掉美好,才能掩盖自己的丑陋。其实,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即使再得到,也不是原来的样子。德行有亏,则一切都不再美丽。
中心句为:“人心如同无明之黑暗,烦有烦恼之火,长燃不熄,淡去的只是生命……”
《蜘蛛之丝》
之前似乎在杂志和网上都看过这个故事的其他版本。大盗犍陀多曾放蜘蛛一条生路,世尊于是以一缕蛛丝救他出地狱。他只顾自己,让身后跟着的罪人滚下去,结果蛛丝断裂,犍陀多又落苦海。
中心句为:“虽然微末如斯,世尊亦施以善报,尽量把他救出地狱。”
《基督徒之死》
少年罗连卓被教堂收留,道心甚坚。伞铺女娘却诬陷他与自己有染,罗连卓被逐出教堂。伞铺女娘生女。火灾中,罗连卓冒死救出伞铺母女。伞铺女娘当众忏悔。人们方知罗连卓之无辜。至此,令人想起白隐禅师与邻女的故事。故事本可结束,却奇峰又起:罗连卓衣物被烧破,人们方知她其实是个女子。关于罗连卓的性别,前文对其音容描写,已有铺垫,所以并不突兀。
篇末点明中心:“人生刹那间的感铭,实难能可贵,至尊至贵。好有一比,人之烦恼,如茫茫夜海,当一波兴起,值明月初升,揽清辉于波上,得悟生命之真意?”
《枯野抄》
一群学生为老师送终,每个人的想法和表现都不同。木节如释重负,其角嫌恶,去来既得意又悔恨,此三人心理描写。丈草庄严虔敬,正秀悲怆,乙州抽泣,此三人只描写神态。接着又进行心理描写,支考厌世感慨,惟然僧恐惧,后面补写丈草的心理,无限悲痛,又无限安然,那是一种解放了的喜悦。
开篇有景物描写和众人的服饰描写,功力可见一斑。
结尾出现中心句:“这样,古往今来无与伦比的一代俳谐宗师芭蕉庵主松尾桃青,在‘无限悲痛的’众弟子簇围之下,溘然长逝。”
他们,都在一片精神的枯野之地。
《毛利先生》
关于一位外语老师的回忆。不知道这位老师为什么会闹那么多笑话,翻译课文时词汇贫乏,说一些和学习无关的私事,惹得学生哄笑鄙视。这个让我很费解:那时候没有教学参考书吗?不用备课吗?多年后作者在咖啡馆再见到毛利先生,他正在给侍者讲外语,但是没人愿意听。侍者说他是闲得慌,叫一杯咖啡泡一个晚上,谁稀罕啊!此处,作者对先生的印象开始升华,出现中心句:“我仿佛现在才明白——才理解先生那高尚的人格。世上如有天生的教育家,那先生就是。对先生来说,教授英语就好比是呼吸空气,一刻都不能间断的。”
感觉很牵强:有志如此,为何不提升自己的学问和教学能力呢?为人师表,不是空有一腔热忱就可以的。
《圣·克利斯朵夫传》
巨人雷普罗保斯,生性善良,语言有水浒之风,一心想投奔盖世英雄。第一次,他听取人言,投奔了安提奥基亚国王。他功成名就,在酒宴上听说国王害怕魔鬼,他深以为耻,又想投奔魔鬼。国王将他入狱,他在狱中如孩童般放声号哭,被魔鬼所救,于是与其为伍,但不曾为恶。魔鬼与隐士斗法失败,他又请求做主基督的仆人。这里很有趣,隐士提供的修行方式,诵经、苦行,他都做不到,最后选择第三条,行善。他受洗礼,改名克利斯朵夫,在河上做了三年渡公。
一天夜里,基督教化身童子,前来夜渡。克利斯朵夫负他过河,如负高山大海。基督说:“今晚,你背负的是一身承受着全世界苦难的耶稣基督。”
中心句应该是隐士的话:“汝能善待人,主必善待汝,即为此理。”
人这一生,不过是寻个性灵的归依。克利斯朵夫虽曾追随魔鬼,但能代众生苦,即可往生天国。
《疑惑》
男子中村玄道,地震时妻子被压在房梁下,他尽力却无法救出。火起,他不想让妻子被活活烧死,于是亲手砸死了妻子。此事仅他一人知晓,他却为此终生心灵负罪。他又回想起,当时自己正对妻子心怀恨意,所以又怀疑自己是不是借机杀妻,因此陷入极度痛苦。
何必这样执着,执着于道德的裂隙,执着于曾经的罪恶。如果不能放下执着,最初便不该妥协。
中心句是:“使我发疯的,难道不正是因为潜藏在我们人类心底的怪物所致吗?”感觉是个病句,应该改成:“使我发疯的,难道不正是潜藏在我们人类心底的怪物吗?”
