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读后感(我读《紫藤萝瀑布》的困惑)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
《紫藤萝瀑布》读后感 杨海铎
世间万物都有其命运,在他们的一生中,有些许预料不到的事,在本文中,作者和他所描写的紫藤萝花皆是如此。
本文描述的是,作者看到了一处丰茂的藤萝,他联想到之前他家所种植的稀疏的藤萝,。从而感受到无论花和人,都会经历苦难,但在苦难过后,定会有新的希望。
此文在多处运用了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如花朵的样子,就像一只张开了帆的小船,正鼓足了劲向前冲,暗示了作者将会冲脱一切,向前奋进,打破忧伤,打破烦恼,向光明的希望奋进。
从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不要沉浸于过去的悲伤中无法自拔,要向前看,看到前途有光明,有希望,这样才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该做的事。
读《紫藤萝瀑布》有感 彭歆然
《紫藤萝瀑布》主要写的不是瀑布,是藤萝。
紫色的藤萝是那样的美,那样的绚烂。在十多年前,作者曾赏过一株不幸的藤萝,十年后,再次看到藤萝,与上次截然不同的样子,姿态,使作者悟到了生命的永恒,一直压在她头上的疑惑与痛楚,也都解开了,最后,作者的精神受到鼓舞,朝着前方加快了脚步。
像文中所说的那样,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花可以一直坚持着傲然开放,那人为什么不能呢?一点细小的不幸就能将我们打倒,那我们生存的意义何在呢?生命是无止境的,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一定的信心与希望,厄运过后,迎接我们的便是满心的欢喜,接着我们要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满腔的自信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去,笑迎世界。
一片梦幻的瀑布,带着生命的奥秘,让我加快了步伐。
《紫藤萝瀑布》有感 皇甫殷欣
文章许多地方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静态的花动了起来,体现出繁茂,生机盎然的样子。有很大的代入感,两次“我在开花”,体现出花开的繁盛。第七段体现出作者从开心到对亲人去世的伤心与悲痛。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东西是不能阻挡生命的勃发和成长。尽管一生会有很多的挫折和不幸,一个人总会离开,但是人类是永恒的,世界也是永恒的,我们不要对一些事情沮丧,我们要振作起来,将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融入历史的长河中,使生命有价值是永恒的。

 

我读《紫藤萝瀑布》的困惑
课文《紫藤萝瀑布》通过作者看到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想起一些往事,从而引发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慨。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感觉到,《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让我们七年级学生学习不太合适。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见,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指教。
本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可是“景”变“情”杂,我们七年级学生难以理解。从紫藤萝花繁盛地开放,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可是花儿“稀落”、“没有了”就让人感到生命的绝望了吗?估计作者的意图是将紫藤萝的命运和我们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认为花的兴衰象征了国家的兴衰。这让涉世不深的我们是很难理解的。
本文的写作背景也是很难理解。根据作者的写作时间1982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根据这个线索,联系历史背景,可以理解为文中紫藤萝花被毁应该是处于我国“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对于00后的学生来说是个很陌生的词,根本也不了解那个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历史教材也还没有讲到,光靠我们的语文老师来讲解,还是弄不明白的。所以也很难理解作者当时的寓情于景的感受了。
课文涉及了太多的隐讳的文字和句子。比如“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要把这些在有限时间里让我们七年级学生理解,也是很困难的。
我们作为初中新生,刚刚从小学的校门走出来,还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对历史的理解也只是仅限于小学《社会》教材中的点滴,对赋予了太多情感和深刻主题的课文是很难理解的。我认为教材的选编者应该考虑到这些。
以上想法是否得当?还请老师指正!
(小作者是浙江省平湖市行知中学七年级学生)后 记
月7日,夏老师给我们上了《紫藤萝瀑布》,教室后面还有老师在听课。这篇课文我虽预习得很充分,把课文反复读了好几遍,但老师把课文上完后,我觉得还是难以理解,以上就是我的部分困惑,借此次机会,表达一下。
教师赏析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篇散文,笔触生动而细腻,手法灵活而多变,它的意义真实而深远。那盛开的紫藤萝花生机勃发、辉煌灿烂,让我们感受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更让我们深刻体悟到了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但要让初一学生去理解与感悟文中如“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确实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同意朱梦芸同学的观点。(夏松瀛)薇言微语
这也是篇读后感,是从一个特殊视角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读后感。没有太多的修饰,也不讲究文章的起承转合,却非常清晰地提出了对《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作为初一年级课文的质疑。文章分析透彻明了,表述精炼得体,写得有理有据,颇有说服力。朱梦芸同学这种质疑精神非常可贵。并且,这种无赘无误的文字表达,正是生活作文所倡导的良好文风。
某篇美文并不适合作为某年段教材的情况,值得我们举一反三地加以审视。若有教材编写和研究者读到此文,希望能给朱梦芸同学一个答复。同时也欢迎读者朋友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