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传》读后感(悉达多·穆克吉《基因传》)

《基因传》读后感
许久之后,又一次尝试认真的写一写读后感,刚好朋友送了个小本。虽然对这个封面表示困惑,但白板的内页还是让人好感顿生。
开始正题,《基因传》是一本机缘巧合下买的书,但我的书,又有多少不是呢?
原本想找的是讲人类大历史的书籍,从物种起源开始,基因的形成,多角度说一说人类现在的种种习惯,疾病的形成。但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那本书,也不知道是我记错了,还是重构了自己的记忆。
整本书的内容更像是闲谈,有种想到什么写什么,附带自己随笔的感觉,或许这也是我为什么能看下去的原因吧。
记忆中这本书看了一年多,到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多少具体内容,但有两个点还是记得很清楚:
基因的遗传与改变,或者说看似非基因信息的留存
关于基因改造的思考与探索
第1个点,是那个故事,关于饥荒后的群体,其孙子辈的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的几率会大幅增长,但从基因信息来说无法直观的体现如此大的差异。
是不是就像计算机的冗余信息一样,那些看似无用的信息,在特定时刻的特殊响应。
关于基因改造的思考,从不知道多少的书籍、电影中发现,并得到了探索与思考。《X战警》的诞生是什么时候我不知道,但关于二战纳粹所犯下的罪行,我想不会有人说毫不知情。
有一个神奇的说法,记不清是在哪看到的了:
男人和女人因为染色体的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划分为两个物种。
还讨论了随着遗传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少与缺失,男人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女性可以不再依靠男性便完成孕育后代的事。
技术进步引发思考方式的改变,就好比让10年前的人来到现在,TA再聪明也得适应一下电子支付对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而每一次的技术进步又都是由少数人的思考所带来的,这种互相成就的方式很是令人着迷。
当我们自认为掌握了全部的基因信息,并能够做到对每一个信息进行完全的编辑时,它的邻居的房屋是不是还能完好的保存呢?
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的一点,就是现在我所看到的——大自然偏爱平衡的力量:
剧毒之物旁边通常会有解药
绝处总有逢生的机会
……
而所谓的极致力量也必然会导致崩塌,那么崩塌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说,是不是另一种制衡呢?
换一个角度来说,人类存在于这宇宙间,不过短短的光阴,换一个计量单位,你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短短的百年已经可以做太多的事。
说到这,又想到自己生在中国,这个历史古国留下了太多关于长生、永生的思考,哪怕不曾研究也有着独特的底蕴。
而关于这本书最有意思的思考,其实在书本以外,差不多600页的书籍却只带给了我这么一点点思索,是不是有些单薄呢?
但思考又如何能用文字的多少来衡量呢?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以上一段,有多少人又能看明白?
思考更多的是留下种子,生根发芽,就各凭造化了。
当年练字还能背这一段,现在就只记得两句了,有趣。
这又是一篇没有写时间的文字,好玩。
在自己的公众号可以瞎折腾,也就试一试这些排版什么的,从今天开始,每一篇文字都录下音频,也算锻炼一下自己说话。
先附在最后吧,放前面感觉怪吓人的。
读书节,发一发读书笔记,还是应景的,就是编辑时间让另几篇字躺在了素材库。

 

悉达多·穆克吉《基因传》
《基因传》
学术性 ★★★
有趣性 ★★★★
书厚度 ★★★★

作者简介
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印度裔美国医生、肿瘤专家、知名科普作家。
年,他出版著作《众病之王:癌症传》,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文学奖,《时代》杂志称其为“1923年以来最有影响力的100本英语书之一”。2016年,《基因传》出版后,迅速高居亚马逊榜单。
(《众病之王:癌症传》我也看了一半,不过没有《基因传》有趣,大概是那个领域过于陌生。毕竟基因是以前生物课有接触的。)

书籍简介
《基因传》完整讲述了基因理论的起源、发展和未来,按照时间顺序和故事情节展开,是一部反映基因发展史的传记。

我的笔记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很简单,讲的是“基因”发现的过程以及应用。与其它那些枯涩的专业书相比,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很强,让这本书活了起来,非专业人士也能很轻松地读下去。
书中讲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叙述很丰富,很多故事都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描写,有种“情景代入”感,想必作者在资料搜集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生物学(遗传学)的进步也随着这些故事的演进而渐入佳境。
而值得推崇的是,这本书除了生物学专业知识外,也结合了历史、文化、物理、化学、政治、伦理等多领域的论述,让人们看到世界上的众多专业,很多时候其实都是息息相关,一环扣着一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自然是二战时纳粹党的“大屠杀”,从高尔顿(达尔文的表弟)提出优生学开始——美国的“人种焦虑”、德国的“种族清洗”、俄国的“再培养、再教育”——由于基因而激起的“人种浪潮”因为纳粹党的屠杀而波涛汹涌,也是因为纳粹党的屠杀,全球范围内的“优生运动”才恢复风平浪静,“各个国家的优生学计划悄然终止”“优生学家们集体失忆”,作者如是说。
而基因(组)的应用,向来是人类最感兴趣的,如克隆、操控等,书的最后对人类基因组工程作了大篇幅的陈述,目前主要是用于临床治疗。
除了以上内容,看完这本书还有一种真实感,我们都知道科学的进步是古往今来无数科学家劳动成果的结晶,这个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都只是“冷冷地”明白,而书中的那些科学家故事,让我“暖暖地”感受到了那些贡献,自然也会感叹:幸运的荣获了诺贝尔奖,不幸运的就这样在实验室里默默度过一生,这就是科学,这就是人生。
当然还有其它感受,但难以言传,毕竟人生不是看几本书就能改变的,格局也不是看几本书就能扩大的,只能说对于我这种长期看感性类书籍的阅读者来说,它有助于我拓宽看世界、看事情的视角,自己也能从此阅读更多的理性类书籍。很庆幸自己在今年读了这本书。