《魔术》
像《崂山道士》。“我”想学魔术,却没有通过欲望的考验。“所谓一个月之后,只不过是两三分钟内的一场幻梦。”
文末借米斯拉之口点明中心句:“要想学我的魔术,首先就要舍弃一切欲望。”
《舞会》
十七岁的明子美如玫瑰,在舞会上遇到了一位法国海军军官。舞会外有许多菊花。多年后,明子已成为H老夫人,在火车上遇到一位拿菊花的青年,想起往事,将那天的经历讲给青年听。青年告诉她,那是《菊子夫人》的作者——法国小说家于利安·维奥。
这里没太看懂,为什么青年说H遇到的就是于利安·维奥。查了查,《菊子夫人》是一本日记般的小说,没看过,估计上面记录了偶遇明子的事。H否认,说他叫洛蒂。这更加印证了当年那位军官的身份——皮埃尔·洛蒂是于利安·维奥的笔名。只是文末说名字的时候,两处用了音译汉,两处没用,增加了我的理解难度,可能原文中就是用不同语言写的。
中心句出自当年的法国海军军官之口:“我们的人生也好像焰火。”
《南京的基督》
一位善良的妓女金花,患了花柳病。有人告诉她,将此病过给别人,自己就会好;但金花宁可自己受穷,也不肯再与客人有染。这里让人想起刘备的“的卢”防主一段。中间有一段幻境,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结局是好的。
中心句应该是金花的话:“我相信,圣父基督的在天之灵,一定能明白我的心思。”
《杜子春》
这个故事也似乎在什么地方看过。查了查,应该是《醒世恒言》里的《杜子春三入长安》。情节相似,都是成仙要经历考验,但立意也相反。
两个版本中,考验都是不许出声,杜子春都是败在最后一关。中文版里是丈夫摔儿子,杜子春大叫。仙师对他没有忘情绝爱表示遗憾,本书中,母亲受地狱之苦,杜子春大叫。铁冠子则表示如果他绝爱,则会立即取他性命。
这里感觉不解,大叫一声,就能解救被摔的儿子或者受苦的娘吗?叫不叫,有什么分别?中文版的又看了一下,是要他不动不出声,要安心。这个标准说得很明白,就是看清一切都是虚幻。相较之下,本书里的单纯要求不出声,还是不够究竟。
中心句是:“不论当什么,我想,都该堂堂正正做个人,本本分分过日子。”立意也算不错。
《秋山图》
传说中的名画,看过总觉得不是传说中那般。立意像《山药粥》,所有美好,还是存在想象中就好。中心句是文末恽王二人的对话。
“可是,那幅奇妙的《秋山图》,不是明明留在烟客先生的心里么?而且,你心里也……”
“青绿的山石,朱红的红叶,即使现在,也历历如在眼前。”
“那么,即使没有《秋山图》,又有何遗憾的呢?”
《山鹬》
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去打猎,二人纠结于究竟有没有打中一只山鹬。不知道是真事还是作者假托的。两个人都真诚而幼稚,或许是一种精神洁癖吧。
中心句应该是两人的对话。
托尔斯泰:“我这人是不说谎的。”
屠格涅夫:“我也不是那种说谎的人。”
《竹林中》
多角度叙事,共七人。其中六人在作供词,应该是在公堂上审案子。樵夫交代了地点、环境、尸身的样子、凶器及交通工具。行脚僧交代了骑马女子的外貌,谈及另外一种武器,结尾多了一段感喟。捕快交代了嫌犯,并对嫌犯多襄丸进行简介。这三位是旁观者。
老妪为证人,是死者的岳母,交代了死者的身份、性格、年龄,女儿的年龄、外貌、性格及两者的关系。
嫌犯多襄丸认罪,一、交代作案动机为劫色。二、交代死者死因。女子被辱后不愿让两个男人看自己出丑,要求两个男人总要死一个。于是二人公平打斗,死者为多襄丸所杀。三、交代女子结局为借机逃跑。
女子在寺院忏悔,说自己被辱,受丈夫讥讽,于是决定杀死丈夫后自杀。丈夫是自己所杀,但自己并没有勇气死。
死者亡灵借巫女之口作供词,说妻子被辱后,同意和多襄丸走,但要求多襄丸杀掉自己的丈夫。多襄丸反倒放了他,妻子借机逃跑。他悲愤自杀。
三个当事人的说法不一致。男子究竟是谁杀的?这里肯定有人说谎,但说谎的人是谁?
