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600字
【第1篇】
月1日,我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该节目以一首朝气蓬勃的歌“成长的路上总有烦恼,与小伙伴爱的拥抱??”拉开帷幕,撒贝宁哥哥登上舞台宣布:“今天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然后内容以上课的形式展开。
第一节课,由张泉灵老师当班主任,由动画片引出孝的意义。主讲老师是郑渊洁。他告诉大家:身教比言传更重要。他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叔叔带着75岁父亲,骑摩托车旅行。父亲说:“能和儿子在一起,去哪儿都开心。”我觉得这是每个留守老人的心愿。在此我要告诉大家关爱留守老人,常回家看看。《时间都去哪儿了》告诉我们尽孝要趁早。古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
第二节课,何炅充当班主任。摇滚爸爸-秦勇十年只为智障儿子,父亲抛去自己辉煌事业。他陪孩子做基本练习。“爱是陪伴,呵护,成长。” “用爱改变将来。” “爱让我们携手克服困难,一起长大。”这些话激励着他。
第三节课,王小丫当班主任,主题是“礼”。容祖儿姐姐说:“妈妈教会我的[礼]是一点一滴的家风。”告诉我们:文明礼貌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最后是由孤儿组成的武艺班。他们被"阿爸老师"收养。从内向变得活泼可爱。
看了《开学第一课》我明白:孝、礼、爱、强。在今后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我一定要做到,自尊、自强、自爱。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第2篇】
月1日晚上,我收看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梦想。梦想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成就梦想,长大以后报效祖国。节目中,许多人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付丽娟姐姐是一名跳伞队员。她年龄不满18岁,但每天的任务很艰巨,几乎是我们普通人不可能完成的。她也多次想过放弃。在困难中,是梦想给予她前进的动力,让她勇敢的坚持下去。现在付丽娟姐姐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跳伞队员。从她的故事中我明白了有梦就有动力。
廖智阿姨是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从小梦想当一名舞蹈家。可就在那场地震中,她永远失去了双腿和女儿。廖智阿姨一定很难过,但她还继续练习舞蹈。于是她穿上了假肢,但走起路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每走一步,都会感觉很疼。有一次,她穿上假肢去洗手间,但刚走了一步就便跌到了,头发栽进了坐便器里。此时她想放弃了,但她想:如果我就那么毫无意义活下去,那还在废墟中挣扎20几个小时干什么?于是,她选择了继续练习。过了不久,她终于能自己走路了。又过了一个月,她能自己上街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廖智阿姨又重新回到了舞台。廖智阿姨尽管身体残疾,但为了梦想还那么拼命的努力。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人更要向她学习。
郎朗是著名的钢琴家。他对钢琴产生兴趣是因为小时候看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看到汤姆猫穿着燕尾服弹钢琴,觉得很帅,于是渐渐的对钢琴产生了兴趣。郎朗在十几岁就去外国演出,但许多人觉得他只是个小孩子,对他并不认可。当时郎朗也只是替补6或7号。虽然机会渺茫,但他依然坚持练习。终于,郎朗成为一名钢琴家的第一替补。有一次他演奏完曲子,台下响起了8分钟的掌声。可见,机会是留给准备好的人。
只要坚持,就一定会取得成功。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向梦想出发!
【第3篇】
九月一日晚上八点整,我收看了央视一套直播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主题是——长征精神。
其中,“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故事最令我记忆犹新。当时已经担任师长的贺炳炎在云南交界的一次战役中,不幸被子弹击中右臂。昏迷的贺炳炎被抬下战场来,由于伤势情况非常严峻,军医建议锯掉贺炳炎的右边胳膊。因为当时医院转移了,既没有手术器械又没有麻药,军医只能勉强找到一块平坦的地方,用绳子把他固定在门板上,嘴里塞上毛巾忍痛,锯掉了右边的胳膊。贺龙从地上把锯下的骨头一块块捡起来,用毛巾包好,并且告诉战士们:“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骨头,是贺炳炎的骨头!”