我的收获
)关于基因的专业知识;
)原来科学性的传记也能这么有趣,这么温暖,打开了我看理性书籍的兴趣大门;
)作者讲故事的能力很强,无疑可以作为日后写作的参考。

节选摘录
在整个20世纪中,“原子”“字节”以及“基因”这三项极具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得到迅猛发展,并且成功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截止目前,这三项概念在结构上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框架均又最基本的组织单元构成:例如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元,字节(或比特)是数字信息的最小单元,而基因则是遗传与生物信息的最小单元。
达尔文这位旷世奇才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对自然的理解不仅限于事物的表象,而是从过程、进展以及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当然,这也是他与孟德尔共同具备的品质。他们都曾担任神职并热衷园艺,同时也是勇于探秘自然的先锋。达尔文与孟德尔的问题源自微观:单个有机体如何才能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达尔文的问题则来自宏观:有机体如何让它们的特征信息世代相传?最后,这两位巨匠的努力殊途同归,从而诞生了现代生物学上最重要的理论,并且对于人类遗传学进行了最为深入的阐述。
在笔记本B的某页上,达尔文画了一幅插画来表达萦绕心头的想法:并非所有物种都是以神创论为中心产生的,也许它们起源的路径就像发自“树木”的嫩枝或者汇入河流的小溪,而这些有机体的祖先经过多次分化与再分化后形成繁枝细节,然后才演化为具有现代形态的后代。就像语言、地貌以及逐渐冷却的宇宙一样,动植物可能在繁殖过程中也经历了这种循序渐进的变化。达尔文不假思索地在笔记本上方写下了“我认为”这几个字,似乎将其作为生物学与神学思想分道扬镳的符号。
高尔顿的演讲持续了约10分钟。他提出,应该把优生学“当成某种新型宗教引入国民意识中”。优生学的理论基础来自达尔文,他们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逻辑移植到人类社会。“所有生命都应该遵守以下原则:身体健康会胜过体弱多病,精力充沛会胜过虚弱无力,主动适应环境会胜过被动接受生活。简而言之,同类竞争必然会出现优胜劣汰,这种规律适用于任何生物。人类亦在其中。”
优生学的目标是加速选择主动适应与身体健康的对象,同时淘汰那些被动接受与体弱多病的同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高尔顿建议要选择性繁育身强力壮的后代。他还提出,假设该理论能够被社会认可,那么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将被颠覆:“如果社会禁止那些不能满足优生学要求的婚姻......那么以后就没必要结婚了。”就像高尔顿设想的那样,社会应该记录那些卓越家族中的优秀性状,并且将它们整理成为人类血统档案。高尔顿将其称为“宝典”,而只有从这部“宝典”中挑选出男女才能繁育出最优秀的后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方式与繁育巴吉度猎犬和赛马没什么区别。
最终,纳粹政府净化“遗传病”的计划演变成为一场更大灾难的序幕。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浩劫与之前的灭绝(针对失聪、失明、失语、跛足、残疾以及智障人员)行动不可同日而语。在大屠杀期间,有600万犹太人、20万吉卜赛人、几百万苏联和波兰公民还有不计其数的同性恋者、知识分子、作家、艺术家以及持不同政见者在集中营与毒气室中惨遭杀害。
马丁·尼莫拉是德国著名神学家,他在那篇广为流传的忏悔书中总结了纳粹主义暴行的演变过程: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
那时已经没有人能为我说话了。
世纪50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的果蝇遗传学家爱德华·路易斯开始重建果蝇胚胎的形成过程。路易斯就像一位专心致志的建筑史学家,他对果蝇结构的研究已经坚持了将近20年。形状与豌豆类似的果蝇胚胎细如沙粒,但是其生长发育的速度却非常惊人。卵子受精大约10个小时后,果蝇胚胎就可以分出头节、胸节以及腹节等三部分,而这些体节还将进一步形成亚节。路易斯知道,胚胎体节与成年果蝇的结构呈对应关系。其中某段胚胎体节将发育为第二胸节并长出一对翅膀。此外,果蝇的三个胸节上还长有六条腿,而其他体节则可以长出刚毛或者触角。果蝇与人类发育的共同之处在于,胚胎的基本轮廓与成年状态十分相似。随着这些体节的发育,果蝇也在不断走向成熟,整个过程就像手风琴演奏一样自然连贯。
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第一次提出了通过基因疗法治疗血友病的想法。由于血友病与凝血蛋白功能障碍有关,因此人们很容易想到采用病毒将基因导入细胞,然后促使人体产生缺失的蛋白质并恢复凝血功能。21世纪早期,在经历了将近20年的停滞不前后,基因治疗专家决定再次尝试使用基因疗法来治疗血友病。根据血液中缺失的凝血因子不同,血友病主要由A、B两种亚型组成,而人们最终选择了B型血友病(编码凝血因子IX的基因发生突变后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来进行基因治疗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操纵基因与操纵基因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DNA测序与基因克隆技术不仅增强了科学家对于基因的理解与操纵,同时还使他们掌握了左右细胞生物学变化的本领。但是在自然变化下(尤其是在胚胎细胞或生殖细胞中)对于基因组进行操纵将面临来自技术领域的巨大挑战。但是如今这种风险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个细胞,而是直接指向我们人类本身。
更多摘录请查看知乎账号:“素尔”
悉达多·穆克吉《基因传》摘录(待续)
三代智障已经足够(《基因传》第七章,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