多襄丸已认杀人罪,死且不怕,何必说谎?如果凶犯不是他,他又为何而说谎?他想保护谁?
女子在寺院忏悔,并不是受审,她有必要说谎骗自己的良知吗?
死者的供词对多襄丸最为有利,且中间说过饶恕多襄丸的话,所以,他是为了保护多襄丸吗?还是说,他亲见妻子被辱,却无能为力,当时讽刺妻子被妻子所杀,死后反倒后悔了,供词中故意辱骂妻子,其实是在替妻子开罪?
我想知道的是,如果犯罪心理专家看到,会对此何解?
夫妻二人遇险,其实也怪自己。他们走的是大道,多襄丸无法动手,于是说对面山上的古墓中有宝物。二人跟他上山。此为贪。多襄丸制住男子后,回去对女子谎说她丈夫得了急症。女子随他进入竹林深处。此为轻信。
多襄丸说了几句很有个性的话。
“你们杀人,不用刀,用权,用钱,有时甚至是几句假仁假义的话,就能要人的命。不错,杀人不见血,人也活得挺风光,可总归是凶手哟。”
“人的贪心真叫可怕!”
“即便开杀戒,也不愿用卑鄙手段。”
大半夜的,写这个感觉脊背发凉。不想再分析了。其实结果可能也不重要。这个没有找到中心句。译者的序里分析说:“每人心里都有不可告人的隐衷。作者的用意似乎想说明:人常要用谎言来文过饰非,真相常被歪曲隐没,以致事物真相不可认识。”
我倒觉得关键词就是本文的题目《竹林中》——真正茂密幽深的,其实是人性的竹林吧。
《报恩记》
紧接在上篇之后,仍是多角度叙事,感觉不新鲜了。不过谁又能规定了一种写作手法只能用一次呢?
弥三右卫门曾救过大盗甚内一命,后遇急难,甚内用六千贯钱报恩。弥三右卫门的儿子,弥三郎得知此事,因身患绝症,于是冒充甚内作案,被捕判决,让甚内从此不受追捕,以此报恩。甚内祈请神甫代保罗作弥撒。
甚内不是被捕或是身处险地,需要弥三郎以身替死,而是弥三郎一厢情愿。的确,他命不久矣,怎样都是一死,可是,他有想过父母的感受吗?真正的报恩,是自己做个好人,或者,他可以为恩人洗刷污名,而不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
这个没找到中心句,不过看来看去,突然有种感觉,读者就是接受祈请的神甫啊!
《六宫公主》
想起《莺莺传》和《霍小玉传》,反正是被始乱终弃的美女。感觉有不合常理的地方,公主就算父母双亡,也应该有田地祖屋之类不动产,何至于最后生计窘迫?仆人还可以辞工,没有身契吗?后面就算无以为生,为什么不嫁人呢?为什么一定要被人包养?公主最后死于贫病交加。
中心句应该是内记上人对公主的评价:“既不知天堂也不知地狱。念佛吧!”
这两个处所,当是人类灵魂最终的归依。
《阿富的贞操》
一个侍女,一个叫花子,在无人约束的情况下,做到了不亏心,这就是慎独。高贵的人性,不因地位、环境而改变。
中心句应该是阿富的话:“要不那样,心里就过意不去。”
《小白》
小白狗见到朋友阿黑被诱杀,却因害怕而没有提醒,结果自己变成了黑狗。主人也不认得它。它后来反复行善,成为义犬,终于又恢复成白色,和主人团聚。
这个黑,其实是它负罪的心情吧,最后,它终以善举洗刷掉了德行上的黑暗。
中心句应该是它的一段心理描写:“阿黑遇难,我见死不救,过后自家全身变黑,想必就是这个缘故吧。可是,自打离开小姐和少爷之后,我甘冒一切危险,奋力拼搏。那是因为,每逢见到自家比炭还黑的身子,就不免对早先的卑怯感到无地自容。”
想起《变形记》,虽然情节和主题毫无关联。单从情节上,有点像《聊斋》里杜小雷的妻子,不孝婆母,变成一头猪,腿还是人腿的样子。不过这个故事较慈悲,给了小白改过的机会。如果将阿黑被杀的情节换成冲击力较弱的错误,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篇童话。这样的话,就比较像《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不过有个疑问:阿黑是邻家的狗,外人可以随便诱杀吗?是邻家将它卖了?