我们现在幸福、安宁的生活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牢记这种长征精神,让它世代相传、经久不衰!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有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人们才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传承长征精神,也是要有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也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中国女排才会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努力拼搏、团结一心,最终取得了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的冠军。
如今,我们不必在枪林弹雨中进行长征,但是,不代表我们会忘记它。这种长征精神将鞭策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坚韧不拔,在困难面前永不言退。让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第4篇】
月1号,是开学的第一天,我按照学校的要求,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央视八点开播的《开学第一课》。
随着一阵欢快活泼的“开学歌”,《开学第一课》开始了。
首先上场的是何炅、撒贝宁、董卿三位主持人,他们上场和小朋友们问了好,向同学们介绍了几位老红军。而后,老红军们就开始了震撼人心的讲述。
听了一位位可以被称为“世纪老人”的老红军那满怀深情的诉说,我们无不动容。
我感动于杨政委那关心战友,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我震惊于贺龙将军的大义凛然、一马当先,却又不失温柔的慈父形象;我敬佩于秦华礼院长的“愿为祖国分忧愁”;我激动于那些不惜为国捐躯只为换来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红军战士们。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响当当的英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当我得知当年许多红军战士都是在十一、二岁的年纪就参加了红军,我愣住了。十一、二岁,和我们一样的年龄呀!我们住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而他们却风餐露宿,挖野菜,吃草根。我们吃着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还有香甜的水果和可口的零食作点心;而他们因饥饿而死的却不知有多少人。在夏天,我们可以躲在清凉的空调室中吃着冰淇淋,而他们却要顶着炎炎烈日翻山越岭;在冬天,我们可以窝在松软的毛毯里看书,而他们却要赤脚踩着刺骨的河水过河……我们虽然年纪相仿,可是我们所经历的磨难和所背负的重任却有着天差地别。
正是因为无数的红军战士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与热血,才有了我们如今这么幸福而安逸的生活。这么看着,想着,我突然觉得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军章变得更加夺目光彩了!
《开学第一课》虽然结束了,可是我的思绪依然留在那个遥远的年代,留在那些艰苦卓越的红军战士们身上,久久难以忘怀 ……【第5篇】
月1日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开始。终于,8点到了,节目开始了。
这次节目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共分为4节课。第一课的中心是“孝”。“孝”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个不全的“老”字,下面是个“子”字,象征子女支撑老人。主讲人“童话大王”郑渊洁给我们讲了他年轻时写作,他的父亲在晚上偷偷地给他换墨水的故事以及他的儿子把对虾让给吃的故事。在我的理解中,“孝”字一直很模糊。“帮忙做家务,给父母买东西就是孝”。但在这里,我了解到,“孝”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孝更是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第二课的主题是“爱”。主讲人秦勇原来是乐队的主唱,但他儿子得了“重度感统失调症”,再加上父亲去世,使他决定专心在家陪儿子。由于有先天性疾病,学习变得困难。但在爱的帮助下,儿子“大珍珠”终于学会了各种各样的事情。
“爱”是一个更加笼统,概括范围更大的字,但它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字。秦勇和“大珍珠”的故事,是父爱最好的诠释。而孩子最先感受到的那份爱,一定是父母的爱。在生活中,在我感受得到,感受不到的地方,父母悉心地呵护我,照顾我,帮助我,这就是父母的爱。“爱”字蕴含着人间真情,学会爱,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课的主题是“礼”。主讲人容祖儿给我们分享了她小时候的家规。一群空姐上台给我们展示了礼仪规范。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平等待人都是基本的礼仪。看到空姐们如此规范的礼仪,再看看自己,真是万分惭愧:我做得实在不够好。
最后一课,讲的是西藏一群孤儿和北京的志愿者组成的武艺班取得中央电视台比赛胜利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只要努力,自强不息,一切都可能做到的道理。在她们精彩的武术表演中,今天的节目结束了。