《丝女记事》
像是侍女视角写的片段式日记,写的是秀林院夫人在某个历史事件中自尽。
没看懂,不了解当时的背景,也不了解历史上对夫人的记载,更不知道作者的写作目的。她的夫和子到何处去了?结尾没有安葬吗?是来不及了吗?
结语
译者的序中还提到许多篇目,如《河童》《傻瓜的一生》等,但是书中没有收入,以后有机会再看吧。不过如我这般懒,对于一个作者,往往是了解个大概就算,未必能全看了。但之前就听说过《河童》,不看恐会留下遗憾,看的可能性很大。
曾以为短篇很易看完,但事实并非如此。长篇的情节往往环环相扣,令人欲罢不能,短篇则没有这个特点。这本书和《聊斋志异》又不同,故事性弱,看来看去都是人性和人心,分析着累,而且并不是主要展示美好的一面,看着冷,阅读舒适度不佳,又不好半途而废,所以读着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很有些勉强的意味。不过,也可能是最近心情浮躁的缘故。
没写出什么独到的见解,不过看完之后就想胡说八道一番,仅此而已。
年3月24日星期二

 

《罗生门》赏析
多读书,读好书,经典译林世界名著3—《罗生门》
《罗生门》是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大王之一、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根据日本十一世纪《今昔物语》中的故事改编。文字俊秀,内容精彩,人物行为以及内心活动描写精准。
作者芥川龙之介(1892-1927),在日本号称近代文学史上的“鬼才”,他的作品文字简朴极具亲和力。
年3月1日芥川龙之介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是名送牛奶工人,出生后8个月母亲精神失常,龙之介被送到旧式封建家族规矩的舅父芥川家。
龙之介小学时代喜欢《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文学,也喜欢日本泉镜花、夏目漱石、森鸥外、幸田露伴等作家。1912年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专业,1916年毕业在横须贺海军机关学校当老师,旋即辞职。
龙之介在西湖
年3月来中国旅游,先后在上海、杭州、苏州、南京、芜湖、汉口、长沙、郑州、洛阳、北京等地留下足迹,同年7月从朝鲜回国后发表《上海游记》、《江南游记》。此次旅游给龙之介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创。
芥川龙之介是一位才华横溢、学力丰厚、思想深刻、文字清丽,艺术效果颇有功力的作家。在他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共创作140多部作品几乎全部是短篇,给日本文学留下了可贵的财产。
至今广泛流传,深受广大读者喜爱。1914年发表第一部作品《老年》受到一些作家关注,1915年发表《罗生门》立刻被当时文坛大家夏目漱石收入门下,开始终身创作生涯。
当时夏目漱石说:“你在写10篇这样的作品,不但在日本,即使在世界文坛上也将成为一位有特色的作家了。”之后芥川龙之介日益精进,加强艺术修炼,把夏目漱石的预言变为现实。
由于所处的时代不稳定,社会环境矛盾复杂斗争恶劣,他思想深处的疑虑日益加深,苦闷彷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备受失眠、胃病、痔疮、贫血等疾病痛苦的折磨。无法拯救人性之恶也无法救赎自己,1927年7月24日在家中服用安眠药离世,享年35岁。
《罗生门》赏析
这部作品共收藏28部经典短篇小说。
《罗生门》是龙之介早期作品,思想清晰,洞察力强。通篇大约2500个字,描写的时间:某日傍晚,天气情况:阴天下雨,
地点:凄寒苍凉、阴森恐怖东京郊外的罗生门,人物:一个失业后来此地避雨(自杀)的家将。
社会环境:接连遭受地震、台风、大火、饥馑等灾难,民不聊生,揭示:人性的善与人性的恶激烈碰撞,内心挣扎的无比痛苦,做出选择是瞬间的事。
罗生门成为当时的弃尸场,在姿态各异的尸体中,家将发现一个衣衫褴褛头发灰白的老太太正一根一根揪下尸体的头发。无处可去的家将义愤填膺,认为老太太的这个行为有些太过了,站出来大喝一声,老太太说:“做假发,为了生活。”
家将因失业没有生活出路,当强盗作恶不好,来罗生门却没有死的勇气,逮住老太太时的勇气让他立刻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方向,迸发了生存的力量。
放过老太太也放过了自己。
家将不再为是死还是当强盗的问题烦恼了,一脚把老太太踢到尸体堆上,跨了5大步便到了楼梯口,一溜烟下了楼,消失在夜色中我的读后感
善与恶时刻在较量、转变,生活琐事也是如此,与人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